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生完孩子需要注意自身的保暖,而且也要避免受到风寒以及吃生冷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同时也要多吃一些含有营养的食物,可以补充体内的营养,平时也要注意室内的空气流通以及温度适中。在生完孩子后身体通常是比较虚弱的,因此可以多吃一些排骨汤、乌鸡汤等食物。
生完宝宝之后,产妈妈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很多,尤其需要格外注意自己的饮食,这样才能更快的促进身体的健康。那么,产妈妈生完宝宝之后,什么东西能吃,什么东西不能吃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了解一下女人产后饮食应注意什么的问题。
产后饮食宜忌是每个产妇或是产妇的家人必修的亦可。因为产妇的饮食无论对母体的恢复还是对宝宝乳汁的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少人都知道蛋白质对伤口的愈合和母婴营养的获取都有比较好的作用,但却不知道鸡蛋虽然有营养,但是过量食用鸡蛋,也不利于母婴的消化吸收,因此在产后不易使用过量的鸡蛋。这是产后饮食宜忌之一,那么下面我们一起看看产妇饮食宜忌,避免走进产后饮食误区。
1、忌多吃味精
为了婴儿不出现缺锌症,新妈妈应忌吃过量味精。一般而言,成人吃味精是有益无害的,而婴儿,特别是12周内的婴儿,如果哺乳期间的妈妈在摄入高蛋白饮食的同时,又食用过量味精,则不利。因为味精内的谷氨酸钠就会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过量的谷氨酸钠对婴儿,尤其是12周内的婴儿发育有严重影响,它能与婴儿血液中的锌发生特异性的结合,生成不能被机体吸收的谷氨酸,而锌却随尿排出,从而导致婴儿锌的缺乏,这样,婴儿不仅易出现味觉差、厌食,而且还可造成智力减退,生长发育迟缓等不良后果。
2、忌急于服用人参
有的新妈妈产后急于服用人参,想补一补身子。其实新妈妈急于用人参补身子是有害无益的。人参含有多种有效成分,这些成分能对人体产生广泛的兴奋作用,其中对人体中枢神经的兴奋作用能导致服用者出现失眠、烦躁、心神不安等不良反应。而刚生完孩子的新妈妈,精力和体力消耗很大,十分需要卧床休息,如果此时服用人参,反而因兴奋难以安睡,影响精力的恢复。
3、忌过多吃鸡蛋
医学研究表明,分娩后数小时内,最好不要吃鸡蛋。因为在分娩过程中,新妈妈体力消耗大,出汗多,体液不足,消化能力也随之下降。若分娩后立即吃鸡蛋,就难以消化,增加胃肠负担。分娩后数小时内,应吃半流质或流质饮食为宜。在整个产褥期间,根据国家给出的孕、新妈妈营养标准,每天需要蛋白质100克左右,因此,每天吃鸡蛋3~4个就足够了。过量食用鸡蛋也会,增肠胃负担,甚至容易引起胃病。
4、忌多吃红糖
红糖营养丰富,释放能量快,营养吸收利用率高,具有温补性质。新妈妈分娩后,由于丧失了一些血液,身体虚弱,需要大量快速补充铁、钙、锰、锌等微量元素和蛋白质。红糖还含有“益母草”成分,可以促进子宫收缩,排出产后宫腔内淤血,促使子宫早日复原。新妈妈分娩后,元气大损,体质虚弱,吃些红糖有益气养血、健脾暖胃、驱散风寒、活血化淤的功效。但是,新妈妈切不可因红糖有如此多的益处,就一味多吃,认为越多越好。因为过多饮用红糖水,不仅会损坏新妈妈的牙齿,而且红糖性温,如果新妈妈在夏季过多喝了红糖水,必定加速出汗,使身体更加虚弱,甚至中暑。此外,喝红糖水时应煮开后饮用,不要用开水一冲即用,因为红糖在贮藏、运输等过程中,容易产生细菌,有可能引发疾病。
5、忌坚硬粗糙及生冷食物
新妈妈脾胃功能尚未完全恢复,过于寒冻的食物会损伤脾胃影响消化,且生冷之物易致淤血滞留,可引起新妈妈腹痛、产后恶露不绝等。另外,新妈妈尽可能不要吃存放时间较长的剩饭菜。新妈妈也最好不要吃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海鲜等,否则容易引起过敏或是细菌感染,会直接影响到接受母乳的宝宝健康。但是,新鲜的水果,不包括在“禁忌”之内。水果,有促进食欲、帮助消化与排泄的作用,不必因“太凉”而不食用。而且一般在室内放置的水果不会凉到刺激新妈妈消化器官而影响健康的程度。
6、忌喝大量白开水
一般新妈妈在怀孕末期通常都会有水肿现象,而产后坐月子正是身体恢复的黄金时期,这段时间要让身体积聚的所有水分尽量排出,如果又喝进许多水,将可能不利于身体恢复。
如果是剖宫产的妈妈可能需要服一些药物,则仍需饮用适量的水分,但不要一次饮用大量水,而应该分次适量喝。
7、忌酸咸食物
酸性的咸味食物容易使水分积聚,而影响身体的水分排除,此外咸味食物中的钠离子更易使血液中的浓稠度增加,而让新陈代谢受到影响,造成血液循环减缓。新妈妈坐月子期间最好避免酸咸的食物。
有的新妈妈为了迅速瘦身,喝醋减肥。其实这样做不好。因为新妈妈身体各部位都比较弱,需要有一个恢复过程,在此期间极易受到损伤,酸性食物会损伤牙齿使新妈妈日后留下牙齿易于酸痛的遗患。食醋中含醋酸约3%~4%,若仅作为调味品食用,与牙齿接触的时间很短,不至于在体内引起什么不良作用,还可以促进食欲。所以,醋作为调味品食用,就不必禁忌。过咸的食品有回奶作用,在提倡母乳喂养的今天,新妈妈口味宜偏淡。
8、忌食大麦及其制品
大麦及其制品,如大麦芽、麦乳精、麦芽糖等食物有回乳作用,所以产后仍在哺乳期的新妈妈应忌食。
9、忌食辛辣燥热之物
产后新妈妈大量失血、出汗加之组织间液也较多地进入血循环,故机体阴津明显不足,而辛辣燥热食物均会伤津耗液,使新妈妈上火,口舌生疮,大便秘结或痔疮发作,而且会通过乳汁使婴儿内热加重。因此新妈妈忌食韭菜、葱、大蒜、辣椒、胡椒、小茴香、酒等。
10、忌食油腻食物
由于产后新妈妈胃肠胀力及蠕动均较弱,故过于油腻的食物如肥肉、板油、花生米等应尽量少食以免引起消化不良。同样道理,油炸食物也较难以消化,新妈妈也不应多吃。并且,油炸食物的营养在油炸过程中已经损失很多,比面食及其他食物营养成分要差,多吃并不能给新妈妈增加营养,倒是增加了肠胃负担。
新妈妈饮食宜清淡,尤其在产后5~7天之内,应以米粥、软饭、蛋汤、蔬菜等为主,不要吃过于油腻之物,如鸡、猪蹄等。产后5天若胃消化功能正常,可进补鱼、肉、鸡、猪蹄、排骨等食物。每日4~6餐,但不可食过饱或过于油腻。
11、忌吃老母鸡
由于老母鸡营养丰富,是补虚的佳品,所以我国民间历来有产后炖老母鸡给产妇吃的习惯,以达到补益产妇身体的目的。但是在生活中发现,不少产妇立即进补老母鸡,再加上其他营养丰富的食品,仍出现奶水不足或泌乳很少的现象,不能满足婴儿的需要。其实,造成奶水不足或无奶的原因之一就是产后立即吃老母鸡的缘故。
老母鸡营养丰富,为什么吃了它反而会回奶呢?这是因为妇女分娩以后,血中雌激素与孕激素水平大大降低,这时泌乳素才能发挥作用,促进乳汁的形成。母鸡肉中含有一定量的雌激素,因此,产后立即吃老母鸡,就会使产妇血中雌激素的含量增加,抑制泌乳素的效能,以致不能发挥作用,从而导致产妇乳汁不足,甚至回奶。雄激素具有对抗雌激素的作用,公鸡肉中含有少量雄激素,若产妇立即吃上一只清蒸小公鸡,将会使乳汁增多。
产后不久怀孕也容易导致新生儿出生时的危险。特别是做手术的女性,如果身体很快受孕,不利于子宫恢复,也不能为胎儿提供一个很好的生长环境。
产后不久怀孕危害不容小觑,因此建议各位产后的妈妈,在产后不久同房的时候,要做好安全避孕措施。以下几个避孕方式供新妈妈们选择:
1、避孕套
避孕套作为简单便捷的避孕方式被新爸妈们熟知,如果正确使用,会有很好的避孕效果。由于避孕套自身的物理特性,在不影响新妈妈的荷尔蒙分泌状态同时,还可以有效防止细菌进入私处,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来自北京医师协会妇产科专科医师分会理事的周红医生曾介绍到:“相比于服用避孕药物、依靠哺乳期等避孕方法,避孕套避孕是新妈妈的明智选择。”
新妈妈身体需要更多呵护,在选择避孕套时,一定要选择有品质保证的产品,这样才能为新妈妈的健康保驾护航。因此建议选择大品牌正规厂家,确保产品质量。比如历经80年时间考验的杜蕾斯就是口碑不错的大品牌,可供新妈妈选择。
2、宫内节育器
宫内节育器是放置在妇女子宫腔内的避孕装置,由于初期使用的装置多是环状的,通常也叫节育环。这是一个长效简单的避孕方式,一次放置即可避孕数年,且避孕成功率较高。由于它不影响排卵,不影响女性内分泌系统,会避免一般药物避孕的不良反应。但同时,节育环也存在一定的脱落的可能,需要定期检查,避免意外怀孕。一些新妈妈可能会出现痛经,腰酸腹坠,生殖道感染的症状,如果出现不适,建议尽早寻求专业医生的建议。
3、口服避孕药
口服避孕药由人工合成的雌激素和孕激素配制成的,这种方法避孕的成功率较高,但有时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同时哺乳期间服用药物可能会对宝宝的正常发育造成影响。
4、安全期避孕法
安全期避孕是一种传统的避孕方法。安全期避孕法一般不依赖外在的药物和工具,新妈妈可以凭借自己关于安全期的认知,达到避孕的目的。但会存在一定的失败的机率,如情绪和外在环境改变导致的排卵异常或月经紊乱都可能导致意外怀孕。
5、结扎避孕
结扎,俗称节育。结扎手术是长期避孕的一种有效方式,男性和女性都可以做结扎手术来避孕,这是产后夫妻同房的最高保障。但在手术前先三思而后行,和您的伴侣或家人沟通好,真的不想继续要宝宝时再决定进行这种避孕方式。
从青春期月经初潮开始,月经就好像一个老朋友,会伴随每个女人从青年走到老年。月经好像是女人身体状况的晴雨表,月经量多少,每个月是否准时,都会从某方面反映出身体的状况。每个女人对于月经,是又爱又恨,来的时候痛经,痛的死去活来,不来的时候,又担心身体会出问题。经常有老人会说,痛经不要紧,结婚就好了,生完孩子就好了,那么这种说法正确吗?
生完孩子,痛经就会好吗?
好朋友小王,最近生了宝宝,本来是件大喜事,但是却有一件事困扰着她。小王怀孕前,本来没有痛经的毛病,但是生完宝宝后,月经再次来临的时候,却开始痛经了,而且,月经量也比以前多了许多。小王想,身边很多人都说,生完孩子,就不会痛经了,为什么我本来不痛经,生完却痛的这么厉害?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带着疑问,小王去了医院,进行了检查,原来,小王产后得了盆腔感染,正是盆腔感染导致了小王的痛经。
女性为什么会痛经?
痛经分为
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顾名思义,就是从开始来月经就会有疼痛。而继发性痛经则是刚开始月经初潮并没有疼痛,在某一阶段才开始有疼痛。
1.原发性痛经
没有生产过的女性,宫颈口会比较狭窄,月经期间,经血及脱落的子宫内膜会排出不畅,阻塞宫颈口,从而引起痛经。这种原因导致的痛经,会在生孩子后有所缓解。 月经来潮时,女性体内会分泌一种,叫做前列腺素的的物质,这种物质含量的升高,会导致子宫收缩,血管痉挛,引发痛经。这种由激素导致的痛经,一般不会因为生孩子而缓解。2.继发性痛经
继发性痛经,通常是由一些宫内病症导致,例如子宫腺肌症、盆腔感染等。这些病症引起的痛经,要对症治疗,治好了病,痛经也就会随之消失了。而其中,子宫腺肌症,高发于30~50岁的经产妇,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产前没有痛经,反而生完了孩子,开始痛经了。
如何缓解痛经带来的疼痛呢?
针对原发性痛经,轻微的运动可以帮助经血的排出。严重一些的要多休息,注意保暖。也可以咨询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用一些中成药或者避孕药、止痛药,缓解经期的疼痛。继发性痛经,就一定要针对所患的病症,积极的治疗,达到治标治本的效果。
产后身体恢复良好的几个标志
1.恶露
一般产后42内,恶露就会排干净,如果恶露一直淋漓不尽,并且出现的异味,伴随着腹部的隐痛,那么有可能是盆腔感染,要尽快治疗。
2.月经来潮
采用母乳喂养的妈妈,大概会在产后四个月恢复月经,不采用母乳的妈妈,一般产后6周会来月经。如果,产后来月经出现严重的疼痛,要及时入院检查,以判断是否产后身体恢复不良,以及是否是发生了盆腔感染及其他疾病。
3.子宫复原
生完宝宝后,子宫逐渐恢复。产后42天,要回医院进行一个全面的检查。有经验的医生,可以通过,触摸子宫底的位置,判断子宫复原情况,也可以通过B超测量,子宫的大小,来判断子宫是否恢复良好。
【妈妈寄语】
希望每个妈妈,在生宝宝的同时都能够有意外的收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