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妇科

痛经丸的功效与作用

时间: 阅读:3957
痛经丸的功效与作用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白敛

白敛

2025-07-15 08:07:05

痛经丸的功效是调经止痛和温经活络。对于下焦寒凝血瘀所导致的月经不调、痛经,还有经行错后以及行经小腹冷痛和经量少有血块等症状,在治疗时可以使用痛经丸。

痛经丸的成分包括熟地黄、醋香附、延胡索,还有当归、白芍、山楂(炭)以及丹参、茺蔚子、五灵脂(醋炒)等成分所制成。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离亭燕
    回复
    2024-03-31 11:11:57

  • 祝由师
    回复
    2024-03-31 11:11:57

    、子宫内膜异位症食疗应忌一切寒凉食品。行经前后,尤须注意进食过热的汤、菜,生冷食物均属禁忌。2、谷类、豆类、薯类作为主食,均可食用,无需避免。 3、肥厚油腻,易于滞瘀,少食为好。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清淡疏利之品较为适宜。 4、干果不忌,可随时食用。养生行血,核桃温阳,大枣、桂圆益气养血,更为适用。 5、家禽家畜、蛋乳、鱼鲜一般均可食用,气血虚少者用以益气养血效果较好。田螺、蛤蚌、蟹、鳖偏凉食,宜少食。过于肥厚之肉品忌食。 6、多食用补虚益气食品。可以助气行血,能有缓解疼痛之效。子宫内膜异位症气血虚少者尤为适宜。 7、子宫内膜异位症食疗在蔬菜之中,油菜、荠菜、苋菜、海带、黄瓜、丝瓜、冬瓜、茄子、韭白、竹笋、莲藕均属凉性,在月经前后少食为好,尤不可生食。葱白除风散寒,疏通肝经,食之有益。木耳有和血之功,亦可多食。 8、水果多为生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经前后亦宜避免。 9、酸涩收敛之品,易导致瘀气滞血,应予避免。辛温发散,利于行通,可食:但不宜过多,因辛辣刺激过甚,疼痛亦会加重。 10、子宫内膜异位症食疗中,酒类温阳通脉,行气散寒可适当饮用,发挥散瘀缓痛之功。芥茉、茴香、花椒、胡椒之类,性亦温通。玫瑰花理气解忧,和血散瘀,用以调味均好。红糖煮生姜,以红糖之甘,益气缓中,散寒活血,加生姜之温,助其通瘀之力,每日饮用,颇有裨益。 建议使用以下药膳食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米桂心粥 : 大米60克加水600毫升煮粥,半熟时入桂心末5克煮至粥熟食。月经前2日开始,1剂/日,连服1周。 主治寒湿凝滞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症见经行腹痛,得温痛减,面色青白或紫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丹参饮 : 丹参30克加水500毫升,煮沸后用微火煎30分钟取汁,入红糖30克代茶饮。于经前3日开始,连服10日。 主治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乌鸡汤 : 黄芪100克切段入雄乌骨鸡(1~1.5千克)之鸡腹,加水没过鸡面,煮沸后文火炖烂熟,调味食。经前3日开始服,5日服完,隔夜加热。 主治气血虚弱型子宫内膜异位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双耳饮 : 银耳、黑木耳各15克泡发后,加水煮软烂,入红糖调服。1次/日,连服1个月。 主治瘀血阻滞型子宫内膜异位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耳汤 : 黑木耳15克、红糖适量共加水500毫升煮烂食。分2次服,1剂/日。 主治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阳起石牛肾粥 : 阳起石30克用纱布包裹,加水1.5升煎1小时,取澄清煎液,入牛肾1个、大米50克、适量水,如常法煮粥,粥熟后入油盐及调料食。1次/日。 主治阳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鸡蛋川芎酒饮 : 鸡蛋2个,川芎9克加水600毫升同煎,蛋熟后去壳略煮,酌加黄酒,食蛋饮汤。月经前3日开始服,1剂/日,连服5日/疗程。 主治气滞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症见经行腹痛,胀满不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荔枝核饮 : 荔枝核、首香各30克炒黑,研细末。服3克/次,温酒送下。经前3日开始服,2次/日,服至经净。 主治气滞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桃仁粥 : 桃仁15克揭烂,加水浸泡,研汁去渣,与粳米50克同入沙锅,加水500毫升,文火煮成稀粥,调红糖适量食。隔日1剂,早、晚各服1次。 主治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益母草煮鸡蛋 : 益母草45克,延胡索15克,鸡蛋2个,加水800毫升同煮,蛋熟后去壳略煮,去药渣,吃蛋饮汤。月经前2日开始服,1次/日,连服5日。 主治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黑豆红花饮 : 黑豆、红糖各30克及红花6克同入锅,加水2升,煮沸10分钟后取汁。10~20毫升欣,代茶饮。 主治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粳米薤白粥 : 粳米60克、薤白10克加水1升煮粥。每晨服1次,经前开始,连服1周。 主治气滞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症见经行腹痛,胀满不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鲫鱼汤 : 血竭、乳香各10克装入鲫鱼1尾(约250克)之鱼腹,加水500毫升煮汤,服汤食肉。1次/日,连服3~5日。 主治气滞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桃仁粥 : 桃仁15克揭烂,加水浸泡,研汁去渣,与粳米50克同入沙锅,加水500毫升,文火煮成稀粥,调红糖适量食。隔日1剂,早、晚各服1次。 主治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益母草煮鸡蛋 : 益母草45克,延胡索15克,鸡蛋2个,加水800毫升同煮,蛋熟后去壳略煮,去药渣,吃蛋饮汤。月经前2日开始服,1次/日,连服5日。 主治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黑豆红花饮 : 黑豆、红糖各30克及红花6克同入锅,加水2升,煮沸10分钟后取汁。10~20毫升欣,代茶饮。 主治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粳米薤白粥 : 粳米60克、薤白10克加水1升煮粥。每晨服1次,经前开始,连服1周。 主治气滞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症见经行腹痛,胀满不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鲫鱼汤 : 血竭、乳香各10克装入鲫鱼1尾(约250克)之鱼腹,加水500毫升煮汤,服汤食肉。1次/日,连服3~5日。 主治气滞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1. 气滞血瘀 主证: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行不畅有块,血块排出后疼痛减轻,或不孕,经前乳房胀痛,两胁胀痛,精神抑郁或烦躁易怒,舌紫暗或有瘀点,脉弦或弦滑。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祛瘀。 方药:膈下逐瘀汤。当归20g,赤芍15g,川芎10g,桃仁15g,红花15g,枳壳15g,元胡15g灵脂15g,丹皮10g,乌药15g,香附15g,炙甘草10g。若气滞为主,胀甚于痛者加川楝子15g;血瘀为主,痛甚于胀,加用蒲黄15g,重用五灵脂20g;疼痛剧烈加全蝎3条,三棱15g,莪术15g;有症瘕加血竭15g,穿山甲15g,皂角刺20g,三棱15g,莪术15g;月经量多加蒲黄15g,茜草159,三七面10g(冲服)。2. 寒凝血瘀 主证: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经量少色暗黑有块,块下痛减,形寒畏冷,面色苍白,痛甚则呕恶,或不孕,舌暗,苔白,脉弦紧。 治法:温经散寒,活血祛瘀。 方药:少腹逐瘀汤。小茴香15g,干姜15g,元胡15g,灵脂15g,没药15g,川芎10g,当归20g,蒲黄15g,官桂15g,赤芍15g。若腹痛甚剧,肢冷汗出者加川椒15g,制川乌10g,制草乌10g;阳虚内寒者加人参15g,熟附子15g,仙灵脾20g;湿邪较重,兼有胸闷腹胀,舌苔白腻者加苍术15g,橘皮10g,泽兰15g,茯苓20g。3. 气虚血瘀 主证:经期或经后腹痛,喜按喜温,肛门坠胀,大便不实,神疲乏力,面色不华,月经量或多或少,色谈暗质稀,有块,舌体胖,舌质淡紫或有瘀点,苔薄白,脉细弱无力。 治法:益气补阳,活血祛瘀。 方药:补阳还五汤。黄芪3Og,当归2Og,赤芍15g,地龙20g,川芎1Og,桃仁15g,红花15g。汗出畏冷者加挂技15g,白芍15g;腹痛剧烈者加艾叶15g,小茴香15g,乳香15g,没药15g;恶心呕吐加吴茱萸15g,干姜10g,姜半夏10g;便溏者加肉豆蔻15g,葫芦巴15g,补骨脂20g。 4. 热郁血瘀 主证;经前或经期发热,腹痛拒按,甚则经期高热,直至经净体温逐渐恢复正常,月经色暗红,质稠,有块,周期提前或经期延长,量多,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大便干结,性交疼痛,舌质红,或边尖有瘀点,瘀斑,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热和营,活血祛瘀。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味。桃仁15g,红花15g,当归20g,生地30g,赤芍20g,川芎10g,柴胡10g,枳壳10g,牛膝10g,甘草10g,桔梗10g,丹参20g,丹皮15g。经行发热者加黄芩15g,青蒿15g;大便干结加大黄15g,枳实10g;腹痛者加鱼腥草20g,地鳖虫15g,五灵脂15g;口苦咽干,烦躁易怒者加栀子15g,黄芩15g。5. 肾虚血瘀 主证:经期或经后腹痛,腰部酸胀,月经量或多或少或有血块,不孕,头晕目眩,大便不实,小便频数,舌质淡暗或有瘀点瘀斑,舌苔薄白,脉沉细而涩。 治法:益肾调经,活血祛瘀。 方药:归肾丸合桃红四物汤。熟地20g,山药20g,山茱萸15g,茯苓20g,当归20g,枸杞子20g,杜仲15g,菟丝子25g,桃仁15g,红花15g,川芎10g,白芍20g。腰背酸痛甚者加仙灵脾20g,寄生15g,狗脊15g;大便不实加补骨脂20g,赤石脂20g。验方: 1.异位粉:地龙、土虫、蛰虫、蜈蚣、水蛭备等份,研粉末,装瓶备用或装入胶囊备用,每次2~3g,日2~3次。适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配合口服药治疗。 2.活血化瘀方:三棱15g,莪术15g,生蒲黄12g,五灵脂12g,桃仁9g,水煎服,1 日1剂,适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痛经,不孕者。 3.化瘀通腑丸:醋制生大黄,醋制炙鳖甲,琥珀、按2:2:1比例研粉制丸,每次2.5g,每日2次,饭前开水送服,月经期不停药,连服3个月为1疗程。适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之实证者。 中成药: 1.妇女痛经丸:具有理气活血,化瘀止痛之功效。主治痛经,适用于气滞血瘀型痛经。每次30粒,日2次,口服。 2. 少腹逐瘀丸:具有活血祛瘀,温经止痛之功效。主治痛经,适用于寒凝血瘀型痛经。每次1丸,日2次,口服。 3.调经益母片:具有清热散瘀之功效。主治痛经,适用于瘀热型痛经。每次20~30粒或5~8片,日2~3次,口服。 针灸治疗推拿治疗: 1、体针:取穴关元、中极、合谷、三阴交,每日1次,连续7次,每次留针20分钟,经前或经期治疗。 2、耳穴压籽:取穴子宫、内分泌、肝,用磁粒或王不留行敷贴穴位,每日多次按压刺激,用于治疗痛经。 3、沿任脉上下按摩,起于神阙,逐次按摩气海、关元、天枢、四满、归来、子宫、气冲穴,每穴按摩1分钟,从经前7天开始,至经后3天止,适用于痛经为主者。 其他疗法: (一)饮食疗法 1.月季花汤:月季花 15g,红糖适量,煎汤顿服。适用于气滞血瘀的不孕症。 2. 山楂炭30g,红糖30g,向日葵子15g,煎汤2 小碗,日2次分服。适用于血瘀型痛经。 (二)敷贴疗法 1.麝香粉加香桂活血膏或丁桂散加香桂活血膏外敷下腹部。适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包块近腹壁者。 2.附桂紫金膏:每次1贴、贴于小腹部,温热化开。用于它寒之痛经、症瘕。 (三)灌肠疗法:丹参30g,三棱20g,莪术20g,当归20g,红藤30g,败酱草20g,桃仁20g,红花20g,川芎15g,元胡15g,大黄15g,上药浓煎100ml,每晚保留灌肠,每日1次,经期停用。适用于子宫内膜异位之痛经,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及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 (四)阴道纳药法:钟乳石、乳香、没药、血竭、三棱、莪术各等份,压面过筛,消毒备用,每次取药末5~10g,纳入阴道后穹隆,然后用有尾棉球填塞,24小时后取出,每3天1次,从月经干净后开始,1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连用2~4个疗程。适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后穹窿结节或子宫直肠凹陷包块者。 治疗原则: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临床较难治的疾病,不论单纯中医或单纯西医治疗,远期疗效都不令人十分满意。近年来中西医结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将两者有机结合应用于临床,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一、减少激素类药物用量,配以中药治疗 由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激素依赖性疾病,故西医治疗以激素为主,但疗程长,往往需要半年以上,且副作用较大,有男性化表现,闭经,绝经期综合症等,治疗期间尽管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不同程度上得到缓解,但随之而来又给患者带来新的病痛,停药后复发率较高。如中西医结合,可先用激素疗法治疗1~2个月见效后即可停用,继而改服中药,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舌脉辨证施治,以活血化瘀为主,分别治以疏肝理气,温经散寒,益气升阳,清热,补肾等法,同时结合月经周期的不同时期口服不同的汤药以调整月经周期,特别是在经期活血化瘀因势利导,使原有陈旧性瘀血病灶随经血而去,同时又可防止新的瘀血病灶产生。消除了痛经,并可起到调经助孕的作用,即减少了激素药的用量,又使机体阴阳达到平衡,气血调畅,祛除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而且中药无明显副作用,在治疗期间可以妊娠,患者容易接受。 二、人工流产术后用中药进行预防性治疗 从临床报道看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率上升与人工流产、宫内置环密切相关,为降低本病的发病率,可采用中药对人工流产术后患者进行预防性治疗,口服中药促进宫内瘀血排出,以降低手术的应激反应,调节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的平衡,清除人流术时倒流盆腔的血液和防止宫内血液倒流,减少本病的发生率,从预防角度看中医中药治疗可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补肾活血将可能成为今后治疗的方向 中医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产生主要是血瘀所致,故在治疗上始终不离活血化瘀。近年来有人研究认为是由于肾虚而致血瘀,尤其是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原因的80%以上是由于高泌乳血症,卵泡发育障碍,黄体不健与未破裂卵泡黄素化所致,采用补肾养髓,疏肝活血化瘀,使本病的受孕率进一步提高,因此认为中医辨证应以肾虚、肝郁血瘀更为科学。还有人认为温肾药确有类似内分泌激素作用,能调节性腺和肾上腺功能,并激发肾上腺释放皮质素。另外补肾药具有一定的雌、孕激素样作用,因此补肾活血有可能成为今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方向,人们将期待着一种新的方法和药物治疗本病,无副作用且可治愈疾病。 治疗时要审因论治,针对瘀血这一实质,以活血祛瘀为主,再根据寒热虚实分别施以疏肝理气,温经散寒,益气补肾,清热消症等法。并在治疗时结合月经周期不同时期及不同体质分别论治,因势利导,扶正祛邪。并可配合针灸,中药外敷及灌肠等方法,以提高临床疗效。本病的治疗应本着"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治实勿忘其虚"、"补虚当顾其实"的原则,以活血祛瘀为主,并根据不同病因疾型兼而治之。如气滞者治以理气疏肝;寒凝者治以温经散寒;气虚者治以益气升阳;热郁者清热和营;肾虚者治以补肾调经。并根据病之新久,体质强弱而决定是以祛邪为主还是扶正祛邪,或是先扶正后祛邪,临床要灵活掌握。同时可结合月经的不同时期血海的盈亏变化而采用不同的治法。一般经前以调气祛瘀为主;经期以活血祛瘀,理气温经止痛为主;经后以益气补肾,活血祛瘀为主。即经前经期以祛邪为先,经后则扶正祛邪。本病在临床以口服汤药效果较好,为提高临床疗效可同时配合针灸、灌肠、外敷药膏等,可以缩短疗程,加速疾病痊愈。 疗效及预后: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判定标准: 1.痊愈 (1)保守疗法:①痛经消失;②月经正常;③子宫正常大小,粘连吸收,结节及增厚消失。 (2)手术疗法,①主要病灶己切除,残存粘连或增厚组织基本消失;②临床症状消失;③腹部或其他伤口愈合好;④术后恢复好。 2.好转 (1)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2)腹部包块缩小。 3.无效:经治疗症状无改变或加重。 9
    希望采纳

  • 景天
    回复
    2024-03-31 10:10:47

      女性痛经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生理性的,也可能是病理性的,在疼痛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建议去医院检查一下,如果患上某种疾病的话,还可以早点治疗。但是来月经时的疼痛是不能等的,部分患者想吃乌鸡白凤丸来缓解。那么,痛经吃乌鸡白凤丸可以吗?今天就来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痛经吃乌鸡白凤丸可以吗

      痛经的病人可以口服乌鸡白凤丸缓解,乌鸡白凤丸不仅有调经的作用,还有治疗痛经的作用,所以可以服用。如果连续用药后痛经的症状没有得到缓解,要去医院做相应的检查,了解引起痛经的原因,根据具体的病因再给予相应的治疗。乌鸡白凤丸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对症治疗才能达到相应的治疗效果。痛经有可能是炎症引起的,也可能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另外子宫发育畸形、盆腔肿瘤等都可能会导致痛经现象的出现,所以查清楚病因才是重要的,根据病因再给予相应的处理,才能彻底的缓解痛经症状。

      乌鸡白凤丸功效:

      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用于气血两虚,身体瘦弱,腰膝酸软,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乌鸡白凤丸的作用:

      1、治疗月经不调:月经先期、后期、先后无定期,以及月经过多或过少。

      2、治疗崩漏:来势急、出血多的称“崩”;来势缓、出血少、淋流出不断的称“漏”;一般统称为崩漏,为妇女不正常的阴道出血,经检查无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者,即功能性子宫出血。

      3、治疗痛经、闭经。

      4、治疗带下病:阴道流出白色和黄色等分泌物量多淋沥。

      5、治疗先兆流产、不孕症。

      6、治疗产后缺乳。

      7、治疗产后恶露不止:胎儿娩出后,胞宫内遗留的余血和浊液称为恶露。正常情况下,在20天左右完全排净。如果淋沥日久不断,称为恶露不止。

    痛经可以吃乌鸡白凤丸吗

      乌鸡白凤丸对调经治疗有一定的好处,可以考虑服用的,而且副作用相对比较小,具有活血化瘀,调经调理等方面的功效,可以考虑服用一段时间,但是避开经期服用,不然有可能会导致月经时间过长,等月经干净以后开始服用,一般服用1~3个月有一定的效果,平时也要多补充一些优质蛋白质之类的食物。乌鸡白凤丸可以益气养血、调经止痛。对于气血不足引起的痛经,有止痛的效果。

      常见的表现有月经期间月经量少,月经清稀小,腹部冷痛,这种情况下,服用乌鸡白凤丸可以起到止痛的效果。在月经期间出现痛经,也可能是伴有受凉的表现,如果受凉,会导致月经血排出不畅会引起痛经,月经期间注意腹部的保暖,要少吃一些生冷的食物。平日注意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适当营养及充足睡眠。消除恐惧、焦虑及精神负担。加强经期卫生,避免剧烈运动、过度劳累和防止受寒,可以服用点乌鸡白凤丸调理。月经的紊乱对健康的影响大,所以放松情绪,加强营养不要有压力,多用药巩固一段时间治疗效果比较好。

氯烯雌醚滴丸的功效与作用

痛经口服液的功效与作用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