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妇科

多囊性卵巢综合症是什么

时间: 阅读:4909
多囊性卵巢综合症是什么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望月砂

望月砂

2025-07-28 11:05:12

多囊性卵巢综合征通常是一种常见的生殖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可能与遗传或者是环境等因素有一定的关系,会引起月经异常或者是痤疮,而且还会影响到正常的怀孕。

多囊性卵巢综合征可以配合医生是用复方避孕药等药物进行治疗,并且还要注意改善饮食,避免身体过度肥胖。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4-03 08:08:59

  • 离亭燕
    回复
    2024-04-03 08:08:59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以稀发排卵或无排卵、高雄激素或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为特征的内分泌紊乱的症候群。病征包括月经稀发或闭经、慢性无排卵、不孕、多毛及痤疮等。因持续无排卵,严重情况下会使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增加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治疗方案选择非常复杂,针对不同症状改善和生育要求而不同。需要长期的关注。
    1.肥胖与胰岛素抵抗
    增加运动以减轻体重,纠正由肥胖而加剧的内分泌代谢紊乱,减轻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使IGF-1降低,IGfBP-1增加,同时SHBG增多使游离雄激素水平下降。减轻体重可使部分肥胖型PCOS者恢复排卵,并可预防2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二甲双胍治疗,伴或不伴有糖尿病者均可使用,能有效地降低体重,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水平,使毛发减少甚至可恢复月经(25%)与排卵。由于肥胖和胰岛素抵抗是PCOS的主要病因,故凡可减轻体重与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药物均可治疗本综合征。
    2.药物诱导排卵
    (1)氯米芬 是PCOS的首选药物,排卵率为60%~80%,妊娠率30%~50%。氯米芬与下丘脑-垂体水平的内源性雌激素竞争受体,抑制雌激素负反馈,增加GnRH分泌的脉冲频率,从而调整LH与FSH的分泌比例。氯米芬也直接促使卵巢合成和分泌雌激素。服用本药后,卵巢因过度刺激而增大(13.6%),血管舒张而有阵热感(10.4%)、腹部不适(5.5%)、视力模糊(1.5%)或有皮疹和轻度脱发等副作用。
    治疗期间需记录月经周期的基础体温,监视排卵,或测定血清孕酮、雌二醇以证实有无排卵,指导下次疗程剂量的调整。若经氯米芬治疗6~12个月后仍无排卵或受孕者,可给予氯米芬加HCG或糖皮质激素、溴隐亭治疗或用HMG、FSH、GnRH等治疗。
    (2)氯米芬与绒促性素(HCG)合用 停用氯米芬后第7天加用绒促性素(HCG)。
    (3)糖皮质激素与氯米芬合用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是基于它可抑制来自卵巢或肾上腺分泌的过多雄激素。通常选用地塞米松或泼尼松。2个月内有效率35.7%,闭经无排卵者的卵巢功能得到一定恢复。用氯米芬诱发排卵无效时,可在治疗周期中同时加服地塞米松。
    (4)尿促性素(HMG) 主要用于内源性垂体促性腺激素与雌激素分泌减少的患者,尿促性素(HMG)是从绝经期妇女尿中纯化的提取物,内含FSH与LH,两者比例为1∶1,每安瓿含FSH和LH各75U。尿促性素(HMG)被视为治疗无排卵不孕的备选诱发排卵药物,因其副作用较多,诱发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危险性较大。绒促性素(HCG)的治疗剂量应因人及治疗周期而异,并备有严密的卵泡成熟监测措施,防止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
    (5)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GnRH可促进垂体的FSH和LH释放,但长期应用使垂体细胞的GnRH受体不敏感,导致促性腺激素减少,从而减少卵巢性激素的合成。其作用可逆,开始对垂体的FSH、LH和卵巢的性激素起兴奋作用,14天后下降至正常水平,28天达去势水平。但由于GnRH-A价值昂贵,用量大,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6)FSH FSH有纯化的和重组的人FSH(rhFSH)2种。FSH是多囊卵巢较理想的治疗制剂,但价格昂贵。并可能引起OHSS。应用过程中,必须严密监测卵巢变化。FSH也可与GnRH-A联合应用,以提高排卵成功率。
    (7)溴隐亭 适用于伴有高PRL的ICOS患者餐后服用。
    3.双侧卵巢楔形切除
    适用于血睾酮升高、双侧卵巢增大而DHEA、PRL正常(提示主要病因在卵巢)者,切除部分卵巢,去除卵巢产生过多的雄激素,可纠正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节紊乱,但切除的部位和切除的组织量与疗效有关,有效率不等。妊娠率为50%~60%。术后复发率高,如并发盆腔粘连,则不利于妊娠。腹腔镜下卵巢烧灼术或切除术亦可收到一定效果。
    4.多毛症治疗
    可定期剪去或涂以“脱发剂”,切忌拔除,以防刺激毛囊过度生长,亦可作电蚀治疗或应用抑制雄激素药物治疗。
    (1)口服避孕药 以雌激素为主的雌、孕激素复合片较理想,可抑制LH分泌,降低血睾酮、雄烯二酮和DHEAS,增加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浓度。
    (2)孕激素 有弱的抗雄激素和轻度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的作用,可降低睾酮和17-酮类固醇的水平。以甲羟孕酮(安宫黄体酮)较常用。一般口服。此外,醋酸酯环丙孕酮(CPA)属高效孕酮,有较强抗雄激素作用。常与炔雌酮同服。
    (3)GnRH-A 在月经周期的第1~5天开始使用,现已有经皮吸入、皮下和肌内注射等多种制剂可供选用。同时加服炔雌酮可避免用药后雌激素所致的不良反应。
    (4)地塞米松 适用于肾上腺来源的高雄激素血症,每晚口服。
    (5)螺内酯 通过阻止睾酮与毛囊的受体结合,也可通过抑制17α-化酶而干扰卵巢雄激素的合成。可使患者的毛发生长减少,毛发变细。高雄激素血症伴无排卵的月经失调者可于月经的第5~21天使用,可使部分患者月经周期及排卵恢复。
    5.人工月经周期
    对于无多毛的患者而又无生育要求者,可给予孕激素行人工周期治疗,以避免子宫内膜的过度增生和癌变。

  • 离亭燕
    回复
    2024-04-03 07:07:49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以持续无排卵或者少排卵、高雄激素表现或者卵巢多囊样改变为特征,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和肥胖,根据2017年调查,在中国女性中的发病率约5.6%,在月经不调和不孕患者中比例更加高。
    多囊卵巢综合征目前普遍采用的诊断标准是2003年欧洲生殖和胚胎医学会与美国生殖医学会提出的鹿特丹标准:
    1. 很少排卵或者无排卵;
    2. 高雄激素的临床表现和(或)高雄激素血症;
    3. 卵巢多囊样改变。
    以上三点只要符合两点均可以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

吃了黄体酮对尿检有没有影响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方式有哪些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