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休息
膝盖受伤后必须停止所有导致疼痛的运动,尤其是跑步、跳远、上下楼梯,以防对膝盖造成更大损伤。
2、定期检查
除了合理的休息还需要配合定期检查,积极地采取医疗措施,了解膝盖恢复程度可以有效帮助膝盖恢复的进行。
3、力量练习
针对不同的膝盖受伤的类型要进行不同的力量训练,有数据表明,大腿或臀部力量不足是前膝盖疼和髂胫带征群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加强力量练习恢复膝盖,每种拉伸保持20-30秒不要动。拉伸的频率为,每天2-3组,每周6-7天。
1、脂肪垫劳损
脂肪垫充填于膝关节前部的间隙,有加强关节稳定和减少摩擦的作用。脂肪垫劳损的发病原因可能是由于外伤或者是长期摩擦引起脂肪垫充血、肥厚并发生炎症,与髌韧带发生粘连,从而使膝关节活动受限。这种损伤多发生于经常步行、登山或者蹲起运动较频繁的30岁以上人群。患者会觉得膝关节疼痛,完全伸直时疼痛加重,但关节活动并不受到限制。劳累后症状明显。
2、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
膝关节滑膜是组成膝关节的主要结构之一。滑膜细胞分泌滑液,可以保持关节软骨面的滑润,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由于外伤或过度劳损等因素损伤滑膜,会产生大量积液,使关节内压力增高,如不及时消除,则很容易引起关节粘连,影响正常活动。患者会感觉膝关节疼痛、肿胀、压痛,滑膜有摩擦发涩的声响。疼痛最明显的特点是当膝关节主动极度伸直时,特别是有一定阻力地做伸膝运动时,髌骨下部疼痛会加剧,被动极度屈曲时疼痛也明显加重。
3、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这种病症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居多。超重负荷是致病的主要原因。膝关节会肿胀而疼痛,有时活动关节会有摩擦音。膝部可能出现内翻畸形并伴有内侧疼痛。
看了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导致膝盖外侧疼痛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脂肪垫劳损,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关节炎等等,当出现膝盖外侧疼痛的时候,最好及时到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查明导致疼痛的原因,对症治疗比较好,在平时一定要注意对膝盖的保暖,不要着凉,以免加重病症。
腿对于每个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少人因为腿出现问题而变的越来越消极,这样是不对的,无论你的腿是否有问题,你都可以了解膝盖按摩方法,这样每当空闲的时候,就可以进行膝盖按摩方法,这样当你年老的时候,膝盖就不会出现问题了,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膝盖按摩方法。
“人老先老腿,腿老膝先衰”,引起膝盖疼痛、肿胀的原因很多,大多由骨膜、筋膜粘连,关节软骨退化,加之周边毛细血管被瘀阻造成。根据我多年临床经验,通过穴位按摩可达到缓解疼痛,改善、提高膝关节功能的效果。在此向大家介绍一种简单易行的膝关节疼痛穴位按摩手法,供老年朋友参考:
急性扭伤寻梁丘,关节积水犊鼻求;膝盖发凉找昆仑,膝痛中渚要常揉;再加胆经膝阳关,手三里处病不留;跪膝引血下行法,膝病肘治解忧愁。
点揉痛点
用手指按压,找到膝关节周围的压痛点,用拇食指腹在压痛点处进行点揉(见图①),压痛点多位于膝关节内外侧、髌骨上下及膝后腘窝处。膝后腘窝处可以用食中指点揉。按揉每个痛点时注意力度,先由轻至重点揉20次,再由重至轻点揉20次。
此手法可以促进痛点炎症吸收,松解粘连,特别适用于各种慢性膝关节疾病。
点揉穴位
点揉膝关节周围的一些特定穴,每个穴点揉1分钟,以酸胀为佳。关节水肿时,点揉穴位疗效较好。
1. 血海穴、梁丘穴
位置:下肢绷紧,膝关节上侧肌肉最高处,内为血海、外为梁丘。
作用:刺激此二穴可有效增加股四头肌的血液供应,配合股四头肌锻炼可以防止肌肉萎缩,尤其对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抬腿无力、屈伸困难,效果显著。
2. 犊鼻穴、膝眼穴、委中穴
位置:屈膝,在膝部,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处为犊鼻穴,内侧凹陷处为膝眼穴。委中穴位于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作用:刺激此三穴可增加关节内血液供应和润滑液的分泌,防止因摩擦造成的疼痛。
3. 阴陵泉穴、阳陵泉穴
位置:阴陵泉穴位于小腿的内侧,膝下高骨后侧凹陷处。阳陵泉穴位于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高骨稍前凹陷处。
作用:刺激此二穴可以疏通下肢经络,改善小腿无力、疼痛等异常感觉。
4. 三阴交穴、足三里穴
位置:三阴交穴位于内踝高点上四横指处。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处。
作用:刺激此二穴可以令下肢有力。具有补益肝脾肾,健步强身的作用。
掌揉髌骨
以掌心扣按髌骨,在保持足够压力的情况下,使髌骨产生向内向上的轻微运动,在此基础上,带动髌骨做环转运动2~3分钟。按压时,以髌骨下产生酸胀温热为宜。此手法适用于膝关节骨质增生、髌骨软化症、膝关节水肿及伸膝装置外伤性粘连、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脚底按摩是保健也是治疗)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膝盖按摩方法并不是很难,所以说对于这方面不是很了解的人可以尝试着去学一下膝盖按摩方法,毕竟是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着想,当然如果家里有老人的话,应该去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因为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腿部方面出现的问题会越来越多,如果适当地进行一些按摩的话,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疾病的发生。
膝关节疼艾灸位置图
膝关节疼艾灸位置图,生活中很多人都会有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或者是关节疼痛的时候,会用艾灸的方式缓解,艾灸一般使用艾条或者艾绒来熏穴位,下面是膝关节疼艾灸位置图。
膝关节疼艾灸位置图1膝关节痛可能由风湿、劳损、肥胖等多种病因引发。中医认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当关节外感风、寒、湿或受外伤后,会使关节经脉闭阻,导致血流不畅,从而发生疼痛。因此治疗还需从疏通经络气血、温肾补阳入手。
特效穴位:
方法一:温和灸鹤顶穴
快速取穴:正坐弯膝,在膝盖骨上缘上1寸正中即是鹤顶穴。
艾灸方法:用艾条温和灸鹤顶穴,每天2次,每次109115分钟。也可将艾灸盒固定于穴位处,每天温灸30分钟。
方法二:回旋灸肾俞穴
快速取穴:俯卧,先找到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与肚脐相对的命门穴,命门穴左右2指宽处即肾俞穴。
艾灸方法:用艾条回旋灸肾俞穴,每次每侧穴位灸30分钟,每日1次。
方法三:温和灸犊鼻穴
快速取穴:屈膝,在膝部找到髌骨下缘外侧,该凹陷中央处,即为犊鼻穴。
艾灸方法:用艾条温和灸患侧犊鼻穴109115分钟。每天1次,症状改善后隔天1次。配内膝眼艾灸效果更好。
增效疗法:
麻红泡酒方:
原料:麻黄、川牛膝、红花、三棱各30克。
用法:将以上原料加适量水,加热煮沸后,再小火煮6917分钟。滤取药汁,待温度降到42°C左右,与适量热水(42°C左右)同放入木桶中,两腿浸入药液至膝盖处最好,泡259130分钟,至背微微出汗即可,每天1次。1副药可煎3次。
功效:活血通经,散寒止痛。缓解膝关节疼痛。
膝关节疼艾灸位置图2膝盖尤其是膝关节有着支撑体重的重要功能,一般膝盖痛的原因除半月板损伤等运动损伤外,以变形性关节炎居多。
治疗膝盖的诸穴,均以香烟灸法最适宜。若无抽烟习惯,则可用艾柱、艾条甚至线香代替。
位置
1、阳陵泉穴: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2、膝阳关穴:正坐垂足时,在膝关节背面有一道横纹,外侧末端则为膝阳关穴。
阳陵泉穴及膝阳关穴位置图
3、曲泉穴:正坐垂足时,在膝关节背面有一道横纹,其内侧末端为曲泉穴。
曲泉穴位置图
4、至阴穴:足小趾外侧趾甲角旁0.1寸。
至阴穴位置图
5、大敦穴:患者正坐或仰卧,在足拇指趾末节(靠第二趾一侧)甲根边缘外侧0.1寸(约2毫米处)。
大敦穴位置图
主治
1、阳陵泉穴:主治胆、胁部病症。常用于胁痛,口苦呕吐,黄疸,吐酸;膝膑肿痛,下肢痿痹及麻木;小儿惊风。
2、曲泉穴:主治前阴部、少腹部病症。常用于疝气,前阴痛、少腹痛,小便不利;【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带下,子宫脱垂,阴痒;膝股肿痛,下肢痿痹。
3、阳关穴:主治膝部红肿疼痛、屈伸不利、痉挛急、小腿麻木、膝关节肿痛、下肢痉挛或瘫痪、腘筋挛急。
4、至阴穴:主治头面部、胎产病症。常用于胎位不正,难产;头痛,目痛,鼻塞,鼻衄;足膝肿痛。
5、大敦穴:主治前阴部、妇科病症。常用于疝气;睾丸肿痛、前阴痛、少腹疼痛,遗尿,癃闭;月经不调,子宫下垂;小儿惊风,癫痫;神昏。
操作
一般来说,初感疼痛时仅须灸七次,症状即可缓解。此外,入浴时可在浴缸中用力压揉大拇趾和小趾,并采正坐姿势,可促进血液的循环,对膝盖痛的患者颇有益处。变形性关节症的患者的膝盖在上楼疼痛时,可选用至阴穴,而在下楼痛时,可选用大敦穴。
膝关节疼艾灸位置图3膝关节炎艾灸可以艾灸鹤顶穴、足三里、阳陵泉、膝眼穴等。艾灸有温经散寒的作用,艾灸这些穴位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还可以起到止痛的效果。除了艾灸,患者还可以使用药物治疗、理疗等,在有必要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手术治疗。
1、鹤顶穴
鹤顶穴位于膝上部,髌底的中点上方凹陷处,有着通利关节,祛风除湿,活络止痛的'功效,对于膝痛、腿痛、鹤膝风、膝关节酸痛、腿足无力、下肢痿软、瘫痪等疾病有着很好的作用。
2、足三里
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有燥化脾湿,生发胃气的功效,对于膝痛、下肢痿痹、脚气、失眠、癫狂、头晕、咳嗽气喘、心悸气短、乳痈等症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3、阴陵泉
阴陵泉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在胫骨后缘与腓肠肌之间,有排渗脾湿的功效,对于膝痛、腹胀、腹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遗尿、尿失禁等症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4、膝眼穴
膝眼穴位于膝关节伸侧面,髌韧带两侧之凹陷中,左右计4穴,主要治疗膝关节酸痛、膝关节炎、鹤膝风、腿痛、脚气等疾病。
膝关节疼艾灸位置
1、膝眼是艾灸治疗腿酸疼的常见穴道之一,而且这一穴道也较为比较好找,它的具体地址在髌骨正下方,用力去触碰时能够触到上下两边的2个凹进来的窝,而处在里侧的窝称为内膝眼,在两侧的便是外膝眼,也称为犊鼻穴。
但由于这两个部位难以置放艾柱,因而在艾炙时最好是应用随身灸,用布袋子将随身灸装起来绑在穴道上,避免其掉下来,每一次持续艾炙15分钟上下就可以。
3、足三里是一个具备众多健康保健和健康养生作用的穴道,除开能够医治胃肠病症以外,一样能够用于医治腿酸疼、膝关节病。它的部位在膝关节正下方两侧三横指宽处,腿酸疼的病人小伙伴们在艾炙时一样能够应用随身灸,还可以应用隔姜灸,每一次持续艾炙15分钟左就可以右。
3、复溜穴是医治腿酸疼十分合理的一个穴道,而且其医治膝盖骨发胀、积血的实际效果也很好,因而也是中药治疗腿酸疼的常见穴道,艾炙这一穴道时一样也需要应用随身灸。
4、腿酸疼的病人还能够适度的艾灸阴陵泉,但在艾炙时一定要选准部位,每一次艾灸的时间不可以低于15分钟,一般来说,每日艾炙一次就可以。
以上便是今日为大伙儿详细介绍的腿酸疼能够艾炙的一些位置了,综上所述,用艾灸治疗腿酸疼是一种十分简单合理的方式,病人自己在家看电视剧时就可以进行医治,特别是在在夏天三伏天艾炙时并不需要脱穿衣服,其治疗效果也会更明显,因而是不能错过了的一种治疗方法。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