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妇科

尿检鳞状上皮细胞114

时间: 阅读:1903
尿检鳞状上皮细胞114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六月雪

六月雪

2025-08-03 15:53:37

尿检鳞状上皮细胞114,提示鳞状上皮细胞增多,有可能是出现泌尿系感染,比如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等疾病。

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比如阿莫西林、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等,同时要注意多饮水,增加小便量,避免吃辛辣刺激食物,可以促进疾病好转。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祝由师
    回复
    2024-03-31 18:18:49

  • 景天
    回复
    2024-03-31 18:18:49

    分类:医疗/疾病
    解析:

    尿检常规检查项目、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

    尿液酸碱度 5.0~7.0 小于5.0称酸性尿,大于7.0称碱性尿

    尿比重 最大范围1.002~1.030一 般1.015~1.025晨 尿1.020左右 1.尿比重增高:高热、脱水等所致肾前性少尿;葡萄糖尿;清蛋白尿、放射性造影剂均可使尿比重增高。2.尿比重降低:反映低渗透压尿,可见肾小管及间质的损伤;尿崩症时呈严重低比重尿。

    尿沉渣检查

    白细胞 <5个/HP 提示泌尿系统感染。

    红细胞 0~偶见/HP 可见于泌尿系结石、炎症、肾小球疾病等;亦可见于全身出血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

    儿童<3个/HP

    上皮细胞 0~少量/HP 肾实质损害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大量移行上皮细胞警惕移行上皮细胞癌;大量复层鳞状上皮细胞提示尿道炎。

    管型 0~偶见透明管型/HP 肾上皮细胞管型可见于急性肾小管坏死、肾淀粉样变性、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肾移植后排斥反应、金属及其它化学物质的中毒;红细胞管型常见于肾小球疾病;白细胞管型常提示肾实质有活动性感染;颗粒管型常提示慢性肾炎或急性肾小球肾炎后期;透明管型可见于生理或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心力衰竭等;蜡样管型常提示肾小管病变严重;肾衰竭管型常提示预后不良。

    尿沉渣12h计数(Addis计数)

    红细胞 <50万个/12h 各类肾炎病人尿液中的细胞和管型数,可由轻度至显著增加。肾盂肾炎、尿路感染和前列腺炎时白细胞增高显著。

    白细胞 <100万个/12h

    管型 <5000个/12h

    尿沉渣3h计数

    白细胞 肾盂肾炎白细胞排出增多,可达40万个/h,急性肾小球肾炎红细胞排出增多,可达20万个/h。

    男 <7万个/h

    女 <14万个/h

    红细胞

    男 <3万个/h

    女 <4万个/h

    管型 0个/h

    尿试纸多项测定

    尿蛋白半定量测定(PRO) 阴性或微量表示(一) 选择性肾小球性蛋白尿典型性病种是肾病综合征;非选择性肾小球性蛋白尿可见于各类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也可见于各类继发性肾小球肾炎,预示预后不良。肾小管性蛋白尿可见于各类肾小管间质疾病;混合性蛋白尿可见于肾小球及小管均累及的肾脏病;溢出性蛋白尿可见于浆细胞病如多发性骨髓瘤、急性血管内溶血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急性肌肉损伤如挤压综合征等;功能性蛋白尿可见于正常人剧烈运动时、直立性蛋白尿可见于正常青春发育期少年。

    葡萄糖测定(GLU) 阴性(一) 可见于糖尿病、慢性肾炎肾小管受损、应激因素、肝功能障碍等,或由口服异烟肼、阿司匹林等引起的假性糖尿。

    隐血试验(BLD) 阴性(一) 各种肾小球疾病,维生素C浓度增高时亦会有假阳性。

    酮体测定(KET) 阴性(一) 可见于糖尿病酮症、应激因素、饥饿等。

    胆红素半定量测定(BIL) 阴性(一) 可见于急性黄疸性肝炎、阻塞性黄疸;门脉周围炎、纤维化及药物所致的胆汁淤滞等。

    亚硝酸盐(NIT) 阴性(一) 可见于尿路感染,进食维生素C或硝酸盐丰富的食物会出现假阳性。

    白细胞(脂酶) 阴性(一) 提示尿路感染。

    尿液特殊检查

    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测定(FDP) 0?g/ml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时尿内FDP升高说明肾脏病变在进行性了展,有抗凝指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原发性纤溶性疾病及肾肿瘤时尿液中FDP亦可出现阳性。

    抗体包裹细菌检查 0 提示上尿路感染。

    尿蛋白盘状电泳 正常分子为1~100万;低分子蛋白尿1~7万;中分子蛋白尿5~10万;高分子蛋白尿5~100万混合性蛋白尿1~100万 以肾小管损害为主的疾病如急性肾盂肾炎、肾小管性酸中毒等常出现小分子量蛋白,主要电泳区带在清蛋白及清蛋白以下;以肾小球损害为主的疾病如各类原发性及继发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常出现中分子及大分子量蛋白,主要电泳区带在清蛋白附近及以上;整个肾单位受损如慢性肾衰竭等,常出现混合性蛋白尿,电泳区带在清蛋白带为主。

    尿液酶活性测定

    尿淀粉酶 <1000U/L 急性胰腺炎或任何原因所致的胰腺管阻塞。

    尿N-β-D氨基葡萄糖酐酶(NAG) 9.24±8.4?g/ml 尿NAG升高主要反映肾小管损伤,见于缺血或中毒引起的肾小管坏死、间质性肾炎等;肾移植排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

    尿溶菌酶 0.13±0.62?g/ml 提示肾小管病变,持续不降提示肾小管功能恢复较差;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时会升高。

    C3测定 0 微小病变型肾炎及肾小管疾病,尿液内C3及IgM多为阴性;阳性常提示非选择性蛋白尿;尿IgM增高提示肾小球滤膜损害严重、疗效及预后不良。

    IgM测定 0

    尿渗透压测定 成人:600~1000mO *** /L平均:800 mO *** /L 1.尿渗透压增高:高热、脱水等所致肾前性少尿,葡萄糖尿等。2.尿渗透压降低:可见肾小管及间质的损伤如急、慢性肾衰竭等;尿崩症。

    尿微量清蛋白 <20~200?g/min 早期糖尿病肾病;大多数肾小球疾病、狼疮性肾病、小管间质疾病等;高血压、肥胖、高脂血症、吸烟、饮酒也可致微量清蛋白尿。

    尿β2-微球蛋白 <250?g/L 提示肾小管炎症及预示某些药物对肾小管的中毒损害;尿路感染常可增高;恶性肿瘤时尿β2-微球蛋白也会升高。

    尿A1-微球蛋白 0~15m g /L 判断肾近曲小管损害的早期诊断指标。

    尿Tamn-Horsfall蛋白(THP) 29.8~43.9 m g /24 h 尿中THP增高见于长期尿路梗阻、逆流、间质性肾炎、肾病综合征、镉中毒肾病等;暂时性升高可见于肾移植后排斥反应、肾毒性药物引起的急性肾小管损伤。THP排量下降可见于多种慢性肾脏疾病,肾衰竭时THP几乎不排出。判断体外震波碎石的疗效,碎石成功后次日含量达高峰,此后逐渐下降。

    肌红蛋白尿 阴性 外伤引起挤压综合征;缺血性肌红蛋白尿如动脉阻塞、心肌梗塞等;遗传性肌红蛋白尿由磷酸化酶缺乏引起;阵发性肌红蛋白尿在肌肉疼痛性痉挛发作后数小时发生。

    血红蛋白尿 阴性 见于急性血管内溶血如阵发性睡眠性蛋白尿、某些毒蛇咬伤、血型不合的溶血性输血反应等。

    本周氏蛋白尿 阴性 主要见于多发性骨髓瘤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患者。

    简单讲主要看有无肾脏疾病

  • 蓦山溪
    回复
    2024-03-31 18:18:49

    病情分析:
    尿检查出现了白细胞增高的情况,可能患尿路感染。主要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如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
    意见建议:
    建议多喝水,保持外阴清洁,可以口服左氧氟沙星,三金片,炎可宁治疗。

  • 龙葵
    回复
    2024-03-31 17:17:39

    病情分析:
    名称
    正常
    异常
    酸碱度(ph)
    4.6~8.0(平均值6.0)
    增高常见于频繁呕吐、呼吸性碱中毒等
    酸碱度(ph)
    4.6~8.0(平均值6.0)
    降低常见于酸中毒、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等
    尿比重(sg)
    1.015~1.025
    增高多见于高热、心功能不全、糖尿病等
    尿比重(sg)
    1.015~1.025
    降低多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和肾盂肾炎等
    尿胆原(uro)
    <16
    超过此数值,说明有黄疸
    隐血(blo)
    阴性(-)
    阳性(+)同时有蛋白者,要考虑肾脏病和出血
    白细胞(wbc)
    阴性(-)
    超过五个,说明尿路感染
    尿蛋白(pro)
    阴性或仅有微量
    阳性提示可能有急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性病变
    尿糖(glu)
    阴性(-)
    阳性提示可能有糖尿病、甲亢、肢端肥大症等
    胆红素(bil)
    阴性(-)
    阳性提示可能肝细胞性或阻塞性黄疸
    酮体(ket)
    阴性(-)
    阳性提示可能酸中毒、糖尿病、呕吐、腹泻
    尿红细胞(rbc)
    阴性(-)
    阳性提示可能泌尿道肿瘤、肾炎尿路感染等
    尿液颜色(gol)
    浅黄色至深黄色
    黄绿色、尿浑浊、血红色等就说明有问题
    鳞状上皮正常值是0-5/ul,越少越好,因为这个地方根本就没有鳞状上皮
    移行上皮鳞化可能与炎症有关,也可能与肿瘤有关
    上皮细胞:正常人尿中可有少量脱落的上皮细胞。尿液中上皮细胞明显增多,提示该细胞脱落部位有病变。
    ①扁平上皮细胞:来自尿道,尿中出现该细胞表示尿道粘膜表面有炎症。少量出现则无临床意义。
    ②小圆上皮细胞:来自肾小管。也可来自尿路任何部位的粘膜深层。故尿中出现该细胞时很难判定病变部位。若于管型内见到此种细胞、则是诊断肾小管病变的有力依据。肾移植后排异反应,尿中也可出现成片的小圆上皮细胞。
    ③尾形上皮细胞:多来自肾盂,有时也来自输尿管及膀胱颈部.尿中出现该细胞不易判定病变部位。
    尿常规白细胞是做尿常规检查三种细胞中的白细胞。正常尿液中,可有少量白细胞,一般离心尿每高倍镜视野(hp)白细胞为1~2个,仍属正常。
    意见建议:建议查个膀胱镜
    ,多喝水,注意休息,少做剧烈运动!再复查一次,要是还有建议做一个上皮细胞形态检查。

尿检鳞状上皮高

尿检鳞状上皮细胞140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