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妇科

妇康宝合剂的用法用量

时间: 阅读:1312
妇康宝合剂的用法用量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百薇

百薇

2025-07-27 21:34:06

妇康宝合剂通过口服的服用方法,每天服用2次,每次10ml。

需要患者注意的是,在服用药品期间应不要吃辛辣以及油腻、生冷等食物,此外,如果患有其他病症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才能服用,不要自行盲目用药,另外,处于感冒期间的患者也不要服用,以免发生不良的后果。不建议自行用药,建议到医院面诊后,遵医嘱使用,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3-30 07:07:41

  • 南絮
    回复
    2024-03-30 07:07:41

    月经不调是指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异常。女生痛经的时候会感到腹部一阵一阵绞痛,严重者不仅嘴唇脸色泛白,还会呕吐,全身无力,无法正常走路,集中精神,必须要躺着休息。因此,当发现月经不调后,一定要及时治理,那么,治月经不调的中成药有哪些?


    治月经不调的中成药

    患了月经失调的患者吃什么药比较好,应服中药还是西药或应中西结合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中药相对具有可长期调理,不易反弹,毒副作用小等优点。一般非器质性病变,属功能失调所致的月经不调可用中药进行周期性调理,必要时配合西药。若是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出现了严重紊乱(如闭经溢乳综合征等)或有器质性病变(如生殖器肿瘤、垂体微腺瘤等),必须服西药或手术治疗的,亦可配合中药调理,以提高、巩固疗效。


    中药治疗:


    (1)月经先期


    实热型治疗选用止血片;虚热型治疗可选用知柏地黄丸;肝郁化热型治疗用加味逍遥丸;气虚型治疗宜选用人参归脾丸。


    (2)月经后期


    实寒型治疗可选用七制香附丸或痛经丸;虚寒型治疗可用艾附暖宫丸;血虚型治疗可选用当归丸、八珍益母丸、当归红枣颗粒等;气滞型治疗选用七制香附丸或元胡止痛片。


    (3)月经先后无定期


    肝郁型治疗可选用加味逍遥丸;肾虚型治疗宜选用乌鸡白凤丸合六味地黄丸。


    (4)经期延长


    气虚型治疗宜选用人参归脾丸;血热型治疗可用止血片合知柏地黄丸。


    (5)月经过多


    气虚型治疗可选用乌鸡白凤丸、人参归脾丸;血热型治疗宜选用止血片。


    (6)月经过少


    血虚型治疗选用当归红枣颗粒、妇康宝口服液或四物合剂;肾虚型治疗宜选用乌鸡白凤丸合六味地黄丸;血瘀型治疗选用七制香附丸、妇科得生丸合益母草膏。


    还要注意的是,以上药物应在医生的合理建议指导下服用。


    月经不调食谱推荐

    1、益母草炒荠菜


    材料:鲜益母草3克,鲜荠菜30克,菜油适量。


    做法:将鲜益母草、鲜荠菜洗净切断。把铁锅放在旺火上,倒入菜油烧热,放入鲜益母草、鲜荠菜炒熟即可食用。


    功效:益母草有活血、破血、调经的作用;荠菜含荠菜酸,能缩短出血、凝血时间,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对血淤型月经过多特别有效。


    2、归地烧羊肉


    材料:羊肉500克,当归、生地各15克,干姜10克,酱油、盐、白糖、黄酒各少许。


    做法:羊肉洗净、切块,放入砂锅中,再放入当归、生地和干姜及酱油、盐、白糖、黄酒、清水,烧至肉烂即可。


    功效:温中补虚,益气补血;适用于气虚所致月经量多,色淡质虚,面色无华,神疲气短,懒言,舌质淡,脉弱无力。


    3、乌鸡汤


    材料:乌鸡1只,当归、黄芪、茯苓各9克,盐少许。


    做法:将乌鸡洗净,去脏杂,把当归、黄芪、茯苓放入鸡腹内用线缝合,放入砂锅内煮熟,去药渣,加入盐食肉喝汤,分23次服完。月经前每天l剂,连服35次。


    功效:健脾养心,益气养血;适用于气血不足而致月经过少,经色稀淡,头晕眼花,心悸,面色萎黄,小腹坠痛,舌质淡红,脉细等症状。

  • 徐长卿
    回复
    2024-03-30 07:07:41

    月经发黑是气滞血淤,经血在宫内淤积时间长所致,痛经与此有关,属月经不调。月经不调是指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异常的一类疾病。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经期延长、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等。月经不调的病因病机,主要是七情所伤或外感六淫,或先天肾气不足,多产房劳,劳倦过度,使脏气受损,肾肝脾功能失常,气血失调,致冲任二脉损伤,发为月经不调。宫寒治疗常用药品:生化丸 抗宫炎片宫寒中医治疗1、 红花暖宫蛋,取鸡蛋1枚,打一个口,放入红花1.5克,搅匀蒸熟即成。月经来潮的第二天开始吃,1天吃1个,连吃9天,然后等下一个月经来潮的第二天再开始服,持续服3~ 4个月经周期,可以疏散淤血、温暖子宫。2、燕窝粥,燕窝既滋补,又很平和,可以温和地调养体质。《红楼梦》中的凤姐因为年幼时不知保养,流产后体虚气弱,就是以燕窝粥加清淡饮食慢慢调养身体的。我们可以再加些材料,将燕窝用清水浸发、洗净沥干后,与百合、雪梨(连皮)一起放入炖盅内,盖上盅盖慢火炖45分钟,食时加入蜂蜜即成。3、宫廷暖宫羹,这道食物可以温暖下身的元阳之气,经常作为清代后宫嫔妃每月必食的药膳。材料为鹿茸粉0.5克、冬虫夏草1根、鸡蛋1枚、食盐少许,一起隔水蒸成蛋羹即可食用。长期吃可以调理子宫的寒气。4、红姜茶,取红糖50克(可根据个人口味增加或减少),去皮生姜4片,温火煮四到五分钟。月经来是坚持喝几天。平时一周左右喝一次。长期坚持,宫寒症状就会减轻。5、加强锻炼,增加血液循环,可以用黄芪、大枣、或者当归泡水喝或者煎服,补气调血,使得气血双盈,这样也是有效驱除宫寒的方式。6、平时也应该多吃一些补气暖身的食物,如核桃、枣、花生等。也可以在月经结束后吃些阿胶、鹿角胶等补血,平时也可以吃点当归生姜羊肉汤调理一下。取当归15~20克、羊肉2两、生姜4~5片,煮熟,喝汤吃肉。月经不调治疗常用药品:益母草颗粒 妇科调经片月经不调西医治疗:确诊为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所致的月经病,在治疗上应根据病情的轻重及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月经病给患者带来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治疗也要从解决病人的这些问题人手:(1)出血与贫血:由于经期长及经量多造成。除一般止血措施外,可酌情选用激素或刮宫止血。(2)周期紊乱:可采用雌激素、孕激素单一或联合的周期治疗,也可用中药治疗。(3)不孕: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中的一个或多个环节功能失调引起无排卵,是月经病的病理生理基础之一,也是不孕的原因之一,是许多患者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有些患者虽然排卵但黄体功能不足,也能引起不孕。根据患者情况选择不同的促排卵药物,改善卵巢的功能或代替垂体及下丘脑的部分功能。月经不调中医治疗:月经先期实热型:症见月经提前而至,量多,色深红或紫红,质黏而稠,伴心烦,口干,面红,尿黄,便干,舌质红,舌苔黄。治疗选用止血片。虚热型:症见经行提前,量少色红,质稠,伴手足心热,两颧骨潮红,舌红苔少。治疗可选用知柏地黄丸。肝郁化热型:症见月经提前,量或多或少,色红或紫,或夹有瘀块,伴乳房、胸胁、小腹胀痛,心烦易怒,口苦,舌苔薄黄。治疗用加味逍遥丸。气虚型:症见经行提前,量多色淡,质清稀,伴神疲乏力,心慌气短,食少,大便稀软,舌淡,苔薄。治疗宜选用人参归脾丸。月经后期实寒型:症见经期延后,色黯量少,伴小腹冷痛,热敷则痛减,怕冷,面色苍白。治疗可选用七制香附丸或痛经丸。虚寒型:症见行经延后,量少,质清稀,小腹隐隐作痛,喜温喜按,伴腰酸无力,小便清长,大便稀软。治疗可用艾附暖宫丸。血虚型:症见经期延后,量少色淡,质清稀,伴头晕眼花,心慌失眠,面色苍白或萎黄,手足麻木。治疗可选用当归丸、八珍益母丸、当归红枣颗粒等。气滞型:症见月经延后,量少色黯有块,伴小腹胀痛,胸胁乳房作胀。治疗选用七制香附丸或元胡止痛片。月经先后无定期肝郁型:症见经来或提前或错后,经量或多或少,经行不畅,伴胸胁、乳房、少腹胀痛,嗳气食少,闷闷不乐。治疗可选用加味逍遥丸。肾虚型:症见经来或先或后,量少色淡,伴头晕耳鸣,腰酸腿软,足后跟痛,夜尿多。治疗宜选用乌鸡白凤丸合六味地黄丸。经期延长气虚型:症见月经淋漓不净,色淡质稀,伴神疲乏力,心慌失眠,食少,大便稀,舌淡。治疗宜选用人参归脾丸。血热型:症见月经持续不净,量少色红,伴手足心热,口燥咽干,两颧潮红,舌红,苔少。治疗可用止血片合知柏地黄丸。月经过多气虚型:症见月经量多,色淡,清稀如水,伴面色萎黄,心慌气短懒言,四肢无力,舌淡。治疗可选用乌鸡白凤丸、人参归脾丸。血热型:症见经来量多,色深红或紫红,质稠或有块,伴心烦口渴,腰腹胀痛,尿黄,大便干,舌红苔黄。治疗宜选用止血片。月经过少血虚型:症见月经量少色淡,或点滴即净,伴小腹空痛,头晕眼花,心慌,面色萎黄,舌淡。治疗选用当归红枣颗粒、妇康宝口服液或四物合剂。肾虚型:症见月经量少,伴腰膝酸软,足跟痛,头晕耳鸣,舌淡。治疗宜选用乌鸡白凤丸合六味地黄丸。血瘀型:症见经来量少,色紫黑有块,小腹胀痛拒按,血块排出痛减,舌质紫黯有瘀斑。治疗选用七制香附丸、妇科得生丸合益母草膏。以上药物请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中成药治疗1、养血当归糖浆【成份】当归、白芍、熟地黄、黄芪、党参、茯苓、川芎、炙甘草。【适应症】补气血,调经。用于月经不调,行经腹痛,贫血虚弱,产后体虚,萎黄肌瘦,产后血虚。【注意事项】1.忌食寒凉、生冷食物。 2.孕妇、糖尿病患者慎用。 3.感冒时不宜服用本药。 4.月经过多者不宜服用本药。 5.平素月经正常,突然出现月经量少,或月经错后,或阴道不规则出血应去医院就诊。 6.按照用法用量服用,长期服用应向医师咨询。 7.服药二周症状无改善,应去医院就诊。 8.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9.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2、 益母草流浸膏【成份】益母草、乙醇。【适应症】活血调经。用于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症见经水量少。3、益母草膏【成份】益母草。辅料为红糖。【适应症】活血调经。用于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症见经水量少。4、妇康宁片【成份】白芍,益母草,当归,香附,三七,党参,麦冬,艾叶(炭)【适应症】调经养血,理气止痛。用于气血两亏,经期腹痛。5、益母草颗粒【成份】益母草。辅料为糊精、糖粉。【适应症】活血调经。用于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症见经水量少。(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 半夏
    回复
    2024-03-30 06:06:31

      凡是月经的周期或经量出现异常者,称为月经不调。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经期延长和月经过多、月经过少。本病常因恼怒生气而致情志抑郁、肝气郁结,致肝气逆乱;或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或过食辛辣之品;或行经时冒雨涉水,感受寒邪;或劳倦过度、久病体虚或房室不节、孕育过多所致。对月经不调可采用非处方药物治疗。   月经先期   实热型:症见月经提前而至,量多,色深红或紫红,质黏而稠,伴心烦,口干,面红,尿黄,便干,舌质红,舌苔黄。治疗选用止血片、清经颗粒、四红丹等。   虚热型:症见经行提前,量少色红,质稠,伴手足心热,两颧骨潮红,舌红苔少。治疗可选用知柏地黄丸。   肝郁化热型:症见月经提前,量或多或少,色红或紫,或夹有瘀块,伴乳房、胸胁、小腹胀痛,心烦易怒,口苦,舌苔薄黄。治疗用加味逍遥丸。   气虚型:症见经行提前,量多色淡,质清稀,伴神疲乏力,心慌气短,食少,大便稀软,舌淡,苔薄。治疗宜选用人参归脾丸。   月经后期   实寒型:症见经期延后,色黯量少,伴小腹冷痛,热敷则痛减,怕冷,面色苍白。治疗可选用七制香附丸或痛经丸。   虚寒型:症见行经延后,量少,质清稀,小腹隐隐作痛,喜温喜按,伴腰酸无力,小便清长,大便稀软。治疗可用艾附暖宫丸。   血虚型:症见经期延后,量少色淡,质清稀,伴头晕眼花,心慌失眠,面色苍白或萎黄,手足麻木。治疗可选用当归丸、八珍益母丸、当归红枣颗粒等。   气滞型:症见月经延后,量少色黯有块,伴小腹胀痛,胸胁乳房作胀。治疗选用七制香附丸或元胡止痛片。   月经先后无定期   肝郁型:症见经来或提前或错后,经量或多或少,经行不畅,伴胸胁、乳房、少腹胀痛,嗳气食少,闷闷不乐。治疗可选用加味逍遥丸。   肾虚型:症见经来或先或后,量少色淡,伴头晕耳鸣,腰酸腿软,足后跟痛,夜尿多。治疗宜选用乌鸡白凤丸合六味地黄丸。   经期延长   气虚型:症见月经淋漓不净,色淡质稀,伴神疲乏力,心慌失眠,食少,大便稀,舌淡。治疗宜选用人参归脾丸。   血热型:症见月经持续不净,量少色红,伴手足心热,口燥咽干,两颧潮红,舌红,苔少。治疗可用止血片合知柏地黄丸。   月经过多   气虚型:症见月经量多,色淡,清稀如水,伴面色萎黄,心慌气短懒言,四肢无力,舌淡。治疗可选用乌鸡白凤丸、人参归脾丸。   血热型:症见经来量多,色深红或紫红,质稠或有块,伴心烦口渴,腰腹胀痛,尿黄,大便干,舌红苔黄。治疗宜选用止血片。   月经过少   血虚型:症见月经量少色淡,或点滴即净,伴小腹空痛,头晕眼花,心慌,面色萎黄,舌淡。治疗选用当归红枣颗粒、妇康宝口服液或四物合剂。   肾虚型:症见月经量少,伴腰膝酸软,足跟痛,头晕耳鸣,舌淡。治疗宜选用乌鸡白凤丸合六味地黄丸。   血瘀型:症见经来量少,色紫黑有块,小腹胀痛拒按,血块排出痛减,舌质紫黯有瘀斑。治疗选用七制香附丸、妇科得生丸合益母草膏。以上药物请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月经不调偏方1、当归、香附各6克,乌药、茺蔚子(布包)、赤芍、白芍各9克,生地、熟地各10克,元胡5克,川芎3克。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连服7-10剂。主治月经超期。2、紫苏梗、月季花各12克,何首乌、红花、红枣各10克,蜂蜜适量。将药物研细末,调拌蜂蜜冲服,每日3次,连服7日。主治月经超期。3、当归、桑寄生各12克,狗脊、香附、丹参、白芍、益母草、葫芦巴、元胡、失笑散各9克,炮姜、艾叶各4.5克,砂糖为引。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主治月经提前。 月经不调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辨证】气滞血瘀。   【治法】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方名】血府逐瘀汤。   【组成】当归9克,生地9克,桃仁12克,红花9克,枳壳6克,赤芍6克,柴胡6克,桔梗4.5克,川芎4.5克,牛膝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次,日服2次。   【出处】《医林改错》卷上。 中药处方(二)   【辨证】血虚肝郁。   【治法】养血舒肝。   【方名】开结汤。   【组成】柴胡3克,续断3克,神曲3克,香附9克,川芎9克,当归30克,丹皮9克,熟地30克,白术15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辨证录》卷十一。 中药处方(三)   【辨证】冲任虚寒,瘀血阻滞。   【治法】温经散寒,养血祛瘀。   【方名】温经汤。   【组成】吴茱萸9克,当归9克,芍药6克,川芎6克,人参6克,桂枝6克,阿胶9克,牡丹皮(去心)6克,生姜6克,甘草6克,半夏6克,麦门冬(去心)9克。   【用法】以水10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2次温服。   【出处】《金匮要略》卷下。 月经不调食疗药疗  情绪和身体因素,例如生病、压力过多、紧张劳累焦虑都可以改变月经周期及经期不适。因为生病而月经不调。当先治病, 病去则经自调。如果是其他因素造成的,再试试下面几种办法:      食疗:维生素B6可以帮助减轻焦虑及忧郁,食物来源有瘦肉、全谷类、深绿叶蔬菜等。维生素E能缓解经期腹痛,肿胀及肌肉痉挛,食物来源有麦芽等。钙质也可减轻不适,牛奶、酸奶、奶酷都以含丰富的钙质。另外经期要减少盐的摄取,不能吃的过咸,盐用量减少一半为宜。     药疗:通过健康生活调试3月未效,就应该吃药了。自选非处方中成药时,一定要根据自已的症状,辩清症状型。如加味消遥丸,有舒清热、健脾养血的功能,就适用于肝热(热症)脾虚(虚症)兼有两种病型的人。      你月经周期正常吗?如果不太好就先从生活调试入手吧。下面介绍有关非外方中成药,供参考:     阿胶补血口服液 益气补血月经量多,淋漓不净,血然淡 红 每次20ml 每日3次    八珍益母丸 补气血调月经,面色萎黄,食欲不振、乏力、月经不调 每次1丸,每日2次      人参归脾丸 健脾养心月经量少色消淡,头晕乏力,面色萎黄 每次1丸,每日2次      阿归养血颗粒 益气补血,月经量少色淡,头晕乏力,面色萎黄 每次10g,每日3次      当归丸 养血补气调经止痛 各种月经不调,经期腹痛 每次1丸 每日2次    调经止带丸 补血调经清热利湿,月经不调 每次9-12g,每日2次    止血片 凉血片止血月经量多 每次4片,每日3次    七制香附丸 开郁顺气调经养血,月经错后,白带量多,胸胁胀痛,小腹冷痛 每次6g,每日2次    益母草膏 活血调经月经量少, 产后腹痛 每次10g每日一次    加味消遥丸 舒肝清热养血 两肋胀痛 心烦易怒 倦怠食少,月经不调 每次6g,每日2次    乌鸡白凤丸 补气养血调经止带 气血两虚 月经不调 腰腿酸软 白带量多 每次1丸,每日2-3次    艾附暖宫丸 暖宫调经经期不准,行经腹痛 每次1丸,每日2-3次    妇科得生丸 解郁调经经期不准,行以腹痛 每次1丸,每日2次    痛经丸 活血散寒漫经止痛,寒凝血滞,经来腹痛(经期服用) 每次6-9g,每1-2次      妇康片 补气养血调经气血两虚 月经不调 每次5片,每日2次  妇康片口服液 补血调经止血贫血,面色萎黄,月经不调 每次10ml,每日2次  四物合剂 养血调经血虚月经不调 每次 10-15ml,每日3次  二妙丸 利湿热清热湿疹, 阴部湿痒 每次6-9g,每日2次  柴胡舒肝丸 舒肝理气消胀止痛。胸胁胀闷,不思饮食,呕吐酸水,痛经等 每次1丸,每日2次  养血安神丸 养血安神失眼多梦,心悸心晕(更年期有上述症状可服用) 每次6g,每日3次。

妇康宁胶囊的用法用量

妇康宝煎膏的用法用量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