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妇科

外伤引起的闭经怎么办

时间: 阅读:4662
外伤引起的闭经怎么办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望月砂

望月砂

2025-07-12 09:57:15

通常情况下,外伤不会造成闭经等症状发生。会出现闭经,这可能是体内激素分泌发生问题后导致的,也有可能是女性宫腔部位受到细菌感染后造成的妇科炎症。

如果女性出现闭经,建议到当地正规医院进行体内激素检测以及卵泡功能检测等检查。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芍药
    回复
    2024-03-02 13:13:01

  • 芍药
    回复
    2024-03-02 13:13:01

    年轻的女性如果“闭经”了,除了尽可能的治疗外还要身心开朗!会引起很多不可预知、不堪言状的疾病,保健药物可以按照说明坚持服用(天然)“维生素E”;使用药草治疗!
    用“九死还魂草---卷柏”10---15克煮水喝,可以根治闭经(遵照医属)!
    九死还魂草---卷柏 是一味消炎止血药,常用来治头昏头痛,胃痛,腰痛,手脚麻木,骨质增生,高血压,大便不通,大便出血,痔疮,小便黄,咽喉炎,孝喘,咳嗽,咳血、吐血、便血、脱肛、结石、月经过多、子宫出血、闭经、痛经、妇科炎症、风湿痛、跌打损伤、烫火伤、外伤出血、感冒,衄血,血崩、等疾病。
    祝身体健康!

  • 空青
    回复
    2024-03-02 12:12:51

       活血化瘀药综述

      凡以通行血脉、消散淤血为主要作用的中药材,称活血化瘀药。多属辛散温通之品。具有疏通血脉、活血化瘀,破血消症、调经止痛、散疼消肿、化瘀止血等功效,主要治疗血瘀证。

      活血化瘀药,味多辛苦,主归肝心经,入血分。善于走散通行,而有通利血脉、消散瘀血的作用,并通过活血化瘀作用,而产生止痛、调经、破血消症、疗伤消肿、活血消痈等作用。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多种疾病的致病因素。

      活血化瘀药物主治范围很广,适用于瘀血阻滞所致的各种病证,如瘀阻疼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腹痛,症瘕积聚,跌打损伤、骨折肿痛,风湿痹痛等。

       一、活血止痛药

      本类药物大多具辛行,辛散之性,活血每兼行气,有良好的止痛作用,主治气血瘀滞所致的痛证,如头痛,胸胁痛,心腹痛,痛经,产后腹痛,痹痛及跌打损伤瘀痛等。亦可用于其他瘀血证。主要功效是养血和血脉。

      活血止痛药各有其特点,在应用时应根据疼痛的不同部位和病情,选择相应的药物,并作适当配伍。如肝郁血瘀者,选兼理气疏肝之品,并配其他疏肝理气药。外伤科痈肿伤痛,选兼消肿者,并配活血疗伤,活血消痈之品。妇女经产诸痛,配养血活血调经之品。

      配伍:肝郁血瘀+疏肝理气药(川芎、郁金)

      外伤+活血疗伤药(乳香、没药)

      妇女经、产疼痛+活血调经药(姜黄、丹参)

      1、川芎:

      辛温,归肝胆心包经。

      功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主治:(1)用治心脉瘀阻,胸痹绞痛。

      (2)肝经气滞血瘀,胸胁胀痛或刺痛。

      (3)妇女月经调,痛经闭经或产后瘀阻腹痛。

      (4)疮痈肿痛。

      (5)风寒痹证,头痛,关节疼痛。

      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

      2、姜黄:

      辛苦温,归肝脾经。

      功能:活血行气,通经止痛,驱风疗痹。

      主治:(1)气滞血瘀引起的胸胁刺痛,心腹疼痛,痛经、闭经及外伤瘀肿作痛等证。

      (2)适于风湿痹痛,尤以风湿肩臂痛为优。

      (3)外用可治疮痈肿痛。

      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

      3、乳香:

      辛苦温,归肝心脾经。

      功能: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

      主治:(1)可治风湿痹证,血分瘀滞,心腹诸痛,外伤瘀肿作痛。

      (2)妇女血瘀,闭经,痛经。

      (3)用于疮疡初起,红肿热痛。或疮疡溃破,久不收口。以及瘰疬、痰核坚硬不消者。

      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

      4、没药:

      苦辛平,归心肝脾经。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功能: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主治:(1)胸腹瘀痛。痛经。经闭。

      (2)跌打损伤。痈肿疮疡。肠痈。

      (3)目赤肿痛。

      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

      5、郁金:

      辛苦寒,归肝胆心经。

      功能: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开窍,凉血止血,利胆退黄。

      主治:(1)气滞血瘀引起的胸胁刺痛、痛经、闭经、症瘕痞块及肝脾肿大等证。

      (2)温热病,高热谵语,湿温浊邪蔽窍,神志不清,痰蒙心窍,痰热癫狂。

      (3)血热妄行引起的吐血、衄血、尿血及崩漏、倒经等证。

      (4)湿热黄疸、胆道结石等。

      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

      6、五灵脂:

      苦咸甘温,归肝经。活血止痛,化瘀止血。

      功能:活血止痛,化瘀止血。

      主治:(1)血分瘀滞引起的妇女痛经、胸痹心痛、脘腹刺痛等证。

      (2)适于出血而内有瘀滞的病证,如少腹刺痛、妇女崩漏经多之证。

      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

      7、延胡索:

      辛苦温,归肝肺脾心包。

      功能:活血散瘀、利气止痛。

      主治:(1)淤血阻滞,胸痹绞痛,胃脘刺痛不可忍,属淤血内滞者。

      (2)气滞血瘀,妇女痛经。

      (3)肝经气滞血瘀,胸胁胀满疼痛。

      (4)治寒滞肝脉,风寒痹证,跌打伤痛等证。

      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

      8、银杏叶。

      甘涩性平,小毒,归心肺脾经。

      功能:活血养心,敛肺涩肠。

      主治:(1)胸痹心痛。喘咳痰嗽。

      (2)泄泻痢疾。白带。

      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

      9、赤芍:

      苦微寒,肝脾经。

      功能:清热凉血。活血祛瘀。

      主治:(1)温毒发斑。吐血衄血。肠风下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

      (2)闭经。痛经。崩带淋浊。

      (3)瘀滞胁痛。疝瘕积聚。跌扑损伤。

      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

      10、蒲黄:

      味甘微辛,性平,归肝心脾经。

      功能:止血。祛瘀。利尿。

      主治:(1)吐血。咯血。衄血。备痢。便血。崩漏。外伤出血。

      (2)心腹疼痛。经闭腹痛。产后瘀痛。痛经。跌扑肿痛。血淋涩痛。带下。

      (3)重舌。口疮。阴下湿痒。

      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

      ****药物功效比较:

      1、川芎、郁金

      均能活血化瘀、行气解郁:可治血瘀气滞诸证。

      川芎活血化瘀力强,温通血脉(温)。

      寒凝血瘀=川芎+当归——温经汤。产后恶露不行=川芎+当归+桃仁——生化汤。肝郁气滞=川芎+柴胡+白芍+香

      附——柴胡疏肝饮。心脉郁阻=川芎+丹皮+桂枝+檀香。跌打损伤=川芎+三七+乳香+没药。

      郁金行气解郁力强。清心凉血(寒)肝郁气滞血瘀,肝郁化火妄行常+木香:

      2、姜黄、郁金

      姜黄与郁金为同一植物的不同部位,均能活血散瘀,行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之证。

      姜黄用其根茎,辛温行散,祛瘀力强,温通经络,用治寒凝气滞血瘀之证为佳,且可用于治疗风湿痛。

      郁金用块茎,苦寒降泄,行气力强,且凉血,以治血热淤滞之证为宜,又能利胆退黄,清心解郁而用于湿热

      黄疸,热病神昏等证。

      3、延胡索、姜黄

      均能活血行气止痛,可治气滞血瘀的各种疼痛。

      延胡索(元胡)效力佳,一身疼痛皆治。心痛、胃痛、肝郁胁痛、妇女产后疼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

      姜黄通经止痛:长于行肢臂而行臂痛。治牙痛=姜黄+白芷+细辛

      4、川芎、丹参

      均能活血化瘀,活血调经。用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

      川芎性味辛温,兼行气、祛风止痛之功,为“血中气药”,能治一切气血瘀滞之证,又能“上行头目”,无

      论风寒、风热、风湿诸外风头痛,以及血虚、血瘀头痛均可随证配伍用之。

      丹参性味苦性微寒,能凉血消痈、安神。适宜于血瘀有热者。对疮疡痈肿及热病烦躁昏迷、杂病心悸失眠之

      证亦常使用丹参。

      5、乳香、没药

      均能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主治外伤科跌打损伤、疮疡痈肿及瘀滞心腹诸痛,常相须而用。其治疮疡痈肿,

      肿毒初起配清热解毒药同用,起消肿止痛之功。后期破溃久不收口,可起生肌敛疮之功。活血作用大致与桃

      仁、红花相仿。

      乳香偏于行气、伸筋。

      没药偏于散血化瘀。

      缺点为味难服,胃肠功能弱者慎用或减量使用。

      6、蒲黄、五灵脂

      均为活血化瘀药。

      蒲黄生用活血化瘀作用比五灵脂强。五灵脂又分为糖灵脂和米灵脂,以前者为好。二药合用作用加强,与

      桃仁、红花作用相似,但特点为尚有理气止痛功能,对瘀血疼痛明显者用之较好。

       二、活血调经药

      本类药物具有活血祛瘀之功,又善调畅血脉而调经。主治妇女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及产后瘀滞腹痛之证。亦可用于瘀血痛证、症瘕以及跌打损伤,疮痈肿毒等。

      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之疏泄功能正常则气血调畅,经有定时,经行调畅。故在使用活血调经药时,常配伍疏肝理气之品。

      1、丹参:

      苦微寒,归心肝经。

      功能:活血化瘀,凉血消痈,清心除烦。

      主治:(1)血滞诸痛,妇女月经不调、痛经。淤血阻滞胸痹。肝郁血滞胁痛及外伤瘀肿疼痛。

      (2)热痹,关节红肿疼痛,热毒疮疖及乳痈肿痛。

      (3)适于血热及痈疮,热入营血,高热谵语,烦躁不安,舌绛发斑等。

      (4)心悸怔忡,烦热失眠。

      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

      2、红花:

      辛温,归心肝经。

      功能: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主治:(1)妇女血瘀引起的闭经、痛经、产后瘀阻腹痛及症瘕积聚等证。

      (2)淤血所致之头痛,胸痛,脘腹痛及风湿痹证,关节疼痛。

      (3)外伤瘀肿作痛、疮痈肿痛及血分瘀热、斑疹暗紫等。

      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

      3、桃仁:

      苦甘平,有小毒,归心肝大肠经。

      功能:活血化瘀,润肠通便。

      主治:(1)妇女血分瘀滞所致之闭经、痛经、产后瘀阻腹痛、症瘕及外伤瘀肿作痛等证。

      (2)肠痈腹痛。每与清热凉血解毒药配伍应用。

      (3)主治津伤肠燥,大便秘结。

      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

      4、牛膝:

      苦甘酸平,归肝肾经。

      功能:活血通经,补益肝肾,利尿通淋,引血下行。

      主治:(1)妇女血分瘀滞,痛经、闭经,产后瘀阻腹痛,及难产胞衣不下等证。

      (2)善治血热上逆,引起的吐血,鼻衄。虚火上炎所致之口舌生疮,咽肿牙痛。以及肝肾阴虚,肝阳上

      亢,眩晕头痛。

      (3)用于湿热下注,热林、血淋。以及湿热痹证。

      (4)可用治肝肾不足,腰膝酸痛,筋骨无力等。

      川牛膝长于活血通经,怀牛膝长于补肝肾,强筋骨。土牛膝长于清热利咽,活血通淋,

      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

      川牛膝

      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

      怀牛膝

避孕药有作用吗

月经推后还没来怎么办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