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妇科

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的用法用量

时间: 阅读:12105
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的用法用量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金钱草

金钱草

2025-08-05 10:19:29

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可以通过平板法使用。使用时需要把该试剂直接和全血或者是10%的红细胞生理氯化钠悬液严格的按照1:1的比例使用,不需要进行稀释,能够根据有无凝集对结果进行判定。

另外也可以进行试管法,主要是利用该药物和5%的红细胞生理氯化钠悬液按照1:1的比例使用,不需要稀释,但是需要摇晃均匀之后直接在室温当中静置一个小时。不建议自行用药,建议到医院面诊后,遵医嘱使用,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蓦山溪
    回复
    2024-03-02 17:17:26

    用抗A和抗B血清确定血型,此为临床检验室常用的正定型法
    加入血清后,若抗A管发生凝集反应,而抗B不发生凝集,则证明红细胞膜上带有A抗原,血型为A型
    加入血清后,若抗B管发生凝集反应,而抗A不发生凝集,则证明红细胞膜上带有B抗原,血型为B型
    加入血清后,若抗A抗B管均发生凝集反应,则证明红细胞膜上带有A、B抗原,血型为AB型
    加入血清后,若抗A抗B管均不发生凝集反应,则证明红细胞膜上没有A、B抗原,血型为O型

    顺便说Rh血型,和ABO血型系统的鉴定方法相同
    加入标准抗D血清后,若发生凝集反应,则证明红细胞膜上有D抗原,Rh血型为阳性
    加入标准抗D血清后,若不发生凝集反应,则证明红细胞膜上没有D抗原,Rh血型为阴性

    上述都是血型鉴定的正定型法,临床实验室通常会在做正定型的同时做血型鉴定的反定型,以此来验证正定型结果的正确性,以免发生错误。
    血型鉴定的反定型就是和正定型倒过来,用洗涤过的带有A、B抗原的标准红细胞加入待测标本的血浆中,结果判断你可以自己考虑一下,希望思考完之后你会记住,以后不会忘记了。

    检验科 江烨炜

  • 木槿
    回复
    2024-03-02 17:17:26

    原理:A型红细胞膜上含有A抗原,B型红细胞膜上含有B抗原,AB型红细胞膜上含有A、B抗原,抗A、抗B试剂是分别针对A抗原和B抗原的特异性抗体。可利用红细胞凝集试验,通过正、反定型准确鉴定ABO血型。正定型,是用已知的抗A、抗B试剂与受检者的红细胞混合时,与抗A试剂发生凝集者即为A型,与抗B分型试剂发生凝集者即为B型,与抗A、抗B试剂均发生凝集者即为AB型,与抗A、抗B试剂均不凝集者即为O型。所谓反定型,是用已知A细胞和B细胞来测定血清中有无相应的抗-A或/和抗-B.
    试剂1:抗A分型试剂(蓝色)
    试剂2:抗B分型试剂(黄色)
    试剂3:5%A、B及O型红细胞盐水悬液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3-02 17:17:26

    生理盐水凝集法
    ①玻片法:操作简单,适于大量标本检查,但反应时间长;被检查者如血清抗体效价低,则不易引起红细胞凝集,因此,不适于反向定型。
    ②试管法:由于离心作用可加速凝集反应,故反应时间短,而且,借助于离心力可以使红细胞接触紧密,促进凝集作用,适于急诊检查。
    红细胞亚型抗原性弱,如抗A抗B标准血清效价低时,易造成漏检或误定。如加用O型(抗A、B)血清和反向定型,可避免此类错误。
    玻片法凝集结果判断:红细胞呈均匀分布,无凝集颗粒,镜下红细胞分散。
    在低倍镜下凝集程度强弱判断标准:
    ①呈一片或几片凝块,仅有少数单个游离红细胞为(++++)。
    ②呈数个大颗粒状凝块,有少数单个游离红细胞为(+++)。
    ③数个小凝集颗粒和一部分微细凝集颗粒,游离红细胞约占1/2为(++)。
    ④肉眼可见无数细沙状小凝集颗粒。于镜下观察,每凝集团中有5~8个以上红细胞凝集为(+)。
    ⑤可见数个红细胞凝集在一起,周围有很多的游离红细胞(±)。
    ⑥可见极少数红细胞凝集,而大多数红细胞仍呈分散分布为混合凝集外观。
    ⑦镜下未见细胞凝集,红细胞均匀分布为(-)。
    凝胶微柱法
    是红细胞抗原与相应抗体在凝胶微柱介质中发生凝集反应的免疫学方法。血型抗体为单克隆抗体,加入试剂、标本,用专用离心机离心后可直接用肉眼观察结果或用血型仪分析。此法操作标准化,定量加样,确保结果准确性。
    抗A、抗B和抗AB标准血清标准
    准血清均采自健康人,并应符合下述条件:①特异性:只能与相应的红细胞抗原发生凝集,无非特异性凝集。②效价:我国标准抗A和抗B血清效价均在1:128以上。③亲和力:我国标准要求抗A对A1、A2及A2B发生反应开始出现凝集的时间分别是15s、30s和45s;抗B对B型红细胞开始出现凝集的时间为15s。凝集强度为3min时,凝块不小于1mm2。④冷凝集素效价:在1:4以下。⑤无菌。⑥灭活补体。

  • 龙葵
    回复
    2024-03-02 16:16:16

    1.AB0血型鉴定原理

      常用盐水凝集法检测红细胞上存在的血型抗原,以及血清中存在的血型抗体,依据抗原抗体存在的情况判定血型。常规的方法有:①正向定型:用已知抗体的标准血清检查红细胞上未知的抗原。②反向定型:用已知血型的标准红细胞检查血清中未知的抗体。结果判定:凡红细胞出现凝集者为阳性,呈散在游离状态为阴性。ABO血型定型原则见表1-5-2。

      

      2.鉴定方法

      (1)生理盐水凝集法:①玻片法:操作简单,适于大量标本检查,但反应时间长;被检查者如血清抗体效价低,则不易引起红细胞凝集,因此,不适于反向定型。②试管法:由于离心作用可加速凝集反应,故反应时间短,而且,借助于离心力可以使红细胞接触紧密,促进凝集作用,适于急诊检查。

      红细胞亚型抗原性弱,如抗A抗B标准血清效价低时,易造成漏检或误定。如加用O型(抗A、B)血清和反向定型,可避免此类错误。

      玻片法凝集结果判断:红细胞呈均匀分布,无凝集颗粒,镜下红细胞分散。在低倍镜下凝集程度强弱判断标准:①呈一片或几片凝块,仅有少数单个游离红细胞为(++++)。②呈数个大颗粒状凝块,有少数单个游离红细胞为(+++)。③数个小凝集颗粒和一部分微细凝集颗粒,游离红细胞约占1/2为(++)。④肉眼可见无数细沙状小凝集颗粒。于镜下观察,每凝集团中有5~8个以上红细胞凝集为(+)。⑤可见数个红细胞凝集在一起,周围有很多的游离红细胞(±)。⑥可见极少数红细胞凝集,而大多数红细胞仍呈分散分布为混合凝集外观。⑦镜下未见细胞凝集,红细胞均匀分布为(-)。

      (2)凝胶微柱法:是红细胞抗原与相应抗体在凝胶微柱介质中发生凝集反应的免疫学方法。血型抗体为单克隆抗体,加入试剂、标本,用专用离心机离心后可直接用肉眼观察结果或用血型仪分析。此法操作标准化,定量加样,确保结果准确性。

      3.抗A、抗B和抗AB标准血清标准

      准血清均采自健康人,并应符合下述条件:①特异性:只能与相应的红细胞抗原发生凝集,无非特异性凝集。②效价:我国标准抗A和抗B血清效价均在1:128以上。③亲和力:我国标准要求抗A对A1、A2及A2B发生反应开始出现凝集的时间分别是15s、30s和45s;抗B对B型红细胞开始出现凝集的时间为15s。凝集强度为3min时,凝块不小于1mm2。④冷凝集素效价:在1:4以下。⑤无菌。⑥灭活补体。

米索前列醇的用法用量

三维亚铁口服溶液的用法用量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