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产金丹的禁忌目前尚不明确。
本产品的有效期是36个月,在超过有效期之后,本品的性状可能就会发生改变,应当禁止服用,以免会对身体产生反效果,会影响身体的健康,本品最好密封保存。在日常生活当中,应当将本产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避免儿童会误服,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
端午节有家家户户挂艾草的习俗,人们把艾草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空中,剪成虎形,妇人争相佩戴,以避邪驱瘴。因此古时也有人称端午是中国古代的卫生节。正如《荆楚岁时记》所载:“五月五日,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青气”。
端午,天气渐炎热,蚊虫苍蝇滋生,所以古人称五月为“恶月”或“百毒月”。而到了 ;专题;与卫生有关节日;端午节,阳光最为炽热,百毒齐出。古人用艾草代表招百福,认为它是一种可以治百病的药草,插在门上用为祛除各种毒害,可以使人身体健康。从端午节的许多种传说中可以看出人们都是拿艾叶来防病、治病、消炎的。
据专家考证,艾叶用于治病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我国现在的第一部方书,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记载有艾叶的疗效与用法,以后在历代本草中均有记载。在我国盛产优质艾叶的湖北蕲州,至今还流传着“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彦语。更有不少地方栽培种植,家家收藏艾叶。孟子曰:“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可见艾叶的药用价值。
艾叶最早的用途是灸,并与“针”齐名,医籍《灵枢经》、《五十二病方》就有艾条灸或艾熏的记录。而且还有“医家用灸百病”之说。作为内服药,艾叶具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之功用。《金匮要略》“胶艾汤”治妊娠产后下血,“艾服丸”治心腹、少腹诸痛,尤显奇效。《清宫医案》中“治疗胎前产后危急诸症百发百中”的胎产金丹要术用蕲艾而不用祁艾;《妇女玉尺》阿胶蕲艾是以两种地道药材命名的成药。这些卓越的发现,同样表明中医科学体系的博大精深,非其他简单应用艾叶的医学体系可比。
明代医学家李言闻(李时珍之父)称赞艾叶“产于山阳,采于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补”。李时珍称艾叶“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相传“他处艾灸酒坛不能透,蕲艾一灸则直透彻为弃也”,故蕲艾因此而闻名全国。
那么,艾叶很早就被用灸法中,除了艾叶的辛散芳香气味与医疗作用有关系外,艾叶还可燃性好,燃烧彻底,是理想的引燃物。此外,有研究表明艾叶燃烧产生的烟对人体的疾病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艾叶在古代的应用不仅仅是通过口服和;医疗中心;疗法荟萃;针灸与推拿针灸来治疗疾病,也有不少文献记载应用艾叶烟熏治疗和预防疾病的。如春秋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东晋时期的葛洪《肘后备急方肘后备急方》等早期的医药著作中就有艾叶烟熏治疗的记载。而一些文学史记类书籍中也有类似记载,如春秋时期的《庄子》中就有“越人熏之以艾”的记载,可见在当时民间已有用艾叶烟熏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习惯,而且这种习惯一直延续至今。古代民间认为艾叶燃烧产生的烟有防病、避邪(瘟疫)的作用,现代研究证明艾烟有防病、预防瘟疫的作用,因为艾烟对引起不同传染性、流行性疾病的多种致病菌、真菌和病毒都有抑制作用。今天,在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肺炎流行之际有医学专家提出运用艾条燃烧的烟进行空气消毒预防,也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艾叶在民间的应用也十分普遍,如成年人一旦受风寒咳嗽,用一簇艾煎汤洗脚。用时把艾叶切成九片,葱三五根,煎汤温服,取汗,即可告愈。再如用艾叶烘干制成绒与棉花混合制成药枕防治妊娠及产后外感风寒头痛。老人丹田气弱,儿童受寒而致腹痛泄泻,妇女痛经,经行不畅,小腹坠痛等用熟艾制成围兜,兜其脐腹,效果显著。而且端午节有“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熏艾叶”的民俗记载。
随着时代的进步,对艾叶的研究和应用更全面深入。有报道艾叶发出的烟气有抑菌杀菌、抗病毒的作用,能抑制细菌和病毒在空气中的传播,所以能避免细菌和病毒入侵呼吸道,起到预防流行性疾病的作用。在化学成分研究方面,发现艾叶除了含挥发油以外,还含有鞣质、黄酮、微量元素及其他有机成分,其中艾叶油具有平喘、祛痰、镇咳、抗菌、抗过敏、镇静等多种药理活性。药理实验结果证实,艾叶具有抗菌、抗病毒、止血和抗凝血、增加免疫能力、解热镇静等作用,为艾叶的扩展应用提供了理论根据。在临床上,艾叶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妇科疾病、呼吸道疾病。
古代有端午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熏艾叶的民间记载,现代技术又为艾叶的广泛应用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前景。近年来艾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有较快的发展,已开发出艾叶牙膏、艾叶浴剂、艾叶油香精、艾蒿枕、保健腰带、蕲艾蚊香等多种产品,还有正在开发的以艾叶为主要原料的香烟,不含尼古丁,可作为香烟的替代品。艾叶以各种方式在为人类的健康做应有的贡献。
目录1拼音2中药部颁标准 2.1别名/通用名2.2拼音名2.3标准编号2.4处方2.5制法2.6性状2.7鉴别2.8检查2.9功能与主治2.10用法与用量2.11规格2.12贮藏 附:1古籍中的胎产金丸 1拼音
tāi chǎn jīn wán
2中药部颁标准2.1别名/通用名胎产金丹
2.2拼音名Taichan jin Wan
2.3标准编号WS3B139993
2.4处方紫河车 375g 五味子(醋炙) 250g 人参 ?? 500g 茯苓 500g 甘草 250g 当归 500g 香附(醋炙) 1000g 延胡索(醋炙) 500g 地黄 1000g 没药(醋炙 300g 赤石脂(煅) 500g 黄柏 75g 白薇 500g 艾叶炭 500g 白术(麸炒) 500g 藁本 500g 沉香 150g 肉桂 300g 川芎 500g 牡丹皮 500g 益母草 500g 鳖甲(沙烫醋淬) ? 000g 青蒿 500g
2.5制法以上二干三味,白术,藁本、沉香、肉桂、川芎、牡丹皮、益母草、地 黄、青蒿九味粉碎成粗粉;其余紫河车等十四味置罐中,加黄酒 6750g,加盖封闭,隔 水炖至酒尽,取出,与上述为粗粉拌匀,低温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 100g 粉末加炼蜜 120~ 130g制成大蜜丸或小蜜丸,即得?
2.6性状本品为黑色的大蜜丸或小蜜丸;气微香,味甜、微苦。
2.7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不规则分枝状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 液溶化;菌丝无色或淡棕色,直径 4~6 μm 。分泌细胞类圆形,含淡黄棕色至红棕色 分泌物,其周围 7~8 个细胞作放射状排列。薄壁组织灰棕色至黑棕色,细胞多皱缩, 内含棕色核状物。种皮表皮石细胞淡黄棕色,表面观类多角形,壁较厚,孔沟细密,胞 腔内含暗棕色物。
(2)取本品约 18g,剪碎,加甲醇30ml,置水浴中加热回流15分钟,滤过,滤液 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盐酸小檗堿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 1ml含 0.5mg的溶液,作为对 照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57)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 3μl ,对照品溶液 1μl ,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醋酸乙酯甲醇异丙醇浓氨试注人(6:3:1.5 :1.5:0.5) 为展开剂,置氨蒸气饱和的层析缸内,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 nm) 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一个黄色荧光斑 点。
2.8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 8页)
2.9功能与主治补气,养血,调经。用于产后失血过多引起的恶露不净,腰酸腹 痛,足膝浮肿,倦怠无力。
2.10用法与用量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大蜜丸一次 1丸;小蜜丸一次30粒,一日 2次。
2.11规格大蜜丸每丸重 9g;小蜜丸每 100粒重 30g
2.12贮藏密封。
古籍中的胎产金丸 《证治准绳·女科》:[卷之四胎前门]胎产大法芩、川芎各半钱,黄连、炒柏各少许,桑上羊儿藤(即金银花。)七叶完者,糯米十四粒,咀煎服。血虚不安者...
《女科证治准绳》:[卷之四胎前门]胎产大法芩、川芎各半钱,黄连、炒柏各少许,桑上羊儿藤(即金银花。)七叶完者,糯米十四粒,咀煎服。血虚不安者...
《证治准绳·女科》:[卷之一]治法通论多,眩运闷绝,伤胎去血,产后崩中去血,拔牙去血,金疮去血不止,举头欲倒,悉能治之。当归川芎(各等分...
《女科证治准绳》:[卷之一]治法通论多,眩运闷绝,伤胎去血,产后崩中去血,拔牙去血,金疮去血不止,举头欲倒,悉能治之。当归川芎(各等分...
《妇科玉尺》:[卷三]临产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