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胎减胎最晚不要超过28周,最佳的减胎时间是在孕11周到14周之间,如果超过28周手术的风险是比较大的。双胎减胎通常越早越好,对母体的损伤会减少,风险会降低。
减胎后要卧床休息,短时间内不要做运动,不要吃活血的食物,要给身体补充营养,要保持心情愉悦。
如今的社会发展之中,做试管婴儿的技术还是十分完善的,许多不能怀孕的夫妻也通过试管婴儿拥有了自己的宝宝,但是做试管婴儿还要留意许多问题,那么试管婴儿双胞胎风险以及减胎风险大吗?
试管婴儿双胞胎风险以及减胎风险大吗?试管婴儿是一种辅助生殖技术,很多人认为试管婴儿就是想怀上几个孩子就能够怀上几个孩子,所以很多人都认为试管婴儿大都是双胞胎,获知是多胞胎。事实上试管婴儿也并不是想要几个孩子就可以怀上几个孩子,如果试管婴儿多胞胎孕育是需要减胎的。那么试管婴儿双胞胎风险以及减胎风险大吗?
1、 自然妊娠、或借助辅助生殖技术,妊娠三胎及三胎以上的女性。根据个人情况,建议减至单胎或双胎。
2、 产前诊断多胎妊娠中的胎儿有遗传病、染色体异常或结构异常的胎儿。
3、 虽然早期诊断为多胎妊娠的女性需要减胎,但如果夫妇一方有染色体异常、先天畸形儿分娩历史、孕妇高龄等情况,可保留至妊娠中期,再根据产前诊断结果选择减胎。
4、 高龄孕妇、疤痕子宫、子宫畸形、宫颈机能不全等多胎妊娠的女性。
5、 孕妇合并其他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情况。
减胎术最大的弊端就是有时会导致剩余的胎儿流产的情况发生,还有可能会出现新生儿早产的情况。
对于女性来说,可能会发生术后出血、感染等情况。
但相对来说,这已经算得上是比较安全的方式了。因为对于多胎妊娠,尤其是三胎以上的妊娠来说,早产可能性几乎可以达到100%,并存在一些其他的严重并发症。
虽然减胎术需要根据临床具体情况和女性的具体要求综合来决定实施。
但是,对于在孕期的早、中、晚时间段实施减胎术,总的来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如流产率)是相似的。对于4胎及以上的多胎妊娠来说,还是建议需要进行早期减胎。
以上讲了试管婴儿什么情况下需要减胎,也讲了试管婴儿减胎术的风险到底有哪些。作为一名希望通过试管婴儿辅助生殖技术来孕育宝宝的女性,你一定要知道试管婴儿多胎或者是双胎孕育是需要减胎的,减胎也是存在着一定的风险的。
试管婴儿自己能选择双胞胎吗?不过多胞胎比单胞胎更具有风险性,这种危险对于妈妈和孩子来说都存在。多胞胎的母亲更容易在怀孕期间发生糖尿病、高血压等妊娠期综合征,而且产后出血的概率也要高,同时也比较容易发生早产。因此,试管婴儿患者一旦发现多胎妊娠,一定要听从生殖大夫的建议实行减胎术,三胎以上必须减胎,双胎建议减胎。
在试管婴儿成功案例中,成功怀上双胞胎的几率是20%左右。国试管婴儿的平均成功率又仅仅在50~60%,年龄小的是70~80%,年纪大的30%~40%,大家都希望提高一次治疗的成功率,所以正常还是放进去2个胚胎,年龄大35岁以上的放2个,年龄小的放1~2个,当然胚胎的质量是要很好的才会选择放一个。
可以孕育一对双胞胎,收获双份的欣喜,那是最好不过的事情。正因如此,很多不孕不育夫妇在做试管婴儿技术的时候,都会请求医生植入至少两个胚胎,他们想通过试管婴儿技术多生一个孩子。但生殖专家认为,经过辅助生殖技术带来的双胎和多胎,应该尽量避免。在医学上,医源性的多胎被以为是失败的辅助生殖。
事实上,试管婴儿双胞胎背后隐藏着各种的风险。这种风险对于妈妈和宝宝来说都存在。在调查中发现双胞胎的剖宫产率78.45%,早产占47.07%,合并症和并发症占39.7%。双胞胎以及多胞胎的母亲更容易在怀孕期间发生糖尿病、高血压等妊娠期综合征,而且产后出血的概率也要高,同时也比较容易发生早产。而早产的宝宝大都会发生先天性肺部疾病,而且这种疾病将是终生的。
临牀上会发生多胎妊娠后部分胚胎死亡但至少有一个胚胎存活直至分娩的现象,这个在辅助生殖领域里面也有发生,这种现象如果是自然发生而不是人工减胎的,那么我们称为自然减胎(Spontaneous pregnancy reduction,SPR)。自然减胎的胎儿我们一般无需处理。那么自然减胎与什么因素相关?对存活的胚胎是否有影响呢?我查阅文献,与大家共同学习一下。
自然减胎的发生率
自然减胎在双胎妊娠中发生率为 17.7%~18.8%[1,2],也有文献报道多胎(≥ 2 个胚胎)自然减胎的发生率在 30% 左右 [3]。85%~90% 自然减胎发生于妊娠前 12 周内 [4]。
自然减胎发生的相关因素
1. 年龄
大多数研究资料显示自然减胎与孕妇年龄因素相关 [4,5],年龄> 35 岁孕妇自然减胎的风险性增加。35 岁以上妇女自然减胎率升高的原因可能与年龄所致胚胎染色体异常发生率升高有关 [6]。
2. 囊胚移植可减少自然减胎的发生
马淳研究显示胚胎移植的自然减胎发生率显著高于囊胚移植 [4]。Wang 等 [7]的研究中均显示囊胚移植可提高继续妊娠率。
3. 冻胚移植与鲜胚移植的比较
目前研究表明:冻胚移植与鲜胚移植的自然减胎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4]。
HCG 日内膜的厚度
Sukur 等 [8] 研究发现,当 hCG 日内膜厚度<10 mm 时,SPR 的发生风险增加 4 倍,据此推测伴随孕囊数的增多、宫腔内缺乏足够的种植面积,孕囊供血不足而自行吸收;hCG 日子宫内膜薄,可能提示子宫内膜容受性差、不足以供给多个胚胎的发育,从而导致 SPR 的发生。
优质胚胎移植
部分研究表明是否移植优质胚胎与 SPR 无关,但张焕焕等研究表明移植优质胚胎数目比率越低, 双胎妊娠发生自然减胎的可能性越大 [5]。
不同受孕方式
不同受孕方式的 SPR 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自然妊娠者的 SPR 发生率明显高于助孕者 (包括氯米芬促排卵、促性腺激素促排卵、体外受精-胚胎移植/配子输卵管内移植) 的 SPR 发生率分别为 62%(自然妊娠者)、31%、38% 和 33%,考虑可能的原因为应用促排卵药物可使子宫血流阻力降低、子宫内膜供血增加,同时助孕移植的胚胎之间、胚胎与子宫内膜发育的同步性较强,避免了自然受孕时排卵时间差异所导致的胚胎间相互竞争,因此接受 ART 治疗后妊娠的妇女比较少发生 SPR[9]。
自然减胎后的妊娠结局
1. 妊娠时间
多项研究指出:自然减胎后的单胎妊娠并未缩短妊娠时间 [4,10],相对于多胎妊娠来说还可以延长妊娠时间 [11],通俗的讲就是不会增加早产的发生率。
2. 新生儿体重的影响
有研究认为,在孕 12 周前其中一个胎儿自然死亡,可导致存活的另外个胎儿出生体重下降 [12],但大多数研究显示,自然减胎后早产儿的平均出生体重、足月儿的平均体重、巨大儿的发生率与单胎妊娠分娩的结局无显著性差异 [1,4 ,10]。
与脑瘫
有研究证实:SPR 后存活单胎脑瘫发病率较高,具体原因不明,可能与「消失的胎儿」有关。Pinb 等 [13] 报道双胎自然减为单胎后脑瘫的发生率是自然单胎妊娠的两倍,且发生 SPR 的时间越晚,神经系统疾患的发病率越高。Scher 等 [14]报道,双胎妊娠出现单胎死亡 (宫内死胎或出生后即死亡),其存活儿脑瘫发病率较自然妊娠单胎者高,表明双胎妊娠出现单胎死亡可作为存活儿脑瘫发生的预测因素,以利于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4. 对母体剖宫产、妊娠高血压疾病等影响
部分研究表明可能会增加母体剖宫产发生率、增加妊娠高血压疾病等发生,但多项研究对母体并发症并无不良影响 [1,4]。
5. 对母体凝血功能的影响
孕 12 周前的 SPR 一般无影响,胚胎也会自然吸收。大于孕 12 周的 SPR 可能会导致母体凝血功能异常,诱发 DIC 等情况的发生。
试管婴儿治疗中其中有1个胚胎分裂成两个(又称单绒毛膜性双胎),最终形成一个正常胚胎、两个单卵双胎的三胞胎。这时候如果想要保留双胎,是不合理的,会遇到医生劝阻。因为单卵双胎的畸形率、出生缺陷、发育情况的指标,都比单胎怀孕要差。与其放弃一个更可能是健康的孩子,不如去掉两个风险大的单卵双胎的胚胎。
?减胎的风险
减胎术为宫腔内操作,有可能发生流产。减灭胎儿有心搏复跳可能,需要再次减胎。不能保证继续妊娠的胚胎没有畸形,也不能保证留下的胚胎不会流产。
?减胎的时机
随着减胎技术的成熟,减胎成功率达到了90%以上。一般来说,妊娠周数越小,减胎成功率越高。一方面胚胎小容易减灭,另一方面胚胎坏死组织少,容易吸收,对其他胚胎及母体影响小。因此一般手术时机会选择在孕8~11周左右。
?准备工作
减胎前有一些检查要做:一般要查血常规、白带常规、凝血功能、C反应蛋白等,确认没有急性感染,也没有其他问题才可以安排减胎。减胎前医生也会向家属及本人交代术后可能的并发症及上述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双胎减胎的最佳时间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孕妇和胎儿的健康状况、孕周、多胎妊娠的类型等。一般来说,如果双胎妊娠存在严重的并发症或风险,如早产、胎盘前置、胎儿发育不良等,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减胎手术。
在孕早期(前12周),减胎手术的风险较高,因为此时胚胎尚未完全形成。因此,医生通常会建议等待到孕中期(13-24周)再考虑减胎手术。在这个时期,胎儿已经发育到一定程度,手术的风险相对较低。
另外,对于同卵双胞胎来说,由于它们共享同一个胎盘和羊膜囊,减去一个胎儿可能会对另一个胎儿造成影响。因此,医生通常会更加谨慎地考虑是否进行减胎手术。
总之,双胎减胎的最佳时间应该由专业医生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担忧,请咨询您的医生。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