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雌二醇贴片比较适用于治疗绝经期有关系的雌激素缺乏而引起的异常症状,其表现为潮热、出汗、头晕、睡眠障碍、生殖器萎缩、萎缩性阴道炎、阴道干涩等。同时,对于预防绝经后加速骨质流失而导致的骨质疏松,也有预防的作用。
处于哺乳期以及妊娠期的女性要禁止使用此药物。
贴片应用后,血清雌二醇水平上升,达峰时间(tmax)为22小时,最高血药浓度(Cmax)达43.8pg/ml,在7天内维持一个有效而平稳的血药水平。中止用药后24小时,血清雌二醇水平即恢复到给药前水平。人体皮肤平均渗透量为每日50μg。主要经肝脏代谢,主要代谢物为雌三醇、雌酮及其结合物,以葡萄糖醛酸盐及硫酸盐结合物的形式经肾脏排出。
目录1拼音2雌二醇概述3雌二醇的医学检查 3.1检查名称3.2分类3.3化验取材3.4雌二醇的测定原理3.5试剂3.6操作方法3.7正常值3.8化验结果临床意义3.9附注3.10相关疾病 4雌二醇药典标准品名4.1.1中文名4.1.2汉语拼音4.1.3英文名 4.2结构式4.3分子式与分子量4.4来源(名称)、含量(效价)4.5性状 4.5.1熔点4.5.2比旋度 4.6鉴别4.7检查 4.7.1有关物质4.7.2水分4.7.3炽灼残渣 4.8含量测定 4.8.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4.8.2测定法 4.9类别4.10贮藏4.11制剂4.12版本 5雌二醇说明书 5.1药品名称5.2英文名称5.3雌性二醇的别名5.4分类5.5剂型5.6雌二醇的药理作用5.7雌二醇的药代动力学5.8雌二醇的适应证5.9雌二醇的禁忌证5.10注意事项5.11雌二醇的不良反应5.12雌二醇的用法用量5.13雌性二醇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5.14专家点评 6参考资料这是一个重定向条目,共享了雌二醇的内容。为方便阅读,下文中的雌二醇 已经自动替换为雌性二醇 ,可点此恢复原貌 ,或使用备注方式展现 1拼音
cí xìng èr chún
2雌性二醇概述雌性二醇(estradiol,E2)是雌激素中最主要、活性最强的激素,是性腺功能启动的标志,在成年女性随月经周期呈周期性变化。E2主要来自发育卵泡或黄体,是卵巢在促卵泡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的双重作用下,由卵泡膜细胞和颗粒细胞共同合成。E2在肝脏灭活后转变为雌酮(E1)和雌三醇(E3)。男性E2主要由睾丸间质细胞合成分泌。E2的主要生理作用为:促使女性生殖器官和第二性征的发育;通过正反馈和负反馈作用调节下丘脑和垂体的功能;促进骨骼的生长,加速骨骼的融合,并可影响机体脂蛋白及水、盐代谢。
C18H24O2是一种性激素。有α,β两种类型,α型生理作用强。温特斯坦纳等(Wintersteiner et al.1935)曾从妊娠马尿中提取出来,此外也可从妊妇尿、人胎盘、猪卵巢等中获得。雄马的精巢或尿中也存在。因为它有很强的性激素作用,所以认为它或它的酯实际上是卵巢分泌的最重要的性激素。雌性二醇的苯甲酸酯是决定性激素效价的国际单位的基准物质之一而被采用。
3雌性二醇的医学检查3.1检查名称雌性二醇
3.2分类激素类测定 > 性腺激素测定
3.3化验取材血液
3.4雌性二醇的测定原理放射免疫测定法:雌性二醇是雌激素中生物活性最强的一种,主要由卵巢合成,少量由肾上腺分泌。雌性二醇是分子量较小的半抗原,常与牛血清的蛋白结合制备抗体,测定时3H雌性二醇和样品中的抗原与抗体竞争结合,反应平衡后用DCC将结合物和游离激素分离,测结合部分的同位素计数,求出含量。
3.5试剂(1)雌性二醇标准(Sigma层析纯):工作液用重蒸无水乙醇配成100pg/100μl密封4℃保存。
(2)[6.73H]雌性二醇:SA=1.406×1012Bq/mmol工作液用重蒸无水乙醇配成28000dpm/100μl4℃密封,保存。
(3)雌三醇抗体:雌性二醇C6羟甲基牛血清蛋白抗血清,工作浓度为1∶6万,对雌酮交叉是2.5%,对雌三醇的交叉是1%,4℃保存。
(4)其他试剂参阅睾酮测定的试剂项。
3.6操作方法1ml血浆样品,加1ml 0.1mol/LNaOH及6ml CH2Cl2进行抽提,CH2Cl2层用蒸馏水洗2次,每次1ml蒸馏水。吸出双份2ml抽提液放于小试管中,各加3H雌性二醇50μl,在45℃水浴用压缩空气吹干。各加抗血清0.2ml,摇匀,放4℃过夜。次日加5g/L GPS 0.1ml,在4℃冰浴中再加2.5g/LDCC 0.5ml,放置15min,离心沉淀10min(3000r/min),吸取上清液0.4ml移至8ml闪烁液中计数测量。
标准曲线加样步骤按表1进行。
3.7正常值女性:青春期前,0~121pmol/L;卵泡期,37~330pmol/L;排卵期,367~1835pmol/L;黄体期,184~881pmol/L。
男性:青春期前,0~148pmol/L;成年,0~942pmol/L。
3.8化验结果临床意义(1)E2是评价卵巢功能的重要激素指标。E2为青春期启动及诊断性早熟的重要指标,二者皆由于FSH和LH分泌增高,促使卵巢E2分泌增多。在成年女性月经周期中呈现周期性变化,在更年期逐渐下降,绝经后下降则更为明显。卵巢早衰患者E2水平明显降低。
(2)卵巢肿瘤能异常分泌激素而致E2升高;垂体瘤、畸胎瘤、睾丸间质细胞瘤等疾病可引起E2分泌增多,从而导致男性 *** 发育;另外,肝硬化、多胎妊娠、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均可出现血清E2水平增高。
(3)卵巢发育不全或无卵巢等原发性性腺发育不全、下丘脑或垂体病变所致的继发性性腺功能不全以及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葡萄胎等均可出现血清E2水平降低。
3.9附注采空腹静脉血不抗凝送检。使用促使排卵药物氯米芬、雌激素等可使检定结果升高;口服避孕药可使E2下降。
3.10相关疾病性早熟、绝经、卵巢肿瘤、畸胎瘤、肝硬化、多胎妊娠、系统性红斑狼疮、红斑狼疮、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4雌性二醇药典标准品名4.1.1中文名雌性二醇
4.1.2汉语拼音Ci'erchun
4.1.3英文名Estradiol
4.2结构式 4.3分子式与分子量C18H24O2??? 272.39
4.4来源(名称)、含量(效价)本品为雌甾1,3,5(10)三烯3,17β二醇。按无水物计算,含C18H24O2应为97.0%~103.0%。
4.5性状本品为白色或乳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
本品在二氧六环或丙酮中溶解,在乙醇中略溶,在水中不溶。
4.5.1熔点本品的熔点(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Ⅵ C)为175~180℃。
4.5.2比旋度取本品,精密称定,加乙醇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10mg的溶液,依法测定(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Ⅵ E),比旋度应为+76°至+83°。
4.6鉴别(1)取本品约2mg[1],加硫酸2ml溶解,有黄绿色荧光,加三氯化铁试液2滴,呈草绿色,再加水稀释,则变为红色。
(2)取含量测定项下的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Ⅳ A)测定,在280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3)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药品红外光谱集》681图)一致。
4.7检查4.7.1有关物质取本品,加含量测定项下的流动相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1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1ml,置100ml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溶液。另取雌性二醇与雌酮,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各含0.1mg的溶液,作为系统适用性试验溶液。照含量测定项下的色谱条件,检测波长为220nm。取系统适用性试验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雌性二醇峰与雌酮峰的分离度应大于2.0。取对照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调节检测灵敏度,使主成分色谱峰的峰高约为满量程的50%。再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溶液各1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至主成分峰保留时间的2倍,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图中如有杂质峰,单个杂质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0.5倍(0.5%),各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1.0%)。
4.7.2水分取本品80mg,照水分测定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M第一法A)测定,含水分不得过3.5%。
4.7.3炽灼残渣不得过0.1%(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N)。
4.8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Ⅴ D)测定。
4.8.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55:4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5nm。理论板数按雌性二醇峰计算不低于3000。
4.8.2测定法取本品,精密称定,加甲醇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0.50mg的溶液,精密量取10ml,置200ml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取雌性二醇对照品,同法测定。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即得。
4.9类别雌激素药。
4.10贮藏遮光,密封保存。
4.11制剂雌性二醇缓释贴片
4.12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5雌性二醇说明书5.1药品名称雌性二醇
5.2英文名称Estradiol
5.3雌性二醇的别名二羟雌酮;双羟雌素酮;诺康复;得美素;更乐;伊司乐;求偶二醇;诺坤复;雌素二醇;雌二醇;伊尔;松奇;Oestradiol;Oestrogel
5.4分类内分泌系统药物 > 性腺疾病用药
5.5剂型1.注射液:每支2mg(1ml);
2.控释贴片:2mg/5cm2;
3.凝胶:30g;
4. *** 片:0.025mg;
5.缓释片剂:1mg;
6.贴剂:每张含雌性二醇2mg,4mg,8mg。
5.6雌性二醇的药理作用1.对生殖系统的影响:可促使未成年女性的第二性征和性器官的发育成熟。对成年妇女除可保持第二性征之外,还能在下丘脑垂体系统的反馈调节下,使子宫内膜产生一系列的变化,促成月经周期。还能增强子宫活动,提高子宫平滑肌对催产素的敏感性,促进 *** 上皮增生和表层细胞产生角化。此外,雌激素还能通过对垂体和下丘脑的反馈作用,促进或抑制促性腺激素的释放,并能间接地影响卵巢的形态和功能。
2.对乳腺的作用:可 *** 乳腺导管和腺泡的生长发育。通过 *** 垂体合成和释放催乳素或抑制下丘脑分泌催乳素抑制激素,均可增加催乳素的分泌。大剂量雌激素则可抑制泌乳,可能在乳腺水平干扰催乳素的作用。
3.对凝血过程的影响:雌激素对多种凝血因子都具有作用,使因子Ⅱ、Ⅶ、Ⅸ和Ⅹ增加,并有抑制抗凝血酶活性的作用。
4.对代谢的影响:雌激素有轻度的钠潴留作用,可激活血浆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增强成骨细胞活性和增加骨骼钙盐的沉积,降低糖耐量,降低血胆固醇。雌性二醇为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治疗剂,经皮吸收安全性高,吸收迅速,效果确实,不经肝脏代谢,副作用低,用药后激素比值水平接近停经前妇女比值。
5.7雌性二醇的药代动力学口服后迅速从胃肠道吸收,也可从皮肤和黏膜吸收,但口服易被破坏,因此多采用肌内注射和外用。血浆蛋白结合率约50%,在体内经肝脏和肠迅速代谢为活性较弱的雌酮和雌三醇,部分进入肠肝循环,代谢物与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结合后,从尿液中排泄。仅有少部分以原形排泄。
5.8雌性二醇的适应证1.防治围绝经期综合期综合征。
2.雌激素分泌不足所致的月经期症状。
3.也用于晚期前列腺癌的姑息疗法。
4.用于因雌激素缺乏引起的卵巢功能低下的各种症状,如血管舒缩障碍,热潮红,围绝经期综合期综合征, *** 干燥和萎缩,骨质疏松,尿失禁,精神失调、乏力、抑郁、失眠等症。
5.9雌性二醇的禁忌证1.对雌性二醇过敏者禁用。有乳腺增生、 *** 肿块者、乳腺癌、子宫癌、垂体瘤患者禁用。
2.再生障碍性贫血、肝功能异常者禁用。
3.未成年患者不宜使用。
4.妊娠期、哺乳期妇女、已知或怀疑患有雌激素依赖性肿瘤、急性血栓性静脉炎或血栓栓塞、胆汁淤积性黄疸史、未明确诊断的 *** 不规则流血者禁用。
5.10注意事项1.哮喘、心功能不全、癫痫、精神抑郁、偏头痛、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脑血管疾患、子宫内膜异位症、冠状动脉疾患、胆囊疾患、甲状腺疾患、子宫肌瘤患者慎用。
2.雌性二醇凝胶剂不可口服给药,忌用于 *** 、外阴和 *** 黏膜。
3.贴片打开后应当立即使用,贴片的部位应经常更换。
4.贴片贴上后(34.16±10.10)h可达血药峰值(70.23±15.67)pg/ml。终止用药后24h,血清雌激素水平即可恢复。
5.贴片处的皮肤可能出现轻度发红、瘙痒,偶见皮疹。
6.巴比妥类、卡巴西平、眠尔通、保泰松、利福平等会减低雌激素活性。
5.11雌性二醇的不良反应1.常见恶心、呕吐、厌食、食欲缺乏、 *** 肿胀、腹痛、头痛、子宫内膜过度增生、 *** 出血、子宫颈分泌物增多、血压升高、下肢水肿、高钙血症、胆汁淤积性黄疸等反应,长期大量应用易于发生。
2.外用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局部耐受性良好,偶见局部红肿、瘙痒、皮疹、过敏性皮肤反应。
3.长期大量应用可见水钠潴留导致水肿。
5.12雌性二醇的用法用量1.每次0.5~1.5mg,每周2~3次,替代治疗剂量平均为每天0.2~0.5mg。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每天肌内注射4~6mg,待血止后逐渐减量至每天或隔日1mg,连用3周,继用黄体酮。用于退奶,在 *** 未胀前,每天肌内注射1次4mg,连用3~5天。
2.外用凝胶剂:(1)已绝经妇女,每天早晨或晚上涂2.5g于手臂、肩部、头颈部、腹部或大腿部及脸部,涂后约2min即干,沐浴后使用最好。连用24天,自第13天开始加口服黄体酮每天100mg,连用12天,休息1周,再重复治疗。(2)尚未绝经妇女,于月经周期第6天开始,每天2.5g涂于皮肤,连用25天,后13天加服黄体酮,每天100mg。
3.口服:缓释片(Estrofem)每次1mg,每天1次,连续25天,停药5~6天,重复下1个疗程。
4.外用:贴片(Dermestril)每次于脐下贴1张,3~4天更换1次。凝胶剂(Oestrogel)外涂于双臂、前臂和肩部,每次1.25g,每次2次。
5.13药物相互作用1.雌性二醇可增加钙剂的吸收。
2.与三环类抗抑郁药同时使用,大量的雌激素可增强抗抑郁药的不良反应,同时降低抗抑郁药的药效。
3.与卡马西平、苯巴比妥、苯妥英钠、扑米酮、利福平等同时使用,可降低雌激素的药效,这是由于诱导了肝微粒体酶,加快了雌激素的代谢所致。
4.与抗凝药同用时,雌激素可降低其抗凝效应,故若必须同用时,应调整抗凝药用量。
5.与抗高血压药同时用,可降低抗高血压药的作用。
6.雌性二醇可降低他莫昔芬的治疗效果。
7.苯巴比妥、利福平可降低雌性二醇的作用。
5.14专家点评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