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玄胡益母草煮鸡蛋:
玄胡20克,益母草50克,鸡蛋2个。将以上3味加水同煮,待鸡蛋熟后去壳,再放回锅中煮20分钟左右即可饮汤,吃鸡蛋。具有通经、止痛经、补血、悦色、润肤美容功效。
2、乌豆蛋酒汤:
乌豆(黑豆)60克,鸡蛋2个,黄酒或米酒100毫升。将乌豆与鸡蛋加水同煮即可。具有调中、下气、止痛功能。适用于妇女气血虚弱型痛经,并有和血润肤功效。
3、姜艾薏苡仁粥:
干姜、艾叶各10克,薏苡仁30克。将前两味水煎取汁,将薏苡仁煮粥至八成熟,入药汁同煮至熟。具有温经、化瘀、散寒、除湿及润肤功效。适用于寒湿凝滞型痛经。
4、益母草香附汤:
益母草、香附各100克,鸡肉250克,葱白5根。将葱白拍烂,与鸡肉、益母草、香附加水同煎。饮汤,食鸡肉。适用于痛经,并能光艳皮肤。具有温经通脉,化瘀止痛功效。适用于妇女寒性痛经症及面色无华者。
5、姜枣红糖水:
干姜、大枣、红糖各30克。将前两味洗净,干姜切片,大枣去核,加红糖煎。喝汤,吃大枣。具有温经散寒功效。适用于寒性痛经及黄褐斑。
6、姜枣花椒汤:
生姜25克,大枣30克,花椒100克。将生姜去皮洗净切片,大枣洗净去核,与花椒一起装入瓦煲中,加水1碗半,用文火煎剩大半碗,去渣留汤。饮用,每日一剂。具有温中止痛功效。适用于寒性痛经,并有光洁皮肤作用。
7、韭汁红糖饮:
鲜韭菜300克,红糖100克。将鲜韭菜洗净,沥干水分,切碎后捣烂取汁备用。红糖放铝锅内,加清水少许煮沸,至糖溶后兑入韭汁内即可饮用。具有温经、补气功效。适用于气血两虚型痛经,并可使皮肤红润光洁。
8、山楂酒:
山楂干300克,低度白酒500毫升。将山楂干洗净,去核,切碎,装入带塞的大瓶中,加入白酒,塞紧瓶口,浸泡7~10日后饮用。每次15毫升。浸泡期间每日摇荡1~2次。有健脾、通经功效。适用于妇女痛经症,并可促进身材和皮肤健美。
9、山楂葵子红糖汤:
山楂、葵花子仁各50克,红糖100克。以上用料一齐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同煎或炖,去渣取汤。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胃,和血悦色功效。适用于气血两虚型痛经症。此汤宜在月经来潮前3~5日饮用,止痛、美容效果更佳。
10、红花酒:
红花200克,低度酒1000毫升,红糖适量。红花洗净,晾干表面水分,与红糖同装入洁净的纱布袋内,封好袋口,放入酒坛中,加盖密封,浸泡7日即可饮用。用法:每日1~2次,每次饮服20~30毫升。具有养血养肤,活血通经功能。适用于妇女血虚、血瘀、痛经等症。
寒证痛经:温法
这种痛多是因为月经前后、经期或产后感受寒邪(淋雨涉水,或贪吃寒凉生冷食物,或居住环境潮湿寒冷)引起。表现为月经前或经期下腹冷痛,遇冷加重,遇热减轻,按压局部则疼痛加重,月经血色暗而有血块。此类痛经生活调理非常重要:平时注意保暖,随气候变化加减衣物,避免受凉、淋雨,少吃生冷、冰冻食物,少喝冷水。经期则更应多加注意。
食疗对此类痛经往往可起到良好的效果。可采用红糖60克,红枣10枚,生姜6克,加入适量水煎服。经前每天一次,连服3~5天;或使用于姜、艾叶各10克,苡仁30克,先煎煮干姜、艾叶取汁备用,再将苡仁煮粥至八成熟,加入前述的干姜、艾叶药汁一起煮熟。此粥具有温经散寒、化淤、除湿、润肤的作用。
另可采用热敷疗法:小茴香12克、当归12克、吴茱萸9克、延胡12克、肉桂6克,加粗盐50克热炒后装入干净布袋中,放在下腹热敷局部,经前3~5天开始,月经结束后停止。一般热敷3~5个周期可以缓解或消除症状。小茴香、吴茱萸、肉桂具温经止痛的作用,延胡具行气止痛作用,当归能活血,加粗盐热炒具温经散寒、活血通经的效果。
气滞血淤型痛经:理通法
这种痛经多由平时性情内向、心情抑郁、遇事易怒及工作压力大等引起。表现为月经前及经期下腹胀痛,疼痛呈游走样,伴乳房胀痛,月经血下行不畅。此类痛经最重要的是调理情志,减轻生活及工作压力,每天抽半小时左右参加户外活动,如散步等;疲劳时听一些舒缓、轻快的音乐,以达到消除精神紧张、焦虑和恐惧,解除心理负担的目的。
每天用月季花、玫瑰花泡水代茶饮,长期饮用可以达到行气、活血、润肤的作用。夏秋季之月季花朵,以紫红半开放花蕾、气味清香者为佳。另可采用自我按摩的方法:经前5天开始,每晚用双手重叠,掌心向下压于小腹正中,作逆时针旋转按摩10分钟,随后从小腹至脐部反推30~50次,可起到行气活血之功,缓解痛经。
气血两虚型痛经:补通法
这种痛经多见于多次流产、体虚久病、营养不良及青少年女性。表现为月经期及月经后小腹、下腹隐隐作痛,遇热及按压后减轻,活动后则加重,严重者不能从事日常生活及工作,常伴有头晕心悸、腰酸腿软、失眠等表现。此类痛经关键在于预防,平时应多参加体育锻炼,如跑步、骑自行车等,以增强体质,但忌负重及剧烈运动。
可食用当归羊肉生姜汤:当归10克,羊肉100克,生姜10克,炖烂,每日一次,经前连服5—7天。此汤具有养血止痛之功。或以山楂、葵花子仁各50克,红糖100克一起煮,去渣后饮汤,经前3—5天食用,可达到补中益气、健脾益胃兼以活血的作用。
另外可采用中药敷脐疗法:当归12克、川芎9克、艾叶12克研磨成细末状,加黄酒少量调成糊状,填于脐部用胶布固定。经前3~5天开始,连续使用5个月经周期往往起效。
“通则不痛”,“通”在痛经的预防和治疗中至关重要。只有擅于自我保健,加强身体锻炼,调节情志,建立合理的膳食结构,气血才会通畅,痛经才会远离你。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