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苹果
苹果可让轻度腹泻痊愈。取苹果1只,连皮带核切成小块,放在水中煮3~5分钟,待温后食用,每日2~3次,每次30克左右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在食用煮熟的苹果时,不宜加蔗糖调味,因为蔗糖可能会加重腹泻。
2、石榴
石榴含有鞣质、糖类、苹果酸、柠檬酸、蛋白质、维生素C等,有软化血管、助消化、降血脂等多种功效,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苹果高1-2倍。
石榴的果实可分为甜、酸、苦三种,中医认为,味甘的石榴具有生津止渴之效,可用于治疗咽喉燥渴、润秋燥,而味酸的石榴对于治疗赤白痢腹痛、腹泻等有一定效果。
3、香蕉
香蕉营养价值颇高,含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其中维生素A能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相当多的钾和镁能防止腹泻所致的电解质平衡紊乱。香蕉中含大量果胶质,能吸收肠腔水分使大便成形,减少大便次数。
香蕉皮中含有蕉皮素,它可抑制真菌和细菌。把生香蕉连皮切成段或是整条拿去蒸熟吃能止泻。此外,香蕉中还含有一种能预防胃肠溃疡的化学物质,它能刺激胃肠道黏膜细胞的生长繁殖、维持肠道正常蠕动而防止腹泻。
灸法1
取穴:腹泻特效穴(定位:足外踝最高点直下,赤白肉际之处)。
灸法:采用艾卷温和灸法,每次灸10~15分钟,每日2~3次,治愈为止。
灸法2
取穴:中脘、神阙、天枢、足三里穴。
配穴:久泄者加脾俞、胃俞、大肠俞穴;五更泄者加关元、气海、命门穴。
灸法:采用艾条温和灸法,每穴灸5分钟;也可用艾炷灸,每穴灸3~5壮。
灸法3
取穴:天枢、中脘、气海、上巨虚穴。
配穴:寒重者加神阙、关元穴;湿重者加阴陵泉穴;呕恶者加内关穴;里急后重甚者加中膂俞穴。
灸法:神阙穴采用隔盐灸或隔姜灸法,每次灸5~8壮,其他穴位采用艾条温和灸法,每次每穴灸5分钟,每日1次。此法多用于寒湿型腹泻。
肠胃不好身体很容易出现问题,腹痛、腹胀以及腹泻这些症状会不间断的出现,尤其是受寒遇冷或者是吃了刺激性和比较油腻的食物,甚至情绪不稳定的时候也会出现这些症状,肠胃炎发作非常的难受,如果想要及时的缓解除了吃药之外,其实还可以通过艾灸来缓解这种疼痛的困扰,那么艾灸应该找对哪几个穴位呢?
1、神阙穴
神阙穴就是肚脐,这个穴位位于命门穴平行对应的肚脐,是身体任脉很重要的一个穴位,点燃艾灸放在距离神阙穴上方约三寸位置,可以点灸或者是转圈灸,艾灸时间约十五分钟,感觉微微发热最佳。
神阙穴只要治疗脱肛、泄痢、肠炎、胃炎等。
2、上巨虚
上巨虚穴位在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约6寸处,取穴位的时候可以正坐屈膝找对外膝眼往下6寸位置,在足三里与下巨虚连线中间。
经常艾灸上巨虚可以调理肠胃,尤其是消化系统疾病,如肠胃炎、痢疾、阑尾炎、便秘等都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3、足三里
足三里的穴位在外膝眼下3寸处,正坐屈膝找到外膝眼往下自己的手指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就是足三里。
足三里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学位,是人体健康的开关,可以预防很多种疾病,经常艾灸和按摩足三里穴位能够起到缓慢衰老延年益寿的效果。
4、中脘穴
中脘穴在上腹部肚脐上四寸处,取穴的时候需要平躺在床上。
艾灸中脘穴可以起到和胃健脾的效果,对于肠胃炎非常的有效。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上巨虚,这是大肠的下合穴,什么意思?
就是这个穴位善于治疗大肠的问题。
上巨虚也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
位置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也就是足三里下四个手指的宽度。
其主治最重要的是大肠的疾病,如肠鸣,腹痛,泄泻,痢疾,便秘,肠痈等,还可以治疗中风瘫痪,脚气等。
这个地方扎进去一般是在胫骨前肌和趾长伸肌之间。
支配该皮区的神经包括肠外皮神经和隐神经的分支。深层有腓深神经。
为什么上巨虚善治疗大肠疾病?
上巨墟穴是大肠的下合穴,内经说“合治内腑”。此合又在胃经上,买为水谷之海、上巨墟治疗大肠腑病的腹痛、腹胀、腹、痢疾、肠痈有很好疗效。
介绍两个针灸方子。
上巨虚伍大肠经募穴天枢、俞穴大肠俞,则调和胃肠之功倍增,三穴灸之有固肠止泻之功。刺之则有理肠通便之能,方名“手阳明募俞下合刺”。
《灵枢?海论》有“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其腧上在于大杼,下出于巨虚之上下廉”的记载。且大杼为骨之会,上、下巨虚为手阳明、手太阳之下合穴。三穴相伍,为治疗痹证、痿证及脑瘫之常用方。今名“《灵枢》之血海刺”。
好了,今天的穴位讲完了,欢迎每天打卡,共同进步。@梅小护科普。
艾灸是针灸治疗的一种方法,都属于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艾灸是采用艾条点燃后,利用艾条的热量来对身体的穴位进行刺激,然后起到治疗疾病的效果。艾灸是能有很好的治疗疾病的效果,对于很多的身体疾病都有好的效果。那么腹泻的症状发生后要艾灸什么穴位呢?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
灸疗就是用艾炷、艾条等材料置于人体的一定部位,借助高温对特定穴位产生影响,用以防治疾病、强身健体的保健方法。具有补气温阳、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尤其对腹泻、水肿、痛经等功能性疾病,效果较好。
灸法1
取穴:腹泻特效穴(定位:足外踝最高点直下,赤白肉际之处)。
灸法:采用艾卷温和灸法,每次灸10~15分钟,每日2~3次,治愈为止。
灸法2
取穴:中脘、神阙、天枢、足三里穴。
配穴:久泄者加脾俞、胃俞、大肠俞穴;五更泄者加关元、气海、命门穴。
灸法:采用艾条温和灸法,每穴灸5分钟;也可用艾炷灸,每穴灸3~5壮。
灸法3
取穴:天枢、中脘、气海、上巨虚穴。
配穴:寒重者加神阙、关元穴;湿重者加阴陵泉穴;呕恶者加内关穴;里急后重甚者加中膂俞穴。
灸法:神阙穴采用隔盐灸或隔姜灸法,每次灸5~8壮,其他穴位采用艾条温和灸法,每次每穴灸5分钟,每日1次。此法多用于寒湿型腹泻。
灸法4
取穴:天枢、中脘、足三里、阳陵泉穴。
配穴:里急后重者加上巨虚、下巨虚穴;食积者加梁门穴;胃脘胀者加内关穴;发热者加大椎穴。
灸法:采用灯火灸法,每穴灸1壮,每日1次,3~5日为1个疗程。本法用于急性腹泻。
灸法5
取穴:申脉穴。
灸法:采用艾条雀啄灸法,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点燃艾条对穴位处施行雀啄灸,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每次10分钟,每日1次。
艾灸的方法治疗腹泻是有很好效果的。及时的正确治疗,是能让腹泻症状得到很好治疗。需要注意的是,在艾灸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找准穴位,这样才能让疾病得到很好的治疗。另啊艾灸要离身体一定的距离,这样才能既治病而且还不会伤害到身体。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