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栗子
熟食栗子能和胃健脾,缓解脾虚。将板栗仁蒸熟、磨粉,制成糕饼,适用于儿童,可增加食欲,调理肠胃。用板栗和粳米熬粥,既对脾胃虚寒所致的慢性腹泻患者有益,又是消化不良、气虚乏力的食疗验方。
2、猪肚
猪肚是常见的食材,含高蛋白低脂肪,适合爆炒、煲汤,风味独特。从中医的“以形补形”的理论来看,猪肚是补益脾胃的佳品,自古以来就被视为“补药”,是药膳主食。
3、鸡肉
多吃鸡肉可以调和脾胃、提升免疫力。中医认为鸡肉具有温中益气、补精填髓、益五脏、补虚损的功效,可用于脾胃气虚、阳虚引起的乏力、胃脘隐痛、浮肿、产后乳少、虚弱头晕的调补,对于肾精不足所致的小便频数、耳聋、精少精冷等症也有很好的辅助疗效。
1、小米
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特别适合脾胃虚弱者食用,是消化不良者的理想食品,小米还有防止反胃,呕吐的功效。煮小米粥时,待粥熟后稍稍冷却沉淀,可以看到粥的最上面浮有一层细腻的粘稠物,这就是粥油,粥油补益肾精、健脾和为、大补元气的作用,特别适合慢性胃肠炎、慢性胃溃疡者食用。
2、山药
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经常食用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山药中所含的淀粉酶能加快人体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刺激胃肠蠕动,加快胃肠内容物的排空,非常适合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食用。山药的食用方法很多,可以炒食、蒸食、拔丝,也可以与大米、小米、大枣一起煮粥食用。
3、胡萝卜
具有健脾化滞、润燥明目的作用,适用于消化不良、夜盲症、角膜干燥症等患者食用。小儿消化不良可取胡萝卜250克,加盐3克煮烂,去渣取汁,每日3次服完,连服3天。
4、白萝卜
有促进胃肠蠕动、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的功效。古代医籍中也有用“生嚼”白萝卜的方法来治疗食积的记载。其实,古人选用“生嚼”白萝卜的治疗方法是非常科学的,这是因为萝卜中所含的有助消化作用的淀粉酶、木质素等均不耐热,在70℃的高温下便被破坏。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白萝卜虽然具有良好的助消化作用,但因其性凉,因此不适合脾胃虚寒者食用,慢性胃炎、胃溃疡者也不宜大量生食白萝卜,最好炒着吃或炖着吃。
5、大枣(干品)
能培补脾胃,为调补脾胃之常用食品。自古被列为“五果之一”。据《本草纲目》记载,“枣为脾之果,脾病宜食之,谓治病和药,枣为脾经血分药业”。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大枣甘温,少食健脾,多食则碍脾。脾胃虚弱者,可取大枣10枚,煎汤常服,亦可与小米、山药一起煮粥喝。
6、马铃薯
具有益气健脾,调中和胃的作用。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和习惯性便秘者,可取新鲜的马铃薯洗净去皮切碎后,加开水捣烂,用纱布包绞汁,每天早晨空腹服1-2汤匙,酌加蜂蜜,连续服用15-20天即可缓解。在此期间忌食刺激性食物。特别提醒,发芽的马铃薯一定不要食用。
7、栗子
具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止咳化痰的功效,尤其适用于脾肾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患者食用。将板栗仁蒸煮熟,研磨后制成糕饼,特别适合于食欲不振、身体瘦弱、经常腹泻的小儿食用。用栗子和小米熬制的粥老少皆宜,可作为脾胃虚寒导致的慢性腹泻患者的食疗佳品。
脾胃是气血之源,补益气血要从脾胃入手,调理脾胃才是关键。下面由我给大家介绍补气血健脾胃补肾的中药方吧,仅供大家参考。
补气血健脾胃补肾的中药方
1、理中汤:人参10g 炙甘草10g 白术10g 干姜。补益宗气最好的方子没有之一!
后世有
四君子汤:党参10茯苓10白术10甘草9 ,这个就比较平和,可以煲鸡汤或者直接煮水当茶喝
2、当归补血汤:黄芪:当归=5:1,这条方从金匮要略来,被后人发扬光大。
记住这个比例很重要,比例对,煮水、煲汤都行。补血的关键在于补气开始。
3、四物汤:这条方子也是从经方而来,是补血的最好方子之一。被现代人夸大了来用了。
熟地15白芍15 川芎10 当归10 单位:克,
用法:煲鸡、脊骨汤(女性月经少必备,前提是脾胃要好,脾胃差可以加陈皮9g、茯苓10g)
4、十全大补汤或者中成药十全大补丸:。这条方就是传说中的十全大补汤了补气补血同时进行,适合纯需的体弱之人,??太虚真人?的救命方。
组成:四君子汤+四物汤+生姜
党参10茯苓10白术10甘草9 熟地15白芍15 川芎10 当归10 生姜一块,可食疗。
5、小孩子气血虚
黄芪建中汤/小建中汤:
药物:(黄芪)桂枝15白芍30 红枣15生姜15 炙甘草12g
这条方式调理体质差的小孩,抵抗力差,不张身体,体型瘦小的小朋友最适合。最最适合调理小朋友的方子,没有之一!
关键:药物煮好后加饴糖(麦芽糖)一大勺溶于药汁、温服。小孩福利,口感超好!妈妈再也不用担心小朋友不吃中药!
6、妹子补气血
妹子气虚不够,不仅仅是脸上差,最重要的经常会大姨妈痛,痛得死去活来,下辈子再也不做女人!
脾胃差伴宫寒痛经的气血虚证:伴随经常容易感冒、怕冷,手脚凉、痛经、月经量少、脸色白、口唇无血色,脾胃差、容易胃胀拉肚子等。
轻症:用黄芪建中汤+当归
方药:黄芪25 当归5 桂枝15 白芍15 红枣15 炙甘草12 生姜一块(30g)
这条方子比较柔和哦,如果是身体太寒的特别是宫寒的妹子,就用下面这条方吧。
7、阳虚冰雪公主
主要表现:手脚冰凉、宫寒、不孕、痛经、月经量少、各种 妇科 病、怕冷的:
方药--当归四逆汤:当归10 白芍15 桂枝15 细辛5 炙甘草10 通草10 吴茱萸5
此方为气血亏虚寒症的经方,非常有效。手脚冰冷一剂可以见效。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8、阳虚通经不育:
温经汤--月经神方,几乎所有姨妈病都可以用,也是出至医圣张仲景之手。
吴茱萸、麦冬(去心)各9g,当归、芍药、川芎、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去心)、生姜、甘草、半夏各6g。
气血不足的表现
1、气虚
气血不足的第一表现:没气质、没气场、整个人如秋后的茄子---有这些症状:少气懒言、语言低微、疲倦乏力、气短自汗形体消瘦或偏胖。
气虚的特点:无力感。
诸如心有余而力不足、整个人被掏空了一般...吃饭累、讲话累睁开眼睛都累,心好累!哎呀,我也是心好累。
2、血虚
面色苍白,唇色爪甲淡白无华,头晕目眩,肢体麻木,抽筋,心悸怔忡,头发枯焦,以及大便燥结,女性月经量少。
血属于阴,血少症状主要特点是干。头发干、口干、皮肤干,往往合并淤血的皮肤干(痒)、开裂。
血虚一定程度就会阴虚,阴虚那就更严重了,一般阴虚都有虚火。脸、舌头色偏红,血虚则偏白。
脸色偏白,俗称无血色。另外不是蜡黄、青黄色又或青灰。广东岭南地区尤为多见。几乎是从小孩起,很少看到传说中的红扑扑的苹果脸。
3、气虚引起阳虚
气属于阳,气虚到一定曾度就是阳虚。气有余便是火,气不足便是寒。阳虚则是既有无力感又有手脚凉和怕冷感。阳虚的特点:寒、怕冷,手脚冷,肚子冷。
补气血健脾胃补肾吃什么好
黑米:滋阴补肾,滑湿益精,补肺缓筋;
黑豆:祛风除热、调中下气、解毒利尿;
葡萄:补气血、益肝肾、生津液、强筋骨;
黑芝麻:滋补肾肝、养血明目;
黑木耳:化解结石;
黑枣:补肾养胃、补中益气、补血;
韭菜,又名?起阳草?,温补肾阳;
山药:益肾气,健脾胃;
猪肾:壮腰补肾;
羊肉:补肾助阳、暖中祛寒、温补气血、开胃健脾;
海参:补肾益精、除湿壮阳、养血润燥、通便利尿;
养胃健脾是很重要的,现在很多人都存在肠胃问题,这是现在最常见的一个问题,而且肠胃出现问题之后,会对我们正常生活和饮食都带来隐患,因此掌握养胃健脾方法很重要,通过喝茶的方法来养胃健脾效果不错,一起和看看养胃健脾茶应该怎么喝。
黄芪红枣枸杞茶同样是一种养胃健脾茶,需要准备好黄芪15g、枸杞15g、红枣15个、蜂蜜适量。首先要把材料全部都浸泡之后洗净。在砂锅中加水、加黄芪、红枣、枸杞。选择用大火烧开。之后再用小火继续熬煮1小时就可以了。用滤网滤掉茶汁,然后加入蜂蜜,搅拌均匀之后就会可以饮用了。
荞麦茶也属于一种养胃健脾茶,需要我们准备好荞麦1钱、黄芪5钱,把荞麦、黄芪洗干净之后,一起放到600ml的热水中进行冲泡,然后盖杯焖上10分钟,滤渣之后就可以取汁。对于改善身体虚弱、盗汗的问题很有好处,可以优秀的促进脾胃运作,起到增加食欲的效果。
蜂蜜姜茶同样是不错的选择,需要我们准备好生姜一块,然后去皮切之后,再用清水适量的煮开30分钟,然后在其中加入蜂蜜就可以了。经常的饮用就可以起到温胃健脾的效果。
牛奶红茶同样属于一种养胃健脾茶,需要准备好红茶3克,牛奶100克,食盐2克。首先要把红茶放到锅中,然后加水煎煮上5分钟。然后把红茶叶全部都过滤掉,用另一只锅去煮牛奶。等到牛奶煮沸之后就可以加入茶汁,然后加入食盐进行揽拌。加入了牛奶之后的红茶,消炎、保护胃黏膜的效果更好,能够达到养胃健脾茶的效果。
陈皮生姜茶同样属于一种养胃健脾茶,需要我们准备好陈皮5克,生姜2片,然后加入适量的红糖,用沸水冲泡,就可以代替茶饮,一次喝一杯,一天可以喝两三次,而且因为陈皮是性味辛、苦、温的中药材,还可以起到入脾、肺经的效果,同时还行气健脾、降逆止呕、调中开胃、燥湿化痰的功效存在。
四君子茶同样是可以起到养胃健脾茶效果的,需要我们准备好党参10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甘草10克。把所有的材料都准备好之后,就可以放到锅中,然后加水,把水加热滚沸之后,继续煮5分钟就可以关火,趁热的时候饮用效果最好。可以有效的促进消化,还可以帮助改善脾胃气虚的问题产生。
在喝养胃健脾茶的时候,我们应该保持心情舒畅,而且细嚼慢咽也是很重要的,是可以帮助促进利于消化的,还可以根据个人的膳食习惯,配制可口饭菜;供给细软、粗纤维少的食物。
在服用养胃健脾茶的时候,需要我们尽量的避免去吃机械性和化学性刺激比较强的食物,因为机械性的刺激一旦增加,这时候会对粘膜造成损伤,还会破坏胃粘膜的屏障,所以说粗粮、芹菜、韭菜、雪菜、竹笋以及干果类等食物我们都应该吃,而化学性的刺激是会大大增加胃酸的分泌,这时候就会刺激我们胃粘膜,所以说咖啡、浓茶、烈酒、浓肉汤等不适合吃。
上面推荐了一些养胃健脾茶,我们可以通过喝养胃健脾茶的方法来保护脾胃。现在很多人都会有这类型的问题存在,对一个人的健康威胁还是很大的,而上面介绍的这些食物很不错,可以帮助我们起到保护肠胃健康的效果,很适合大家吃。
1 肉豆蔻温中下气肉豆蔻性温,味辛,入脾,大肠经,含挥发油,脂肪酸和肉豆蔻醚。可温中下气,消食固肠。
肉豆蔻中所含的肉豆蔻油除了有芳香性,尚有显著的麻醉性能,0.03-0.2毫升肉豆蔻油可用作芳香剂或驱风剂,肠胃道的局部刺激剂。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心腹胀痛,虚挟冷痢,呕吐,宿食不消等病症。
临床应用:
1.对脾胃虚寒,食欲缺乏,鼓肠,腹胀,腹鸣腹痛者较适宜,又能止呕,配以香附,神曲,麦芽,砂仁,陈皮等同用。
2.虚挟冷痢:如慢性结肠炎,肠结核等,偏于肾虚弱者,配以补骨脂,五味子等;偏于脾阳虚弱者,配伍党参,白术,茯苓,大枣等。
注意:急性肠胃炎之实热暴泻或肠有郁热者不宜用,煎汤时勿用铜锅。
2 白术补脾健胃白术味苦甘,性温,入脾,胃经,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苍术醇,苍术酮等,并含维生素A。可补脾健胃,养生抗衰,固表止汗,燥湿利水。
白术主要用于治疗脾胃气弱,风寒湿痹,宿食不消等病症。
临床应用:
1.脾虚泄泻:如慢性消化不良,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配伍木香,砂仁,枳实等用。
2.脾虚自汗:特别是小儿病后食欲缺乏,体弱自汗等,可与山药,糯稻根,芡实等配伍。
注意:阴虚燥湿,气滞闷胀者忌服。
3 麦芽疏肝醒胃麦芽味甘,性平,入脾,胃经,含淀粉分解酶,脂肪,糊精,麦芽糖,维生素B和维生素C等。可疏肝醒胃,消食除满,和中下气。用麦芽煎液对胃蛋白酶分泌有轻度促进作用,也可促进胃酸的分泌。
临床应用:
健胃:治疗一般性消化不良,对米,面食积和果积有化积开胃的作用,可视为助消化的滋养药,在疾病过程中如有胃口不佳,消化力弱,舌苔厚腻的,均可使用麦芽。
注意:生麦芽醒胃作用较好,食欲缺乏者可用之,小孩尤为合适,炒麦芽性较温和,食物消化不良,大便稀薄者用之较好,哺乳期妇女慎用。
4 山药健脾补虚山药味甘,性温,入肺,脾,肾经。含皂苷,黏液质,胆碱,淀粉,糖蛋白和游离氨基酸,止杈素,多酚氧化酶,维生素C。具有健脾补虚,滋精固肾功效,主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
临床应用:
脾肾虚证:如饮食减少,体倦神疲,配伍白术,莲子,党参等,如有遗精,盗汗等症,配熟地黄,山茱萸等。
脾虚泄泻:如大便稀薄如水样,含有不消化食物,可重用山药,每日60克,煎水代茶。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