返回
首页>艾灸养生>保健养生

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的方法

时间: 2023-08-24 20:00:50

骨质疏松的危害一:轻度时没有明显感觉,但骨钙和骨量在慢慢流失,骨密度和骨强度逐渐下降,骨的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逐渐会出现腰背疼痛或腿疼,慢慢发展到关节疼痛、全身骨骼疼痛,上楼、负重或用力时疼痛。

骨质疏松的危害二:其中胸椎、腰椎压缩性骨折最多见,也最不容易被发觉而漏诊。压缩轻者没感觉,重者会有腰背疼痛,但椎骨压缩后不错位,数月后稳定下来,疼痛自行缓解,多数人以为劳损或不重视而忽略,常常在看其他疾病拍片时才发现压缩骨折,但风险是该处椎骨或其他椎体还会继续骨折。

骨质疏松的危害三:严重时翻身、起坐、行走困难,甚至脊柱变形或伸展受限、身高缩短、驼背,内脏功能受影响,还可导致便秘、腹痛、腹胀、食欲改变等。更重者会出现脆性骨折,即轻微创伤或者在未受伤的日常生活中就可发生骨折,比如跌倒常会发生大腿根、股骨颈、髋骨骨折或因支撑致手腕部骨折;咳嗽或抱孩子容易肋骨骨折;下楼梯踩空脚后跟跟骨骨折;弯腰、抬物等椎骨骨折。

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的方法

据统计,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国骨质疏松的发病总人数已逾1.73亿,而这群人的骨折或其他严重骨病的患病几率大大高于正常人,因骨质疏松导致的髋关节骨折一年内病死率达20%,生存者约50%致残。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显示,骨质疏松症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严重性仅次于肿瘤、心血管病,位居中老年人五大疾病患病率之首。

对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目前仍是国内外公认的一个难题,西医用于骨质疏松症的药物大致分为三类,即促进骨矿化、抑制骨吸收和促进骨形成三类药物。但这些药物长期应用均不同程度存在一定的问题,或大剂量使用存在一定副作用,或价格昂贵难以广泛应用,或疗效不确切缺乏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甚或引起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有其独特的优势和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补益肝肾 壮骨治本

中医认为“肾”与“骨”密切相关,《素问·五脏生成》曰:“肾之合骨也。”《素问·宣明五气》曰:“肾生骨髓”,“其充在肾”。即肾藏精,主骨而生髓。清代唐容川的《医经精义》有“肾藏精,精生髓,髓生骨,故骨者,肾之所合也。髓者,肾精所生,精足则髓足,髓在骨内,髓足者骨强”的说法,阐释了骨之固密和空疏是肾精盛衰的重要标志。肾髓充足,则骨骼生化有源,坚固充实,强健有力。若肾精虚少,骨髓化源不足,骨骼失养,脆弱无力。肾衰骨髓枯筋痿,发为骨痿。

肾和肝两脏关系密切,“乙癸同源”,“母子相生”,肝主藏阴而用阳;肾藏真阴寓元阳,只宜固藏不宜泄漏,为阴阳之本。肝肾交融,相互滋养,则肾精充沛,肝血充盛,筋骨健壮。众多临床治疗结果显示:中医药补益肝肾方药具有明显改善骨密度和骨强度的作用,表明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不仅可提高骨量,增加骨密度,还可改善骨的显微结构,增加骨的强度,从而减少骨折的发生率。

通经活血 止痛治标

疼痛是骨质疏松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由于骨转换过快,骨吸收增加导致骨小梁的破坏、消失,以及骨膜下皮质骨的破坏均可引起全身骨痛。此外,由于骨质疏松,骨骼的承重能力明显下降,而肌肉必然承受更多的力,长久必然引起肌肉疲劳、劳损,从而产生肌肉及肌膜性疼痛,尤以腰、背部为甚。不及时防治会出现骨折、驼背、腰髋膝关节活动受限,呈现“尻以代踵,脊以代头”的体位。

中医认为,“肾者,原气之所系”。肾精所化之气为脏腑经络功能的原动力。肾精不足,气血化生乏源,不能荣养皮肉、筋骨,不荣则痛。肾气虚,无以推动血行脉中,则经脉不通;肾阴虚脉道涩滞,气滞而致瘀;肾阳虚不能温煦推动血液,阳虚生寒,血液凝滞致瘀,瘀则不通,不通则痛。

瘀为百病之根,久病多瘀,久痛必瘀。通经活血中药具有使气血流通,经络通畅,强骨止痛的功效。

未病先防 安全有效

人们一般认为骨质疏松症是老年病。但是,骨质疏松症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长年累月积累的结果。所以,预防骨质疏松要从年轻时期开始。《素问·上古天真论》已有“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搞;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的记载,古人也有“人过四十,肾气始衰”的认识,说明人过四十,骨骼失去肾精的滋养而逐渐退化、衰老。

由于导致骨质疏松的因素有很多,而目前尚无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使已疏松的骨骼回复到原有的状态,因此未病先防是关键。未病先防,增加骨量储备,阻止钙质继续流失,将会大大减轻骨质疏松的程度。而均衡的营养和适度的体育锻炼是标本兼顾的有效方法。骨质疏松症的“治未病”原则是:饮食+运动+药物+早期骨密度检测。

为了维持骨骼健康,延缓骨量流失,人体需要每日从饮食中摄入足量的钙和维生素D。老年人每天钙的摄入量应不少于800~1000毫克,含钙高的食物包括各种奶制品、豆制品、芝麻酱、海带、虾米等。维持每日适量的运动也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户外运动,保证充分的日光照射,在预防骨质疏松中具有重要作用。

在骨质疏松的治疗及预防药物中,活性维生素D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该药物既能增进人体对钙的吸收利用,促进新骨形成,又能减少骨量丢失。中成药如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补肾健骨胶囊、骨健胶囊、骨松宝胶囊、护骨胶囊等,能改善骨密度及骨质疏松症的相关生物指标、改善症状等。在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安全性方面,目前的文献研究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另外,应用艾灸疗法可有效防治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也被称为“无声无息的流行病”,最重要的是行动起来,在骨质疏松危害之前阻止它。因此,预防骨质疏松从任何时候开始都不算早。

骨质疏松要怎么办 骨质疏松易骨折?中医调理以补肝肾、健脾胃为重

许多老年人都会面临骨质疏松症问题,造成骨折机率提高。从中医角度而言,骨质疏松和筋骨相关,当中又以肝、肾主导筋骨,因此中医治疗上,首重调理肝肾。生活上,则可以适度晒太阳、维持标准体态和保持营养均衡等,能有助改善骨质疏松的问题。

骨质疏松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骨质疏松症会出现骨密度降低的状况,在病理的变化是小梁骨变薄、断裂形成空洞,将会导致患者骨折机率增加。造成骨质疏松症的因素相当多,包括种族、生活型态、性别、遗传、药物使用以及性腺功能不足等,若有相关危险因子,应该做骨质密度测试,确诊是否有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要怎么办以中医的观点来看,骨质疏松症和类似中医的「痿证」、「骨枯」、「骨极」,而中医典籍指出「肝主筋,肾主骨」,若肾充则骨强、肝充则筋健,因此补肝肾和健脾胃是治疗骨质疏松的关键。后天脾胃的生化滋养和气血循环畅通,有助于发挥肾的正常功能,应该依个人体质和症型,来治疗骨质疏松。相关的中药包括,枸杞、骨碎补、续断、杜仲、桑寄生、熟地、山茱萸、菟蕬子、羌活等。

除了利用中药来补肝肾外,也可以从生活习惯下手,第一是,养成规律的运动习惯,如跑步、打拳等,最好能适度晒太阳;第二是,维持标准体态,因为太轻或太重都可能是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子;第三是,保持营养均衡,每日应补充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

杜仲茶能预防骨质疏松吗?中医怎么治疗骨质疏松?

杜仲茶是一种很常见的中药饮品,保健的功效是很好的,特别是嫩芽杜仲茶的营养价值极高,对一些常见的疾病有治疗的作用,而且杜仲茶的副作用是非常少的,所以平时喝可以起到很好的养生效果,那杜仲茶能预防骨质疏松吗?中医怎么治疗骨质疏松?
1、预防骨质疏松
杜仲茶可促进人体皮肤、骨骼和肌肉中的蛋白质胶原蛋白合成和分解,促进代谢,预防衰老。预防人体肌肉和骨骼老化,预防骨质疏松等功效,作为保健品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2、还有这些功效
肝肾亏虚者多喝杜仲茶,肝肾亏虚的人,证见眩晕、腰膝酸痛、筋骨痿弱等。多见于高血压病、眩晕症、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慢性肾脏疾病、脊髓灰质炎等。
杜仲可以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痒,胎漏欲堕,胎动不安,降血压。杜仲是一种纯中药角度治疗高血压,杜仲降压是一种纠正机体平衡的降压法,没有毒副作用,降压以调理为主,标本兼治可以保证血压平稳。
杜仲茶在降血压的同时可以抵消西药的毒副作用,避免西药激素类药物对肝肾的损害,对调节机体内分泌紊乱有辅助作用,为您的肝肾保健护航;同时解决您需要长期高血压治疗的问题,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3、中医治疗方法
(1)脾气虚型症
主要表现为腰背酸软、疼痛,四肢乏力,食欲不振,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缓弱。此型多见于为有偏食习惯或思虑过度的人群,脾失健运则气血生化无源,而致骨质疏松。
防治宜健脾益气,常用中药包括当归、茯苓、白术、山药等;常用方剂有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
推荐:牛奶山药燕麦粥
用料:鲜牛奶500毫升,燕麦片100克,山药50克,砂糖30克。
制法:将鲜牛奶倒入锅中,山药洗净去皮切块,与燕麦片一同入锅,小火煮,边煮边搅拌,煮至麦片、山药熟烂,加糖即可。忌用铁锅。
功效:山药健脾益肾;燕麦片能降血脂,防动脉硬化;牛奶补充蛋白质和钙,有强壮骨髓的作用。合为健脾益肾、强肾补钙。
(2)肝肾虚型症
主要见腰膝酸软,脊背疼痛,五心烦热,头晕目眩,失眠多梦,咽干舌燥,舌红少苔,脉细数。此型多见于女性更年期。防治宜滋补肝肾,常用中药包括熟地黄、枸杞、山萸肉、泽泻等。中医认为,肝藏血,主疏泄,其主要功能除影响脾的运化功能与气血运行的通畅外,还与妇女月经、受孕与乳汁的分泌有关。因此,在治疗骨质疏松症时,往往要加入滋补肝肾的药物。常用的中药方剂可选四物汤、六味地黄丸等,可搭配服用。
推荐:桑葚枸杞饭
用料:桑葚30克,枸杞子30克,粳米8克,白糖20克。
制法:取桑葚、枸杞子、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并加白糖,文火煎煮,焖成米饭,当主食食用。桑葚选用鲜品为宜。
功效:桑葚、枸杞子滋补肝肾,粳米和胃。
(3)肾阳虚型症
主要表现为腰膝酸软、疼痛,精神不振,小便清长,脉细无力,舌苔淡白,此型多伴有退化性关节炎。
防治宜温补肾阳,常用中药包括熟地黄、杜仲、牡丹皮、山萸肉、鹿角胶、山药等。
温补肾阳能提高体内性腺荷尔蒙的浓度,增加人体免疫功能,加强成骨作用,具有延缓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效果。常用的中药方剂有左归丸、右归丸。

骨质疏松的锻炼方法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系统性骨病,其特征是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细结构破坏,表现为骨的脆性增加,因而骨折的危险性大为增加。今天,我为你带来了骨质疏松的锻炼方法。
骨质疏松的锻炼方法是什么
脊柱

步行训练,每天以5000-10000步为宜(约2000?3000米),能有效维持脊柱和四肢骨盐含量,每天少于1000步骨量下降,多于万步骨量增加不明显,中间范围比较好。

腰背

日常静力性体位训练,比如坐位或站立时,要伸直腰背,收缩腹臀,或靠椅背坐直,卧位时应平躺、仰面、低枕,使背部伸直,睡硬板床。

全身

爆发力和耐力运动训练。研究发现,爆发力和耐力运动更能维持和增加骨量,在耐力运动中适当穿插爆发力运动,还可以预防疲劳性骨折。建议老年人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进行每天2000至5000米慢跑的耐力运动,年轻人则推荐每天50至100米短跑的爆发力运动。



握力训练,每日坚持握力训练在30分钟以上,对于防治桡骨(位于前臂外侧)远端、肱骨(即上臂骨)近端的骨质疏松很有效,这两处也是骨折相对高发的部位,这个方法尤其适合老年人。老年人进行握力训练,可在家就地取材,使用矿泉水瓶代替哑铃,还可以拧毛巾、健身球等。

大腿骨

俯卧撑运动,每日可做2?3次,每次做20?50下,能防治肱骨近端、股骨(俗称大腿骨)近段、桡骨远端骨质疏松,适合中青年人。老年人则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做做斜立撑,比如对着墙壁做俯卧撑。

四肢

伸展或等长运动。上肢侧平举保持不变,能防治肱骨、桡骨骨质疏松;将腿向后伸直保持不变,能防治股骨近端骨质疏松。不妨每天做1-2次,每周3次。
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
1、饮食治疗

营养不良是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骨骼由钙、磷和蛋白质组成,各种元素必须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无论何种元素的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对骨骼产生影响。因此,合理的膳食结构,保证蛋白质、钙、磷、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的合理供给,是预治骨质疏松的主要环节之一。

合理的膳食结构:指膳食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无机盐、膳食纤维等必须做到品种齐全、数量适量、比例合理等是人体内各类营养素达到平衡状态。

2、运动治疗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必要的,适当的健身运动能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和身体的健康水平,对于骨质疏松的患者说,运动是件必须而且又害怕的事,害怕运动导致骨折,女性运动导致闭经等使骨质的流失,但是骨质疏松需要靠运动来增加骨量,所以选择运动对骨质疏松患者很重要。

运动选择:跳舞、散步、慢跑、爬山、爬楼梯、踢球或打球,这些运动都是在身体的纵轴给骨骼压力,不易造成骨折。

3、西药治疗

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种类繁多,可分为防止骨质丢失的骨吸收抑制剂,促进骨形成的骨形成刺激剂,所以药物治疗是一个综合的治疗,再补充钙的同时还要补充其他制剂。以达到骨总量的上升。

补钙:是治疗骨质疏松的基础,首先应选择对胃肠道刺激较小的钙补充剂,保证胃肠道的功能,为维持血钙的水平稳定,建议在晚上补钙,效果更好。补钙的同时还应补充其他营养素:维生素D、磷、酸性介质以及蛋白质等。

4、中医治疗

在中国的中医学上没有?骨质疏松症?这一名词,本病被规划到中医的?虚劳?、腰痛等范畴,中医究其根本病位,则责在脾肾。且中药治疗对骨质疏松有一定的疗效。

肾气丸:附子、肉桂、熟地、淮山药、丹皮、泽泻、茯苓、山茱萸等组成。

功效:温补脾肾

5、物理疗法

对骨质疏松的病人,腰背疼痛除了进行腰背肌肉的功能锻炼外,还可以进行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热水袋热毛巾敷疼痛部位、红外线照射、超声波、短波、磁疗、按摩等疗法。

猜您感兴趣:

1. 骨质疏松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2. 民间治疗骨质疏松方法

3. 骨质疏松病人应该吃什么好

4. 膝盖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

5. 骨质疏松怎样治疗

6. 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方法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