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妇科

痛经丸的用法用量

时间: 阅读:9243
痛经丸的用法用量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百薇

百薇

2025-07-27 12:23:47

痛经丸,需要在月经快来临的时候服用,每天1~2次,每次服用6~9g。

痛经丸的性状是棕黑色的圆形浓缩水丸,味道比较苦。使用该药物治疗期间要禁止吃生冷性的食物,也不适宜使用凉水洗澡。对于更年期妇女或者是青春期少女在使用该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建议自行用药,建议到医院面诊后,遵医嘱使用,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远志
    回复
    2024-03-30 10:10:33

  • 冉冉云
    回复
    2024-03-30 10:10:33

    第一章 中成药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 中成药的发展史
    第二节 中成药处方的来源
    第三节 中成药的命名与分类
    第四节 中成药的贮藏、保管、有效期与保存期
    第五节 中成药的组方原则
    第六节 中成药与治法
    第七节 中成药的用法与用量
    第八节 中成药的用药禁忌
    第九节 中成药的不良反应及防治
    第二章 中成药常用剂型及其与药效的关系
    第一节 中成药的常用剂型
    第二节 中成药剂型与药效的关系 第一章 解表中成药
    第一节 辛温解表类
    九味羌活颗粒
    小青龙合剂
    午时茶颗粒
    通宣理肺丸
    感冒清热颗粒
    清眩丸
    解肌宁嗽丸
    鼻炎片
    第二节 辛凉解表类
    桑菊感冒片
    银翘解毒片
    芎菊上清丸
    双黄连口服液
    止嗽定喘口服液
    感冒退热颗粒
    利咽解毒颗粒
    千柏鼻炎片
    第三节 扶正解表类
    参苏丸
    通窍鼻炎片
    第二章 泻下中成药
    第一节 寒下类
    大黄流浸膏
    大黄清胃丸
    清宁丸
    第二节 润下类
    麻仁丸
    第三节 攻逐水饮类
    控涎丸
    第四节 温下类
    保赤散
    第三章 和解中成药
    第一节 和解少阳类
    小柴胡颗粒
    第二节 调和肝脾类
    逍遥丸
    加味逍遥丸
    舒肝丸
    护肝片
    第三节 表里双解类
    防风通圣丸
    葛根芩连片
    第四章 清热中成药
    第一节 清气分热类
    牛黄上清丸
    黄连上清丸
    栀子金花丸
    第二节 清热解毒类
    牛黄解毒片
    清热解毒口服液
    银黄口服液
    三黄片
    一清颗粒
    如意金黄散
    板蓝根颗粒
    五福化毒丸
    小儿化毒散
    梅花点舌丸
    第三节 清营凉血类
    消银片
    紫草膏
    三子散
    第四节 清脏腑热类
    导赤丸
    羚羊清肺丸
    复方鱼腥草片
    清胃黄连丸
    龙胆泻肝丸
    当归龙荟丸
    左金丸
    戊己丸
    芩连片
    香连片
    西瓜霜润喉片
    冰硼散
    珠黄吹喉散
    桂林西瓜霜
    黄氏响声丸
    第五章 祛暑中成药
    十滴水
    纯阳正气丸
    六合定中丸
    红灵散
    痧药
    六一散
    避瘟散
    第六章 温里中成药
    第一节 温中祛寒类
    附子理中丸
    桂附理中丸
    小建中合剂
    暖脐膏
    香砂养胃丸
    第二节 温经散寒类
    艾附暖宫丸
    痛经丸
    痛经宝颗粒
    小金丸
    阳和解凝膏
    第七章 补益中成药
    第一节 补气类
    四君子丸
    香砂六君丸
    参苓白术散
    补中益气丸
    生脉饮
    人参健脾丸
    第二节 补血类
    四物合剂
    归脾丸
    当归养血丸
    复方鸡血藤膏(鸡血藤膏)
    第三节 气血双补类
    八珍丸
    八珍益母丸
    十全大补丸
    人参养荣丸
    乌鸡白凤丸
    参茸白凤丸
    参茸保胎丸
    安坤赞育丸
    ……
    附录
    ……

  • 芍药
    回复
    2024-03-30 10:10:33

    引起盆腔炎的病原体的种类繁多,有溶血性链球菌、厌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等。

    盆腔炎大多是由于病原体经生殖道或经期子宫内膜剥脱面以及生殖器手术的创面侵入生殖器所致。致病菌可由肛门、外阴进入阴道,沿粘膜上行.通过于宫颈、宫内膜,沿输卵管蔓延至卵巢、腹腔;也可经血行播散至生殖器官;或经淋巴系统蔓延至盆腔;邻近器官的感染,如阑尾炎、结肠憩室炎等可直接播散到输卵管与子宫。

    盆腔炎有急性与慢性之分。急性盆腔炎者发病急,病情较重,患者皆有不同程度的发冷、发烧和小腹痛。有时泌尿道也可出现受激惹或压迫症状,如尿痛、尿频、排尿困难等症。慢性盆腔炎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慢性盆腔炎病情常较顽固,多形成输卵管、卵巢粘连包块,且。与周围粘连,抗炎药物不易进入,因而,不容易彻底治愈。

    月经血量增多,月经过频、经期延长等月经变化,常继发不孕。

    急性盆腔炎的治疗必须及时、彻底(用足药量),且最好采用综合治疗。急性发作时,应卧床休息,取半卧位(使炎症局限于低位盆腔,减少蔓延的机会)。

    为促进炎症局限在急性炎症初期,局部宜冷敷,止痛,而后热敷.以促进炎症吸收。慢性盆腔炎多采用中药配合理疗、TDP治疗机外照射或针灸等方法。

    手术只限于慢性盆腔炎有明显包块,如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肿块不能排除肿瘤者,或伴有严重痛经、腹痛、月经紊乱等症状者可行手术治疗。手术范围以获得彻底治愈为原则,以免遗留病灶再度复发,故40岁以上的患者,以切除全子宫及双附件为宜,一般在术中,根据病变范围,适当保留卵巢组织,以维持患者术后雌激素水平。于手术前后均应用抗生素治疗,以预防炎症扩散。

    本病相当于中医学“带下”、“痛经”、“徵瘕”等范围,有时仅以腹痛为主要症状。其病因为毒邪感染,热伏胞中,影响气血运行,致使气血瘀滞、冲任受损所致。临床常见的证型有:

    1.热毒型:证见高热,寒战,头痛,小少腹疼痛拒按,带下量多如脓,臭秽,尿黄便秘,舌质经苔黄,脉滑数或弦数。

    2.湿热型:证见低热,小腹疼痛灼热感,口干不欲饮,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或赤黄相兼,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3.湿热瘀滞型:证见小腹胀痛拒按,口苦口干,带下黄而稠,小便混浊,大便于结,舌黯红,苔黄或白,脉弦或弦数。

    4.瘀血阻滞型:证见下脂持续疼痛拒按,或经行不畅,或量多有块,舌紫黯,或有瘀斑瘀点,苔薄,脉沉弦或涩。

    5.冲任虚寒型:证见小腹冷痛,喜暖喜按,带下量多色白质稀,畏寒肢冷,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一、可选用的西药

    (一)急性盆腔炎

    1.抗生素:宜联合用药,最好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用药物。

    (1)青霉素G:每日240万一1000万单位,静脉滴注;病情好转后减至每日80万一160万单位,分次肌肉注射。

    (2)红霉素:每日1-1.5g,静脉滴注,加用卡那霉素0.5g,每日2次,肌肉注射。

    (3)庆大霉素:每日16万一32万单位,静脉滴注或分2-3次肌肉注射。

    (4)林可霉素:每次0.3-0.6g,一日3次,肌肉注射。

    (5)克林霉素:每次0.6g,静脉滴注,每6小时1次。体温降至正常后改为口服,每次0.3g,每6小时1次。

    2.给予充分营养及液体摄入,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

    (二)慢性盆腔炎

    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可用α一糜蛋白酶5mg或透明质酸1500单位,肌肉注射,隔日1次,5一lO次为一疗程。也可抗生素与泼尼松同时应用,泼尼松5mg,每日口服3次,停药后应逐渐减量。

    二、可选用的中成药

    1.热毒型:

    (1)野菊花拴;外用,每次1粒,肛门给药,一日1-2次。

    (2)清开灵注射液:肌肉注射,成人每次2-4m1,一日1-2次。静脉滴注,每日20-40ml,稀释于10%的葡萄糖注射液200ml中或0.9%氯化钠注射液100m1中。

    (3)妇科千金片:每次4片,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2.湿热型:

    (1)金鸡胶囊:每次4粒,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2)三妙丸:每次6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3)黛蛤散:每次6g,一日1-2次,布包水煎服或温开水调服。

    (4)妇科止带片:每次4-6片,一日2-3次,饭后温开水送服。

    (5)龙胆泻肝丸(片):水丸剂成人每次3-6g,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此剂每次4-6片,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6)白带丸:每次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3.湿热腹滞型:

    (1)妇宝冲剂:每次20g,一日2次,开水冲服。

    (2)妇乐冲剂:每次128,一日2次,开水冲服。

    (3)妇炎康复片:每次6片,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4)花红冲剂:每次1袋,一日2-3次,开水冲服。

    4.瘀血阻滞型:

    (1)妇女痛经丸:每次9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2)桂枝茯苓丸:每次1丸,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3)妇科回生丸:每次1丸,一日2次,用黄酒或温开水送服。

    (4)少腹逐瘀丸:每次1丸,一日2-3次,用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

    (5)调经益母丸:每次20-30粒,一日3次,用黄酒或温开水送服。

    (6)活血止痛散:每次1.5-3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5.冲任虚寒型:

    (1)十二温经丸:每次6-9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2)温经丸:每次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3)止带丸:每次3-6g,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

    (4)妇科白带丸:每次3g,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5)调经白带丸:每次9-15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6)调经止带丸:每次9g,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7)坤灵丸:每次服15粒,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8)妇宁丸:每次1丸,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张宗芳 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妇科主任医师 从事中西医结合妇科33年,擅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诊治妇科各类常见病和疑难病,撰写了多篇学术论文和学术著作。
    赵红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妇科主任 从事中医妇科临床19年,擅长治疗女性不孕症,主编出版了《中医妇科治疗大成》等多部学术专著,并有多篇论文发表。

    观众朋友们,您们好!这里是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直播节目,今天我们来聊的是女性盆腔炎方面的问题。

    主持人:什么是盆腔炎?
    张宗芳:盆腔炎主要是指的女性的内生殖系统发生的炎症。女性的生殖系统有外生殖器和内生殖器之分,如图内生殖器主要包括子宫、输卵管、卵巢,从剖面图上可以看到,子宫位于盆腔,前面有膀胱,后面有直肠。子宫两侧有两根输卵管,输卵管下方还有卵巢,我们所指的盆腔炎症主要就是指的子宫、输卵管、卵巢出现的炎症的渗出、充血、水肿等一些炎性的表现,统称为盆腔的炎症。另外这张图也是一种慢性炎症的一种表现,由于炎症的渗出导致了输卵管的积水以及输卵管、卵巢发生了粘连而形成的一种炎症表现。

    主持人:盆腔炎一般分为几类?
    张宗芳:盆腔炎一般分为急性盆腔炎和慢性盆腔炎两种类型。
    赵红:如图阴道口经常受到尿液和粪便的刺激,如果不注意局部的清洁卫生就容易引起阴道的炎症。另外由于妇女有白带和月经,白带和经血又是细菌的一个非常好的培养基地,不注意卫生也容易造成阴道和盆腔的感染。阴道还是一个性交的器官,不洁性交可以直接把病原体带到阴道内引起炎症的发生。

    主持人:盆腔炎有哪些症状?
    张宗芳:急性盆腔炎和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表现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急性盆腔炎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下腹部的疼痛或发热(高烧或低烧),还会有一些脓性的分泌物。慢性盆腔炎病人主要表现为下腹部的隐隐疼痛或者有下坠感,总觉得不舒服,同时腰骶部觉得酸疼,这些症状往往在劳累以后、活动多了、月经前后、性生活后症状加重,有时也可以伴有月经不调或不孕症。

    主持人:如何区分盆腔炎的疼痛症状和其它疾病的疼痛症状(下腹部)?
    张宗芳:可以通过妇科检查尤其是双合诊的检查或B超来进行检查。一般急性盆腔炎检查可以发现阴道、宫颈充血,里面会有一些脓性分泌物,子宫会有压痛,输卵管和附件都有增厚,出现类似情况就可以确诊。

    主持人:盆腔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赵红:引起盆腔炎的原因很多,由于生活环境或生活条件以及文化程度的不同,农村妇女和城市妇女盆腔炎的发病原因也是不同的。农村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比较薄弱,对于个人卫生不是很讲究,没有养成每天清洗外阴、更换内裤的习惯,外阴很难保持非常的清洁。另外农村妇女在性生活前夫妻双方都没有清洗外阴的习惯,还有就是经期同房也容易造成盆腔感染,经期的卫生用品也没有经过严格的卫生消毒。还有农村妇女很多都是在家里生孩子,接生用的器械没有经过严格的消毒,这时细菌就非常容易趁虚而入引发盆腔感染。
    张宗芳:城市妇女盆腔炎的发病率也是很高的,城市妇女虽然经常清洗外阴但是清洗的方法却不是非常科学,很多人都是用手或冲洗器来对阴道进行清洗,这种方法是很不科学的,阴道有自洁性,可以阻止一些细菌的进入,冲洗器容易带进细菌而且会破坏阴道的自洁性,使细菌容易滋生,再加上冲洗的压力可以使阴道的细菌逆行造成盆腔炎。城市妇女经期一般都是用卫生巾或内置棉条,对经期卫生用品的选择也很关键。另外多次流产也会增加发生盆腔炎的机会。

    主持人:宫外孕、不孕症和盆腔炎有什么关系?
    赵红: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很密切的。虽然引起宫外孕的原因很多但是临床发现主要还是输卵管炎所致,输卵管发炎后会造成输卵管管腔狭窄、变形,受精卵就不能够顺利通过,受精卵只能种植在输卵管内,在输卵管内发育,当它发育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造成输卵管的破裂、大出血、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宫外孕是妇科的一个急症,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张宗芳:不孕症也有很多原因是输卵管的炎症引起的,输卵管的炎症由于输卵管的渗出、水肿、粘连,这样可以导致输卵管的管腔完全被堵塞,堵塞后就会造成精子和卵子不能相遇,也就无法怀孕。除此以外子宫内膜的炎症也可以引起不孕,子宫内膜炎症的渗出可以吞食精子,降低精子的成活率,造成不孕。临床中很大一部分不孕症的病人都是由于盆腔炎引起的。

    主持人:盆腔炎有哪些治疗方法?
    张宗芳:急性盆腔炎和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是不同的。对于急性盆腔炎患者治疗方面主要是要多休息,如果有条件还可以住院治疗,还应该注意多吃高蛋白营养性食物,另外还要注意电解质的平衡,注意补充水液,最主要的还是应该用一些消炎的抗菌素,对于抗菌素的运用应该在运用抗菌素前做好阴道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通过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最合适的药物,需要注意的是用量一定要足够大,时间要足够长,临床上有的病人在用了几天后症状消失就不再用药了,这样容易引起复发甚至导致慢性盆腔炎的发生,因此治疗一定要彻底。另外中医可以根据病人的症状来选用清热解毒、化痰、活血化瘀的治疗配合西医的抗菌素治疗也有很好的疗效。
    赵红:由于慢性盆腔炎的疗程比较长,因此治疗起来要比急性盆腔炎更复杂,通常采用中药综合疗法进行治疗,中药综合疗法包括中药口服、中药静脉点滴、中药灌肠、针灸治疗,另外还可以配合中药的热敷和离子导入。来看一下热敷和离子导入的过程,中药灌肠是把活血化瘀的中药装到布口袋里,经过蒸锅蒸热后放在病人的小腹部,通过温热效应和药物的渗透达到消炎和消除盆腔粘连的作用。中药的离子导入是把中药浓煎后通过离子导入仪,将中药离子导入到病变的局部,也起到了松解盆腔粘连、消除盆腔炎症的作用。单纯口服中药效果是没有综合治疗好的。一般来讲中药离子导入一次需要20分钟左右,中药热敷治疗一次可以维持2小时左右。通常一个疗程需要三个月的时间,来月经的时候是不治疗的,等到月经干净了再进行治疗。

    主持人:如何预防盆腔炎症?
    张宗芳:首先是要特别注意外阴的清洁,每天都应该进行外阴清洗和内衣裤更换,我们主张用温开水作为清洗液,因为经过煮沸后已经消毒了。另外还要注意清洗器具的选择,每个妇女都应该有专门的洗下身的盆,这样可以避免其它的感染进入阴道。通常一天洗一次下身就可以了,最好大便完后也清洗一次。另外选择卫生巾要选质量好的卫生巾,男女同房前双方都应该清洗下阴。

    主持人:北京刘女士 22岁 请问常用护垫会不会引起盆腔炎或其它妇科疾病?一般未婚少女会得盆腔炎吗?
    张宗芳:如果护垫是正规厂家出产的,经过了严格的消毒,常用护垫也是可以的。如果是白带并不是很多,每天也很注意清洗外阴,勤换内裤,也没有必要每天用护垫。一般未婚少女也是有可能得盆腔炎的,原因往往是由于盆腔临近器官的感染引起的如阑尾炎。

    主持人:深圳郝女士 30岁 我患盆腔炎两个多月,一直吃药治疗,但效果不好,月经持续时间特别长,有时快一个月了,两次月经间隔时间变短,右侧肚子隐隐疼,请问这种情况可以用中药治疗吗?
    赵红:这种情况用中药治疗效果可能会更好,因为时间比较长。但是如果说症状总是没有好的改善,我们建议患者做一个细菌培养,同时加上支原体和衣原体的培养,如果培养出来没有细菌生长或者支原体和衣原体都是阴性的,再用中药治疗也是可以的。

    主持人:河北刘女士 42岁 我患盆腔炎4年,也用过中西医各种方法,但仍觉得腰腹部隐痛不适,请问做手术行吗?
    张宗芳:慢性盆腔炎患者如果有输卵管积水或粘连比较严重,这种情况下也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但是大部分病人手术都不会有很好的效果,因为手术可以解除粘连但是手术当中的创面又可以形成粘连,所以效果不是很理想。我们主张用中医及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治疗。

    主持人:徐州夏女士 35岁 我下腹痛多年,反反复复,快来月经及来月经的时候总比平时要重一些。大夫说我得了盆腔炎,可我听说有一种可怕的疾病叫做子宫内膜异位症,就表现为痛经厉害,请问我是否会得这种病?
    赵红:子宫内膜异位症确实和月经有关,来月经时疼痛非常剧烈,但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特点是呈进行性加重,一个月比一个月疼。而盆腔炎这种症状就不明显。另外妇科检查和B超都可以把这两种病区别开来。

    主持人:山东何女士 28岁 我生小孩后不到一年想上环,请问带环会引起盆腔炎吗?
    张宗芳:带环是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一般来说如果掌握了一定的适应症,上环通常不会引起炎症。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上环也可以成为炎症的诱因,比如说以前就有阴道炎症和宫颈炎症或者以前就有支原体或衣原体这些病菌存在,上环就有可能引起炎症。另外上环都有一个尾丝,如果感染了炎症,细菌和衣原体可以顺着尾丝进入子宫腔甚至到输卵管,也可以导致炎症的发生。

    主持人:河南李女士 32岁 我平常工作忙,请问目前有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成药,能自己购买服用吗?如何选择?
    赵红:中成药有很多,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导致盆腔炎的原因
    1、 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
    2、 产后或流产后感染
    3、 妇科手术感染
    4、 不注意经期卫生
    5、 临近器官的炎症蔓延
    女性盆腔生殖器官炎症(盆腔炎)包括子宫炎、输卵管卵巢炎、盆腔结缔组织炎及盆腔腹膜炎,是妇女常见病之一。

    引起盆腔炎的病原体的种类繁多,有溶血性链球菌、厌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等。

    盆腔炎大多是由于病原体经生殖道或经期子宫内膜剥脱面以及生殖器手术的创面侵入生殖器所致。致病菌可由肛门、外阴进入阴道,沿粘膜上行.通过于宫颈、宫内膜,沿输卵管蔓延至卵巢、腹腔;也可经血行播散至生殖器官;或经淋巴系统蔓延至盆腔;邻近器官的感染,如阑尾炎、结肠憩室炎等可直接播散到输卵管与子宫。

    盆腔炎有急性与慢性之分。急性盆腔炎者发病急,病情较重,患者皆有不同程度的发冷、发烧和小腹痛。有时泌尿道也可出现受激惹或压迫症状,如尿痛、尿频、排尿困难等症。慢性盆腔炎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慢性盆腔炎病情常较顽固,多形成输卵管、卵巢粘连包块,且。与周围粘连,抗炎药物不易进入,因而,不容易彻底治愈。

    月经血量增多,月经过频、经期延长等月经变化,常继发不孕。

    急性盆腔炎的治疗必须及时、彻底(用足药量),且最好采用综合治疗。急性发作时,应卧床休息,取半卧位(使炎症局限于低位盆腔,减少蔓延的机会)。

    为促进炎症局限在急性炎症初期,局部宜冷敷,止痛,而后热敷.以促进炎症吸收。慢性盆腔炎多采用中药配合理疗、TDP治疗机外照射或针灸等方法。

    手术只限于慢性盆腔炎有明显包块,如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肿块不能排除肿瘤者,或伴有严重痛经、腹痛、月经紊乱等症状者可行手术治疗。手术范围以获得彻底治愈为原则,以免遗留病灶再度复发,故40岁以上的患者,以切除全子宫及双附件为宜,一般在术中,根据病变范围,适当保留卵巢组织,以维持患者术后雌激素水平。于手术前后均应用抗生素治疗,以预防炎症扩散。

    本病相当于中医学“带下”、“痛经”、“徵瘕”等范围,有时仅以腹痛为主要症状。其病因为毒邪感染,热伏胞中,影响气血运行,致使气血瘀滞、冲任受损所致。临床常见的证型有:

    1.热毒型:证见高热,寒战,头痛,小少腹疼痛拒按,带下量多如脓,臭秽,尿黄便秘,舌质经苔黄,脉滑数或弦数。

    2.湿热型:证见低热,小腹疼痛灼热感,口干不欲饮,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或赤黄相兼,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3.湿热瘀滞型:证见小腹胀痛拒按,口苦口干,带下黄而稠,小便混浊,大便于结,舌黯红,苔黄或白,脉弦或弦数。

    4.瘀血阻滞型:证见下脂持续疼痛拒按,或经行不畅,或量多有块,舌紫黯,或有瘀斑瘀点,苔薄,脉沉弦或涩。

    5.冲任虚寒型:证见小腹冷痛,喜暖喜按,带下量多色白质稀,畏寒肢冷,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一、可选用的西药

    (一)急性盆腔炎

    1.抗生素:宜联合用药,最好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用药物。

    (1)青霉素G:每日240万一1000万单位,静脉滴注;病情好转后减至每日80万一160万单位,分次肌肉注射。

    (2)红霉素:每日1-1.5g,静脉滴注,加用卡那霉素0.5g,每日2次,肌肉注射。

    (3)庆大霉素:每日16万一32万单位,静脉滴注或分2-3次肌肉注射。

    (4)林可霉素:每次0.3-0.6g,一日3次,肌肉注射。

    (5)克林霉素:每次0.6g,静脉滴注,每6小时1次。体温降至正常后改为口服,每次0.3g,每6小时1次。

    2.给予充分营养及液体摄入,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

    (二)慢性盆腔炎

    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可用α一糜蛋白酶5mg或透明质酸1500单位,肌肉注射,隔日1次,5一lO次为一疗程。也可抗生素与泼尼松同时应用,泼尼松5mg,每日口服3次,停药后应逐渐减量。

    二、可选用的中成药

    1.热毒型:

    (1)野菊花拴;外用,每次1粒,肛门给药,一日1-2次。

    (2)清开灵注射液:肌肉注射,成人每次2-4m1,一日1-2次。静脉滴注,每日20-40ml,稀释于10%的葡萄糖注射液200ml中或0.9%氯化钠注射液100m1中。

    (3)妇科千金片:每次4片,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2.湿热型:

    (1)金鸡胶囊:每次4粒,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2)三妙丸:每次6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3)黛蛤散:每次6g,一日1-2次,布包水煎服或温开水调服。

    (4)妇科止带片:每次4-6片,一日2-3次,饭后温开水送服。

    (5)龙胆泻肝丸(片):水丸剂成人每次3-6g,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此剂每次4-6片,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6)白带丸:每次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3.湿热腹滞型:

    (1)妇宝冲剂:每次20g,一日2次,开水冲服。

    (2)妇乐冲剂:每次128,一日2次,开水冲服。

    (3)妇炎康复片:每次6片,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4)花红冲剂:每次1袋,一日2-3次,开水冲服。

    4.瘀血阻滞型:

    (1)妇女痛经丸:每次9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2)桂枝茯苓丸:每次1丸,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3)妇科回生丸:每次1丸,一日2次,用黄酒或温开水送服。

    (4)少腹逐瘀丸:每次1丸,一日2-3次,用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

    (5)调经益母丸:每次20-30粒,一日3次,用黄酒或温开水送服。

    (6)活血止痛散:每次1.5-3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5.冲任虚寒型:

    (1)十二温经丸:每次6-9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2)温经丸:每次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3)止带丸:每次3-6g,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

    (4)妇科白带丸:每次3g,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5)调经白带丸:每次9-15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6)调经止带丸:每次9g,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7)坤灵丸:每次服15粒,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8)妇宁丸:每次1丸,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 山亭柳
    回复
    2024-03-30 09:09:23

    目录1拼音2痛经丸药典标准 2.1品名2.2处方2.3制法2.4性状2.5鉴别2.6检查2.7含量测定 2.7.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2.7.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2.7.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2.7.4测定法 2.8功能与主治2.9用法与用量2.10注意2.11规格2.12贮藏2.13版本 3痛经丸说明书 3.1药品类型3.2药品名称3.3药品汉语拼音3.4药品英文名称3.5成份3.6性状3.7作用类别3.8适应症/功能主治3.9规格3.10痛经丸的用法用量3.11禁忌3.12痛经丸的不良反应3.13注意事项3.14痛经丸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3.15痛经丸的药理作用3.16备注 附:*痛经丸相关药品说明书其它版本 1拼音

    tòng jīng wán

    2痛经丸药典标准2.1品名

    痛经丸

    Tongjing Wan

    2.2处方

    当归138g、白芍92g、川芎69g、熟地黄184g、醋香附138g、木香23g、青皮23g、山楂(炭)138g、延胡索92g、炮姜23g、肉桂23g、丹参138g、茺蔚子46g、红花46g、益母草551.7g、五灵脂(醋炒)92g

    2.3制法

    以上十六味,益母草、茺蔚子、丹参及熟地黄46g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其余红花等十二味及剩余熟地黄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上述浓缩液(酌留部分包衣)与适量的水泛丸,用剩余的浓缩液包衣,干燥,打光,制成1000g,即得。

    2.4性状

    本品为棕黑色的浓缩水丸;味苦。

    2.5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花粉粒圆球形或椭圆形,直径约60μm,外壁有刺,具3个萌发孔(红花)。厚壁组织碎片绿黄色,细胞类多角形或略延长,壁稍弯曲,有的连珠状增厚,纹孔细密(延胡索)。分隔纤维壁稍厚,非木化,斜纹孔明显(炮姜)。果皮石细胞淡紫红色、红色或黄棕色,类圆形或多角形,直径约125μm(山楂)。石细胞类方形或类圆形,直径32~88μm,壁一面菲薄(肉桂)。草酸钙方晶成片存在于薄壁组织中(青皮)。草酸钙簇晶直径18~32μm,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常排列成行,或一个细胞中含有数个簇晶(白芍)。分泌细胞类圆形,内含淡黄棕色至红棕色分泌物,其周围细胞作放射状排列(醋香附)。薄壁组织灰棕色至黑棕色,细胞多皱缩,内含棕色核状物(熟地黄)。

    (2)取本品2g,研细,加乙醇5ml,冷浸1小时,时时振摇,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芍药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3~4μl、对照品溶液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甲酸(40:5:10: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取本品10g,研细,置具塞锥形瓶中,加浓氨试液2ml与三氯甲烷40ml,密塞,摇匀,超声处理4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三氯甲烷适量使溶解,加在中性氧化铝柱(100~200目,2g,内径为1cm)上,用三氯甲烷3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三氯甲烷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延胡索乙素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三氯甲烷-甲醇(10:6: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4)取本品10g,研细,加乙醚5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乙酸乙酯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当归对照药材2g,加乙醚2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药材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已烷-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2.6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A)。

    2.7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测定。

    2.7.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3%醋酸溶液(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2nm。理论板数按芍药苷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2.7.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芍药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50%甲醇制成每1ml含60μg的溶液,即得。

    2.7.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适量,研细,取约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0ml,蒸干,残渣加50%甲醇使溶解,并转移至10ml量瓶中,加50%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2.7.4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1g含白芍以芍药苷(C23H28O11)计,不得少于0.58mg。

    2.8功能与主治

    温经活血,调经止痛。用于下焦寒凝血瘀所致的痛经、月经不调,症见经行错后、经量少有血块、行经小腹冷痛、喜暖。

    2.9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6~9g,一日1~2次,临经时服用。

    2.10注意

    孕妇禁用。

    2.11规格

    每瓶装60g

    2.12贮藏

    密封。

    2.13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3痛经丸说明书3.1药品类型

    中药

    3.2药品名称

    痛经丸

    3.3药品汉语拼音3.4药品英文名称3.5成份

    当归、白芍、川芎、熟地黄、香附(醋制)、木香、青皮、山楂(炭)、延胡索、炮姜、肉桂、丹参、茺蔚子、红花、益母草、五灵脂(醋炒)。辅料为。

    3.6性状3.7作用类别3.8适应症/功能主治

    温经活血,调经止痛。用于下焦寒凝血瘀所致的痛经、月经不调,症见经行错后、经量少有血块、行经小腹冷痛、喜暖。

    3.9规格

    每瓶装60克

    3.10痛经丸的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6~9克,一日1~2次,临经时服用。

    3.11禁忌

    孕妇禁用。

    3.12不良反应3.13注意事项

    1.忌生冷食物、不宜洗凉水澡。

    2.服药期间不宜同时服用人参或其制剂。

    3.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

    4.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青春期少女及更年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痛经伴月经过多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7.服药后痛经不减轻,或重度痛经者,应去医院就诊。

    8.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9.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3.14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3.15痛经丸的药理作用3.16备注

氯烯雌醚滴丸的用法用量

痛经口服液的用法用量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