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症状伴随精神不好,警惕是重症
今年3岁的小明体质较差,经常需要到医院看病。近段时间一直高烧不断,口腔内也出现米粒大小的疱疹。谨慎的父母怀疑小明得了近段时间流行的手足口病,于是赶紧将小明送医诊断,果不其然,小明被确诊为手足口病。正当小明入院治疗的三四天后,1岁半的弟弟也不小心感染到手足口病。幸好诊断出来是EV1型肠道病毒感染,医生表示这种类型的手足口病没那么严重。经过医生的细心治疗和调养,小明兄弟俩正在逐渐恢复中。
提醒:
5岁以下的幼儿最容易感染上手足口病,3岁以下的孩子更容易得重症。尤其是孩子出现症状后,还伴随着精神不振,很有可能是重症,一定要注意防范,建议到医院做肠道检查。
要注意的是,如果疱疹长在口腔内,要注意是否是口腔溃疡。口腔溃疡一般长在双颊的口腔内,数量不多,并不严重,孩子患了口腔溃疡并不需要过分担心。
手足口病便是一种典型的病毒感染。防范手段与防流感相似,主要多通风、勤洗手。家长在给婴儿换尿布后,一定要洗干净手后才能喂食。
TIPS:并非所有医院都可以检查手足口病
如果是轻型的手足口病,在一般医院的儿科治疗便可。但要做检查或病情较重时,最好到专门有检查、治疗手足口病的医院。
2、毛细支气管炎
◎6个月以下小儿喘憋、痰多要注意
才出生5个月的小翔最近老是出现咳嗽、有痰,有一天在睡觉时突然出现喘声,表情看似很痛苦,父母十分着急便拨打了120。后来诊断才发现是毛细支气管炎,医院表示,痰卡在小翔的咽喉部位,如果迟一点送院,很可能出现危险。
提醒:毛细支气管炎虽然是冬季常见病,但最近广州变化无常,气温下降伴随着阴雨而来,毛细支气管炎有多发的迹象。
6个月以下的小儿更易患此病。
毛细支气管炎典型症状是出现咳嗽、喘憋。重症时,吸气时出现锁骨上窝,胸骨上窝及上腹部凹陷,面色苍白、口周发青、啼哭不止。建议如果孩子出现咳嗽、轻微出现喘憋,就要及时送医。
TIPS:小儿喘憋,拍背震出痰
罗菲表示,如果小儿喘憋厉害,堵住了呼吸道导致不能呼吸,很可能窒息而死。孩子喘憋可能是痰堵住了呼吸困难。出现这种情况时,家长可以将五指紧靠,手掌窝起,手心形成凹洞,以这个手法,加上手腕的力度,从肩骨下方开始往上轻拍,震出孩子的痰。情况严重时必须送院。平常注意勤通风、勤洗手,注意饮食清淡,少给小孩吃甜食、煎炸食物。
3、急性喉炎
◎剧烈咳嗽、声音嘶哑要注意
小华平常爱跟小朋友玩耍,大声叫喊,经常出现声音变粗、沙哑,并伴随着咳嗽,父母见习惯了,也就没有多心。直到小华日前咳嗽不断,带有微烧,咳嗽时好像胸腔有回音一样,父母才带他到医院,检查后发现,病情较重需要住院治疗。
提醒:
孩子玩耍、叫喊过多可能出现急性喉炎,但春季病毒多也可能引发这种疾病。如果孩子出现感冒发烧,咳嗽声音嘶哑不断,有如犬吠的“扣扣”声,则要警惕是否是急性喉炎。罗菲表示,急性喉炎的检查可分为3级喉梗阻,达到2级以上就是情况严重,如果到了3级,则需要插管治疗了,急性喉炎严重时可能损害声带,还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因此,出现这些症状时,家长要注意及时治疗。
TIPS:注意防感冒,少吃甜食
罗菲表示,急性喉炎多由感冒病毒引发。孩子感冒时,不要让他到处去玩,注意多休息、尽早治疗,不要传染给他人。平常也要注意勤通风、勤洗手,注意饮食清淡,少给小孩吃甜食、煎炸食物。
砂黄擦熨治夏季热
夏季热,又名“疰夏”,是小儿科的常见病。患儿多表现长期发热不退,口渴多饮,汗闭或少汗,多尿等症状。病程一般1~2个月,甚至3~4个月。由于久热不退,耗伤气阴,故患儿日渐精神萎糜,形体消瘦。如果内服药无效,您不妨试用一下砂黄擦熨法:
取漂朱砂、雄黄、硫黄各3克,研末,用烧酒和匀,再用大蒜去蒂蘸药,从患儿尾闾脊骨起,沿着脊柱两旁逐节徐徐擦上此药。每日1~2次,至热退。
爆灯火法治痄腮
取灯心草2寸(或纳鞋底线),放麻油内浸泡,取出蘸麝香少许(亦可用丁香末代),点燃后迅速在患侧耳上角孙穴处(见图8-7)点灼,听到清脆之响声“嚓”即可。若无响声时,可在穴位附近再点灼一次,无响声则无效。烧灼后局部留一小泡,无关紧要。灼烧前,小儿发际过低或头发过长者,须事先清理。此法治痄腮无并发症,一般在6小时内退热,局部肿势也停止扩大,3~4天内肿胀可消尽。每日1次,1~3次即能痊愈。
鹅不食草吹鼻防感冒
感冒是常见多发病,特别是在流行季节,预防就更为重要。下面介绍2种防治皆宜的方法:
1.鹅不食草适量,研末吹鼻,每日2次。或加皂角、细辛适量,吹鼻引嚏。此法成人小儿皆宜。
2.鹅不食草适量,青黛、川芎各3~5克,研末塞鼻,可防治感冒。此方一直在清朝宫廷内传用。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