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妇科

关于毛绒膜促性激素是什么

时间: 阅读:7036
关于毛绒膜促性激素是什么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溪黄草

溪黄草

2025-08-18 05:52:04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一种激素,是由胚胎细胞产生的一种蛋白。这种激素可以帮助与精子结合后的卵子,转化为妊娠性的黄体,保持胚胎的稳定发育。

怀孕后激素会增多,通过抽血或是尿液的检查可以明显看出变化。怀孕后要注意休息,不能过于劳累。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远志
    回复
    2024-03-28 19:19:31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也称为血hcg,女性在怀孕之后身体内的血hcg会有比较大的一个变化的,反正在怀孕期间血hcg的含量会一直的增加,在分娩之后才会恢复到正常值,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正常范围在5以下,稀释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什么?

    稀释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什么

     1.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简称hcg,是一种卵巢分泌的激素,通常作为检验是否怀孕的标准。正常的未孕女性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正常值在5μg/L以内,如果超过了5μg/L需要考虑是怀孕的可能性。

     2.正常情况下,如果您目前未处于妊娠的状态,您体内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范围应该在0-5U/L左右。一般怀孕后,进行血HCG检查,数值可达到10U/L以上,且随着体内HCG的增长,其数值也会有所变化。

     3.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正常值是0-5mIM/ml,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胎盘滋养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有合体滋养细胞合成。受精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进入母体血,并迅速升高,直到怀孕第8周,然后缓慢降低,直到怀孕第18-20周,随后保持稳定的水平。血清人绒毛膜促腺性激素升高有两种可能:一、怀孕了,包括早孕和异位妊娠;二、滋养叶细胞疾病,包括葡萄胎和绒毛膜癌。

     4.怀孕之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就开始升高,并且在孕早早期这个数值会有48小时翻倍的上升,只要复查这个数值有翻倍的话,一般就说明这个胚胎的愈后较好,在正常发育。所以在孕早早期的话,除了孕酮和雌二醇之外,我们看hcg是否有翻倍,这个指标还是比较重要的,一般就是用这个数字来判断愈后。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有什么作用

     1.HCG的检查对早期妊娠诊断有重要意义,对与妊娠相关疾病、滋养细胞肿瘤等疾病的诊断、鉴别和病程观察等有一定价值。血HCG检查是目前最早最准确测试是否怀孕的检查方式.血HCG检查一般是在性生活后8-10天可以通过抽血检查HCG来明确是否有怀孕。

     2.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是检查怀孕与否的。一般怀孕后,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即HCG,就会升高。另外,葡萄胎和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及睾丸畸胎癌、脑垂体疾病、甲亢、卵巢肿瘤、子宫癌、胃癌、肝癌等也可升高。所以,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是月经超期不来,又有性生活的话,一般查血HC个,目的就是确定怀孕与否。

     3.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可以起到保护胚胎组织不被母体的免疫系统识别,从而攻击或者吞噬胚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具有与促黄体生成素具有类似的作用,可以使胎儿的睾酮分泌,发生性分化,促进第二性征发育。

  • 徐长卿
    回复
    2024-03-28 19:19:31

    很多女性做检查可能会发现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高的情况,但是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其实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临床中简称HCG,这是一种女性怀孕后体内会出现的激素,主要是由人类胎盘滋养细胞分泌的。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怎么回事。
    ?女性怀孕后出现
    一般情况下,女性怀孕后才会出现胎盘滋养细胞,而滋养细胞也会随之分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可通过血液和尿液检查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会随着怀孕天数增加而增长,主要以隔天翻倍的趋势增长,所以怀孕一定天数后,可以从血液中和尿液中查出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不一定是宫内妊娠
    虽然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升高与妊娠有关,但出现这种情况并不一定就是宫内妊娠。一旦发生宫外孕同样也会出现这种情况,但是发生宫外孕的女性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并不会以隔天翻倍的趋势增长,患者同时还会出现阴道流血,腹部某一侧疼痛等症状表现。
    ????需进一步检查
    尤其检查发现明显增高的患者应该配合医生做好进一步检查,尽快明确原因,然后根据病因采用针对性的方式进行治疗,才能防止健康受到更多影响。
    ?男性检查需警惕
    而男性如果检查血液或者尿液中的绒毛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了,要警惕精原细胞癌、睾丸畸胎瘤及异位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瘤等严重的疾病。
    ????临床诊断
    除了正常妊娠和宫外孕会导致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高之外,如果女性发生恶性葡萄胎、葡萄胎等疾病时,同样也会导致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增高,并且是显著升高,目前临床中都通过稀释试验以及B超检查等方式诊断葡萄胎、绒毛膜癌等疾病。

  • 山亭柳
    回复
    2024-03-28 19:19:31

    【别名】 类垂体促性腺激素;普罗兰;绒毛膜促性腺素;绒膜激素 ,绒促性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泼热尼乐
    【外文名】Chorionic Gonadotrophin ,HCG, Pregnyl
    【适应症】
    用于不孕症、黄体功能不足、功能性子宫出血、隐睾症、男性性腺功能减退症、先兆流产或习惯性流产等如在绝经促性素之后配合使用本品,则效果较好。 主要用于促排卵,促黄体发育。在男性可促使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睾酮,可用以检验睾丸间质细胞功能,与尿促性素联合长期应用,有生精作用。
    【用量用法】
    1.用于无排卵性不育症,于经期第10日起,每日肌注1次500~1000单位,连续5日。 2.用于黄体功能不足,于经期第15~17日(基础体温上升3日后),每日肌注500~1000单位,连用5日。 3.功能性子宫出血,每日肌注300~1500单位,连用3~5日。 4.10岁以下隐睾症,每次肌注500~1000单位;10~14岁,每次肌注1500单位,每周2~3次,连用4~8周。 5.用于男性性功能减退症,1次肌注4000单位,每周3次。 6.先兆流产或习惯性流产,每日或隔日1次肌注3000~5000单位,共5~10次
    【注意事项】
    1.本品溶液极不稳定,而且不耐热,配成后4日之内用完宜。 2.注射需作过敏试验。 3.生殖系统有炎症疾病、激素性活动型性腺癌、无性腺(先天性或手术后)病人忌用。 4.本品不宜长期应用,以免产生抗体和抑制垂体促性腺功能。 5.如连用8周尚不见效,应即停药;若 *** 早熟或亢进,也应停用。
    【规格】 针剂绒促性素:每支500单位、1000单位。2000单位, 3000单位, 5000单位 .

  • 芍药
    回复
    2024-03-28 18:18:21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绒促性素药典标准品名3.1.1中文名3.1.2汉语拼音3.1.3英文名 3.2来源(名称)、含量(效价)3.3制法要求3.4性状3.5鉴别3.6检查 3.6.1雌激素类物质3.6.2残留溶剂 3.6.2.1乙醇 3.6.3水分3.6.4乙肝表面抗原3.6.5异常毒性3.6.6细菌内毒素 3.7效价测定3.8类别3.9贮藏3.10制剂3.11版本 4绒促性素说明书 4.1药品名称4.2英文名称4.3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别名4.4分类4.5剂型4.6绒促性素的药理作用4.7绒促性素的药代动力学4.8绒促性素的适应证4.9绒促性素的禁忌证4.10注意事项4.11绒促性素的不良反应4.12绒促性素的用法用量4.13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4.14专家点评 5参考资料这是一个重定向条目,共享了绒促性素的内容。为方便阅读,下文中的绒促性素 已经自动替换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可点此恢复原貌 ,或使用备注方式展现 1拼音

    róng máo mó cù xìng xiàn jī sù

    2英文参考

    chorago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prolan

    chorulon

    3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药典标准品名3.1.1中文名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3.1.2汉语拼音

    Rongcuxingsu

    3.1.3英文名

    Chorionic Gonadotrophin

    3.2来源(名称)、含量(效价)

    本品为孕妇尿中提取的绒促性素。每1mg的效价不得少于4500单位[1]。

    3.3制法要求

    本品应从健康人群的尿中提取,生产过程应符合现行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本品在生产过程中需经适宜的工艺方法处理,以使任何病毒如肝炎病毒、人免疫缺陷病毒和朊病毒等去除或灭活。[1]

    3.4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粉末。

    本品在水中溶解,在乙醇、丙酮或乙醚中不溶。

    3.5鉴别

    照效价测定项下的方法,测定结果应能使未成年雌性小鼠子宫增重。[1]

    3.6检查3.6.1雌激素类物质

    取体重18~20g的雌性小鼠3只,摘除卵巢。2~3周后,皮下注射每1ml中含本品1250单位的氯化钠注射液4次,每次0.2ml,第一日下午,第二日上、下午,第三日上午各1次;分别在第四日、第五日、第六日上午用少量氯化钠注射液洗涤各小鼠 *** ,制成 *** 涂片,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不得呈阳性反应(阳性反应系指涂片内绝大部分为角化细胞或上皮细胞)。

    3.6.2残留溶剂3.6.2.1乙醇

    取本品0.1g,精密称定,置顶空瓶中,精密加水2ml使溶解,密封,作为试品溶液;另取无水乙醇适量,精密称定,用水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含0.25mg溶液,精密量取2ml,置顶空瓶中,密封,作为对照品溶液。照残留溶剂测定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P第二法)测定,以聚乙二醇为固定液;起始温度为60℃,维持5分钟,以每分钟50℃的速率升温至200℃,维持15分钟;进样器温度为200℃;检测器温度为250℃;顶空瓶平衡温度为90℃,平衡时间为20分钟,取对照品溶液与试品溶液分别顶空进样,记录色谱图。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应符合规定。

    3.6.3水分

    取本品,照水分测定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M 第一法 A)测定,含水分不得过5.0%。[1]

    3.6.4乙肝表面抗原

    取本品,加0.9%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中含10mg的溶液,按试剂盒说明书测定,应为阴性。

    3.6.5异常毒性

    取本品,加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并制成每1ml中含2000单位的溶液,依法检查(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Ⅺ C),按静脉注射法给药,应符合规定。

    3.6.6细菌内毒素

    取本品,依法检查(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Ⅺ E),每1单位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中含内毒素的量应小于0.010EU。

    3.7效价测定

    精密称取本品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标准品适量,按标示效价,分别加含0.1%牛血清白蛋白的0.9%氯化钠溶液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含10个单位的溶液,临用新配。照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生物检定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Ⅻ E)测定,应符合规定,测得的结果应为标示量的80%~125%。

    3.8类别

    促性腺激素药。

    3.9贮藏

    遮光,密封,在冷处保存。

    3.10制剂

    注射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3.11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4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说明书4.1药品名称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4.2英文名称

    Chorionic Gonadotrophin

    4.3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别名

    宝贝朗源;波热尼乐;类垂体促性腺激素;绒膜激素;普罗兰;安胎素;绒毛膜促性腺素;绒促性素;Gonatrophin;Prolan;Pregnyl;Profasi

    4.4分类

    内分泌系统药物 > 性腺疾病用药

    4.5剂型

    针剂绒毛膜促性腺激素:500U,1000U,2000U,3000U,5000U。

    4.6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药理作用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可从胎盘中提取,也可以从孕妇尿中获得。与LH作用相似,而FSH样作用甚微。

    1.促使卵泡成熟及排卵,并使卵泡排卵后转变为黄体,促使其分泌孕激素。

    2.具有促间质细胞激素作用,能促进曲细精管功能,促使性器官和副性征发育、成熟,促使睾丸下降,并促使 *** 生成。

    4.7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药代动力学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口服能被胃肠道破坏,故仅供注射用。半衰期为双相,分别为11h和23h。给药32~36h内发生排卵。24h内10%~12%以原形经肾随尿排出。肌内注射后6h可达血药峰值。主要分布在性腺。消除呈双相方式时,t1/2分别为6~11h和23~38h。有10%~12%肌内注射用量于24h内随尿排出。

    4.8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适应证

    1.无排卵性不孕症诱发排卵。

    2.黄体功能不足。

    3.因黄体功能不足所致先兆流产或习惯性流产。

    4.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5.隐睾症。

    6.男性性功能减退症。

    7.用于女性不孕症。

    4.9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禁忌证

    1.垂体增生或肿瘤。

    2.性早熟。

    3.诊断未明的 *** 流血、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或卵巢肿大。

    4.血栓性静脉炎。

    5.男性前列腺癌或其他雄激素依赖性肿瘤。

    6.生殖系统炎症、激素性活动型性腺癌、无性腺(先天性或手术后)患者。

    7.卵巢功能低下或缺如的疾病,如Turner’s综合征、单纯性腺发育不良、卵巢早衰。对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过敏者禁用。

    4.10注意事项

    1.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排卵可增加多胎率,从而使新生儿发育不成熟,并有发生早产的可能;

    2.使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后,虽有死胎或先天性畸形的报道,但未见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有直接关系。

    3.注射前需作过敏试验。

    4.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不宜长期应用,以免产生抗体和抑制垂体促性腺功能。如连用8周尚不见效,应即停药;又若 *** 早熟或亢进也应停用。

    5.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肥胖症无效。

    6.用药期间,注意液体潴留。

    7.连用8周如疗效不显著,应停药。

    8.用前应先做皮试。

    4.11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不良反应

    1.头痛、疲倦、情绪变化、水肿(男性多见)。

    2.注射部位可能发生疼痛。

    3.治疗隐睾时可能出现性早熟。

    4.由于卵巢的过度 *** ,可引起卵巢增大或形成囊肿、急腹痛、腹水、胸腔积液、循环血容量减少和休克。

    5.严重者可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

    6.骨骺提前闭合也有报道。

    7.过敏反应可能发生。

    4.12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用法用量

    1.(1)单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轻度垂体及卵巢功能减退者,于月经周期第12~14天,肌内注射3000~5000U,每天2次,共2次,当晚 *** ;(2)与氯菧酚胺伍用:在停用氯菧酚胺后7天左右,加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2000~5000U,每次肌内注射,当晚 *** ;(3)与HMG伍用:于月经第6天起,每天肌内注射HMG2支,每次注射,连续7~14天。每天观察宫颈黏液。如注射HMG 7天后,宫颈黏液量增多、稀薄、拉丝度良好时,即停用HMG,肌内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5000~10000U,每次注射,当晚 *** 。如有条件,在应用HMG第7天起,每天或隔日测定24h尿雌激素水平。当雌激素排出量在每天100~200μg时,即停用HMG,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5000~10000U。如24h尿雌激素超过200μg时,则不应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以免发生过度 *** 。

    2.黄体功能不足:于月经第14~16天(基础体温上升1~3天)肌内注射500~2000U,每天1次,共5~6次,减量后停药。

    3.因黄体功能不足所致先兆流产或习惯性流产:每天或隔日肌内注射3000~5000U,共5~10次,减量后停药。

    4.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每天肌内注射500~1500U,连用3~5天。

    5.隐睾症:10岁以下,每次肌内注射500~1000U,10~14岁,每次肌内注射1500U,每周2~3次,连用4~8周。

    6.男性性功能减退症:每次肌内注射4000U,每周3次。

    4.13药物相互作用

    (尚不明确)

    4.14专家点评

白带有什么用

怎样让月经迟来几天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