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术
白术性温,味苦甘,入脾、胃经,具有补脾、益胃、燥湿、和中的功效,用于治疗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泻、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等症,为常用的中药材。市场上有用菊三七的根冒充白术,使用时要注意鉴别。
2、山药
吃山药可健脾益胃、助消化,对治疗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泄泻等病症有帮助。选山药也有讲究,一般应选外观完整、平直、粗细均匀、无异常斑点、没有腐烂的山药。
3、黄精
黄精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也适合脾胃虚弱的人群服用,如果是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的人群,可以将黄精与党参、白术等一同调配药膳食用,如果是伴有口干食少、饮食无味、舌红无苔等胃阴虚的人群,则可以将黄精与石斛、麦冬、山药等调配药膳食用。
4、莲子
莲子的药性平和,味道稍微有点甘甜,中医认为它能补脾胃之气,可以起到止泻的作用,另外还有养心安神的功效。需要注意的是,莲子食用前需要去心。
5、大枣
许多中医药书籍中都有关于红枣保健作用的记载:补虚益气,养血安神,健脾和胃,是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薄、心悸乏力、气血不足、倦怠无力、失眠等患者良好的保健营养品。红枣炒黑后泡茶喝,可治疗胃寒、胃痛。
6、甘草
在中医上,甘草补脾益气,滋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临床应用分“生用”与“蜜炙”之别。生用主治咽喉肿痛,痛疽疮疡,胃肠道溃疡以及解药毒、食物中毒等;蜜炙主治脾胃功能减退,大便溏薄,乏力发热以及咳嗽、心悸等。
7、沙参
沙参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胃经。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之功,适用于阴虚肺燥或热伤肺阴所致的干咳痰少、咽喉干燥等症,及温热病热伤胃阴或久病阴虚津亏所致的口干咽燥、舌红少苔、大便干结等。
8、黄芪
黄芪,又名绵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具有健脾补气、升阳举陷、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之功效。适用于肝损伤、肝炎及胃溃疡、胃炎等人群。
9、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有健脾和胃的功效,能除湿利水,还有抗衰老的作用。除了最常见的茯苓饼,还可以将茯苓打磨成粉后放入粥中食用,或拌蜂蜜后抹到糕点上蒸熟食用。
10、芡实
芡实又名鸡头米,性平,味道甜涩,是补脾胃最好的食物之一,同时还有固津的作用它与莲子的功效相似,只不过它的收敛作用比莲子强。如果脾胃虚弱拉肚子,芡实还有助止泻。由于芡实较硬,应该长时间熬煮,也可打成粉放入粥中。
食物特质
芋头又名芋艿,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芋的地下肉质球茎。芋头口感细软,绵甜香糯,营养价值近似于土豆,又不含龙葵素,易于消化而不会引起中毒。是一种很好的碱性食物。芋头可蒸食或煮食,但必须彻底蒸熟或煮熟。
营养成分
据科学测定,每100克芋头含:
水分:78.6(克)、灰分:0.9(克)、胡萝卜素:160(毫克)、铁:1(毫克)、热量:79(千卡):硫胺素:0.06(微克)、钙:36(毫克)、锌:0.49(毫克)、能量:331(千焦)、核黄素:0.05(毫克)、磷:55(毫克)、硒:1.45(微克)、蛋白质:2.2(克)、尼克酸:0.7(毫克)、钾:378(毫克)、铜:0.37(毫克)、脂肪:0.2(克)、维生素C:6(毫克)、:纳:33.1(毫克)、碳水化合物:18.1(克)、维生素E(T):0.45(毫克)、镁:23(毫克)、膳食纤维:1(克)、维生素A:27(毫克)、锰:0.3(毫克)。
营养功效
芋头性平,味甘、辛,有小毒。能益脾胃,调中气 ,化痰散结。可治少食乏力、痕疡结核、久痢便血、痈毒等病症。
芋头所含的矿物质中,氟的含量较高,具有洁齿防龋、保护牙齿的作用。
芋头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可作为防治癌瘤的常用药膳主食。在癌症手术或术后放疗、化疗及其康复的过程中,有较好的辅助作用。
胃痛,是现代人的高发疾病,可以说是十人九胃病,中医治疗胃病是很多胃疼患者的选择。那你知道胃痛吃什么中药好吗?接下来,我跟你分享胃痛患者的治疗中药。
胃痛吃什么中药好
1、吴萸3克、黄连3克、牡蚣9克、滑石9克、石决明9克,水煎服,早晚各一次分服。
功效:此方极具疏肝和胃,温中化湿,散结止痛的良效
2、神曲、厚扑各6克,陈皮5克,黄连2克,枳实3克,豆蔻3克,云苓9克,鸡内金6克,薯蓣12克,龙胆草1.5克,甘草3克,一日一剂,水煎两次,早晚分服,
功效:具有抑止泛酸嘈杂,温脾益胃之效。取五粒生花椒粉碎后用温开水口服,再吃20粒生花生米,20分钟后即愈。如吃硬钣、牛肉等不易消化的东西还可能犯,取5-8粒生花椒放入口中细细嚼碎咽下,再吃20粒生花生米马上就好。
注意:
不要吃西瓜,是凉性的不可以吃。不要吃香蕉,尤其不可以空腹吃,也是凉性的而且会胃酸,特别难受。不要吃李子那些特酸的。
3、党参、云苓各9克、陈皮、制半夏各6克,白术、砂仁各6克,蔻仁、香附、白芍各6克,炙甘草3克水煎服,日煎两次,早晚分服,可常服用,自有神效。
治疗胃病的中医偏方
饮食停滞型
暴食多饮,饮停食滞,致胃气中阻,故出现胃痛,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大便不畅,舌苔厚腻,脉弦滑。应用消食导滞的方法,方用保和丸加减:神曲12克,山楂15克,莱菔子12克,法半夏10克,茯苓12克,陈皮6克,枳实10克,连翘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胃阴亏虚型
胃痛日久,郁热伤阴,胃失濡养,固见胃脘灼痛,嘈杂似饥,口干咽燥,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应用养阴益胃的方法,方用一贯煎加减:北沙参15克,麦冬12克,生地黄15克,枸杞12克,当归6克,白芍15克,川楝子10克,佛手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肝胃郁热型
肝气郁结,日久化热,邪热犯胃,胃脘灼痛,痛势急迫,烦躁易怒,泛酸嘈杂,口干苦,舌红苔黄,脉弦或数。用疏肝泄热和胃的方法,方用化肝煎加减:栀子12克,牡丹皮10克,白芍15克,陈皮6克,青皮10克,吴茱萸6克,黄连10克,蒲公英30克,佛手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脾胃虚寒型
饥饱失常,或劳倦过度,或久病脾胃受伤等,致脾阳不足,中焦虚寒,出现胃脘隐痛,泛吐清水,喜温喜按,纳差,便溏,神疲乏力,或畏寒肢冷,舌淡,脉细弱。应用温中健脾的方法,方用黄芪建中汤加减:黄芪18克,白芍15克,桂枝10克,白术12克,党参15克,干姜6克,木香6克(后下),大枣5枚,水煎服。
寒邪客胃型
寒邪内客于胃,胃阳被寒邪所遏而不得舒展,气机阻滞,临床表现为胃痛暴作,畏寒喜暖,得温痛减,喜热饮,舌苔薄白,脉弦紧等。应用散寒止痛的方法,轻者可局部温熨,或服生姜红糖汤即可,较重者以良附丸加味:高良姜12克,香附10克,荜拨10克,吴茱萸、陈皮、炙甘草各6克,水煎服。
肝气犯胃型
肝主疏泄而喜条达,若情志不舒,则肝气郁结不得疏泄,横逆犯胃而作痛,疼痛连胁,嗳气频繁,每因情志刺激而痛作,舌苔薄白,脉弦。应用疏肝理气何为的方法,方用柴胡疏肝散化裁:柴胡、枳壳、赤芍各12克,香附10克,郁金12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快速缓解胃痛的方法
1、多喝热水
直男常挂在嘴边的?多喝热水?并非真的一点道理都没有。当胃痛的时候,不论是老胃病还是胃着凉,多喝热水都可以起到很大的缓解作用。记得,水不要太热,更不要太凉,以你的嘴恰恰能接受的温度最为合适。一次性不要喝太多,多喝几次或者分几口咽下效果比较好。
2、热水袋
有时候胃痛是由于胃着凉,这时候可以用热水袋温一下肚子,当感到一阵温热的时候,胃痛的情况也会有所缓解。如果没有热水袋,热毛巾或者在热水外面裹上毛巾也可以起到同样的效果。
3、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
维生素C可以调节胃酸分泌,对胃有保护作用,胃痛的时候可以稍微吃一点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或是口服维生素C药片。
4、清粥米汤
即便胃痛也还是要吃东西,但绝对不能吃辣的、油腻的或者难消化的,可以选择面汤、清粥等清淡好消化的食物,也可以适当多加一点食用碱。
猜你喜欢:
1. 胃疼吃什么药
2. 吃什么药养胃
3. 治疗胃病有哪些偏方
4. 经常胃疼的人吃什么养胃
随着 社会 生活节奏地加快,使得大多数人难以平衡好自己的生活饮食习惯,经常处于饱一餐饿一餐、睡前吃夜宵、饮食不规律等不良的状态之中,不知不觉地身体便慢慢开始有了这一点那一点的不舒服。尤其常见的就是肠胃类疾病,据2017年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数据显示, 中国每年有68万例新发胃癌 ,占全世界一半。超过90%的中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肠胃疾病,可见肠胃问题已经成为了愈发普遍的国民 健康 问题。
从胃炎到胃癌只用四步: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偶尔的胃不舒服并不能引起他们的足够重视。然而事实上,某些类型的胃病和胃癌有着非常直接密切的联系,胃病从来都不是一件小事。
从病情的发展过程来看, 从胃炎到胃癌大致经过四步: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简称肠化生)、异型增生 。这也就表示,从胃部炎症到胃癌是有一个过程的,如果我们能够在中间的过程中及时发现不适并进行治疗,就有机会遏制癌症的发生。
这几个症状提醒你,你的肠胃可能正在出现问题
1、腹泻。如果频繁在发生腹泻,可能是消化功能紊乱。
2、饭后烧心、反酸水。饭后反酸水感觉喉咙有难闻的味道出来,表示 胃酸分泌过多,注意是否胃溃疡等 。
3、 饭后长时间打嗝、腹胀或放臭屁 。如果是短暂的饮食不良导致需要调整饮食结构,但若长期如此则应考虑慢性胃炎、胃溃疡等肠胃疾病。
如果发现自己的肠胃开始出现问题,应当立即调整生活饮食习惯,远离辛辣、油腻等刺激性较强的食物,一日三餐规律进食,并在咨询医生后选择正确的养胃食物进行养胃。养胃是一件简单却漫长的事,虽然多吃白粥、小米粥、面条等的确易于消化,但长期下去胃的消化能力反而会退化变差。
此外,像红薯、苏打饼干、南瓜等这些传言养胃的食物在食用剂量上也应注意,免得适得其反。其实如果能够在饮食上注意添加一些养胃的中药,就不用依靠胃药让自己肠胃舒适。
以下几类养胃中药、药食两用养好胃:
一、白术
白术性温,味苦甘,具有补脾、益胃、燥湿、和中的功效,用于治疗脾胃气弱、不思饮食等。
二、山药
吃山药可健脾益胃、助消化,对治疗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泄泻等病症有帮助。
三、黄芪
黄芪,又名绵芪,具有健脾补气等功效。在一定程度上适用于肝损伤、肝炎及胃溃疡、胃炎等人群。
四、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有健脾和胃的功效,能除湿利水。除了最常见的茯苓饼,还可以将茯苓打磨成粉后放入粥中食用。
五、芡实
芡实又名鸡头米,性平,味道甜涩,是补脾胃最好的食物之一。如果脾胃虚弱拉肚子,芡实还有助于止泻。但在食用时应注意长时间熬煮,或打成粉放入粥中。
参考文献:
1. 王金山,蒲昭和,刘开渊等:《10大健脾养胃中成药》,2016年,《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中药学专业知识二(第七版)》,2017年,中国医药 科技 出版社。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