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妇科

患有子宫腺肌病用什么手术好

时间: 阅读:13839
患有子宫腺肌病用什么手术好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艾灸师小爱

艾灸师小爱

2025-07-28 11:50:27

有子宫腺肌病的患者,需要及时去正规医院的妇科,通过子宫内膜去除手术、子宫动脉栓塞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如果症状相对比较严重,也可以通过子宫全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从而达到改善疾病的效果。

在平时要定期去医院复查,避免延误病情。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龙葵
    回复
    2024-03-29 14:14:41

  • 芍药
    回复
    2024-03-29 14:14:41

    子宫腺肌症属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又称为内生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由于子宫内膜破损,长到子宫肌层,在来月经的时候会发生脱落、出血,所以在子宫肌层里会有少量出血,引起严重的痛经。目前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如下:

    1、口服短效避孕药:如果患者年龄比较年轻,在40岁以下,可以选择短效避孕药,使月经量减少,疼痛等各种症状都会逐渐减轻;

    2、宫腔放置曼月乐环:曼月乐环是孕激素环,含有左炔诺孕酮,可以缓解痛经,而且逐渐使异位的内膜萎缩,效果较好;

    3、打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a):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可以迅速使女性出现围绝经期的变化,围绝经期的时候子宫会逐渐萎缩,所以也有治疗的作用,但副作用比较大,围绝经期的其他症状也会出现;

    4、手术:手术有两种方案,如果想保留子宫,可以把腺肌瘤切掉,即部分子宫切除术。如果是子宫腺肌症,需把全部的子宫切除。

  • 景天
    回复
    2024-03-29 14:14:41

    很多人将子宫腺肌瘤这种妇科疾病称之为不是癌症的癌症,可见及时的治疗对子宫腺肌症的患者有多么的重要。但是子宫腺肌症又属于医学界的难治病之一,因此对子宫腺肌症的治疗也一定要选对方法。 痛经是子宫腺肌症的主要症状,见于约80%的患者。所以,生活中经常有痛经的患者,一定要注意了。及早的治疗为好。如何治疗子宫腺肌症最好,目前最好的治疗方法还是选择手术治疗,但是传统的方法,在治疗的时候对女性形成很大的伤害。对女性的怀孕也有很大的影响。 如何治疗子宫腺肌症最好,子宫腺肌症的最佳治疗,专家为你推荐的是腹腔镜手术。手术不伤害四周组织,保全女性子宫的完整,不影响生养。 腹腔镜手术具有安全放心、高效保障、准确等优势。特别增加显微设备,使其原来的放大倍数由原来的几十倍增加到了数百倍,更清楚精准。 作为微创手术,显微宫腹腔联合术可将创伤减少到最低限度,安全、无痛苦、恢复快,是目前世界上妇科手术先进、尖真个技术。检查、疏通、治疗同步完成,确保手术正确、可靠。 目前子宫腺肌症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但并非每一种方法都是有效果的。子宫腺肌症的患者最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挑选适合的治疗方法,另外,了解造成子宫腺肌症的原因是什么,也能更好的预防它的发生。

  • 空青
    回复
    2024-03-29 13:13:31

    子宫腺肌症:是子宫内膜长入子宫肌肉中宫体病变,病因不清,引起痛经,性交痛,不孕,流产等。药物治疗无效,传统治疗根治方法,只有子宫全切。
    分类:
    均质型:子宫球形增大,肌壁间均匀分散出血灶,已经没有正常肌肉组织。
    腺瘤型:子宫增大不对称,局部有突起,但是仍然存在部分正常肌肉组织。
    诊断依据:
    1病史,继发痛经,见红加重,渐进加重,或许伴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有难孕,不孕和习惯性流产。
    2妇科检查:子宫球形增多,压痛明显。
    3 B超:子宫增大,肌壁间回声不均。
    4 子宫造影,造影剂容易进入肌壁间。
    5 腹腔镜:见到病变部位血管增生和白色褶皱突起。
    不开腹保宫手术
    1子宫打孔术:适用于均质型肌腺症,方法是,腹腔镜下电构1cm间距打孔,深达粘膜层。
    2病灶清除术:适用于腺瘤型腺肌症,方法是腹腔镜下,子宫粉碎器直接旋切腺瘤组织或病灶,一般要深达粘膜层,缝合切口,安太人俗称“露天开采” 术式。
    预后:
    子宫打孔术后,一般行成瘢痕子宫,月经量极少,或者闭经,但是痛经会明显减轻或消失。生育困难。
    病灶清除术后,只要留下1/4左右的宫壁2年后子宫会恢复到正常大小。除了痛经会明显减轻或消失,还可以有生育功能。

    活血化瘀法:
    子宫腺肌症为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临床症状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逐年加剧的进行性痛经。笔者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为主治疗子宫腺肌症10例,取得一定效果,总结如下。
    一般资料
    10例均为2001~2003年中医妇科门诊病人,为已婚经产妇;年龄最大46岁,最小30岁,平均38岁;经妇检及B超检查确诊。
    治疗方法
    经期方:生蒲黄、延胡索各20g,五灵脂、白芷、三棱各10g,白芍、独活、益母草各15g。伴腰痛加枸杞、菟丝子、川断各20g;小腹坠痛加柴胡、升麻各10g,潞党参25g;腹胀加香附10g,沉香3g;经血量多加血竭6g。
    非经期方:三棱、莪术各10g,地鳖虫、水蛭各6g,菟丝子、枸杞各20g。腰痛加川断20g;乏力加潞党参25g,黄芪20g。
    上方每日1剂,用冷水浸泡药物0.5h后煎20~30min,饭后服100ml,每日3次,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统计疗效。
    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妇检及B超检查均正常;好转:临床症状改善,妇检及B超发现病灶缩小;未愈:临床症状无改善,妇检及B超检查无改善。
    治疗结果
    治愈1例,好转7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80%。
    讨论
    子宫腺肌症属中医“症瘕”范畴,为离经之血外溢,阻滞胞宫脉络所致,故用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法治疗效果较好。

    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子宫腺肌病治疗中的应用
    研究对象
    选择1999年6月至2000年 6月在我院就诊,根据临床症状并结合彩色
    超声或磁共振成像检查诊断为子宫腺肌病,经达那唑等药物治疗6个月无
    效的23例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ial embolization,
    UAE)。年龄(36.2±8.2)岁,痛经(7.3±3.1)年,痛经程度按慢性
    疼痛分级问卷法〔1〕评级:3~4级16例,2级6例,1级1例;月经明显增
    多(3.1±1.6)年。4例合并子宫肌瘤,其中1例为粘膜下肌瘤,余为肌
    壁间肌瘤。术前子宫体积(210.7±107.6)cm3。合并重度贫血5例,中
    度贫血14例,轻度贫血4例,血红蛋白(Hb)(74.4±24.6)g/L。均已
    婚,14例患者有生育史,其中12人有1~3次不等的人工流产(人流)史;
    余9例无生育史,但有1~2次人流史。肝、肾功能正常,无血液病史。
    二、方法
    1.股动脉置管:取单侧股动脉穿刺,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下0.5 cm处股
    动脉搏动最强点,以穿刺针斜面向上刺入股动脉前壁见动脉血喷出
    后,沿穿刺针置入短导丝并拔出穿刺针,沿短导丝置入血管扩张器
    和导管鞘,拔出短导丝及血管扩张器,完成股动脉置管。
    2.子宫动脉造影:将所选5 F猪尾型导管置腹主动脉分叉上2 cm处
    (相当于第1-2腰椎水平),连接高压注射器以10 ml/s的速度注射
    非离子造影剂碘普罗胺30 ml,压力1020 mmHg,延迟1s摄取盆腔动
    脉DSA(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影像,显示盆腔血管情况;根据DSA影像学表现选择4~5 F RS
    (脾管)或RH(肝管)或Cobra(眼睛蛇管)导管,超选择插至子宫
    动脉,若插管困难选用3.0 F微导管,行子宫动脉造影观察子宫动
    脉的走行及子宫体造影染色、病灶分布情况等。
    3.子宫动脉栓塞:根据子宫动脉粗细及病灶的分布情况,选择适量的
    新鲜明胶海绵颗粒(直径1~3 mm),在X-线透视的监测下栓塞子
    宫动脉,栓塞结束后再行DSA造影,证实栓塞完全;同法栓塞另一
    侧子宫动脉。
    三、观察指标
    分别于术前1个月及术后1、3、6、12、15、18、21、24个月观察以
    下指标:
    1.Hb水平变化:统一应用外周静脉抽血法机检。
    2.月经:包括月经周期、经期及经量,其中经量以术前月经期间患者
    所用的卫生巾数为基数(100%),详细记录术后每1个月经周期中
    所用同种卫生巾数并与术前对比获得百分比。
    3.痛经程度:于术前及术后每1个月经周期结束后3~7 d内,根据
    “慢性疼痛分级问卷”所得,首先分别计算疼痛强度(0~100分)、
    影响活动程度(0~100分)、活动能力丧失(0~6点),再根据以
    上3项计算所得进行分级。具体分级标准如下:
    ① 0级:疼痛强度=0,活动能力丧失=0;
    ② 1级:疼痛强度<50,活动能力丧失<3;
    ③ 2级:疼痛强度≥50,活动能力丧失<3;
    ④ 3级:活动能力丧失=3、4,不论疼痛强度;
    ⑤ 4级:活动能力丧失=5、6,不论疼痛强度。评级越高,代
    表痛经程度越严重。术后评估至痛经完全消失或至2001年
    6月。
    4.子宫、肌瘤体积及血流量的变化:由专人于经后3~7 d内应用彩色
    超声多普勒测量子宫体积及子宫肌层、病灶内血流量。
    5.子宫腺肌病的DSA影像学表现:动态观察子宫腺肌病的DSA影像,包
    括子宫动脉的走行、粗细、宫体的形状及染色情况等。
    6.并发症的观察:详细观察术后T、P、R、BP,下腹部、臀部疼痛情
    况,双足背动脉搏动强弱,双下肢皮肤温度、色泽、触觉的变化等。
    四、疗效判定标准
    1. Hb值:恢复至正常值范围为痊愈。
    2.痛经疗效:按以下标准对痛经疗效进行评估:
    ①完全缓解:治疗后痛经完全消失;
    ②明显缓解:治疗后疼痛评级降低2个级别以上(包括2个级
    别),但痛经未完全消失;
    ③部分缓解: 治疗后疼痛评级降低2个级别以内;
    ④无效:治疗后疼痛评级无降低。
    ⑤复发:治疗后痛经一度缓解或消失后又出现且程度同术前。
    五、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结 果 一、临床症状及体征
    全部病例均于每次月经后3~7 d内按期随访,最长24个月1例,最短
    12个月 4例,15个月15例,21个月3例,平均(15.7±3.2)个月经周期。
    1.月经的变化:21例患者月经量明显减少(P<0.01),月经周期和经
    期无明显改变(见表1);2例患者术后7~11个月内月经量明显减
    少后又逐渐增加,于术后第13、16个月已恢复至术前月经量。表1 21例患者UAE治疗前后月经周期和经期的比较(X±S)

    时间月经周期(d)经期(d) 月经量(%)
    治疗前 29.9±3.17.2±2.5 100.0± 0.0
    治疗后 31.3±4.56.7±2.650.3±18.4
    P值 >0.05>0.05 <0.01

    2.Hb值的变化:23例患者的术前平均Hb值为(74.4±24.6)g/L,术
    后3个月恢复至(123.4±12.5)g/L(P<0.01)。
    3.痛经程度的变化:23例患者术后观察(15.7±3.2)个月经周期,
    治疗前后痛经评分及评级见表2。手术后疼痛评分、评级明显降低
    (P<0.01),23例中19例(82.6%)疼痛完全消失,2例(8.7%)
    部分缓解,2例(8.7%)分别在缓解7~11个月后复出现痛经症状
    至术后第13、16个月已恢复至术前。介入治疗后痛经症状的变化呈
    4种情况:
    (1)22%(5/23)的患者UAE术后痛经即消失;
    (2)48%(11/23)的患者术后经2~3次月经周期痛经才消失;
    (3)22%(5/23)的患者术后随着月经次数的增加而逐渐缓
    解,其中3例在术后5~7个月后痛经消失,2例在本文统
    计时仍有轻微的痛经;
    (4)8%(2/23)的患者治疗后缓解一段时间后复发。 表223例子宫腺肌病UAE治疗前后痛经程度的比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疼痛强度(分) 影响活动程度(分)活动能力丧失(点)疼痛分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治疗前86.7±21.5 77.5±29.2 3.8±1.5 3.0±1.2
    治疗后11.2± 9.48.3± 8.1 0.3±0.1 0.4±0.7
    P值 <0.01 <0.01<0.01<0.01
    —————————————————————————————4.子宫、肌瘤体积及子宫肌层、病灶内血流量:子宫体积呈进行性
    缩小,治疗前子宫体积(210.7±107.6)cm3,治疗后子宫体积
    (132.1±59.2)cm3,平均缩小37.1%(P<0.05),最长病例
    观察至术后24个月仍呈进行性缩小,2例复发患者子宫的体积也
    随临床症状的缓解而略有缩小、临床症状的复发而重新增大;
    4例合并子宫肌瘤患者,除1例粘膜下子宫肌瘤于治疗后1月因肌
    瘤坏死自阴道脱出予以摘除,其余3例壁间肌瘤体积由术前103.2
    cm3,缩小至术后11.2 cm3。子宫肌层及病灶内血流量较术前明
    显减少。
    二、 子宫腺肌病的DSA影像表现
    与正常子宫DSA造影显示子宫动脉无明显增粗、子宫体血管分布均匀
    (图1)所不同的是:本文23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双侧子宫动脉明显增粗,
    提示病灶由双子宫动脉同时供血;在动脉期子宫动脉呈扭曲状,子宫体
    的血管分布不均、杂乱无章,子宫体明显增大(图2);实质期可见子
    宫体部造影剂染色深浅不一、形态不规,显示出宫体呈均匀性或局灶性
    增大,多为球形或倒置的梨形,内有多个充盈缺损区呈椭圆或不规则状
    ,周边呈毛刺状,病灶分布不均(图3)栓塞后上述征象消失(图4)。
    三、 副反应和并发症
    全部患者在术后当天即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腹子宫部位的阵发性疼痛,
    持续3~7 d缓解,予消炎镇痛剂对症治疗;3例患者出现一侧的臀部疼
    痛及下肢酸痛、麻木感,经上述处理后2例于1周内明显缓解,1例持续
    约3周左右基本消失;17 例患者术后 2 周内有间歇性或持续性低热,
    体温波动在37.5C°~38.0C° 之间;1例合并粘膜下肌瘤患者术后1
    个月肌瘤坏死脱出宫颈外口予以摘除,无出血;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发
    生。 讨 论 一、 UAE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价值
    长期以来,子宫腺肌病的治疗一直没有较理想的保守治疗方法,虽然
    药物和子宫内膜切除术有一定的疗效,仍有部分患者因治疗无效不得不
    切除子宫。处于生育年龄的患者,切除子宫不但使其丧失生育能力、导
    致内分泌失调,而且在心理上产生不良影响,降低了生活质量,因此寻
    找一种有效、并发症少患者易于接受的方法,是目前医学界所面临的课
    题。UAE是介入治疗技术的一种,它是指在X线的引导下,采用
    Seldinger's技术超选择性插管至子宫动脉进行栓塞。在已成功地应用
    于妇科恶性肿瘤、产后出血、子宫肌瘤治疗的基础上,我们将该技术应
    用于子宫腺肌病的治疗,发现可有效消除或明显缓解痛经症状,减少月
    经量,对轻、中、重度患者均有效。
    二、UAE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机理
    UAE通过栓塞子宫动脉使异位于宫体的内膜病灶因缺血缺氧而坏死吸
    收,子宫体积出现明显的缩小导致肌壁间微小通道的关闭。异位内膜坏
    死的程度与血流阻断的程度成正比,而此与栓塞所用的栓塞剂颗粒的大
    小有关。本研究所选栓塞剂为新鲜明胶海绵颗粒,仅能栓塞中小动脉,
    而且栓塞不完全,同时作为中效栓塞剂,在栓塞后21 d左右溶解吸收,
    血管复通。23例患者中19例获得良好的效果,2例明显缓解,2例复发。
    我们认为复发的可能因素为:
    ① 2例均为重度弥漫型子宫腺肌病病例,在磁共振成像检查及术中
    DSA造影中可见病灶遍布宫体;
    ② 明胶海绵颗粒过大,不能完全阻断病灶血供;
    ③ 双侧卵巢动脉向宫体提供较多的血流。
    三、UAE治疗子宫腺肌病存在的问题及前景
    UAE治疗子宫腺肌病是一个全新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但
    对中、远期效果仍在观察之中;由于患者不需切除子宫,缺乏术后病理,
    对子宫腺肌病的栓塞治疗后病理变化仍不十分明确;少数患者在治疗后不
    久出现复发,因此最佳栓塞剂的筛选仍需进一步研究。本研究观察的例数
    不多,要注意本疗法可能引起的并发症――相应组织坏死的问题,因此在
    临床工作中,只有在其它方法治疗无效时才采用 UAE技术,暂不为首选方
    法。尽管如此,本研究表明 UAE这一血管性介入技术为子宫腺肌病的治疗
    开辟了一个新的微创治疗途径。
    (摘自《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

吃长效避孕药一定不会怀孕吗

服用避孕药后怎么计算月经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