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冬天上火在北方相对更常见一些,因为北方冬季干燥,户外寒冷,很容易引起孩子上火。而且,天气一冷,不少孩子就不愿意喝水了,再加上北方室内一般都有暖气,更容易加重上火症状。
于是,由于需求的增加,市场上针对婴幼儿的清火产品也变得越来越多。有些家长为了预防上火,把这些清火产品当成保健品给孩子天天吃。对此,张茂并不赞同。从中医角度来看,小儿脾常不足,而清火产品往往是苦寒药物,如果当成日常保健品吃,会伤及孩子脾胃,影响食欲和消化。“中医讲究中病即止,也就是说,如果孩子上火了,可以适当给他们吃点清火药,但只要病情缓解,就不要再让他们吃了。”张茂指出。
在预防孩子冬季上火上,最好的办法是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让孩子多喝水、多吃蔬菜和水果。蔬果中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C,既能增强宝宝的免疫力,又能及时补充水分,防止上火。例如,白菜、芹菜、莴笋、莲藕等都是不错的清火食物。如果孩子已经上火了,不妨为他们炖点冰糖银耳汤,这对祛火非常有帮助。
另外,即便是冬天,家中也要保持空气流通,在白天温度高的时候多开窗通风。室内温度不要太高,保持在18—22摄氏度即可,家中如果干燥,可以放置一台加湿器或一盆水,屋内湿度以55%—60%为宜,这样可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防止宝宝皮肤和鼻咽腔黏膜干燥。
提前2个小时将莲子用清水泡上。
提前一个小时将红枣用清水泡上,泡好以后用刀将红枣切成小块,装到容器中备用。
按汤的多少准备适量的冰糖。
在锅中注入适量的水,放入银耳和冰糖,用大火烧开,然后改用小火慢炖。
银耳慢炖一个小时后放入莲子和红枣。
红枣、莲子、银耳一起再用小火慢炖一个小时,最后勾入一点儿薄芡即可。
一、银耳汤做法
取银耳5克,用温水浸泡半小时,洗去泥沙,摘除木质部分,放砂锅内,兑入70%的清水。先用武火,水开后用文火煎煮20分钟,再加入适量冰糖,待糖溶化后即可服用。将银耳去蒂洗净放入压力锅内锅中,倒入枸杞、红枣、冰糖盖上锅盖,压力调到米饭档,保压时间10分钟后,即可食用,也可放入冰箱中冷却后食用。
二、燕窝银耳羹
夏季也是支气管炎、肺心病、高血压以及冠心病病人最难熬的时刻,凡属于心肺阴虚型的病人都可服用。具体制法:取燕窝10克,银耳20克,冰糖适量。将燕窝先用清水刷一遍,再放入热水中浸泡3至4小时,然后择去毛绒,再放入热水中泡1小时即可取用;银耳用清水浸泡1小时即可。用瓷罐或碗盛入燕窝、银耳、冰糖,隔水炖熟后服食。
三、冰糖银耳汤
1 、功效:夏天,最容易发生中暑,特别是儿童、老人、体弱多病以及在高温下工作的人,除了避免日晒高温环境外,还可制作冰糖银耳汤解暑。
2 、做法:取银耳10克、冰糖30克,将银耳洗净泡发,与冰糖一同放入砂锅内,加水熬成汤。饮用前放冰箱内冰镇20分钟,预防中暑效果最佳。
四、银耳明目汤
夏季是红眼病流行的季节,如果经常服用银耳明目汤则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制作时,取鸡肝50克,银耳10克,枸杞5克,茉莉花24朵,料酒、姜汁、盐、味精各适量。将鸡肝切片,银耳泡发,与枸杞加水烧沸,放入料酒、姜汁、盐和味精,等鸡肝熟后,即可撒入茉莉花装碗食用。
五、银耳石斛羹
1、功效:夏季气温高,炎热的气候往往使人大汗淋漓,汗的流失常常使人肢体乏力,懒于动弹。要补充大量的体液,除了多喝白开水、热茶水外,还可以饮用银耳石斛羹。
2、做法:取银耳10克、石斛20克,先将银耳泡发、洗净,与石斛加水炖服,每日一次。
扩展资料:
一、银耳美容功效
银耳性平,味甘、淡、无毒,既有补脾开胃的功效,又有益气清肠的作用,还可以滋阴润肺。长期服用可以润肤,祛斑,而且还能给皮肤细胞提供充足的养分,防止皮肤老化,有很好的预防粉刺和消除痘印的功效!
同样,银耳汤也可用于外敷,先清洗面部肌肤,然后均匀涂抹完全冷却后的银耳汤,避开眼睛。轻轻拍打直至完全吸收,20分钟后用温水洗净即可。
二、营养价值
1、银耳能提高肝脏解毒能力,起保肝作用;银耳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原性心脏病有一定疗效。
2、银耳富含维生素D,能防止钙的流失,对生长发育十分有益;因富含硒等微量元素,它可以增强机体抗肿瘤的免疫力。
3、银耳富有天然植物性胶质,加上它的滋阴作用,长期服用可以润肤,并有祛除脸部黄褐斑、雀斑的功效。
4、银耳中的有效成分酸性多糖类物质,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调动淋巴细胞,加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兴奋骨髓造血功能;银耳多糖具有抗肿瘤作用。
5、银耳中的膳食纤维可助胃肠蠕动,减少脂肪吸收,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
6、银耳还能增强肿瘤患者对放疗、化疗的耐受力。
银耳每百克含蛋白质5.0克,脂肪0.6克,碳水化合物79克,热量341千卡,钙380毫克,磷250毫克,铁30.4毫克。此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及银耳多糖等成分。
——银耳汤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