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建议去正规的医院妇科进行B超检查、腹部CT检查、腹腔镜检查,以明确疾病的病因,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
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会出现下腹部疼痛、性交时疼痛的症状,部分人还会伴有经量增多的情况,从而对平时的生活产生影响。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检查主要是B超检查在B超下面,医生可以看到子宫的旁边或者是盆腔有一个包块这样的包块,里面是不均值的这个就可以跟卵巢囊肿监鉴别。
另外子宫内膜异位症还可以做妇科检查,如果是盆底的异位在妇科检查时可以在盆底那里摸到有痛性的结节,这样就可以诊断是子宫内膜异位症。
当然这样的患者大都有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痛经,以及月经的异常等等。
1、根据症状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
进行性的严重痛经是这个病最为典型症状。同时会出现不孕,有相关症状情况下建议及时去妇科就诊。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痛经主要表现为经期痛、如果说严重的话可能经期之前就会疼痛,然后经期痛,来完月经还痛;这种情况,一般来说就要警惕子宫内膜异位症。
2.做哪些检查可以判断是否得子宫内膜异位症
阴道和腹部B超:
这两项检查可以用来确定异位囊肿的位置、大小、形状等。其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达96%以上。
3、血清CA125的测定
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检查并不能单独作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依据。因为CA125特异性和敏感性都有一定局限性,且与多种疾病交叉阳性。监测疗效和复发更有价值,因为血清CA125水平高低与病变程度呈正相关。正常值为35IU/ml以下,内异症↑,但不超过200IU/ml
通过以上这些检查可以查明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因,明确病因后针对性用药,除手术治疗外,还可通过李小平妇炎丸保守治疗,妇炎丸抗炎作用彻底、具有清热解毒、灭菌抗炎成效的中药与食疗相结合调理抗炎作用是非常不错的。
子宫内膜异位症b超能查出来吗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主要依靠其临床表现、体征以及一些辅助手段,这些辅助手段中主要包括B超、腹腔镜,此外尚有CA125、CA199。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好发于卵巢,又称卵巢巧克力囊肿,在B超上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特征,因此,B超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判断十分有助。
子宫内膜异位症b超能查出来吗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发生在卵巢和子宫韧带上,表现为卵巢巧克力样囊肿、韧带增厚或者散在分布的触痛的结节。B超可检查出这些结节的分布、性质、大小、数目等,尤其是对卵巢巧克力囊肿的检查。
但B超的检查结果仅仅是起到辅助、提示的作用,此外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如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月经失调淋漓不尽、不孕等,妇科检查扪及韧带增厚、有触痛的结节、卵巢增大触痛等。最终的确诊依靠腹腔镜,可直观的发现病灶,可同时行治疗作用。
综上所述,B超可以辅助诊断出子宫内膜异位症,但仍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体征,必要时需要结合腹腔镜,但后者的费用高、创伤大,故不到万不得已不会采用,而B超则相对便宜安全。
注意事项:B超的诊断结果是与B超医生的水平和经验有关的,仅仅起到提示的作用,具体的诊断是由妇科医生结合其自身经验以及患者的其他表现作出的,不可过分的依赖辅助检查的结果。
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哪些原因?1、种植学说
经血逆流,内膜种植。月经期,经血从宫口、阴道排出人体外是顺流而下,但是有小部分经血或因其他原因夹杂着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由输卵管道流进入腹腔,种植在盆腔脏器的表层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病灶。
2、化生内膜
浆膜上皮,化生内膜。人体在胚胎发育时期,卵巢表面上皮、腹膜、阴道直肠膈、脐部均由体腔上皮化生而来,这些组织在性腺激素、炎症、机械因素的刺激下能够转化,形成另一种组织,同样可以化生为子宫内膜。
3、良性转移
血液淋巴,良性转移。这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发病原因。出现在肺部、脑膜、心包、四肢及其他远端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是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将子宫内膜碎屑转移停留在某脏器或组织上而发病。
4、医源性的内膜移植
这是一种人为造成的使子宫内膜移植到某些部位,多见于剖宫产术,早期中期妊娠行刮宫术,分娩时行会阴侧切术,人工流产术等过程中。
5、免疫防御功能缺陷
随经血逆流至腹腔的子宫内膜,如同一种异物,会激活身体内的免疫系统,动员出大量的免疫细胞及体液围歼消除,假如体内免疫功能缺陷,就会发展成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精彩推荐:
子宫内膜异位症妇科炎症月经不调地中海贫血前列腺炎紧急避孕药月经不调怎么办气血不通导致月经量少怎么办子宫内膜太薄怎么办月经量少如何食补
一般通过下面四种方法来检查
1.X线检查:子宫输卵管造影和气腹造影
2.B超显像检查:观察卵巢内膜异位囊肿
3.腹腔镜检查:直接窥视盆腔能发现病症
4.免疫学检查:近年来多研究认内异症发病与免疫有关细胞免疫缺陷妇女内膜碎片种植于腹膜致发生内异症
根据上检查来判断否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现临床表明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