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糯米
糯米又被称作“江米”,性质温和和味甘,适合脾虚胃寒的人来食用。具有着暖和脾胃、消除口舌干渴、改善自汗、治疗便溏和腹泻等功效。
2、莲藕
莲藕有着健脾养胃、养心安神和除烦消热功效。鲜藕生性偏凉生吃凉拌较难消化,故脾虚胃寒者和易腹泻者,宜食用熟藕。
3、羊肉
羊肉味甘和性温,入脾、胃、肾、心经;温补脾胃用于治疗脾胃虚寒所致的反胃、身体瘦弱和畏寒等症;温补肝肾用于治疗肾阳虚所致的腰膝酸软冷痛和阳痿等症;补血温经用于生产之后血虚经寒所致的腹冷痛。
4、猪肚
猪肚即猪的胃,它性微温和味一甘,与牛肚和羊肚等各类动物的胃相比,更多地得了良土的气和以形补形,直接的培补人体的良土,效果非常之好。尤其是对于脾胃虚寒的老年人、妇女和孩子,用猪肚炖汤喝可以起到急补脾胃的作用,对于由脾胃不适引发的其他疾病也有很好的辅助疗效。
5、鲤鱼
鲤鱼中含着丰富优质蛋白,能提供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其味甘性平,能滋补脾胃和利水消肿。
1、脾胃气虚,不思饮食。用人参一钱、白术二钱、茯苓一钱、灸甘草五分、姜三片、枣一枚,加水二杯,煎至一杯,饭前温服。此方名“四君子汤”(按:各药分量在此方中不再折扣)。
2、小儿蒸热(脾虚人瘦,不思饮食)。用白术、白茯苓、白芍药各一两,甘草半两,加姜枣煎服。此方名“吃力伽散”。
3、脾虚胀满(脾气不和,冷气客于中,雍塞不通)。用白术二两、桔皮四两,共研为末,加酒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饭前服,木香汤送下。此方名“宽中丸”。
4、脾虚泄泻。用白术五钱、芍药一两,共研为末,加米饭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汤送下。一天服两次,冬月加肉豆蔻煨为末。 又方 : 用青粱米半升、神曲一合,每日煮粥食。 又方 : 用黄雌鸡一保,炙过,以盐、醋涂上,煮熟吃下。
5、脾虚寒疟( 寒多热少,不思饮食) 。用高良姜( 麻油炒) 、干姜( 炮) 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五钱,以猪胆汁调成膏子,临发病前,热酒调服。 又方 : 上方所制的药末,加胆汁和丸,每服四十丸,酒送下。 又方 : 高良姜、干姜,半生半炮各半两,穿山四三钱,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猪肾煮酒送下。
6、脾虚下白(脾胃虚冷,停水停气,凝成白涕下出)。用硫磺一两、炒面粉一分,共研为末,滴水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汤送下。
7、脾虚下痢,日夜不止。用野鸡一只,治净,加桔皮、葱、椒等五味,作成馄饨,空心吃下。
8、脾虚滑泄。用乌骨母鸡事例,治净,在鸡腹内装入豆蔻一两、苹果二枚( 烧存性) ,扎定,煮熟,空心吃下。
9、方选党参、白术、茯苓、山药、苡仁、焦山楂、焦神曲、陈皮、砂仁(后下)。水煎,日1剂,分3次服。如时见腹痛,加木香、香附;兼舌苔白腻者,加苍术、厚朴;大便清稀,小便色清,腹部隐隐作痛,加炮姜、肉豆蔻、益智仁;少气懒言,便泻不止,甚至脱肛,加黄芪、升麻、葛根;兼夹湿热,口苦舌黄,或大便夹粘冻,加黄连、马齿苋。
10、取沙参10克,麦冬10克,扁豆15克,粳米50克。先将沙参、麦冬加水煮20分钟取汁,将汁加粳米、扁豆煮成粥食用。适用于手足心热、便干的脾阴虚小儿。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