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1:冰敷
与其他部位的拉伤和扭伤一样,首先要固定患处,例如,制动休息,不增加负重产生的压力。然后立刻采取冰敷,减少炎症和酸痛。一般的标准是,在扭伤后的前48小时里,抬高扭伤的患处,进行6-10次的冰敷(每次大约10分钟左右)。
另外的选择:将扭伤的脚踝浸泡在冰水中,每次同样大约10分钟左右。
步骤2:采取能够提升情绪的动态休息方式
我若是教练员,肯定不会和你讲扭伤脚踝有多么让人沮丧。但是如果你在康复阶段,仍无法摆脱受伤的阴影,那么这就是最坏的一种选择。所以,如果当你坐在那里,其实就是一种被动的休息方式。你可以抬高脚踝,然后找来一名自己的队友,让他和你进行上肢的药球抛接练习,药球的重量在3.5至4.5公斤,同时采取其他的一些动态休息方案。积极的练习和休息是非常好的提升情绪的康复方式,能够让你在康复期间保持体能,防止上体肌肉萎缩。
步骤3:游泳
游泳是一项非常好的不负重动态休息活动,在康复刚刚开始几天里,它不会加重你脚踝的伤势。
脚踝扭伤,轻者只是局部轻微疼痛,重者可出现整个足面瘀青、肿胀,甚至寸步难行。急性发作时,应立即休息,停止运动、比赛。
所以说,不要再转动已受伤的关节是护理的第一课,其次则是冰敷;可用塑料袋装一些冰块后,再加点水敷在受伤的地方,每敷十五分钟后,休息五分钟,这样的动作可以重复一、二小时左右(约三天时间)。
温馨提示:
一旦扭伤了脚,许多人会先用冷敷,以减少伤处的肿胀,很快又改用热敷或用热水来促进伤口的愈合。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现代医学认为,除非有特殊情况,否则,受伤以后,至少开头的48小时应当用冷敷而不是用加温的办法治疗。
冰的作用是减少通往伤处的血流,使受伤部位的内出血和肿胀情况得到控制,恢复的过程也会加快。为什么受伤后起初两天不能用热敷呢?因为如果受伤处温度高了,会使流到伤处的血液增加,使伤处肿痛加剧。如伤处有小血管破裂,会增加出血量,使血肿吸收困难,延缓恢复过程。
一般在受伤后头两天,每一至两小时使用冰袋冷敷10至20分钟,冰袋与皮肤之间要用毛巾、绷带之类的东西隔开。
除了冷敷,受伤初期还要做到三点:
首先要让伤处休息,不要活动。第二要将伤处适当地包扎起来,这也可以缓解肿胀。第三要把受伤的部位适当抬高,应比心脏部位稍高些,以减少局部血流。当伤处的肿胀得到控制并开始消退时,再进行加温热敷,可以扩张局部血管,促进血肿吸收。
切记不要施予不当的推拿和按摩,可能反而加重发炎反应。可考虑暂时使用腋下拐杖,以避免走路时足部不当受力,影响复原或再次扭伤。休息时,尽可能把脚抬高,可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踝部肿胀。
病人也应立即就医,以排除合并韧带断裂、骨折等可能性。而复健治疗,对于消除疼痛、肿胀更有相当的疗效。
脚踝扭伤的治疗,不仅在解决疼痛,更要找出引起伤害的原因及预防再发的方法。
场地、鞋子的不当选择、甚至足部的异常构造 (如扁平足)都可引起足踝扭伤。
而受伤过的足部,更需加强训练其柔软度、肌力及本体平衡感,才能防止再次的伤害!
最后,再利用弹性绷带包住受伤的关节;还有,每天要把受伤的部位抬高,以避免发生肿胀的情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