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发烫,一般情况下是由于妇科疾病导致的。比如患者出现了细菌性的阴道炎或者出现了衣原体感染的情况,这时候更容易引起阴道部位的发烫感。针对于慢性宫颈炎或者是老年性阴道炎的患者,由于炎症的刺激,也容易引起阴道部位的不适。
您好,根据您的症状来看考虑阴道炎外阴炎引起的可能性大,和上火是没有什么直接关系的
意见建议:建议您最好在医院做个分泌物阴道镜等检查来确诊病因,这样来对症调理,期间注意好局部卫生勤换内衣,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期间避免同房。
平时生活要有规律,不要熬夜,避免劳累,多注意休息。注意卫生,每天用温开水清洗外阴,多喝水,避免辛辣刺激的饮食。
性交时阴道内的温度会升高,这是正常现象。然而,如果这种温度升高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症状,这可能被视为异常。
-阴道内的温度升高:性交时,阴道内的温度会升高,这是正常现象。这是因为性兴奋时,阴道内的血液流量增加,血液循环加快,导致温度升高。这种温度升高有助于增加性交的舒适感和性快感。
-阴道炎症:阴道炎症是指阴道内的炎症感染,可能导致阴道内壁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在这种情况下,阴道内的温度可能会升高,并伴有阴道瘙痒、疼痛等症状。
-其他疾病:某些疾病也可能导致阴道内的温度升高,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阴道内壁的异常增生和炎症反应,从而引起阴道温度升高。
总之,性交时阴道内的温度升高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如果这种温度升高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便确诊和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有助于预防阴道炎症和其他疾病。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医学诊断、治疗依据或指导建议。请您随时关注身体状况,切勿盲目用药或治疗,如遇病情变化或感觉任何不适,建议您及时向专业人士求助,可线上咨询医生,或者去线下医疗机构就诊。
一般有几种情况:大部分常见的都是第一种所以不用担心,清洁干净,最近饮食清淡就会好的。
1.细菌性阴道病
10%~40%患者无临床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有鱼腥味,尤其性交后加重,可伴有轻度外阴瘙痒或灼热感。检查见阴道黏膜无充血的炎症表现,分泌物特点为灰白色,均匀一致,稀薄,长黏附于阴道壁,容易将分泌物从阴道壁拭去。
2.念珠菌性阴道炎
(1)外阴瘙痒、灼痛、性交痛。
(2)尿频、尿痛。尿痛特点是排尿时尿液刺激水肿的外阴及前庭导致疼痛。
(3)特征分泌物:白色稠厚呈凝乳或豆渣样。
(4)外阴炎-地图样红斑、水肿、抓痕。
(5)阴道炎-水肿、红斑、白色膜状物。
3.滴虫性阴道炎
(1)阴道分泌物增多特点:稀薄脓性、黄绿色、泡沫状、有臭味。
(2)外阴瘙痒部位:阴道口和外阴。
(3)若合并尿道感染:尿频、尿急、尿痛,有时可见血尿。
(4)不孕:阴道毛滴虫能吞噬精子,阻碍乳酸生成,影响其在阴道内存活。
(5)检查见:阴道粘黏膜充血,散在出血斑点,“草莓样”宫颈后穹隆多量白带,呈灰黄色、黄白色稀薄液体或黄绿色脓性分泌物,常呈泡沫状。带虫者阴道黏膜无异常改变。
4.老年性阴道炎
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瘙痒等,常伴有性交痛。
5.幼儿性阴道炎
主要为阴道脓性分泌物及外阴瘙痒。
坐月子子的时候,妈妈们必须小心照顾自己,对于身体的丝毫变化都要清楚,例如发热,但首先我们要清楚什么是正常发热和异常的发热,然后才能对症下药。
正常发热在产褥期,产妇体温一般是正常的。如因产程过长,体力消耗过大,产妇极度疲劳或精神紧张等,在产后一天内体温可有轻度升高,但一般不超过38℃,而且经过充分休息,体温多于24小时内恢复正常。
产后3~4天,产妇开始大量分泌乳汁时,由于乳房的血管和淋巴管扩张充盈、乳房膨胀,体温可略有升高,一般仅持续数小时就下降。
异常发热如产后第2~10天之间,连续两次体温达到或超过38℃以上是不正常的,应该考虑是否为产褥感染。
一、异常发热主要可能有以下情况:
1外阴、阴道、宫颈、会阴切开或裂伤缝合处这些部位是常见的发炎部位,常伴有局部红肿热痛,伤口开裂,有异常分泌物,甚至带有腥臭味,有时会全身发热,白细胞升高。
2子宫内膜炎或子宫肌炎多发生于产后3~5天,恶露臭或不臭,轻者可以有低热,恶露增多有臭味、腹胀、下腹疼痛及压痛。重症者伴发热、寒战,有下腹压痛或疼痛,白细胞升高。
3盆腔感染常于产后5天左右出现寒战、高热、下腹痛、盆腔深部压痛。可引起盆腔脓肿,甚至高热不退。盆腔腹膜炎表现可为寒战、高热、全腹剧痛、呕吐、腹胀、腹肌紧张、压痛与反跳痛明显,可引起肠粘连、腹泻、里急后重、排尿困难等症状。
4血栓性静脉炎常发生在产后或手术后7~10天,长期卧床,年龄大且肥胖者易患此病。患者呈周期性发热,持续性腹痛可向腹股沟、上腹部及肋脊角放射。
下肢血栓性静脉炎表现为下肢疼痛,由于血流受阻,可引起下肢水肿,皮肤发白,可摸到下肢静脉呈索条状压痛,患肢温度高于对侧,病程较长。
5由急性乳腺炎引起的发热,可伴有乳房局部红肿、疼痛、硬结,甚至破溃。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