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食同源>冬季食疗

冬季需要进补的人群及食疗方法(冬季进补的食疗方法)

时间: 2023-02-20 16:08:29

冬季需要进补的人群及食疗方法

冬天的天气较为寒冷,人体的体感不舒适,不少人都非常注重进补,冬季通过一些饮食方法来进行进补的话,确实是很有必要的,当然,这需要看个人的具体情况,只有针对性的进行滋补才能起到好的疗效,不同的年龄段也有着不同的滋补方法,下面小编将带领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些滋补的食疗方。

对身体进行进补也是要看年龄段的,因为只有在恰当的时期进行进补的话,才能起到好的效果。一般情况下,男性在40岁左右开始进补,女性则从35岁左右开始。男子在 40岁以前,精力旺盛,肌肉饱满,筋骨强健;40岁以后开始出现 “肾气衰”现象;女子也是如此,35岁前身体健壮,35岁以后便开始精力不济,面部开始焦枯,头发开始脱落。中医认为,中年人的脾胃运化功能优于老年,既能进补亦能受补,是进补最适宜的时期。

1、羊肉炖白萝卜:白萝卜、羊肉洗净切块备用,锅内放入适量清水将羊肉入锅,开锅后5、6分钟捞出羊肉,水倒掉,重新换水烧开后放入羊肉、姜、料酒、盐,炖至六成熟,将白萝卜入锅至熟。羊肉炖白萝卜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可以益气补虚,温中暖下。特别是对腰膝酸软,困倦乏力,肾虚阳痿,脾胃虚寒的患者来说,非常适合服用,滋补效果佳。

2、枸杞子羊肉粥:准备三十克枸杞子,一百克羊肉,一百五十克大米,葱白、精盐、味精各适量。将枸杞子洗净。将羊肉洗净,切碎。将大米淘洗干净,与羊肉、枸杞子、葱白一同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煮成粥即可,食时加味精、精盐,有养肝阴、温肾阳的功效。在冬季吃一点枸杞子羊肉粥来进行滋补身体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3、芋头粥:准备一百克鲜芋头,一百克粳米,白糖少许。将芋头洗净去皮后切成小块,与淘洗净的粳米一同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煮开,后转小火熬至米熟粥成,加入白糖,再稍煮即成。芋头粥可以温补调理身体,冬季食用效果非常理想,有补肝健脾益肾的功效。

以上介绍的这些食疗方,对于想要在冬季进补的人来说是非常适合的,吃这些食疗方不仅能够补充营养,调理身体,而且可以享受到一番风味,因为这些食疗方的口感是非常不错的。在冬季进补,除了食物以外,还要注意生活规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平时要注意多休息,避免劳累。

冬季进补的食疗方法

冬季是进补的重要季节,中医认为“冬主藏”,人应该像动物一样进行进补,减少劳作,以度过漫长的寒冬。食补是冬季进补的主要方法,根据不同人的体质和不同的证型正确选择进补的食物是冬季进补的关键,因此了解自身体质,选择正确食物是食疗进补的重要原则,小五在这里为大家梳理的常见的食疗进补方案和适用人群,希望能为各位看官的冬季进补提供帮助。

一、什么人需要冬季进补?

中医讲“虚则补之”,总体而言,冬季进补针对的是不同类型的虚证人群,其原则是气虚补气,血虚补血,阳虚壮阳。严重虚弱者还需气血同治,阴阳双补。因此针对人群多为老年人、儿童、慢性病人以及先天不足的患者,对于气血旺盛的年轻人或一些阴虚燥热人群而言冬季并不适宜进补,反而要清淡饮食,减少营养的过多摄入。

二、不同虚证人群的食疗进补方案

①气虚人群

气虚人群临床多表现为身体虚弱、面色苍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头晕、动则汗出、语声低微等,此类人群在秋冬季节极容易外感风寒,并且病程往往较长,针对此类人群推荐冬季进补时可食用.粳米、大枣、山药、鸡肉、花生等具有养脾益气功能的食物,也可以在火锅或者汤类加入黄芪、党参等益气的中药材。

②阳虚人群

阳虚体质的人群多表现为四肢不温、久泻久痢、晨起面目水肿、消化不良、呕吐、大便溏薄、身体消瘦等,此类人群在冬季往往要厚衣加身,不能长期外出活动,四肢关节容易僵硬冷痛,并且既往的慢性的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支气管炎、腰椎间盘突出等容易发作。针对此类人群冬季可以多食用生姜、牛肉、羊肉、胡椒、花椒等温热性质的食物,说白了来一顿牛羊肉火锅似乎是最适合不过了。

③血虚人群

血虚人群冬季容易怕冷,同时多有失眠、面色枯黄、神疲乏力、精神不能集中等临床表现,多出现于慢性病患者、老年人或者大病初愈的患者,此类人群冬季容易出现四肢不问,末端发白,严重者可出现四肢溃烂。针对此类人群可选择鸡肉、胡萝卜、黑豆、黑木耳、大枣等可大补气血之品。

三、冬季进补的注意事项

①冬季不要盲目的进补,不是所有补品都适合自己。首先要搞清楚自己属于什么体质,然后再选择合适的进补方式。

②进补的同时,还要注意调节脾胃的 健康 ,再有营养的补品,食物,也得是你能很好地消化吸收了才可以。盲目的进补,只会加重肠胃的负担。

③日进补,不要吃得过于油腻。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平时还要注意荤素搭配,多吃水果蔬菜。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可以帮助消化。

秋冬进补吃什么好

夏天由于天气炎热,人们的食欲明显下降了不少,再加上身体新陈代谢快,身体消耗的能量比平时多很多,所以很多人都说秋冬季节是进补的最佳时节。这样说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我们要知道,进补也是要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的,而不能胡乱的进行进补,否则的话,不但起不到进补的效果,还会对身体有害。

秋冬进补吃什么好

1、莲子

莲子善于补五脏不足,通利十二经脉气血,使气血畅而不腐,莲子所含氧化黄心树宁碱对鼻咽癌有抑制作用,这一切,构成了莲子的防癌抗癌的营养保健功能。

2、红豆

红豆药用可以清热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肿、通气除烦,可治疗小便不利、脾虚水肿、脚气病等。秋冬季节吃红小豆可使体内的湿热之邪及时排出,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同时红小豆还具有很好的补血作用,可以为秋冬进补奠定基础。

3、南瓜

南瓜含有淀粉、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C和钙、磷等成分。其营养丰富,为农村人经常食用的瓜菜,并日益受到城市人的重视。南瓜不仅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而且有着不可忽视的食疗作用。

4、银耳

银耳以其色白如银,形如人耳故名,又名白木耳、白耳子、雪耳等。银耳一般制成干品,以干燥、白色微黄、朵大体轻、有光泽、胶质厚者为佳品。”银耳能滋阴清热,润肺止咳,养胃生津,益气和血,补肾强心,健脑提神,恢复疲劳等功效。具有滋润而不腻滞的药用特点。

5、胡萝卜

胡萝卜既能补脾健胃,又能养肝明目。胡萝卜中含有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是脂溶性物质,在油脂的作用下才能被人体吸收,所以胡萝卜最好与肉炒或者炖着吃。

6、糙米

我们平常吃的雪白柔软的米饭叫做精白米,它是在加工过程中经过精磨、去掉大米外层部分得到的产品。大米虽然洁白细腻,但你也许不知道,经过精加工的大米,在碾制过程中胚芽以及谷子釉质部分和谷糠一起被磨掉了,糙米保留的营养更加全面,维生素保留较多。

7、茄子

吃茄子最去火,茄子不仅是价廉物美的大众蔬菜,还是种食疗佳品。中医认为,茄子性凉、味甘,有清热止血、消肿止痛、祛风通络、宽肠利气等功能,所以在这个季节吃些茄子能降“火气。

为什么要秋冬进补

常言道:“秋冬进补,来年打虎”。进入秋季,早晚寒气愈来愈重,按照中国人的习惯,秋冬时节是给身体“进补”的大好时节,大家称之为“补冬”。为什么要选择秋冬季节进补呢?

首先,进入秋冬季节后,自然界的动植物均处于收藏蛰伏的状态,人也同样顺应着自然界的变化,进入冬藏季节。此时人的皮肤肌腠比较致密,汗出较少,体内代谢下降,体力消耗减少,摄入的营养物质也容易被吸收和蕴蓄,从而发挥较大的功效。况且在冬令季节里,人的食欲也比较旺盛,所以这时进补正是最好的时节,冬至以后尤为相宜。

其次,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经过炎热的夏天,人体耗损大,且进食较少,当天气转凉时,适当调补一下身体,是很有必要的。秋冬时节进补不仅能固本培元,使身体正气恢复,而且有利于驱病祛邪,使体内的阴、阳、气、血、津液得到充实,使身体能进入到最佳的状态。

秋冬如何有效进补

身体虚弱的人,在秋冬季节尤其要注意进补,但是并不是每个人的进补策略都是一样的,而是要根据不同体质的人,来进行灵活的调整,这样进补起来才更为有效。

1、阴虚者冬季进补可选用六味地黄丸、左归丸等中成药;也可服用哈士蟆油以补肾精、润肺养阴;或食用海参,对虚弱劳损、精血亏耗等症有效。

2、阳虚冬天怕冷者,进补宜选择具有补肾阳作用且温而不燥的助阳之品。可选用鹿茸片、参茸片、参茸补膏等;也可选用鹿茸血片或粉片,每次0.5克,隔水炖服。除服滋补药外,还可吃些狗肉、羊肉、牛骨髓等具有补气助阳,增加防寒作用的食物,这些都是补阳上品,在冬季里可经常食用。

3、血虚不足常有头昏眼花者,可选服有补益气血作用的阿胶浆、四物饮、参杞补膏、补气养血膏等中成药。同时可常食动物血、禽蛋、禽肉等进行食补。

4、气虚不足常体倦无力、动则气喘者,可选用有健脾益肺,静心安神作用的人参、红参、生晒参等。方法:将参切碎,红参在火上烘软后切片,每日3-4克,放入小瓷碗内,加入半碗水,少量糖,隔水蒸炖,每天服1-2次。也可适量饮些豆浆、牛奶;还可炖红枣、桂圆、蹄膀、精肉等服食。

秋冬进补汤

1、党参黄芪炖鸡汤

民间有“黄芪炖鸡胜人参”的说法。这款党参黄芪炖鸡汤,除了补气的黄芪外,还加入了补阴温中的党参、健脾益心的桂圆、滋阴健脾的淮山药,可以算是完整版的黄芪炖鸡,十分适合秋冬进补。

材料:党参、黄芪、桂圆肉、淮山药、鸡一只、盐

做法:

(1)各药材稍浸泡、洗净,

(2)鸡一只洗净,放入水中沸滚5分钟(即“飞水”),然后将水倒掉,鸡冲洗干净;

(3)切三片生姜,和鸡、药材一起与放进砂锅内,加入适量清水,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2小时,再调入适量食盐便可。

2、淮山薏米沙参牛肉汤

在刚入冬时,不宜马上吃厚腻大补之物,还应以清补为主。这道汤里的沙参味甘、性微寒,能补中、益肺气,和薏米、淮山药合而为汤,有健脾温肾、滋阴益气的作用,很适合初冬养生。

材料:淮山药、沙参、薏米、枸杞、牛肉(400g)、生姜(3片)、盐

做法:

(1)牛肉洗净飞水(放入凉水中煮开,沸滚3~5分钟,然后将水倒掉,冲洗干净)。

(2)切生姜三片,所有材料洗净,入锅,加入适量清水,武火煮开后转文火煲2小时。

(3)出锅前下盐调味即可。

3、芡实莲子百合排骨汤

这道汤是健胃益脾的常见汤品。芡实补脾固肾、助气涩精;莲子补益脾胃、宁神益肾;百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蜜枣补虚填损、清心润肺,再配上滋阴润燥的排骨,确实是无可挑剔的经典搭配。

材料:芡实、莲子、百合、蜜枣、排骨、盐

做法:

(1)排骨洗净,飞水(放入水中沸滚5分钟,然后将水倒掉,排骨冲洗干净。目的是去除排骨的血水浮沫)

(2)洗净莲子、芡实、百合、蜜枣,并把蜜枣去核。

(3)所有材料入锅,加入适量清水,煲2小时。

(4)出锅前下盐调味即可。

秋冬进补注意事项

1、忌无病乱补

无病乱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例如过度的服用葡萄糖会引起身体发胖、诱发心血管疾病等。

2、忌虚实不分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症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会伤害身体。若不辨寒热妄投药膳,容易导致“火上加油”。

3、忌多多益善

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科学的。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可引起腹胀,不思饮食;过服维生素C,可致恶心、呕吐和腹泻。

4、忌凡补必肉

动物性食物无疑是补品中的良剂,它不仅有较高的营养,而且味美可口。但肉类不易消化吸收,若久吃多吃,对胃肠功能不好的人群来说,其实是一种负担。所以不要总是大鱼大肉的吃,也要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因为它们含有多种维生素以及矿物质元素,也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

5、忌以药代食

药补不如食补,重药物轻食物是不科学的。殊不知许多食物也是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如多吃荠菜可治疗高血压。所以日常多多吃一些具有食疗作用的食物。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