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艾灸养生>保健养生

肝郁血虚型失眠的中医辨证治疗

时间: 2023-08-26 04:23:29

短期危害

1、容易暴饮暴食。多项研究表明,短期缺觉者更容易过量饮食,更爱吃高热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吃得更油腻。

2、更易发生车祸。每晚睡眠少于6小时会导致车祸危险增加3倍。主要原因包括:缺觉会影响双眼协调能力以及手脚麻利度。

3、容易变丑。睡眠不足容易面色黯淡,魅力大减,失去亲和力。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研究发现,缺觉会加速皮肤衰老。

4、更易感冒。每晚睡眠少于7小时会伤及免疫系统,导致感冒风险增加3倍。

5、大脑组织减少。缺觉一晚就会导致大脑组织减少,这与大脑损伤之后两种脑分子血检水平上升相同。

6、更容易情绪失控。缺觉一晚就会导致负责情绪管理的大脑区域更加活跃,这表明缺觉容易情绪失控。

7、注意力减退和更容易健忘。缺觉会影响大脑记忆强化过程,进而影响信息提取和新信息的输入。

长期危害

1、中风危险增4倍。与每晚睡眠7~8小时的人群相比,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的中老年发生中风的危险高4倍。

2、肥胖症危险陡增。多项研究发现,长期缺觉会改变常规食欲,导致过量饮食,进而增加肥胖症危险。

3、增加某些癌症危险。每晚睡眠少于6小时的患者发生肠道息肉(肠癌前期)危险增加50%。2012年的一项研究发现,缺觉还会增加乳腺癌危险。

4、糖尿病危险上升。睡眠太多或太少都会增加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病风险。2012年一项研究发现,睡眠太少会降低胰岛素敏感,增加糖尿病危险。

5、心脏病危险增加。长期缺觉与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衰和心脏病发作关联极大。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会导致心脏病和中风危险分别增加48%和15%。

6、精子数量减少。缺觉会导致精子浓度降低29%。

7、早亡危险增大。男性每晚睡眠少于6小时会明显导致死亡率升高。

肝郁血虚型失眠的中医辨证治疗

(1)症状:难以入睡,即使入睡,也多梦易惊,或胸胁胀满,善太息,平时性情急躁易怒,舌红,苔白或黄,脉弦数。

(2)病机:郁怒伤肝,肝气郁结,郁而化热,郁热内扰,魂不守舍,所以不能入睡,或通宵不眠,即使入睡,也多梦易惊悸;肝失疏泄,则胸胁胀满,急躁易怒,善太息;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肝郁化火之象。

(3)治法:疏肝养血安神。

(4)选方:酸枣仁汤加柴胡。

(5)用药:酸枣仁9g,甘草3g,知母9g,茯神12g,川芎6g,柴胡12g。

(6)方解:方中酸枣仁养肝血、安心神;川芎调畅气血,疏达肝气;茯神、甘草宁心;知母清热除烦;酌加柴胡以加强疏肝的作用。

(7)加减:若病后血虚肝热而不寐者,宜用琥珀多寐丸(琥珀、党参、茯苓、远志、羚羊角、甘草)。若肝郁化火者,宜用丹栀逍遥散(当归、白芍药、白术、柴胡、茯苓、甘草、煨姜、薄荷、丹皮、山栀)加忍冬藤、夜交藤、珍珠母、柏子仁之类。

中医治失眠也有效!

文∕钟碧芳

长期服用安眠药,不但伤身还可能成瘾,中医治疗失眠也有其方法与效用,且听中医师怎么说。

台湾睡眠医学会公布国人睡眠大调查发现,国人慢性失眠盛行率为 19.3% ,等于每 5 个人之中就有 1 人有失眠问题。另根据卫福部的统计,国人每年服用的安眠药就高达 3 亿 2 千 7 百万颗,显示当今多数人的睡眠困扰严重,且似乎多以安眠药为治疗失眠的主要方式。只是,安眠药吃多了,不光是具有成瘾性,还有包括头痛、疲倦、眩晕、口干、胃痛、视力模糊、记忆力减退或错乱,幻觉、易怒及梦游行为,使用上必须特别小心。

那么,如果不想吃安眠药,还有其他方法能治疗失眠吗?台北市中医师公会名誉理事长陈潮宗指出,中医治疗失眠,不仅能从调整体质做起,根本解决问题,同时也能解决包括睡眠呼吸中止症、不宁腿症候群,以及因忧郁而引起的睡眠障碍、猝睡症等困扰。

中医称失眠为「不寐」、「不得眠」、「著不得卧」等,指的是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陈潮宗说,一般没有失眠困扰的人,约可在就寝后 30 分钟内就入睡,但若是属于轻度失眠的人,则需 1 个小时才能睡着;若是躺在床上超过 1 小时仍睡不着,就属于中度失眠;若心思烦扰或者入睡后多梦浅眠,甚至要 2 个小时以上才能入睡者,属重度失眠;至于最严重的失眠情形,则可能伴随有心悸、健忘,且睡时容易惊醒,或一旦入睡后醒来就辗转难眠,久久无法再入睡。

4 类型失眠原因各有处方

陈潮宗分析失眠的原因,通常有 4 大类型:

【多梦浅眠易惊醒】

这类患者的主要症状为多梦,也就是说很容易被外来的杂音惊醒,而且只要一醒,往往很难再入睡。中医认为这类患者是因肝血不足而导致失眠。肝主脏魂、肝血足则魂脏,肝血虚则魂越,在治疗上,会将多梦、浅眠、容易惊醒者,以白芍、当归、菟丝子、巴戟天为药材补肝血,让身体心血稳定,减少失眠状况。

【身心压力大导致睡不好】

如果是属于白天工作压力大、事情繁多且忙碌的上班族,最常出现的情况就是,即使身体很累,却怎么也睡不着,无论白天或晚上,即使有机会补眠也没办法入睡。这类患者主要表现是心烦气躁,从中医上来看,「日不能寐,乃肾不交于心;夜不能寐者,乃心不交于肾」,究其原因,是心与肾无法相互配合,导致体内浮躁。治疗上则以黄连来消火、用肉桂来温肾,另外加入人参补气,再佐以熟地滋养肾阴,就能让心肾相交,较好入眠。

【终日担心受怕杞人忧天】

还有一类患者有杞人忧天的倾向,常常会因为担心这、担心那而无法安心入睡,容易受台风、地震或重大社会事件等的影响,担心在睡梦中会遭遇祸事等。陈潮宗认为,这类患者是因为胆气不足所引起,由于胆属少阳经,是心肾交会之处,如果胆气虚弱就无法让心肾相交,就容易引起惊吓而无法安眠。因此在治疗上,会用肝胆两溢汤、炒枣仁、远志、白芍等药材来补肝胆,提升胆气。

【负面情绪强情绪常低落】

属于肝郁化火型的失眠患者,情绪特别容易低落,且负面情绪很强,常常忧思满溢而无法入眠。中医认为忧愁郁闷是造成体内肝气郁结的原因,如果肝气不顺畅,心神就不宁,因此,必须以补肝血的药材来解燥,常用的方剂则为润燥交心汤,药材则以白芍、当归养肝血,熟地补肾血,玄参退心火,且以柴胡和菖蒲来舒肝解郁。

除了运用中医根据各种失眠类型予以诊治外,要彻底治疗失眠,仍需配合生活作息的改善,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医师归类了十大生活法,当做辅助之方。

10 大生活法,成功击退失眠

【不熬夜、减少白天补眠时间】熬夜就是把睡眠的生理时钟往后推移,如果想睡的时间没有配合生活作息,就会产生失眠。又或者,白天睡得太多夜晚自然难以入眠,因此,必须减少午睡或白天补眠的时间,且避免熬夜,才能让夜晚的睡眠品质变好。

【睡眠 2 小时内不做剧烈运动】

虽然说适度运动有助睡眠,但睡前 1 、 2 个小时实在不应该再做如快跑、长跑、网球等剧烈运动,否则会让中心体温上升,这时身体虽疲累,就不容易入睡。比较好的睡前运动,则是慢走、伸展等可放松精神的运动。

【越晚越不喝咖啡、茶饮料】

一般人都知道咖啡因是提神饮料,喝了咖啡后,会让身体的中枢神经系统活跃、肾上腺素上升,且增加分泌多巴胺,这时要安稳入睡恐怕很难。

【晚餐不要吃太饱】

避免晚餐过于丰富或太晚进食,因为腹胀感会影响睡眠品质。如果睡前有饥饿感时,可以选择少量的热牛奶、豆浆等富含色胺酸的食材,可以帮助入眠。

【睡前少喝水】

如果是频尿的人,晚餐过后就尽量不要喝水,以免因夜尿次数过多而影响睡眠,至于中老年男性若夜晚频尿,有可能是因为摄护腺肥大所引起,可以至泌尿科就诊。

【睡前泡脚有助睡眠】

睡前泡澡或泡脚可舒缓一天紧张的情绪,有研究指出,身体躯干的温度下降、手脚保持温暖,是睡得好的关键。建议可在睡前 2 小时内泡澡或泡脚让四肢温度变温暖,或者穿上袜子、使用暖暖包等,都有助睡眠。

【不在床上做睡觉以外的事情】

阅读、吃东西、玩手机等,都会让失眠状况更加严重。尤其,卧室环境应该越简单越好,如果卧房内有电视,对睡眠就是一种干扰。若有睡前阅读习惯的人,则可看些比较轻松的文章,减少 *** 悬疑的剧情书,以免影响睡眠品质。

【不要在床上计画明天的工作】

焦虑会让心神不宁,是睡眠的大忌。有些人喜欢躺在床上回想白天的一切,再思考隔天的工作计画,或者不断催眠自己晚上一定要睡得好,却往往事与愿违。减少睡前的脑部 *** 活动,是帮助睡眠的一大关键。

【营造舒适睡眠环境】

营造一个有利睡眠的环境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包括声音、温度、光亮、通风、床铺枕头柔软度等,都需符合自己所需,才能真正睡个好觉。

【帮助入眠的穴位 *** 】

陈潮宗提出可帮助入眠的穴位,包括神门穴、内关穴、失眠穴、百会穴等,睡前稍稍 *** ,都能有助入眠。

2 道助眠茶饮

养心定志茶

材料:桂圆 2 钱、百合 2 钱、酸枣仁 2 钱、浮小麦 3 钱、陈皮 2 钱。

作法:

1. 先将桂圆及酸枣仁炒黄后捣碎备用。

2. 准备 1000c.c. 的水,将所有药材加入,大火煮 10 分钟,捞起药材后即可饮用。

功效:桂圆可安神滋养,而酸枣仁有平息焦躁情绪、安定神经的作用,尤其对心肝血虚引起的失眠特别有效;适合精神不易集中、情绪起伏大、睡眠品不佳者饮用。

禁忌:容易嘴破、有口臭、长痘痘、便秘等火气大者避免饮用。

三花清肝茶

材料:菊花、金银花、茉莉花各 1 克。

作法:将所有药材加入 500c.c. 的滚水,焖泡 15 分钟后可饮用

*花材不耐煮,若要水煮 10 分钟即可。

功效:肝脏健康可帮助放松情绪、容易入睡;菊花和茉莉花都有安神宁心、养肝和护肝之效,而金银花可排毒,帮助清肝。

【本文摘自 395

经常失眠睡不好?中医专家推荐2道药膳,安神助眠,一觉睡到天大亮


你睡得好吗?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失眠的经历。劳累了一天,好不容易躺在床上,却翻来覆去, 越想睡着反而越来越清醒 。


其实,并不是所有睡不着都需要治疗。如果你是以下两种,则无需担心。


一过性失眠 在生活中常见,可因一时性情志不舒、生活环境改变,或因饮用浓茶、咖啡和服用药物等引起。一般有明显诱因,且病程不长。一过性失眠不属病态,也不需任何治疗,可通过身体自然调节而复常。


生理性少寐 多见于老年人,虽少寐早醒,而无明显痛苦,属生理现象。


而如果你 入睡困难或睡着后易醒,醒后难以睡着 ,连续3周以上,甚至是彻夜难眠。或者伴有头晕、头痛、胸闷、心慌、食欲下降、疲乏、记忆力减退、焦虑,性格改变等症状,那么就需要引起注意了。


今天,固生堂中医邀请李天传医生,分享他治好失眠的经验和案例。


失眠的危害


01

失眠会影响人的免疫功能,导致人的身体素质下降,从而使 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减弱,比正常人更容易罹患各种疾病。

02

长期失眠会使人记忆力下降,精力不足,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低,还会使人变得焦虑、容易发脾气,影响正常生活。

03

睡眠不足还会引起血中胆固醇含量增高,使得发生心脏病的机会增加。

04

如果每晚只睡4小时,其胰岛素的分泌量会减少,这种情况如果延续一周就足以使 健康 人出现糖尿病前驱症状。


总之,失眠可加剧患者的病情及临床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 当出现失眠现象时,要及时调治。



对于失眠症状,西医大多给予口服镇静安眠类药物,主要包括巴比妥类、短效、中效的苯二氮?类受体激动剂、褪黑素受体激动剂、抗抑郁等镇静药物。


但这些镇静药长期口服容易产生依赖,导致抑郁,焦虑,记忆力下降,肌肉过度的放松和共济失调等不良反应。 应尽量避免长期使用。


那么中医是如何治疗失眠的呢?我们先来看2个案例。


医案举例


案例1

范女士,46岁,2021年6月开始诉睡眠欠佳,不易入睡, 每天躺在床上约三小时才能入睡,入睡后梦多,伴面部烘热出汗,面色潮红,心烦, 汗后极度怕冷,即使在炎炎夏日盖厚棉被仍十分怕冷,伴有腰酸。


口服多种中西药物均未见效,症状持续多月未解。


诊断: 失眠(不寐);

辨证: 心肾不交,肾中精气亏虚,水火失调,冲任督脉损伤;

治法: 以中药温养肾阴肾阳、苦泄肝阳相火、调理水火冲任;

用方: 二仙汤合百合知母汤合甘麦大枣汤。


经过半个多月中药调理, 患者腰酸、心烦、失眠症状明显改善 ,烘热出汗及怕冷症状减轻。


继续巩固治疗一个月后诸症消失。



案例2:

张女士,52岁,出现严重失眠,每天晚上要在床上翻来覆去很久,有时晚上10点上床,辗转到凌晨二三点才能勉强睡着。 睡着后也容易醒,睡眠很浅,似睡非睡。 并且不停地做梦,脑子里就像放电影一样,想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有时因恶梦而惊醒,有时感觉很困,可躺在床上就是睡不着,数绵羊数到几千只了还是没睡着。第二天早上又起不来,没有精神,白天无精打采。


伴烦躁不安、脾气急躁、胸闷、心慌、口苦、咽干、头晕、记性差、经常说完下句忘了上句、时有潮热出汗、乏力,面色苍白。


诊断: 失眠(不寐);

辨证: 肝郁血虚、血不养神;

治法: 以中药疏肝清热、养血潜阳、重镇安神治疗;

用方: 酸枣仁汤+百合知母汤+柴胡龙牡汤加减,七剂,水煎服。


二诊:


一周后患者睡眠较前明显好转, 上床后半小时内即可入睡 ,夜梦减少,晚上可以睡6个小时以上,第二天精神也很好,同时胸闷、心悸、口苦、咽干症状也明显改善,仍乏力。


加用益气中药。


继续随证加减服用1个月, 诸症好转,病人神清气爽,思维逻辑及记忆力也明显改善。


中医如何认识失眠


中医认为营卫不调、阴阳失和是失眠主要病机。常因饮食不节制,脾胃消化不良;心情变化大,肝气郁结;劳逸失调,过于劳累或过于安逸;或病后体虚,气血虚弱等原因而导致。


常见证型

1F肝火扰心

临床表现: 失眠多梦,甚则彻夜不眠,急躁易怒,伴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干而苦,不思饮食,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弦而数。

治法: 疏肝泻热,镇心安神。

代表方: 龙胆泻肝汤。


2F痰热扰心

临床表现: 心烦失眠,胸闷胃脘痞胀,泛恶嗳气,伴头重,目眩;舌偏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 清化痰热,和中安神。

代表方: 黄连温胆汤。



3F心脾两虚

临床表现: 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胃口差,伴头晕目眩,面色无光泽,四肢倦怠,腹胀便溏;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治法: 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代表方: 归脾汤。


4F心肾不交


临床表现: 心烦失眠,入睡困难,心悸多梦,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睡着后出汗,五心烦热,咽干少津,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 滋阴降火,交通心肾。

代表方: 六味地黄丸合用交泰丸。


5F心胆气虚

临床表现: 虚烦失眠,胆怯心悸,遇事容易惊恐,终日心怀恐惧,伴气短自汗,倦怠乏力;舌淡,脉弦细。

治法: 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代表方: 安神定志丸合用酸枣仁汤。


改善睡眠的小妙招


1 按压穴位


百会穴: 位于头顶正部,经常按摩百会穴不但可以改善睡眠,也有益智作用;

神门穴: 位于掌心面,属于心经穴位,经常按摩神门穴可以消除心烦,改善心血供应;

内关穴: 位于掌心面,属于大肠经穴位,经常按摩内关穴能改善气血运行;

三阴交: 位于踝尖上三寸,属于脾经穴位,按摩三阴交有补血的作用,对心血不足引起的失眠有明显的效果。




2 肌肉放松法


上床以后,仰卧在床上,先晃动、放松一条腿,进行几次慢速的腹式深呼吸;放松另一条腿,再进行几次使你更放松的呼吸。 接着放松你的手臂、肩和颈部,再放松你的面部肌肉,尤其是眼和嘴的肌肉。记住每放松一次肌肉群就深呼吸一次,在不知不觉中,你就进入了梦乡。第二天早上精神也好。



3 调整心态


多与他人交谈,培养乐观开朗的 健康 心理,不要过于紧张、焦虑、恐惧,稳定自己的情绪,保持平静而稳定的心态。 养生 先养心,心不病则神不病,故养心要静心,这样才能神凝气定,气定心静。这对睡眠改善有很大帮助。


4 适当活动


适当活动能提高夜间睡眠的质量,可根据自已身体状况,每天做一些轻中度的运动,比如慢走、练习太极拳、八段锦、适当做些家务活等活动,通过运动的方式缓和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也是改善睡眠障碍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但是要注意在白天做,避免睡前剧烈的体力活动和过度的脑力劳动。临睡前洗个热水澡,泡泡热水脚,促进心肾相交,水火相济,阴阳合抱。也有助于改善睡眠。



5 合理饮食


三餐不宜过饱,可少吃多餐,特别吃晚餐的时间不要太晚,太油腻,太辛辣,防止胃不消化,导致积食,“胃不和则寝不安”,影响睡眠。


还有睡前可以适当静坐、散步、听低缓的音乐等,使身体逐渐入静,做到精神内守,也有助于改善睡眠。


改善睡眠药膳推荐


1)参归猪肝汤

【材料】猪肝250g,党参15g,当归身15g,枣仁10g,生姜、葱白、料酒、食盐、味精适量

【方法】将党参、当归身洗净,切薄片,枣仁洗净打碎,加清水适量煮后取汤;将猪肝切片,与料酒、食盐、味精、水发豆粉拌匀,放入汤内煮至肝片散开,加入拍破的生姜、切段的葱白,盛入盆内蒸15~20分钟。食肝片与汤

【功效】养血补肝,宁心安神。适用于心肝血虚的心悸、失眠、面色萎黄等症。

【使用注意】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等患者应慎用


2)酸枣仁汤

【材料】酸枣仁10g,熟地10g,粳米00g

【方法】将酸枣仁置炒锅内,用文火炒至外皮鼓起并呈微黄色,取出,放凉,捣碎,与熟地共煎,去渣,取汁待用;将粳米淘洗干净,加水适量,煮至粥稠时,加入药汁,再煮3~5分钟即可食用。温热服

【功效】养心安神。适应于心肝血虚引起的心悸、心烦、失眠、多梦等症状。

【方解】本方所治之证,为心肝血虚所致,洽宜宁心安神、养肝补血。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