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藤分散片的使用方法是口服,每次服用4片,每日服用三次。
患者在服用此药物治疗期间,要避免和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导致多种药物之间出现相互作用,如果必须同时使用的时候,要谨遵医生的指导,药物服用完毕之后要做好密封保存,同时还要放置到阴凉的地方。
不建议自行用药,建议到医院面诊后,遵医嘱使用,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先用开水泡,再蒸40-50分钟,金刚藤作为一种中药材,一般是煎汤服用,或者是可以用来泡酒喝或将本味中药材做成丸剂或者散剂使用。金刚藤这种中药材在用量上一定要把握好,最好在中医的指导下合理食用。
1、1斤金刚根,泡5斤左右的白酒即可,将之洗净,控干水分,切片,放入泡酒容器中,倒入白酒浸泡,密封储存,浸泡30天左右即可。
2、另外,还得注意, 目前食用酒精酒泛滥,有些打着纯粮的旗号其实是食用酒精勾兑,需纯粮食酒,谷养康粮食酒,度数在55°到60°之间为宜,泡酒要用土陶坛或者玻璃器皿。禁用塑料和金属器皿泡酒,塑料、金属装酒会因为酒的腐蚀作用,逸出有害物质。而玻璃、陶瓷就不会产生上述情况。
【出处】《陕西中草药》
【拼音名】Jīn Gānɡ Cì
【别名】金刚藤(《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短梗菝葜的根茎。全年可采。
【原形态】
短梗菝葜,又名:黑刺菝葜。
攀援状木质藤本。根茎块状,褐色。枝绿色,具黑褐色的扁刺.叶互生,卵状长椭圆形,长5~10厘米,宽3~7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微心形,全缘;叶柄长7~12毫米,中部以上着生卷须。花雌雄异株,伞形花序腋生;总花梗短于叶柄;花白色或绿白色,花被片4。浆果近球形,黑色,含种子3枚。花期5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于低山灌丛或山谷沟岸。分布陕西、甘肃、湖北、四川、贵州等地。
更多:/
【性味】《陕西中草药》:味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陕西中草药》:除风湿,活血,解毒,镇惊息风,抗癌。治风湿腰腿痛,小儿惊风,肠炎,疮疖,瘰疬,癌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大剂可用至一两);或浸酒。外用:研粉、磨汁调敷或煎水洗。
【附方】治颈淋巴结核:金刚刺一至二两,炖猪肉吃。(《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备注】
本植物的根茎,在陕西地区亦作威灵仙入药。参见威灵仙条。
同属植物粉菝葜的根茎,在陕西地区亦作金刚刺入药。参见金刚藤头条。
不用泡了,因为第一次熬时已经水已经进入药材内,因此不用再泡一次。一般第二次熬药效不如第一次,因此,第二次熬的药最好与第一次混合后,再分成两次喝,保证药效的均衡。
金刚藤《西藏常用中草药》,又名菝葜、铁菱角、马加勒、筋骨柱子、红灯果,冷饭头,铁刺苓,金刚根。为百合科植物西南菝葜的根茎。
金刚藤有祛风,活血,解毒的功效。治风湿腰腿痛,跌打损伤,瘰疬。金刚藤为百合科植物西南菝葜的根茎、化湿消肿。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带下量多、黄稠,经期腹痛;慢性盆腔炎、附件炎和附件炎性包块。
扩展资料: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1~3钱,大剂30-90g;浸酒或入丸、散。外用:煎水熏洗。功用主治:祛风,活血,解毒。治风湿腰腿痛,跌打损伤,瘰疬。
鉴别:该品粉末浅棕色,淀粉粒多为单粒,类圆形或半圆球形,直径5~30μm,脐点点状、裂缝状或飞鸟状。石细胞单个散在或数个成群,淡黄色或红棕色,呈类圆形、长椭圆形、类方形或不规则形,直径40-125-195μm。
壁木化,厚8-45μm,具明显分枝状孔沟,层纹不明显,胞腔较小,可见椭圆形纹孔,有的胞腔中含红棕色物。纤维易见,成群或散在,淡黄色或深棕色,呈长方形,短梭状,木化或微木化。草酸钙针晶多散在,偶有成束存在于粘液细胞中,长75~140μm。
参考资料:——金刚藤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