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妇科

37周外阴部有点痒

时间: 阅读:13521
37周外阴部有点痒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夏枯草

夏枯草

2025-08-04 18:05:33

37周外阴部有点痒,可能是以下几种原因引起的:1、可能是患有阴道炎引起的。2、也可能是患有毛囊炎引起的。

如果是阴道炎引起的,可以按医嘱外用甲硝唑栓剂等抗生素药物治疗。如果是毛囊炎引起的,可以合理外用红霉素软膏,缓解症状。治疗后不要吃辣椒等辛辣的食物。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南絮
    回复
    2024-04-01 19:19:54

    1 外阴瘙痒是什么原因

    1、真菌性阴道炎:外阴、阴道瘙痒、外阴潮红、伴豆渣样白带,有异味,搔抓后可引起外阴皮炎湿疹性改变。

    2、性交过敏:是两性生活期间发生的过敏反映。分别有对精液过敏,避孕套过敏,摩擦过敏者。

    3、局部皮肤不洁:有些女性使用卫生纸方法不当,外阴部皮肤受经血、阴道分泌物,甚至尿液、粪便和汗液的浸渍而使局部皮肤发生慢性炎症,从而引起外阴部瘙痒。

    4、阴道毛滴虫病:外阴、阴道瘙痒,有泡沫样白带,常伴有特殊异味,搔抓后同样外阴部皮炎湿疹性改变。做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可与上面的病样区别开。

    5、病毒感染:尖锐湿疣大多发生在女性阴道壁、宫颈口及外阴部,还出现带有恶臭的白带。发生在外阴部的传染性软疣多表现为中央有脐窝样凹陷的圆形丘疹,也可引起外阴部瘙痒。生殖器疱疹多表现为尿道口及阴道壁出现米粒大小且明亮的水疱,除有局部瘙痒外。

    2 如何预防外阴瘙痒穿棉质通气的裤子

    平时尽量穿棉质通风的内外裤,保持干爽,平时如果分泌物不多尽量不要用卫生护垫,如果使用就一定要勤更换,以免孳生细菌。

    性生活正常单纯

    许多阴道炎的感染途径都是从性行为所传递的,如果性伴侣过多,就较难掌控是否感染的情况,所以只要性生活单纯,感染特定的阴道炎几率就会大大减少。

    切勿过度清洗阴道

    在正常的情况下,我们的阴道会自己保持酸碱值的平衡,尽量不要以清洁剂或是消毒药水清洁阴道,甚至过度刷洗,这样不仅可能破坏阴道环境的平衡,也有可能造成阴道伤害,所以平时只要以温水冲洗即可。

    切勿滥用抗生素

    使用抗生素一定要经过医师的同意与处方,因为抗生素虽然可以杀死细菌,却会助长霉菌的孳生,所以千万不要滥用抗生素。

    少吃刺激性食物

    正常情况之下,我们的天然免疫系统会自动去应付这些入侵的菌种,所以我们平时就要有健康均衡的饮食,少吃刺激性的食物,让免疫系统正常运作。

    心情保持愉快

    保持心情愉快也是一种增进免疫力的好方法,另外平常的生活作息也要正常,这样才能让免疫系统正常运作。

  • 半夏
    回复
    2024-04-01 19:19:54

    外阴瘙痒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症状,多由于滴虫或真菌感染引起的阴道炎所排出的大量异常的白带刺激外阴部引起;如果有消毒药液冲洗外阴,阴道,或阴道内放置某些药物(如磺胺类,呋喃西林,碱性较强的肥皂,高猛酸钾溶液等),造成外阴部皮肤过敏或发生皮炎,亦可引起外阴瘙痒;月经期不注意清洁卫生,又未能时常清洗外阴部,致使经血或阴道分泌物长时间积存于外阴部;或平时穿着化纤内裤,使外阴部经常处在湿热的环境中,常引起外阴刺痒.建议到正规医院妇科进行阴道或宫颈分泌物的病原学检查,明确诊断后对症治疗
    你好,初步诊断为阴道炎引起的,建议检查白带常规,确定阴道炎的类型,对症治疗。最好内衣单独用一个洗衣容器,内衣内裤洗好以后在太阳下曝晒,有条件的可以做消毒处理,治疗期间禁止同房,以免相互传染。祝你健康。
    一般的考虑是妇科炎症引起的症状,及时的自我调理,可以改善症状的。
    阴道瘙痒主要是由霉菌或滴虫感染所致,共同的临床表现是阴道瘙痒,白带增多,但两者也有所区别。典型的霉菌性阴道炎的白带呈豆腐渣,较稠。确诊需要到医院检查,白带镜检发现霉菌的菌丝是确诊的依据。首先需要注意饮食的调理,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不可以吃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口服妇科千金片、金鸡胶囊之类的药物调理,祝你健康。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4-01 19:19:54

    外阴瘙痒是一种症状,可由各种原因引起。局部原因有特殊感染(如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阴虱、疥疮、蛲虫病)、慢性外阴营养不良、药物过敏或化学品刺激、不良卫生习惯、皮肤病等。糖尿病、黄疸、白血病、维生素A缺乏、维生素B缺乏等慢性病患者也常有外阴瘙痒。部分患者无明显的局部或全身原因,可能与精神或心理因素有关。
    患有此病者应查明病因,对症下药。
    (1)注意经期卫生,行经期间勤换月经垫,勤清洗。
    (2)保持外阴清洁干燥,不用热水烫洗,不用肥皂擦洗。
    (3)忌乱用、滥用药物,忌抓搔及局部摩擦。
    (4)忌酒及辛辣食物,不食海鲜等易引起过敏的药物。
    (5)不穿紧身兜裆裤,内裤更须宽松、透气,并以棉制品为宜。
    (6)局部如有破损、感染,可用1:5000高锰酸钾液(在温开水内加入微量高锰酸钾粉末,使呈淡红色即可,不可过浓)浸洗,每天2次,每次20-30分钟。
    (7)就医检查是否有霉菌或滴虫,如有应及时治疗,而不要自己应用“止痒水”治疗。
    (8)久治不愈者应作血糖检查。

  • 徐长卿
    回复
    2024-04-01 18:18:44

    孕期外阴瘙痒怎么办?孕期外阴瘙痒要谨慎用药,及时就医。那么如何如何预防孕期外阴瘙痒?孕期外阴瘙痒有何特征呢?这里和我一起看一下孕期外阴瘙痒的解决方案吧!

    孕期外阴瘙痒怎么回事

    孕期的外阴瘙痒,有的是精神因素引起的,有的是外界刺激引起的,更多的则是由于阴道分泌物增多,局部潮湿刺激所致。

    1、 精神因素引起的外阴瘙痒

    医学研究证明,妇女在怀孕之后,由于生活有了某些改变,如性交的减少或中断、对妊娠的恐惧心理、失眠等常会引起外阴瘙痒。

    2、 外界刺激引起的外阴瘙痒

    由于汗水过多、潮湿、浸渍,可引起瘙痒;穿质地较硬的内裤或有的准妈妈对某些化纤制的内裤过敏也会引起瘙痒;使用肥皂清洁外阴引起瘙痒等。

    3、阴道炎症引起的外阴瘙痒

    外阴瘙痒是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外阴湿疹等疾病的主要症状。

    4、妊娠糖尿病

    患糖尿病时,由于尿糖对外阴皮肤的刺激,容易并发毒菌性外阴及阴道炎,引起外阴瘙痒。患肝胆及其他疾病出现黄疸时,因血液内胆红质增高,皮肤受胆盐的刺激也可发生外阴瘙痒。

    孕期外阴瘙痒症状

    孕期外阴瘙痒多表现为持续性或阵发性瘙痒,它常发生在阴道内、大阴唇外侧、阴阜、阴蒂和小阴唇、会阴有痒的感觉,并可扩散到肛门附近。是局限性瘙痒症的一种。往往奇痒难忍,常以夜间为甚。长期瘙痒会引起溃破、红肿或继发感染。因长期搔抓,局部可浸润、肥厚及色素沉着。

    孕期外阴瘙痒能不能用洗液

    孕期外阴瘙痒不要乱用洗液。女性洗液可分为两类:一是专门治疗外阴炎用的药物冲洗液,一类是普通保健用的外阴冲洗液,并不能治疗炎症。而孕妇在妊娠期如果出现白带异常,阴部瘙痒等症状,不要乱用外阴洗液,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影响胎儿的发育。

    如果你需要使用洗液,那么在使用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查看该药物是否适合孕妇群体使用。通常,孕妇应避免使用含磺胺、四环素、奎诺酮等成分的洗液。

    如何预防孕期外阴瘙痒

    准妈要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卫生习惯,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外阴瘙痒,在日常生活中请做到以下细节:

    1、选择棉质孕妇内裤,不要穿过紧或不合身的内裤,勤换洗。

    2、保持外阴清洁干燥,不用热水烫洗,不用肥皂擦洗。不要使用女性卫生喷雾和有香味的或有除臭功能的肥皂。

    3、上厕所后,从前向后擦拭,不使用带有香味的护垫或卫生纸。

    4、忌抓搔阴道及局部摩擦。

    5、忌辛辣食物,不吃海鲜等及易引起过敏的药物。

    6、如果有不适的感觉,应立即就医检查是否有霉菌或滴虫,如有应及时治疗,而不要自己用止痒水治疗。

    孕期外阴护理小知识

    1、最好采用淋浴,用温水冲洗,如果无淋浴条件,可以用盆代替,但要专盆专用。

    2、先洗净双手,然后从前向后清洗外阴,再洗大、小阴唇,最后洗肛门周围及肛门。

    3、清洁用具专人专用,用过的内裤、毛巾、盆均应用开水烫洗,太阳下暴晒而非晾晒。

    4、阴部常有阴道分泌物,阴道分泌物通常为乳白色,无味无刺激,是生殖系统健康的信号之一,绝不是不干净之物。准妈妈们不用惊慌,也不用过度清洗。

    5、千万不要进行阴道灌洗,即用喷出的水流冲洗阴部。阴道灌洗会引起阴道内正常菌群的失调,增加阴道感染的几率。而且,医生和助产士不赞成怀孕期间灌注,因为在极少数情况下,它会通过阴道,将空气带进你的循环系统,从而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你也不要擦洗阴道,因为这样做会损害阴道粘膜,破坏阴道的自然保护屏障。

    外阴瘙痒怎么办?

月经推迟12天用晨尿检测单杠

胸胀痛是怀孕还是来月经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