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妇科

例假紊乱吃什么药调理

时间: 阅读:6299
例假紊乱吃什么药调理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六月雪

六月雪

2025-07-27 21:35:08

例假紊乱可以根据医嘱使用富含雌激素以及孕激素的药物来进行治疗,比如戊酸雌二醇片、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等等。如果是因为气血不足造成了例假紊乱,可以使用补气血的药物治疗,如果是缺铁性贫血,可以使用硫酸亚铁口服液补充。

调理例假的时候一定要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平时可以多参加锻炼。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徐长卿
    回复
    2024-04-03 04:04:40

    月经不规律怎么调理回来

     月经不规律怎么调理回来,月经是女生的正常生理想象,但有时候月经异常就不太好了,所以我们要注意好自己个人的卫生状况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注意事项,以下是关于月经不规律怎么调理回来。

      月经不规律怎么调理回来1

     1、月经频发,有可能是脾气虚弱或者肾气虚弱所致,也有可能是阴虚血热所致。可以到正规医院中医科就诊,辨明症状后服用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因脾气虚弱引起月经频发的患者,可以服用归脾丸进行调理。

     2、月经不规则,月经周期前后不定期、没有规律性,多考虑由于肝郁气虚所致,可以服用妇科调经片进行调理。

     3、如果表现为月经推迟不来、月经周期延长,经辨证后考虑为虚寒所致,可以服用艾附暖宫丸调理,要注意保暖。如果经辨证后,考虑由于血虚引起月经推迟,可以服用八珍益母丸进行调理 ,注意合理饮食,具体用药情的情况应谨遵医嘱。

     月经的不规律范围也是很大,它可能跟月经不调有细微的差距。月经不规律主要是指月经来潮的时间不规律,正常的人的月经一般是28天一个周期,前后差个3天之内都认为算正常

     有的月经不规律就是什么,要么就来的时间后错,比如超过28天、超过30天月经还不来潮,甚至2个月、3个月再来一次。有的是经期的提前,比如刚来完例假还不到20天又再次月经的来潮,或者是有的人是一会儿提前,一会儿后错,这一点就要叫月经的不规律。

     治疗上要首先要区分是功能性的,还是器质性的。临床上经常有人是因为这种压力、情绪异常,或者生活方式的改变,引起来月经的不规律,通过情绪的改善,通过药物的干预,可能月经能够来潮。

     还有的就是器质性疾病引起来的闭经,或者是一些比如像多囊卵巢,比如一些卵巢的、子宫的病变,这些引起来月经的经期不规律,治疗上去比较棘手。所以我们决定就是先确诊,然后再治疗,治疗上根据不同的情况,中药常用的比如用活血化瘀的药物针对瘀血,用疏肝理气的药物针对肝气郁结,用一些补气血的药物针对气血两虚、气血亏虚。

     专家提示:功能性引起月经不规律,通过情绪的改善、药物的干预,能够让月经来潮。器质性疾病引起来的闭经、月经经期不规律,治疗上根据不同的情况,中药常用活血化瘀、疏肝理气、补气血的药物进行调理。

      月经不规律怎么调理回来2

      自我按摩调理

     月经方面的病在治疗上应以调理脾胃、补益冲任为主,这样月经的问题自然就解决了。平时多自己按摩,可以缓解月经不调的症状。

     先取仰卧位,以右手鱼际先揉按腹部的气海穴(体前正中线,脐下1寸半)约1分钟,再以右手拇指指腹罗纹面依次点按双侧下肢的三阴交穴,每穴点按一分钟,最后以一手手掌按摩小腹部约1分钟。

     再改取俯卧位,先以两手手掌在腰骶部上下往返反复按摩2分钟,再以双手拇指指端依次点按肾俞、命门、八髎等穴各30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度,最后再以双手五指同时提拿双侧肾俞穴各3次。

      适当运动

     运动可以增强体力,促进血液循环。月经不调可能会影响到女性的`正常生活,还有可能会致使其腰酸背痛。许多女性一直误解月经不调,或经期有不适情况是不可以进行运动的。其实,刚好相反适当的运动可以改善月经不调症状,调整经期节律。

      摒弃不良的生活习惯

     很多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导致月经不调的病因,作息时间不规律和贪凉,经常吃补品,蹦迪和快餐,过度节食和嗜好烟酒,情绪异常,压力很大,滥用药等。因此,产后妈妈们千万不要熬夜,以免影响生理节律及内分泌协调性。

     经期受寒冷刺激,会使盆腔内的血管过分收缩,可引起月经过少甚至闭经。因此,妈妈们日常生活应有规律,避免劳累过度,尤其是经期要防寒避湿。

      调节情绪

     情绪保持平和,紧张焦虑也会使卵巢功能紊乱。心情抑郁或沮丧常常使月经量减少甚至闭经,而情绪紧张可使月经量增多,月经提前。

     长期的精神压抑、生闷气或遭受重大精神刺激和心理创伤,都可导致月经失调或痛经、闭经。

      月经不规律怎么调理回来3

     1、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精神刺激和情绪波动。个别女性在月经期有下腹发胀、腰酸、乳房胀痛、轻度腹泻、容易疲倦、嗜睡、情绪不稳定、易怒或易忧郁等现象,均属正常,不必过分紧张。

     2、注意卫生,预防感染。注意外生殖器的卫生清洁。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避免过劳。经血量多者忌食红糖。

     3、防止过度节食,戒烟限酒,注意自己的饮食结构,多食用瘦肉、谷类、深绿叶蔬菜及含钙丰富的食物,不宜过食生冷,保持心情舒畅,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4、注意内裤要柔软、棉质,通风透气性能良好,要勤洗勤换,换洗的内裤要放在阳光下晒干。

     5、不宜吃生冷、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多饮开水,保持大便通畅。血热者经期前宜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忌食葱蒜韭姜等刺激运火之物。气血虚者平时必须增加营养,如牛奶、鸡蛋、豆浆、猪肝、菠菜、猪肉、鸡肉、羊肉等,忌食生冷瓜果。

     6、长期月经不调要注意饮食调理,如多喝黑木耳红枣茶、浓茶红糖饮、山楂红糖饮等。如果症状仍未改善建议及时到医院检查,明确病因,以便遵医嘱及早针对性的治疗。

      月经不调吃什么药好?

     1、当归丸:养血补气,调经止痛。用于血虚症引起的月经不调。

     2、七制香附丸:开郁顺气,调经养血。主治月经错后,胸肋胀痛,白带量多。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月经不调。注意,阴虚发热着慎用。

     3、益母草膏:活血调经,用于月经量少,产后腹痛。

     4、加味逍遥丸:舒肝清热、健胃养血。用于两肋胀痛,倦怠食少,月经提前。注意,忌食生冷油腻,切忌气恼劳碌。

     5、乌鸡白凤丸: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用于气血两虚,月经不调,腰腿酸软,白带量多。

      若女性有痛经,可服用以下药物:

     1、妇科得生丸:解郁调经。用于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行经量少,经色暗紫,淋漓不畅夹有血块,胸肋乳房作胀等气滞血瘀型痛经。

     2、经丸(片):活血散寒,温经止痛,用于小腹冷痛,遇热则舒,行经量少,色暗有血块,畏寒便溏,舌苔白腻等寒湿凝滞型痛经。

     需要注意的是,月经不调、痛经患者选用中药应有简单的辩证知识,这样有利于正确用药,但如服药后症状不见缓解,且病症迁延,建议去医院检查是否患有贫血及其他器官的疾病,以免延误病情。

  • 半夏
    回复
    2024-04-03 04:04:40

    社会高速发展,人类身体也在高速运作,每天如此反复,总是会受不住的。因此,有不少社会新女性有着不少毛病,月经混乱是其中一种,也是烦扰着不少新女性。所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很多女性都会四处寻药。那么,治疗月经紊乱的药物有哪些呢?


    治疗月经紊乱的药物

    1、内分泌紊乱的出现会影响女性的生理期正常,而这种情况的主要治疗方法就是通过药物进行治疗和缓解,其中如果存在雌激素分泌异常的话,还需要吃点激素类药物,但是不宜过多。


    ①乌鸡白凤丸:


    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用于气血两虚,月经不调,腰腿酸软,白带量多。


    ②加味逍遥丸:


    舒肝清热、健胃养血。用于两肋胀痛,倦怠食少,月经提前。注意,忌食生冷油腻,切忌气恼劳碌。


    ③当归丸:


    养血补气,调经止痛。用于血虚症引起的月经不调。精彩阅读:女性自慰手淫方法


    ④七制香附丸:


    开郁顺气,调经养血。主治月经错后,胸肋胀痛,白带量多。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月经不调。注意,阴虚发热着慎用。


    ⑤益母草膏:


    活血调经,用于月经量少,产后腹痛。


    ⑥妇科得生丸:


    解郁调经。用于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行经量少,经色暗紫,淋漓不畅夹有血块,胸肋乳房作胀等气滞血瘀型痛经。


    ⑦痛经丸(片):


    活血散寒,温经止痛,用于小腹冷痛,遇热则舒,行经量少,色暗有血块,畏寒便溏,舌苔白腻等寒湿凝滞型痛经。


    2、女性如果患上妇科炎症、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巧克力囊肿的话,都会导致月经发生紊乱,甚至还会出现停经、闭经及卵巢早衰等情况,具体治疗方法、吃什么药还需要进一步分析才能确定。


    月经紊乱怎么治疗

    1、针对病因治疗。对于病理原因,需要针对其具体病因进行相应治疗。


    2、止血与纠正贫血。由于经期长及经量多造成。除一般止血措施外,可酌情选用激素或刮宫止血。予口服补血药物或输液治疗。


    3、调整周期。可采用雌激素、孕激素单一或联合的周期治疗,也可用中药治疗。


    4、不孕。根据患者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改善卵巢的功能或代替垂体及下丘脑的部分功能。


    5、减少月经失调的发生。青春期前即应学习、了解一些卫生常识,对月经来潮这一生理现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消除恐惧及紧张心理。经期应注意保暖,忌寒冷刺激;注意休息、减少疲劳,加强营养,增强体质;应尽量控制剧烈的情绪波动,避免强烈的精神刺激,保持心情愉快。


    引起月经紊乱的原因有很多,如果发现自己有月经不规律、闭经,甚至不规则子宫出血或异常子宫出血情况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可以通过B超、宫腔镜或腹腔镜检查,或内分泌测定,判断是否患有月经紊乱,以及明确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有利于更好的恢复健康,减少对生育的影响。

  • 离亭燕
    回复
    2024-04-03 04:04:40

    内分泌失调容易导致气血运行失常,出现痛经、月经失调或子宫肌瘤等问题,中医针对内分泌治疗主要以中药调理为主,根据每个人的身体情况进行辩证施治。中药可清除体内代谢淤积,平衡女性气血,使内分泌系统恢复正常运行。内分泌失调吃什么中药?

    根据月经周期不同时间给予不同的药方:

    1、月经来前5天服用药方: 川芎、柴胡、女贞子、白芍、巴戟天、枸杞、当归各10g,熟地黄12g,淫羊藿15g,菟丝子20g。

    2、月经期药方,自月经首日起服用: 牛膝、香附、泽兰、柴胡各10g,川芎、当归各12g,鸡血藤15g,熟地黄20g,益母草30g。

    3、经后期药方,自月经第6天开始服用: 当归、五味子、山茱萸、覆盆子、紫河车各10g,菟丝子12g,山药20g,熟地黄20g,山楂30g。

    4、经间期药方,月经中期开始服用: 女贞子、香附、当归、柴胡、覆盆子10g,仙茅、枸杞各15g,菟丝子、淫羊藿各20g。

    以上中药汤剂为1天一剂。持续服用5天。建议内分泌患者服用中药前最好先咨询医生意见。

    更多精彩,请看趣味组图:

    妇科内分泌检查需知 高龄妈妈备孕二胎检查

  • 木槿
    回复
    2024-04-03 03:03:30

      月经不调在于女性的月经周期紊乱,还有月经经血含量与形状的不正常,出现这种问题的时候,我们不能一直拖着,必须努力找到方法去应对。虽然很多人在普通的生病时会第一时间想到西医治疗,但是对于妇科来说还是会有很多人选择中医调理的,那么,月经不调吃什么中药调理好?

    月经不调吃什么中药调理好

      1、当归川芎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滋补肝肾。主治月经不调。

      偏方组成:当归9克,川芎5克,炒白芍6克,熟地9克(经闭不用),续断9克,制香附9克,炒乌药6克,炙甘草3克,丹参9克,炒白术9克,茯苓9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加减:兼有白带者,加黄柏6克(盐水炒),苍术6克,炒山药9克,芡实米9克,炒扁豆9克,去熟地;先期色紫患者,加丹皮6克,生地6克,炒桅子6克;后期原方倍当归。

      2、地骨皮女贞子

      功能主治:养阴凉血止血。主治月经不调(中期出血)。

      偏方组成:生地炭24克,地骨皮12克,炒白芍12克,旱莲草12克,女贞子12克,槐米炭30克,仙鹤草30克,鹿衔草30克,荠菜3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于中期出血前2~3天开始服用,连用5~7剂。

      3、柴胡白芍

      功能主治:清热养阴,调气理血。主治月经先期、经量血多或非时出血(少量)。

      偏方组成:柴胡6克,白芍12克,女贞子12克,旱莲草10克,麦冬10克,地骨皮10克,自茅根12克,香附10克,地榆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每剂分2次服用,早饭前及晚饭后1小时各温服1次。

      加减:本方适宜因血热所致之月经先期、经量血多及轻微的非时出血诸症。实热者,可酌加丹皮、青蒿、黄柏;虚热者,宜以生地、地骨皮为主,配滋阴壮水及阿胶等养血柔阴之品自可收功;郁热者,可以本方与丹桅逍遥散合参化裁治之。

    月经不调怎么调理

      首先是饮食方面,尤其是爱美的女性们不要因为减肥过度节食,为了早日瘦下来而不吃主食的话,姨妈很容易出走的。所以要注意饮食结构,多吃瘦肉、谷类和新鲜的水果和蔬菜,生冷刺激的食物尽量少吃或不吃。

      还有就是一定要注意卫生,预防感染,勤换洗内裤,喜好的内衣等最好放在太阳下晒干,选择适合自己的内衣,保证透气性。而且现在是冬季,气温比较低,女生们在室外也要注意保暖,避免寒气侵袭哦。

      一些女性在月经期间会有腹痛腰酸等情况,也会产生焦虑忧郁的情绪,这其实都是正常的,不要过分紧张。当然还是要学会调节情绪,保持一个愉快的心情,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释放压力。

      长期月经不调需要调理,如果一直没有改善就需要及时就医了,根绝医嘱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当然健康的生活方式还是很有必要的,保持营养充足,让自己的身体有充分的休息哦。

怀孕了发现左侧卵巢囊肿怎么办

卵巢早衰针灸多久见效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