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妇科

附桂紫金膏的功效与作用

时间: 阅读:4494
附桂紫金膏的功效与作用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艾灸师小爱

艾灸师小爱

2025-07-22 01:30:58

附桂紫金膏主要是用独活、当归、白芷、杜仲、五灵脂、川芎、没药、木香以及肉桂组合成的中成药,本药物具有补气养血的功效,也具有温经散寒的作用,通过药物能够治疗患者出现的经血不调,行经腹痛以及血海虚寒。如果患者出现了周身酸疼、腰腿无力的现象,也可以通过使用药物来进行治疗。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徐长卿
    回复
    2024-03-31 11:11:31

  • 紫苏
    回复
    2024-03-31 11:11:31

    目录1拼音2火腿的别名3营养价值4火腿的选购5火腿适合的人群6火腿的食疗功效7火腿的食用建议8《*辞典》:火腿 8.1出处8.2拼音名8.3火腿的别名8.4来源8.5性味8.6功能主治8.7火腿的用法用量8.8注意8.9附方8.10摘录 附:1用到中药火腿的方剂2用到中药火腿的中成药3古籍中的火腿 1拼音

    huǒ tuǐ

    火腿即猪的腿腌制而成,《东阳县志》中称熏蹄,《宦 游笔记》中称兰熏,历史上总以浙江金华火腿驰名天下。清代 医家王孟英称赞说:以金华之东阳,冬月造者为胜,浦江、义乌稍 逊,他邑不能及也。逾二年,即为陈腿,味甚香美,甲于珍馐,养志 补虚,洵为极品。

    火腿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很广的肉制品,目前除少数伊斯兰教国家外,几乎各国都有生产和销售。世界著名的火腿品种有法国烟熏火腿、苏格兰整只火腿、德国陈制火腿、意大利火腿、苹果火腿等。

    2火腿的别名

    兰熏、熏蹄、南腿

    3营养价值

    1. 火腿色泽鲜艳,红白分明,瘦肉香咸带甜,肥肉香而不腻,美味可口;

    2. 火腿内含丰富的蛋白质和适度的脂肪,十多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3. 火腿制作经冬历夏,经过发酵分解,各种营养成分更易被人体所吸收,具有养胃生津、益肾壮阳、固骨髓、健足力、愈创口等作用。

    4火腿的选购

    云腿位列中国特产有“三腿”之名,不仅行销国内,且在东南亚等地享有盛名。 云腿讲究“四秘”之法,形成了一套独特体系。“割秘”是割腿时讲究刀功,把猪后腿割成“琵琶式”,油膜必剔除干净。“腌秘”是讲究乘鲜腌即所谓“血腿”,虽隔一夜,必失其美味。用云南磨黑盐与川盐腌成风味有所不同,前者色艳,后者味香。盐分合适,云腿可藏二三年,其味由香转甜,极其美妙。“藏秘”是讲究保藏,而陈腿则不应使其透气。“食秘”是讲究各种吃法,特别用于提味效果极佳。 云腿腌制到其表面稍现绿色时,在三个部位用大针刺入后拔出嗅品,达到“三针清香”说明已腌制成功。此时剖开,鲜红牙白,色彩诱人,香味扑鼻,食之回味。

    如将火腿放入冰箱低温贮存,其中的水分就会结冰,脂肪析出,肌肉结块或松散,肉质变味,极易腐败。应保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日光照射,日光中的红外线和紫外线会使火腿脱水,质地变硬,引起变色、变味,产生哈喇味,甚至腐败而不能食用。

    5火腿适合的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适宜气血不足者食用;适宜脾虚久泻、胃口不开者食用;适宜体质虚弱、虚劳怔忡、腰脚无力者食用。

    2. 脾胃虚寒的泄泻下利之人,不宜多食;老年人、胃肠溃疡患者禁食;患有急慢性肾炎者忌食;凡浮肿、水肿、腹水者忌食; 感冒未愈、湿热泄痢.积滞未尽、腹胀痞满者忌食。

    6火腿的食疗功效

    火腿肉性温,味甘咸;

    具有健脾开胃,生津益血,滋肾填精之功效;

    可用以治疗虚劳怔忡、脾虚少食、久泻久痢、腰腿酸软等症。

    江南一带常以之煨汤作为产妇或病后开胃增食的食品;因火腿有加速创口愈合的功能,现已用为外科手术后的辅助食品。

    7火腿的食用建议

    使用提示:每次约50克

    1. 火腿肉是坚硬的干制品,要炖烂很不容易,如果在炖之前在火腿上涂些白糖,然后再放入锅中,就比较容易炖烂,且味道更为鲜美;用火腿煮汤时也可以加少量米酒,能让火腿更鲜香,且能降低咸度;

    2. 整只火腿用刀切开很不容易,若以锯代刀,便可获得理想效果;

    3. 火腿贮存:

    火腿存放时,应在封口处涂上植物油,以隔绝空气,防止脂肪氧化;再贴上1层食用塑料薄膜,以防虫侵入; 夏天可用食油在火腿两面擦抹1遍,置于罐内,上盖咸干菜可保存较长时间;将火腿用保鲜纸包扎密封,放冷藏室中即可,不宜放冷冻室。

    8《*辞典》:火腿 8.1出处

    《药性考》

    8.2拼音名

    Huó Tuǐ

    8.3火腿的别名

    熏蹄(《东田县志》),兰熏(《宦游笔记》),南腿(《本草求原》)。

    8.4来源

    为猪科动物猪的腿腌制而成。

    8.5性味

    ①《药性考》:"咸,温。"

    ②《纲目拾遗》:"味咸甘,性平。"

    8.6功能主治

    健牌开胃,生津益血。治虚劳怔忡,胃口不开,虚痢,久泻。

    ①《藏药秘诀》:"生津,益血脉,固骨髓,壮阳,止泄泻,虚痢,蓐劳,怔忡,开胃安神。"

    ②《药性考》:"开胃宽膈,病人宜之。"

    ③《纲目拾遗》:"陈芝山云,和中益肾,养胃气,补虚劳。"

    ④《随患居饮食谱》:"补脾开胃,滋肾生津,益气血,充精髓,治虚劳怔忡,止虚痢泄泻,健腰脚,愈滑疮。"

    8.7火腿的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或熬汤。

    8.8注意

    《随息居饮食谱》:"外感未清,湿热内恋,积滞未净,胀闷未消者均忌。"

    8.9附方

    ①治久泻:陈火腿脚爪一个,白水煮一日,令极烂,连汤一顿食尽。(《救生苦海》)

    ②下气、疗噎、腹痛,或三、四日不止:火腿肉煎汤,入真川椒在内,撇去上面浮油,乘热饮汤。(《纲目拾遗》)

    8.10摘录

    《*辞典》

    用到中药火腿的方剂 消积饮

    方名:消积饮组成:陈年火腿骨(煅黑,研细)3钱。主治:积食。用法用量:用火腿肉1斤,煮熟,去汁上肥...

    火腿红曲散

    拼音:huǒtuǐhóngqǔsǎn处方:陈火腿骨(煅存性,研末)、红曲松花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

    猪肤汤

    ūfūtāng《医学碎金录》:方名:猪肤汤组成:火腿(熬清汁,去浮油)炒米粉。主治:肺病。用法用量:...

    痢疾散

    加至1钱,小儿减半,水泻,米汤调服;噤口痢,用陈火腿脚骨蒸汁,吹去油调服。赤痢,加灯心30寸;白痢...

    四神煎

    碗,再入金银花1两,煎1碗,一气服之。服后觉两腿如火之热,即盖暖睡,汗如涌泉,待汗散后,徐徐去被。...

    更多用到中药火腿的方剂
    用到中药火腿的中成药 附桂紫金膏

    水成珠,入章丹一百两搅匀成膏,取出放入冷水中,出火毒后加热溶化。另兑细料:乳香二两,没药二两,潮脑...

    筋骨止痛膏

    功能与主治:舒筋活血,搜风散寒。用于筋骨麻木,腰腿臂痛,跌打损伤。用法与用量:加温软化,贴于患处,...

    绿樱膏

    用量:将膏药浸于温水中,用手捻开,摊于布上(切忌火烤)贴于患处。规格:每块重7g贮藏:密闭,置阴凉...

    阿魏麝香化积膏

    ,追风散寒,活血祛瘀。用于虚寒痞块,肚腹饱胀,腰腿疼痛,筋骨麻木,脾湿胃寒,妇女血寒,行经腹痛。用...

    伤科壮骨膏

    :舒筋活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闪腰岔气,腰腿、筋骨疼痛,瘀血青肿。规格:每张净重(1)10g...

    更多用到中药火腿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火腿 《本草纲目拾遗》:[卷九兽部]兰熏

    (嘉乡肉陈火腿骨猪项上蜻蜓骨雄猪眼梢肉制火腿法)俗名火腿,出金华者佳。金华六属皆有,惟出东阳浦江者...

    《本草纲目拾遗》:[卷九兽部]制火腿法

    李化楠醒园录有腌火腿法∶每十斤猪腿,配盐十二两,极多加至十四两,将盐炒过,加皮硝末少许,乘猪盐两热,...

    《本草纲目拾遗》:[卷九兽部]陈火腿骨

    不能消者不药良方∶陈年火腿骨黑色,研末三钱,用火腿一斤,煮熟去汁上肥油,取清汤一碗,将末送下。鼠咬...

    《重庆堂随笔》:卷下

    其体气脏性之何如,而后辨其药之宜否也。兰熏一名火腿,和中养胃,补肾生津,益气血,充精髓,治虚劳怔忡...

    《本草纲目拾遗》:[卷九兽部]嘉香肉

  • 芍药
    回复
    2024-03-31 10:10:21

    附桂紫金膏是一种中药药膏,常用于治疗皮肤疾病。如果附桂紫金膏沾到肉上,可以尝试以下方法将其洗掉:
    1、清水冲洗:将沾有药膏的肉部位放在自来水下冲洗,用手轻轻揉搓,使药膏逐渐脱落。
    2、用盐水清洗:将适量盐溶于水中,将沾有药膏的肉部位放入盐水中浸泡,轻轻揉搓,使药膏逐渐脱落。盐水有一定的消毒杀菌作用,能够有效地去除药膏。
    3、使用洗手液或香皂:将沾有药膏的肉部位涂上洗手液或香皂,用手轻轻揉搓,使药膏逐渐脱落。洗手液或香皂中含有表面活性剂等成分,能够有效去除药膏。

归灵痛经宁颗粒的功效与作用

黄体酮的功效与作用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