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经活血片是一种口服药物,患者可每次服用5片,每日服用3次。
上述药物如果是糖衣片,药物规格是每片药物重0.34克,其有效期为24个月。另外,患者在使用此药物期间,如果需要使用其他药物,应该向医师或者药师进行详细咨询,避免盲目联合使用药物而出现药物相互作用。不建议自行用药,建议到医院面诊后,遵医嘱使用,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其实人参果和酸角之间并没有任何的关系,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植物.希望我提供的以下资料让你看完后会对它们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及认识!
【药 名】:人参果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兰科植物角盘兰的带根全草。
【功 效】:强心补肾、生津止渴、补脾健胃、调经活血。
【主 治】:治神经衰弱、失眠头昏、烦躁口渴、不思饮食。
【性味归经】:味甘,性温。入脾、胃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4钱,或泡黄酒饮。
【别 名】:人头七、开口箭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东北及甘肃、陕西、河北等地。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秋季采挖,晒干用。
【拉丁名】:原植物角盘兰Herminum monorchis(L.)R. Br.
【考 证】:出自《陕西中草药志》。
酸角
俗称罗望子、酸豆。有甜角、酸角两种。
生长于元谋、宾川、元江、西双版纳等地。大乔木。最高可达25米。耐瘠、耐旱,忌寒。叶对生,荚豆微弯,宽1.5-2.5厘米,长5-10厘米。果肉褐色。有甜角、酸角两种。含蛋白质3.1%,碳水化合物71.8%,纤维3.0%,维生素C、A、B1、B2,钙,磷,铁。
除供鲜食外,可做酸角糖、酱、片、晶粉、饮料冲剂,入药可缓泻退烧、解暑消热,嫩叶漂制后可食,也可作水沉清剂。
【药 名】:酸角
【拼 音】:SUANJIAO
【英文名】:Tamarind Pulp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豆科植物酸豆的果实。
【功 效】:清热解毒、利尿通淋、解毒杀虫。
【主 治】:治暑热食欲不振,妊娠呕吐,小儿疳积。
【性味归经】:甘酸,凉。①《滇南本草》: “味甘酸,平。”②《云南中草药选》: “甘酸,凉。”心、胃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熬膏。
【别 名】:酸饺(《滇南本草》)、酸梅、曼姆(《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通血香(《云南中草药选》)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广东、广西、福建、台湾、云南等地。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春季采摘,除去种子,晒干。
【拉丁名】:Fructus Tamarindi Indicae Tamarindus indica L.
【考 证】:出自《云南中草药》选。
【中药化学成分】:果实含糖类、d-酒石酸、柠檬酸、甲酸、l-苹果酸等有机酸。 并含丝氨酸、β-丙氨酸、脯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等氨基酸和哌啶酸-2(Pipecolic acid)。叶含d—酒石酸、l-苹果酸、牡荆素(Vitexin)、异牡荆素(Isovitexin)、荭草素(Orientin)、异荭草素(Isoorientin)等。 嫩叶及芽中富含铜。含多种有机酸类:酒石酸约9.68%,苹果酸约 2.34%,琥珀酸约0.16%,枸橼酸约0.04%,草酸约0.02%,乳酸约0.007%,不饱和酸约0.75%;另含葡萄糖、果糖及粘液质。并含丝氨酸、β-丙氨酸、脯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和哌啶酸-l(pipecolic acid)。
中成药方
(1)调经活血片,每日3次,每次5片。用于气滞血淤者。
(2)四制香附丸,每日2次,每次4.5克。用于气滞血淤者。
(3)艾附暖宫丸,每日2次,每次6克。用于寒湿凝滞者。
(4)温经丸,每日2次,每次6克。用于寒湿凝滞者。
(5)八珍丸,每日2次,每次4.5克。用于气血不足者。
(6)乌鸡白凤丸,每日2次,每次1丸。用于气血不足者。
(7)河车大造丸,每日2次,每次1丸。用于气血不足者。
每个月女性都会为月经发愁,即使月经来得比较正常,还是会给身体带来很不适,情绪也会有一些暴跌或者低落。很多女性还觉得月经量少就很方便了,这明显就是错误的想法,月经量少是月经不调,需要进行一定的治疗。那么,经期吃什么可以增加月经量?下面就来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经期吃什么可以增加月经量1. 黑木耳大枣汤:大枣20枚,黑木耳10克,红糖10克,加水炖饮汤,每日早晚各1次。
2. 羊肉生姜当归汤:当归、生姜各10克,羊肉片100克,加水同煮,熟后加盐,饮汤食肉。
3. 益母草乌骨鸡汤:乌骨鸡1只,当归、黄芪、茯苓各9克,益母草30克,将鸡洗净,去脏杂,把药放入鸡腹内用线缝合,放砂锅内煮熟,去药渣,加入调味品后食肉喝汤,分2—3次服完。月经前每天l剂,连服3—5次。
4.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5. 俗话说:女子以血为本,以肝为先天。养肝血对女性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肝血缺乏,月经量简单变少,睡觉比什物更养肝血。所以月经量少的人,要确保足够的睡觉,最迟也要在晚上11点曾经入眠,才能使肝血得到滋补,改动月经量少的状况。
6. 可服用药物
1.指迷茯苓九 每日2次,每次5克,吞服。用于痰湿者。
2.河车大造丸 每日2次,每次3克,吞服。用于肾虚精不足者。
3.调经活血片 每日3次,每次5片,吞服。用于气滞血瘀经行不畅者。
4.益母草膏 每日3次,每次2匙,开水冲服。用于经行不畅者,亦可经前2~3天服。
吃什么活血让月经量多对于有性生活的女性,在吃活血药物让月经量多,必须要确保没有怀孕的情况下,才可以服用。因为这些活血的药物,可能会影响胚胎的生长发育,甚至可能会引起先兆流产,或者自然流产表现。对于没有怀孕的女性,通常可以考虑服用益母草颗粒、血府逐瘀丸,或者是少腹逐瘀丸等药物来促进月经来潮,而且还可以增加月经量,同时还能够调理治疗痛经。
建议多吃温补的食物,月经时间,由于出血,机体抵御能力下降,多数女性处于疲倦,乏力,精神不佳的状态,建议多吃一些含有铁元素高的食物,如蛋黄,木耳,海带。菠菜,猪肝等,可以起到补血的作用,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建议多吃温补的食物。可以起到暖宫暖胃的作用,对于有痛经,腹痛症状的女性起到缓解作用,不建议进食辛辣刺激,太冷的食物。
月经期间注意优质蛋白饮食,包括鸡蛋,牛奶,鸡肉,鱼肉,瘦肉及碳水化合物的摄取,碳水化合物包括白面,荞麦面,油面,大米等,注意吃一些含有丰富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水果及蔬菜。避免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避免吃韭菜,木耳,马齿觅等活血的食物。月经期间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勤换纸巾,避免感染。月经期间还要避免性生活,防止感染。
大多数的女性在到了一定年纪后,月经都会出现一些大大小小的变化,比如说有的女性在到了43岁后,她们的月经就会出现月经量少的现象。这个时候,她们就会选择吃一些药来进行调理自己的月经量。那么43岁月经量少吃什么药?下面由我为你解答。
43岁月经量少吃什么药1.指迷茯苓九 每日2次,每次5克,吞服。用于痰湿者。
2.河车大造丸 每日2次,每次3克,吞服。用于肾虚精不足者。
3.调经活血片 每日3次,每次5片,吞服。用于气滞血瘀经行不畅者。
4.益母草膏 每日3次,每次2匙,开水冲服。用于经行不畅者,亦可经前2~3天服。
月经量少怎么调理
黑木耳大枣汤:大枣20枚,黑木耳10克,红糖10克,加水炖饮汤,每日早晚各1次。
羊肉生姜当归汤:当归、生姜各10克,羊肉片100克,加水同煮,熟后加盐,饮汤食肉。
益母草乌骨鸡汤:乌骨鸡1只,当归、黄芪、茯苓各9克,益母草30克,将鸡洗净,去脏杂,把药放入鸡腹内用线缝合,放砂锅内煮熟,去药渣,加入调味品后食肉喝汤,分2—3次服完。月经前每天l剂,连服3—5次。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俗话说:"女子以血为本,以肝为先天",养肝血对女人来说至关重要。肝血不足,月经量容易变少,睡眠比实物更养肝血。所以月经量少的人,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最迟也要在晚上11点以前入睡,才能使肝血得到滋养,改变月经量少的情况。
月经量少吃什么药催血1、血虚型
症见:经来量少色淡,或点滴即净,小腹空痛,头晕眼花,心悸怔忡,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细弱。治法:养血和营调经。方药:八珍汤加味。组成:党参12克,黄芪12克,茯苓12克,炒白术10克,大白芍12克,当归9克,川芎6克,熟地12克。
2、肾虚
症见:月经量少,色鲜红或淡红,腰膝酸软,足跟痛,或头晕耳鸣,舌淡少津,脉沉细。治法:补肾养血调经。方药:归肾丸加减。组成:菟丝子12克,杜仲10克,枸杞子12克,山茱萸9克,当归9克,熟地10克,淮山药12克,白茯苓10克。
3、血瘀
症见:经来量少,色紫黑有块,小腹胀痛拒按,血块排出后疼痛减轻,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弦或涩。治法:活血化瘀调经。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组成:桃仁9克,红花6克,当归10克,川芎6克,赤芍9克,生地9克。
4、痰湿
症见:经血量少,色淡红,质黏稠或夹杂黏液,形体肥胖,胸脘满闷,倦怠乏力。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脉弦滑。治法:臊湿豁痰通络。方药:苍附导痰丸。组成:白茯苓12克,法半夏10克,陈皮6克,炙甘草3克,苍术9克,香附9克,胆南星10克,枳壳9克,生姜6克,六神曲9克。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