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妇科

月经止血的中药有哪些

时间: 阅读:11079
月经止血的中药有哪些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半枫荷

半枫荷

2025-08-29 05:53:44

月经止血的中药有槐花,大蓟、地榆、侧柏叶等药物。但是不建议在月经期间口服中药调理,需要等到月经干净之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中药调理。

在月经期间需要做好腹部的保暖,不能让腹部着凉,如果腹部着凉,可能会导致腹部出现疼痛的情况,而且饮食也要选择清淡为主。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4-01 08:08:09

  • 离亭燕
    回复
    2024-04-01 08:08:09

     相信大家对于中医和中药都是比较熟悉的吧,因为我们在生活中是经常会服用一些中药材的,当然了,很多的中药材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治疗很的疾病了,更是有着很好的止血的作用哦,那么哪些药材有止血的作用呢?下面我们来看看吧。

      1、小蓟

     小蓟为菊科植物刺儿菜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开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用于衄血,吐血,尿血,血淋,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痈肿疮毒。脾胃虚寒而无瘀滞者忌服。

      2、大蓟

     大蓟为菊科植物蓟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开时采割地上部分,除去杂质,晒干。凉血止血,祛瘀消肿,并且大蓟对于擦伤出血的止血效果是非常好的。

      3、地榆

     地榆为蔷薇科植物地榆或长叶地榆的干燥根,后者习称“绵地榆”。春季将发芽时或秋季植株枯萎后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水火烫伤,痈肿疮毒。

      4、槐花

     槐花为豆科植物槐的干燥花及花蕾。夏季花开放或花蕾形成时采收,即使干燥,除去枝、梗及杂质。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脾胃虚寒及阴虚发热而无实火者慎用。

      5、侧柏叶

     侧柏叶为柏科植物侧柏的干燥枝梢和叶。多在夏、秋二季采收,阴干。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生发乌发。用于吐血,衄血,咯血等症状,适当的服用侧柏叶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的止血。

     上面我们就哪些药材有止血的作用这问题做了详细的介绍了,我们可以知道,小蓟,大蓟,槐花和地榆以及侧柏叶等等这些药材都是有着非常好的止血的作用了,所以我们如果在生活中出现了擦伤流血的症状,那么就可以敷这些药物的哦。

  • 祝由师
    回复
    2024-04-01 08:08:09

    问题一:常用止血药有哪些 妇科止血药有哪些意外出血如不及时有效制止,致使血液耗损,会造成机体衰弱,甚至危及生命。下面,医通我就告诉您几种常用的止血药,以及一些妇科炎症适用的止血药。 一、止血原理 原理有凝血和收缩血管,还有就是物理原理和生理原理。 侧柏叶,白茅根,它们的原理是生理性的,有的出血是因为血热引起的,它们有凉血的作用,这样就有一个平衡以达到止血效果;三七的作用原理与肝脏有关也应属于生理性的。 白芨,它止血的原理应该是物理性的,这跟它所含胶状成分有关,创面能形成一种保护膜和跟红细胞凝集形成血栓以达到止血效果。 槐花的作用原理是减少血管的的通透性。 蒲黄,仙鹤草,血余炭,艾叶,地榆,棕榈的作用原理是凝血作用 二、医学常用止血药 1.作用于血管的止血药物 垂体后叶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溃疡,急性胃粘膜损伤,贲门粘膜撕裂。 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胃肠道粘膜的小动脉与毛细血管,使其强烈收缩。 生长抑素:上消化道出血、胰腺炎、食破。 卡巴克洛/卡络柳钠:鼻出血、子宫出血、脑溢血等。 酚磺乙胺:防止手术前后的出血、胃肠道出血等。 2.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 氨甲环酸:纤维蛋白溶解亢进所致出血、治疗溶栓过量所致严重出血。 3.凝血酶 凝血酶:小血管或毛细血管渗血的局部止血、外伤出血、口服用于上消化道出血。 凝血酶原复合物:凝血因子缺乏导致的出血、敌鼠钠盐中毒。 蛇毒血凝酶:需减少流血或止血的各种医疗情况。 4.促进凝血因子活化药物 维生素K1:新生儿出血症、胆绞痛等。 一些中草药也具有很好的止血效果,如云南白药、三七、止血灵、仙鹤草、白芨、紫草、茜草和白茅根等。 推荐阅读:外伤止血护理与急救 三、妇科止血药 常用的口服止血药物有云南白药、宫血宁胶囊、维生素K、断血流胶囊(片)、安络血、止血芳酸、止血敏、妇血安片和妇血康颗粒等。

    问题二:常用的止血药有哪些凡功能制止体内外出血的药物,称为 止血药(hemostatic drugs)。 血液为人体重要的物质,凡出血之证,如不及时有效的制止,致使血液耗损,而造成机体衰弱,甚至危及生命,故止血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药性介绍
    止血药的药性各有不同,如药性寒凉,功能凉血止血,适用于血热之出血;药性温热,能温经止血,适用于虚寒出血;兼有化瘀作用,功能化瘀止血,适用于出血而兼有瘀血者;药性收敛,功能收敛止血,可用于出血日久不止等。
    主要药:仙鹤草、艾叶、灶心土、白芨、紫珠。
    5中药药理
    血液在功能上存在凝血和抗凝血两个对立而统一的矛盾过程,二者相辅相成
    止血药
    以保持动态平衡,使血液在生理情况下既能在血管内不断流通,也能在损伤的局部发生凝固止血。当病理情况下,上述平衡被破坏,或发生血流不止,或形成血栓、栓塞(体内凝血)。 止血过程是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和血液凝固三个重要因素。如外伤出血,则见局部血管收缩,血小板在血管破裂处凝集,破裂并释放出血管收缩物质及“凝血因子”,而组织液及血浆中的一些凝血固子(因子V、Ⅶ、Ⅷ、Ⅸ、Ⅺ、XII等)也受到激活 而参与血凝过程,于是血块形成,出血停止。另外,当纤维蛋白形成后,血浆中的纤维蛋白溶酶原
    经激活因子(组织激酶、尿激酶)作用而变为纤维蛋白溶酶(蛋白分解酶),可使纤维蛋白分解,将血管内的血块溶解,以恢复局部血流畅通。
    止血是个复杂问题,可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血管的粗细、血压的高低、血液粘稠度及血液凝固的各种因素等,但最重要的是血液凝固过程的各种因素,现将血凝过程及血块溶解过程与药物作用的关系以图概括。引起出血的原因很多,出血也是某些疾病的一个症状,故在应用止血药时应根据各种出血症的原因,辨证用药,适当配伍。如血热妄行,应与清热凉血药同用;阳虚不能温经,应与温阳益气药合用;阴虚阳亢,宜与养阴潜阳药合用;气虚不能摄血,当与补气药合用;瘀滞出血,宜祛瘀止血,以祛瘀止血药配伍活血药与行气药。常用止血药有白及、血余、仙鹤草、三七、侧柏叶、艾叶、地榆、槐花、大、小蓟、白茅根、紫珠草、茜草等;复方有胶艾汤、十灰散、四生丸、止血生肌
    止血药
    散、云南白药、三七伤药片等。上述止血方药,已有部分经过现代科学研究。其止血的药理作用如下:
    (1)使局部血管收缩而止血:如三七、紫珠草、小蓟。
    (2)作用于凝血过程,缩短凝血时间:有增加血小板数及促凝的,如仙鹤草、紫珠草;有增强血小板第Ⅲ因子活性,缩短凝血活酶生成时间的,如白芨;有增加血液中凝血酶的,如三七、蒲黄;有纠正肝素引起的凝血障碍的,如茜草,据称有抗肝素的效能。
    (3)改善血管壁功能,增强毛细血管对损伤的抵抗力,降低血管通透性:如槐花、白茅花。
    (4)抑制纤维蛋白溶酶(纤溶酶)的活性:如白及、大蓟、小蓟、地榆、艾叶、仙鹤草。止血药中的三七、茜草、蒲黄等既有促进血凝的一面,也有促使血块溶解作用,这说明其功能兼具止血与活血祛瘀功能,有利于止血而不留瘀。
    6品类
    止血药可通过收缩小动脉及毛细血管,或增强血小板功能,或加速、加强血液凝固过程,或抑制血块溶解过程而产生止血作用。近十几年来,以从蛇毒提取的止血酶类为主要成分的生化类止血药在临床应用最为普及,并成为临床治疗出血性疾病或出血状态的主流药物。目前国内临床常用的止血药约有20多种,根据作用于凝血机制的不同环节,分为四大类。
    促凝血因子活性药:是通过影响某些凝血因子,促进或恢复凝血过程而止血。代表药物有血凝酶、去氨加压素、维生素K1、维生素K3、维生素K4、醋甘氨酸乙二胺等。
    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药:能增强毛细血管对损伤的......>>

    问题三:妇科止血药有哪些云南白药,宫血宁胶囊,维生素K,断血流胶囊,安络血,止血芳酸,止血敏,妇血安片,妇血康颗粒

  • 龙葵
    回复
    2024-04-01 07:07:59

    5 血余炭

    血余炭是人为发制成的炭化物,各地均有,收集头发,除去杂质,用碱水洗去油垢,清水漂净,晒干,焖煅成炭,放凉。

    性味归经:苦,平,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收敛止血,化瘀利尿,用于吐血,咯血,衄血,血淋,尿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煎服5-10g,研末服1.5g-3g,外用适量。

    6 藕节

    藕节为睡莲科植物莲的干燥根茎节部,秋冬二季采挖根茎,切取其节部,洗净,晒干,除去须根,生用或炒炭用。

    性味归经:甘,涩,平,归肝,肺,胃经。

    功能主治:收敛止血,化瘀,用于吐血,咯血,衄血,尿血,崩漏。

    用法用量:煎服9-15g,大剂量可用至30g,鲜品30-60g。亦可入丸,散。

    7 艾叶

    艾叶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夏末花开时采摘,除去杂质,晒干或阴干,生用,捣绒或制炭用。

    性味归经:辛,苦,温,有小毒,归肝,脾,肾经。

    功能主治: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湿止痒,用于吐血,衄血,崩漏,月经过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外治皮肤瘙痒,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

    8 炮姜

    炮姜为姜科植物姜干燥根茎的炮制品,又名黑姜,以干姜砂烫至鼓起,表面呈棕褐色,或炒炭至外表色黑,内至棕褐色入药。

    性味归经:辛,热,归脾,胃,肾经。

    功能主治:温经止血,温中止痛,用于阳虚失血,吐衄崩漏,脾胃虚寒,腹痛吐血。

    用法用量:煎服3-9g。

左附件实性包块是啥

例假过多久可以尿检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