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妇科

产后出血介入手术护理该注意什么

时间: 阅读:8523
产后出血介入手术护理该注意什么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溪黄草

溪黄草

2025-08-03 02:37:50

产后出血介入手术护理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1、在产后一定要多注意伤口处的卫生情况,不要经常用手触摸伤口。2、如果伴随着出血的现象,也可以通过止血的药物进行辅助治疗,比如维生素K4等。3、要多以平躺的姿势为主,不要经常趴着睡觉,以免对伤口造成压迫。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3-29 01:01:12

    [概念]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目前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依据发生的时间可分为两种:早期产后出血和晚期产后出血。产妇在分娩24小时后到6周内所发生的子宫大出血称为晚期产后出血。大部分的晚期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6-10天,又称为继发性的产后出血。

    由于妊娠子宫血运丰富,胎盘剥离创面大,血窦开放,产后出血一但发生,血流量可高达300-800 ml/分。往往来势凶猛,如果处理不及时,不正确就会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量失血,危急生命。因此,必须识别原因及时抢救。这种抢救最生动和最真实的体现了“时间就是生命”
    [病因] 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学易网收集整理其中以子宫收缩乏力所致者最常见,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80%。
    1.子宫收缩乏力 影响产后子宫肌收缩和缩复功能的因素均可引起产后出血。常见因素有:
    (1)全身性因素:产妇精神过度紧张,临产后过多使用镇静剂、麻醉剂;产程过长或难产,产妇体力衰竭;合并急慢性全身性疾病等。
    (2)局部因素:子宫过度膨胀,如双胎妊娠、巨大胎儿、羊水过多,使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子宫肌纤维发育不良,如子宫畸形或合并子宫肌瘤等,可影响子宫肌正常收缩;子宫肌水肿及渗血,如妊高征、严重贫血、子宫胎盘卒中,以及前置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血窦不易关闭等,均可发生宫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
    2.胎盘因素 根据胎盘剥离情况,胎盘因素所致产后出血类型有:
    (1)胎盘剥离不全:多见于宫缩乏力,或胎盘未剥离而过早牵拉脐带或刺激子宫,使胎盘部分自宫壁剥离。由于部分胎盘尚未剥离,影响宫缩,剥离面血窦开放引起出血不止。
    (2)胎盘剥离后滞留:由于宫缩乏力、膀胱膨胀等因素影响,胎盘从宫壁全部剥离后未能排出而潴留在宫腔内,影响子宫收缩。
    (3)胎盘嵌顿:由于使用宫缩剂不当或粗暴按摩子宫等,引起宫颈内口附近子宫肌呈痉挛性收缩形成狭窄环,使己全部剥离的胎盘嵌顿于宫腔内,影响宫缩引起出血。
    (4)胎盘粘连:胎盘全部或部分粘连于宫壁不能自行剥离为胎盘粘连。全部粘学,易网收集整理连时无出血,部分粘连时因胎盘剥离面血窦开放以及胎盘滞留影响宫缩易引起出血。子宫内膜炎症或多次人工流产导致子宫内膜损伤,是胎盘粘连的常见原因。
    (5)胎盘植入:由于子宫蜕膜发育不良等因素影响胎盘绒毛植入子宫肌层者为胎盘植入,临床少见。根据植入面积大小分为完全性与部分性两类,前者因胎盘未剥离不出血,后者往往发生大量出血。
    (6)胎盘和(或)胎膜残留:部分胎盘小叶、副胎盘或部分胎膜残留于宫腔内,影响子宫收缩而出血,常因过早牵拉脐带、过早用力揉挤子宫所致。
    3.软产道裂伤 子宫收缩力过强,产程进展过快,胎儿过大,接产时未保护好会阴或阴道手术助产操作不当等,均可引起会阴、阴道、宫颈裂伤,严重者裂伤可达阴道弯隆、子宫下段,甚至盆壁,形成腹膜后血肿或阔韧带内血肿。过早行会阴后-斜切开术也可引起失血过多。
    4.凝血功能障碍 较少见。包括妊娠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以及妊娠并发症导致凝血功能障碍两类情况。前者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重症肝炎等在孕前业已存在,为妊娠禁忌证。后者常因重度妊高征、重型胎盘早剥、羊水栓塞、死胎滞留过久学易网,收集整理等影响凝血功能,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凝血功能障碍所致的产后出血常为难以控制的大量出血。

    [失血量的估计]由于分娩时测量和收集失血量存在一定困难。估计失血量偏少,实际产后出血发生率可能更高。

    1:称重法:分娩后敷料重(湿重)—分娩前敷料重(干重)=失血量

    2:容积法:是用专用产后出血接血器皿收集血液后用量杯测量血量

    3:面积法:血湿面积按10cm×10cm=10ml 即每1cm2为1ml计算失血量

    4:根据失血性休克程度估计失血量:休克指数=脉率/收缩压

    休克指数=0.5为血容量正常  休克指数=1失血量10%-30%(500-1500ml) 休克指数=1.5失血量30%-50%量(1500-2500ml) 休克指数=2.0失血量50%-70%(2500-3500ml) /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3-29 01:01:12

    很多女性在产后都是会出现出血的状况的,而一旦产妇在产后有出血,那么无论是在质量上还是在平时的生活中都是需要好好护理的,但是大多数人都并不清楚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那么产后出血如何护理?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具体是怎样的?
    1、防治出血,纠正休克
    1、定期做产前检查时,及时发现贫血、血液系统疾病或其他异常情况,能及时入院处理,预防产后出血。
    2、严密观察子宫收缩和女性私处流血情况,协助医生迅速止血:①子宫收缩乏力:按摩子宫,使用宫缩剂等。②胎盘因素:采取取、挤、刮、切等方法及时清除宫腔内胎盘组织。③软产道损伤:协助医生及时修复缝合。④凝血功能障碍:产前及早发现和纠正凝血功能异常,临产后积极配合医生输新鲜血液。
    2、一般护理
    1、保证产妇充分的休息,加强营养,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饮食,多吃含铁的食物(如动物内脏、瘦肉、菠菜等)。
    2、产后要及时保暖,有助于改善末梢循环和全身血运。
    3、产后即可协助产妇尽早的开始母乳喂养,有利于刺激子宫收缩,减少出血。
    3、预防感染
    1、保持室内干净整洁,每天通风2次,每次通风30分钟,定期消毒。
    2、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将病菌带入生殖道。
    3、监测体温,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每日用1:1000新洁尔灭液擦洗会阴2次,大小便后及时擦洗;勤换卫生垫,减少细菌滋生。
    4、注意恶露颜色、气味及会阴伤口情况,遵医嘱给抗生素预防感染。
    4、心理护理
    临产后多陪伴产妇,鼓励其说出内心的感受,为产妇提供心理支持,及时告知病情进展和实施的急救措施,消除恐惧感,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5、产后预防
    产妇应在产房观察2小时,注意观察其生命体征及女性私处流血等情况。产后4~6小时,督促产妇及时小便,排空膀胱,不能排空者给予导尿,以防影响到子宫收缩。
    6、健康教育
    告知产妇子宫复旧及恶露的变化,发现异常时及时就诊。学会按摩子宫及会阴伤口的自我护理方法。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产褥期禁止房事和盆浴,产后6周到医院复查。
    7、产后虚弱怎么调理
    (1)产后气虚调理
    产后气血主要表现:少气难言、全身疲倦乏力,声音低沉,动则气短,容易出汗,头晕心悸,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虚汗、自汗,脱肛,子宫下垂等。
    产后气虚调养方法:产后气虚者需要补气,补气的药物可以选择人参、黄芪、党参等。可以用来产后补气的食物有牛肉、鸡肉、猪肉、糯米、大豆、大枣、鲫鱼、鲤鱼、鹌鹑、虾等,可经常交替选择食用。
    产后气虚调养禁忌:产后气虚在调养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要吃以下食物,如山楂、槟榔、大蒜、香菜、胡椒、薄荷等。
    (2)产后血虚调理
    产后血虚主要表现:面色萎黄苍白、唇甲淡白、头晕乏力、眼花心悸、失眠多梦、大便干燥等。
    产后血虚调养方法:产后血虚宜采用补血、养血、生血的方法,补血的药物可以选择使用当归、阿胶、熟地黄、桑椹等。食补调理可以选择食用乌骨鸡、黑芝麻、胡桃肉、龙眼肉、鸡肉、猪血、猪肝、红糖、红豆等,可经常交替食用。
    产后血虚调养禁忌:产后血虚不宜食用荸荠、大蒜、海藻、白酒、薄荷、菊花、槟榔、生萝卜等食用。
    (3)产后阴虚调理
    产后阴虚的主要表现:产后阴虚可表现为怕热、易怒、面颊发红、口干咽痛、大便干结、小便短赤或黄、五心烦热、盗汗、腰酸背痛等。
    产后阴血调养方法:产后阴虚宜采用补阴、滋阴、养阴的方法,可选择的补阴药物有生地、麦冬、玉竹、银耳、石斛、龟板等。适宜调养的食物可选择甲鱼、燕窝、百合、鸭肉、黑鱼、藕、金针菇、枸杞子等。
    产后阴虚调养禁忌:产后阴虚不宜吃胡椒、肉桂、狗肉、羊肉、炒炸类食物(炒花生米、炒黄豆、油条等)、龙眼肉、大蒜、韭菜、芥菜等。
    (4)产后阳虚调理
    产后阳虚主要表现:产后阳虚主要表现为平时怕冷、四肢不温、喜欢热饮,腰酸腿软、小腹冷痛、乏力、小便不利等。
    产后阳虚调养方法:产后阳虚宜温阳、益阳,可选择的补阳药物有红参、鹿茸、杜仲、肉桂、海马等,可选择的食物有黄牛肉、狗肉、羊肉、海参、淡菜、胡桃肉、桂圆、鹌鹑、鳗鱼、虾、韭菜等。
    产后阳虚调养禁忌:产后阳虚不宜食用鸭肉、兔肉、甲鱼、螃蟹、田螺、柿子、柚子、香蕉、无花果等。
    (5)产后两虚之体调养
    产后身体虚弱除了上述的单一的体虚症状表现外还往往可以出现气阴两虚、阴阳两虚、气血两虚等情况,这个是时候应当分别兼顾其气血阴阳的调理,对症使用补益气血、补益气阴或阴阳双补的调养方法,让产妇迅速的在月子期间得到良好的调理和恢复。

  • 紫苏
    回复
    2024-03-29 01:01:12

     产后出血护理常规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

     [护理诊断]

      1. 组织灌流量改变的危险:与阴道大量出血,不能及时补充,体内灌注血量减少有关。

      2. 有感染的危险:与失血过多,抵抗力下降,反复检查,操作有关。

      3. 疲乏:与失血性贫血,产后体质衰弱有关。

      4. 恐惧:与阴道大量出血,有死亡逼近的压迫感有关。

      5. 潜在并发症:出血性休克。

     [护理目标]

      1. 产妇不出现失血性休克临床表现。

      2. 产妇不出现感染症状。

      3. 产妇主诉疲劳感减轻。

      4. 产妇主诉心理及生理上的舒适感增加。

     [护理措施]

      (一)预防产后出血

      1. 做好孕前及孕期的保健工作,不宜妊娠者及时终止妊娠。

      2. 对高危产妇做好及早处理的准备工作。

      3. 第一产程密切观察产妇的情况,第二产程重视处理过程,第三产程正确处理胎盘娩出和出血量测量。

      4. 失血过多尚未有休克象征者,及早补充血容量。

      5. 早期哺乳,刺激子宫收缩,减少阴道出血。

      (二)迅速止血,纠正失血性休克,控制感染。

      (三)心理护理:做好产妇及家属的安慰,解释工作,加强与医务人员合作。

      (四)生活护理:进食营养丰富,富含铁的食物,如瘦肉,动物内脏等,进食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保持会阴清洁,干燥。

      (五)症状观察:

      密切观察产妇的子宫收缩,阴道出血及会阴伤口情况,定时测量T、P、R、BP。产后24小时后,仍应注意观察感染症状。

      (六)卫生宣教:产褥期禁止盆浴,禁止性生活。

     [护理评价]

      1. 产妇没有出现失血性休克的.表现,无面色苍白、心慌、出冷汗、头晕、脉细速、血压下降。

      2. 产妇没有感染,体温正常,白细胞数正常,伤口无脓性分泌物。

      3. 产妇疲劳感减轻,生活能够自理,血红蛋白恢复正常。

      4. 产妇心理,生理上的舒适感加强,亲子互动增加。

     [健康教育]

      1. 注意加强营养和活动。

      2. 继续观察子宫复旧及恶露情况。

      3. 明确产后复查的时间、目的和意义并接受计划生育指导。

  • 龙葵
    回复
    2024-03-29 00:00:02

    产后出血的妇产科护理措施:

    1.一旦发现产妇产后出血,针对产后出血原因的处理,立即组织全科医护人员积极配合,争分夺秒有条不紊地进行抢救。迅速有效用套管针建立两条静脉通路,以补充血容量、纠正体克、把握抢救时机的同时,应用官缩裁,按摩子宫,按压时间以子宫恢复正常收缩并能保持收缩状态为止;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皮肤颜色,表情,尿量等情况。

    2.产妇取平卧位。必要时头低足高位,有利于下肢静脉回流。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气吸入,流量为3~5L/min,注意保暖,预防并发症发生。

    3.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及时处理。一边抢救一边寻找出血原因。有效止血。作好各项检查,抽血交叉配血及相关准备工作。

    宫缩乏力用按摩法(也可尼双拳经腹压迫腹主动脉)按摩子宫底刺激子宫收缩,使子宫蹙血窭闭合,做均匀节律按摩,按摩过程中将宫腔内积血压出。以免影响宫缩,达到止血目的;对宫缩乏力。静脉点滴催产素,加强宫缩。如仍继续出血,舌下含服1米索前列醇(或2粒塞肛)。如按摩子宫,使用宫缩剂无效,可用宫爱填纱布止血。

    4.迅速准确及时地执行医嘱及实验室检查。留置导尿管记录每小时尿量。会阴冲洗2次/d,保持外阴清洁,遵医嘱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5.加强生活护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休克者禁食。协助早期哺乳,可刺激子宫减少阴道流血量。

    6.出血控制休克纠正后,做好心理护理,以高度同情心安慰产妇。解除其恐惧感,焦虑心理;严密观察产妇宫缩情况,予宫底高度,子宫硬度,阴道流血量及血压、脉搏、呼吸,面色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产后2h产妇情况正常。方可回病房。严格交接班;鼓励产妇多饮水,督促及时排空膀胱以防胀大的膀胱影响子宫收缩,24h仍密切观察产妇的情况,使其配合治疗和护理,顺利恢复健康。

宫外孕手术后多久排卵

宫外孕开腹手术特别痛是什么原因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