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妇科

血虚宫寒如何调理

时间: 阅读:12611
血虚宫寒如何调理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槐米

槐米

2025-08-03 04:11:33

血虚宫寒需要用温宫和养血的药物来进行治疗,具体的用药方式与个人的体质有关,不能一概而论,所以需要通过中医诊脉后,才能用药。可以适当的多喝一些红糖姜汤水,还要用桂圆和红枣来煮粥喝,可起到养血的效果,也能够减轻宫寒的症状。一般同时还要做好腹部的保暖,适当的用热水泡脚可促进疾病的恢复。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蓦山溪
    回复
    2024-04-03 00:00:46

  • 山亭柳
    回复
    2024-04-03 00:00:46

    很多女性不孕不育,大部分的原因是因为宫寒,子宫是女人身体里面最怕冷的部位,宫寒除了会导致不孕不育,还可能同时伴随着出现痛经,脸上黄褐斑增多,经期延迟,然后欲望降低等,那么有没有什么简单有效的食疗方法,帮助女人摆脱宫寒困扰呢?小编我搜集了一些治疗宫寒的食疗方法,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一、宫寒的药膳调理方法
    1、乌骨鸡汤
    组成:乌骨鸡1只,当归、黄芪、茯苓各9克。
    做法:将鸡洗净,去脏杂,把药放入鸡腹内用线缝合,放砂锅内煮熟,去药渣,加入调味品后食肉喝汤,分2—3次服完。月经前每天l剂,连服3—5次。
    作用:健脾养心,益气养血。适用于气血不足而致月经过少,经色稀淡,头晕眼花,心悸怔仲,面色萎黄,少腹空坠,舌质淡红,脉细。
    2、归地烧羊肉
    组成:羊肉500克,当归、生地各15克,干姜10克。
    做法:羊肉洗净,切块,放砂锅中,并入洗净之药及酱油、盐、糖、黄酒,清水各适量,红烧至肉烂,可常服。
    作用:温中补虚,益气摄血。适用于气虚所致月经量多,色淡质虚,面色无华,神疲气短,懒言,舌质淡,脉弱无力。
    3、鸡煮益母草
    组成:鸡一只(黑骨白毛者佳),益母草500g(分4份,一酒一醋、一姜汁、一川芎汁各浸透炒干)。
    做法:将制好的益母草,放入鸡堂内,用清汤煮,鸡淡吃,或酒送下亦可。鸡骨并药渣焙干为末,加归身120g、续断60g、姜18g为末,炼蜜为丸,每丸9g。每日早、中、晚各服l丸。
    作用:主治久不孕者。
    4、红花孕育蛋
    组成:鸡蛋1只,藏红花1.5g。
    做法:取鸡蛋1只,打一个口,放入藏红花1.5g,搅匀蒸熟即成,月经来潮的下一天开始服红花孕育蛋,1天吃1个,连吃9个。然后等下一个月经来潮的下一天再开始服,持续服3~4个月经周期。
    作用:主治气虚夹瘀不孕。
    5、当归远志酒
    组成:全当归、远志各150克,好甜酒1500克。
    做法:将全当归细切碎后与远志和匀,以白布袋贮置净器中,用酒浸泡,密封。7日后可开取,去渣备用。每晚温饮,随量饮之,不可间断。酒用尽,依法再制。功能活血通经,调和气血。
    作用:适用于妇女经水不调,或气血不足者。
    3、宫寒的饮食禁忌
    1、忌食刺激性食物
    有一部分痛经病人,是由于湿热蕴结胞宫所致。如此类病人再食辛辣温热之品,会加重盆腔充血、炎症,或造成子宫肌肉过度收缩,而使痛经加重。
    辛辣温热之品有辣椒、胡椒、大蒜、葱、姜、韭菜、烟、烈性酒及辛辣调味品等,痛经病人应该尽量少吃或不吃。
    2、忌食生冷寒凉食品
    妇女平时或经期,如嗜食寒凉生冷食品,血为寒凝,以致血行受阻,不通则痛,可致痛经;又多食此类食品,易伤脾阳,使寒湿不化,伤于下焦,客于胞中,血被寒凝致痛经。所以素体气阳虚者,或妇女正值经期或经期前后,应忌食生冷和寒凉性食品。
    此类食品包括:各类冷饮、各种冰冻饮料、冰镇酒类、生拌凉菜、螃蟹、田螺、蚌肉、蛭子、梨、柿子、西瓜、黄瓜、荸荠、柚、橙子等。
    3、忌食酸涩食物
    酸性食品味酸性寒,具有固涩收敛作用,使血管收缩、血液涩滞,不利于经血的畅行和排出,故痛经者忌食此类食物。
    酸性食物包括米醋、酸辣菜、泡菜、石榴、青梅、杨梅、草莓、杨桃、樱桃、酸枣、芒果、杏子、李子、柠檬等。
    二、宫寒应该吃什么水果
    宫寒与肾虚,脾虚,血虚,肝郁有关,宫寒女性平时应该少吃寒凉的水果,多吃性质偏热的水果,如荔枝,龙眼,榴莲,樱桃,椰子等水果;温性水果如芒果,桃子,释迦,金桔,乌梅,红枣,李子等水果也可以多吃。
    三、宫寒的饮食调理方法
    1、多吃黑色食物:黑入肾,对身体是特别好的,如黑米、黑木耳、黑枣等。
    2、多吃热性食物:生姜、巧克力、红糖、大枣、芡实、桂圆、荔枝这些都是驱寒温补之物,常吃对身体很好。
    3、另外,如果偶有受寒现象,例如淋雨、湿发出门时,一定要事后补救,给自己煎一碗驱寒汤。用红糖2汤匙、生姜7片,水煎10分钟即可,饮用1~2次就可以驱走寒气。
    4、一些具有温热性质的汤,例如酸辣汤、辣鱼汤、胡辣汤等,可以有效占据胃容量,减少进食量。另外它们所具有的温热性质,也可以缓慢地帮你蓄积体内热能,防止宫寒发生。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4-03 00:00:46

     造成宫寒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与体质有关,如平日就怕冷、手脚容易发凉的女性,由于体内阳气不足,就易出现宫寒。

     另一方面也与不良的生活习惯关系密切,如有些女性特别爱吃冷饮、着装单薄等。女人宫寒较为常见,也可划为“冬病夏治”的行列。如果子宫受寒邪困扰,就会引发月经不调,影响正常的受孕生育。怎么调理?首先是饮食调理,多吃补气暖身的食物。

      主题:当归金银花汤

     食材:当归 50克,金银花(也就是俗称的'二花)15克, 红枣十颗,黑豆一把,红糖二两,鸡蛋3至5枚

     做法:

     1。把当归和金银花用纱布包好,红枣黑豆洗净;

     2。当归、金银花、红枣黑豆和红糖一起放锅中熬煮,直至最后汤汁够一碗;

     3。鸡蛋洗干净,煮一会后敲碎蛋壳,像茶叶蛋一样,再煮,直到汤汁收到一碗即可喝汤、吃红枣、黑豆、鸡蛋。

     此汤在月经第一天服用,可暖子宫,宫寒者服用。

      食神提醒:

     一、夏天易惹上宫寒 别贪凉吃冰

     一些女性夏天贪凉,如好吃冷饮、生食。这样很容易导致寒气进入体内,而一旦滞留在体内就会伤脾伤肝。中医理论认为,肝藏血、脾统血,肝脾被伤害,统血和藏血功能降低,“血不循经”就容易出现女性经血不净,并且一些人夏季牙龈出血、鼻孔出血等都可能是这方面的原因。在中医传统养生中,女性体质属阴,的确不宜贪凉。

     二、宫寒常痛经 多喝当归金银花汤

     宫寒,是指女性肾阳不足,胞宫失于温煦所出现的下腹坠胀、疼痛,得热则缓和,白带多、痛经、月经失调、脉沉紧、舌苔薄白多津为主要症状者。造成宫寒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与体质有关,如平日就怕冷、手脚容易发凉的女性,由于体内阳气不足,就易出现宫寒。另一方面也与不良的生活习惯关系密切,如有些女性特别爱吃冷饮、着装单薄等。中医认为当归性温味甘辛,可用于调经止痛、润肠通便、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等症。

     三、夏季防治宫寒 从饮食保健做起

     盛夏防寒应从饮食做起,尽量少吃冷食,尤其是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不过,像西瓜、绿豆等食物,即使是在常温下,其本质也是寒性的,因此,对待这一类食物则要适可而止,根据个人体质来定。平时没事喝杯红糖姜茶可以化解寒气。在保健方面也需注意,给子宫保暖,尤其下身要少受凉,注意给小腹、腰部和双脚保暖。月经期间,女性不要久坐冰冷的凳子。

  • 祝由师
    回复
    2024-04-02 23:23:36

       一、四物汤

      做法:

      1、排骨洗净斩块,汆水捞起

      2、将当归、熟地、川芎、白芍各物洗净

      3、煮沸瓦煲里的清水,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沸,转文火煲一个小时,下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补血调经,润肤养发,改善面色苍白、肌肤粗糙等状况。

       二、滋阴山药小排汤

      原料:小排400克,山药150克,枸杞10克,胡萝卜30克,生姜3片,大骨汤适量,3碗水(约750毫升)。

      做法:

      1、排骨洗净,放入沸水中焯去血沫,山药、胡萝卜洗净去皮,切成滚刀块。

      2、锅内倒3碗清水,加入姜片,待水煮开之后,将猪骨汤倒进锅中。

      3、放入小排、胡萝卜、山药和枸杞,待水沸腾冒气后扣上盖子加热15分钟即可。

      功效:黄豆、山药和各种肉类都是补钙的好帮手,黄豆还含有丰富的'铁质,能让你青春常驻。

      三、桂圆红豆大枣汤

      材料:干桂圆30克、大枣50克、红豆150克、清水1500克。

      做法:

      1、红豆用清水洗净,浸泡2小时备用。

      2、桂圆去壳留肉备用。

      3、泡好的红豆、大枣、清水,上火煮沸。

      4、加入桂圆。

      5、再次沸腾后,转文火煲60分钟。

      治疗宫寒,食疗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从中医的角度上讲,通过食物来调理不仅温和安全,还可以治本。建议患有宫寒的女性朋友可通过食疗来调理。

宫颈糜烂和囊肿有什么区别

宫颈囊肿和息肉要怎么区分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