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保孕丸的副作用尚不明确。
该药属于处方用药,在用药前需要提前咨询药物的说明书,并且在医生的指导下按照规定的剂量服用。千金保孕丸的最佳使用的有效期是24个月,避免药物的性状发生改变,影响治疗效果,所以需要将药物放置在密封的环境下进行贮藏保存。
常见中药副作用有哪些
常言道:是药三分毒,认为中药是纯天然,无任何毒副作用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常见中药副作用,你了解哪些?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常见中药副作用的知识,欢迎阅读。
朱砂
主要成分为硫化汞,导致汞中毒,损害中枢神经、肾脏、消化道。
含朱砂的中成药:一捻金、二十五味松石丸、二十五味珊瑚丸、十香返生丸、七珍丸(丹)、七厘散、万氏牛黄清心丸、小儿百寿丸、小儿至宝丸、小儿金丹片、小儿惊风散、小儿清热片、天王补心丸、牙痛一粒丸、牛黄千金散、牛黄抱龙丸、牛黄清心丸、牛黄镇惊丸、安宫牛黄丸、安宫牛黄散、红灵散、苏合香丸、医痫丸、补肾益脑片、局方至宝散、纯阳正气丸、抱龙丸、柏子养心丸、胃肠安丸、香苏正胃丸、保赤散、益元散、梅花点舌丸、琥珀抱龙丸、紫金锭、紫雪、暑症片、舒肝丸、痧药、避瘟散、人参再造丸、平肝舒络丸、再造丸、复方芦荟胶囊。
雄黄
主要成分为硫化砷,导致砷中毒,损伤神经、血管,并可引起肝、肾、脾及心肌等实质器官的脂肪变性和坏死和致癌。
含雄黄的中成药:七珍丸、小儿化毒散、小儿至宝丸、小儿惊风散、
小儿清热片、牙痛一粒丸、牛黄至宝丸、牛黄抱龙丸、牛黄消炎片、牛黄清心丸、牛黄解毒丸(片)、牛黄镇惊丸、六应丸、安宫牛黄丸(散)、红灵散、医痫丸、局方至宝散、阿魏化痞膏、纯阳正气丸、珠黄吹喉散、梅花点舌丸、紫金锭、暑症片、痧药。
千里光
含有不饱和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会对肝脏造成严重损害,并且是强致癌物质。也有肾毒性。
中成药:千柏鼻炎片、感冒消炎片、千喜片。
柴胡
主要成分柴胡皂苷能导致肾上腺肥大、胸腺萎缩,使人体免疫功能降低。有肾毒性,能损害肾脏。
中成药:小柴胡片、小柴胡颗粒、柴胡口服液、柴胡舒肝丸、小儿热速清口服液、午时茶颗粒、牛黄清心丸、气滞胃痛颗粒、龙胆泻肝丸、加味逍遥丸、护肝片、补中益气丸、乳疾灵颗粒、逍遥丸、消食退热糖浆、通乳颗粒、黄连羊肝丸、得生丸、清瘟解毒丸、舒肝和胃丸、感冒清热颗粒、鼻渊舒口服液、鼻窦炎口服液、平肝舒络丸、安坤赞育丸。
板蓝根
长期服用能损害肾脏,并能导致内出血和对造血功能造成损伤。
中成药: 板蓝根颗粒、二丁颗粒、儿童清肺丸、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
小儿热速清口服液、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小儿感冒茶、小儿感冒颗粒、护肝片、利咽解毒颗粒、金嗓散结丸、复方鱼腥草片、健民咽喉片、羚羊清肺丸、清开灵口服液、清热解毒口服液、感冒退热颗粒、清开灵注射液。
款冬
含致癌成分,能导致肝癌。
中成药:川贝雪梨膏、止咳橘红口服液、止嗽化痰丸、橘红丸。
蜈蚣
主要含有组胺样物质和溶血蛋白质两种类似蜂毒酸的有毒成分。超量中毒有溶血作用,能引起过敏性休克,少量能兴奋心肌,大量能使心肌麻痹,并能抑制呼吸中枢等。
中成药:止痛化症胶囊、中风回春丸、中风回春片、医痫丸、金蒲胶囊、狼疮丸、通心络胶囊。
水蛭
含水蛭素,能阻止凝血酶的作用,引起内脏广泛出血。有肾毒性,可导致肾脏损害。
中成药:大黄蜇虫丸、血栓心脉宁胶囊、通心络胶囊、清脑降压片、化症回生片。
黄连、黄柏
含小檗碱(黄连素),孕妇服用可导致新生儿溶血症,儿童服用可引起急性溶血、严重黄疸。
中成药:复方黄连素片、黄连上清丸、黄连羊肝丸、一清颗粒、万氏牛黄清心丸、万应胶囊、万应锭、小儿化毒散、小儿清热片、木香槟榔丸、五福化毒丸、牛黄上清丸、牛黄上清胶囊、牛黄千金散、左金丸、左金胶囊、石斛夜光丸、戊己丸、芎菊上清丸、当归龙荟丸、安宫牛黄丸(散)、导赤丸、妇科分清丸、芩连片、拨云退翳丸、参精止渴丸、驻车丸、枳实导滞丸、栀子金花丸、香连丸(片)、复方仙鹤草肠炎胶囊、桂龙咳喘宁胶囊、脏连丸、狼疮丸、消渴灵片、清胃黄连丸、葛根芩连丸、蛤蚧定喘丸、癃清片、人参再造丸、平肝舒络丸、再造丸、二妙丸、九圣散、三妙丸、大补阴丸、小儿肝炎颗粒、分清五淋丸、功劳去火片、生血丸、白带丸、如意金黄散、固经丸、知柏地黄丸、河车大造丸、健步丸、清肺抑火丸、颈复康颗粒、鼻炎片、三。
麻黄
能导致高血压、心悸、神经损伤、肌病、中风、精神错乱、记忆力丧失,可致死。有肝毒性。
中成药:儿童清肺丸、九分散、千柏鼻炎片、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小儿咳喘颗粒、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小青龙合剂、小青龙颗粒、止喘灵注射液、止嗽定喘口服液、风湿马钱片、风湿骨痛胶囊、风寒咳嗽颗粒、防风通圣丸、宝咳宁颗粒、复方川贝精片、急支糖浆、洋参保肺丸、祛风舒筋丸、通宣理肺丸、清肺消炎丸、蛤蚧定喘丸、舒筋丸、痧药、疏风定痛丸、鼻炎片、镇咳宁糖浆、鹭鸶咯丸、人参再造丸、再造丸。
何首乌
能导致中毒性肝炎。
中成药:乙肝宁颗粒、七宝美髯颗粒、儿康宁糖浆、三宝胶囊、天麻首乌片、心通口服液、再造生血片、血脂宁丸、血脂灵片、产复康颗粒、安神补脑液、安神胶囊、更年安片、龟鹿补肾丸、养血生发胶囊、首乌丸、脂脉康胶囊、益气养血口服液、人参再造丸、平肝舒络丸、再造丸。
大黄
会干扰胆红素代谢途径,导致黄疸。能引起肝细胞退行性变化、前列腺上皮肥大或增生。
中成药:一捻金、一清颗粒、十一味能消丸、十香止痛丸、十滴水、十滴水软胶囊、八正合剂、三、大黄清胃丸、大黄蜇虫丸、小儿化毒散、小儿化食丸、小儿热速清口服液、小儿清热片、木香槟榔丸、止痛紫金丸、止嗽化痰丸、牛黄上清丸、牛黄上清胶囊、牛黄至宝丸、牛黄消炎片、牛黄解毒丸(片)、分清五淋丸、六味安消散、当归龙荟丸、竹沥达痰丸、防风通圣丸、如意金黄散、妇科通经丸、利咽解毒颗粒、利胆排石片、金蒲胶囊、参精止渴丸(降糖丸)、导赤丸、枳实导滞丸、栀子金花丸、胃肠安丸、胆宁片、柴胡舒肝丸、脂脉康胶囊、狼疮丸、消食退热糖浆、黄氏响声丸、黄连上清丸、麻仁丸、麻仁润肠丸、痔康片、羚羊清肺丸、清宁丸、清肺抑火丸、清淋颗粒、跌打活血散、痧药、槟榔四消丸、礞石痰丸、蠲哮片、人参再造丸、化症回生片、再造丸。
泽泻
能对实验动物的肝脏和肾脏造成损害。
中成药:七味都气丸、三宝胶囊、山菊降压片(山楂降压片)、五苓散、分清五淋丸、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颗粒、龙胆泻肝丸、归芍地黄丸、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耳聋左慈丸、血脂灵片、麦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更年安片、启脾丸、补肾固齿丸、明目地黄丸、知柏地黄丸、金嗓散结丸、参茸固本片、枳实导滞丸、前列舒丸、济生肾气丸、桂附地黄丸、消栓通络片、消栓通络胶囊、锁阳固精丸、癃清片、安坤赞育丸。
益母草
长期使用对肾脏有毒。动物实验表明会刺激与怀孕有关的乳腺癌的增长。
中成药:八宝坤顺丸、女金丸、加味生化颗粒、再造生血片、产复康颗粒、参茸白凤丸、得生丸、痛经丸、化症回生片。
延胡索
长期服用可损害心脏、肾脏。
中成药:九气拈痛丸、女金丸、元胡止痛片、止痛化症胶囊、少腹逐瘀丸、气滞胃痛颗粒、仲景胃灵丸、伤痛宁片、壮骨伸筋胶囊、安中片、安胃片、妇宝颗粒、妇科十味片、妇科调经片、肠胃宁片、金蒲胶囊、参茸白凤丸、茴香橘核丸、胃康灵胶囊、胃舒宁颗粒、舒肝丸、猴头健胃灵胶囊、痛经丸、痛经宝颗粒、化症回生片、平肝舒络丸、安坤赞育丸。
槟榔
含致癌物质水解槟榔碱。有肾毒性。
中成药:一捻金、九气拈痛丸、大黄清胃丸、山楂化滞丸、小儿至宝丸、开胸顺气丸、木香分气丸、木香槟榔丸、化积口服液、四正丸、利胆排石片、国公酒、金嗓利咽丸、肥儿丸、茴香橘核丸、柴胡舒肝丸、消食退热糖浆、消瘿丸、舒肝和胃丸、槟榔四消丸、蠲哮片。
厚朴
有肾毒性,可导致肾脏损害。
中成药:十香止痛丸、开胸顺气丸、木香分气丸、午时茶颗粒、六合定中丸、四正丸、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如意金黄散、利胆排石片、抱龙丸、国公酒、金嗓利咽丸、胃肠安丸、香苏正胃丸、香砂养胃丸、保济丸、柴胡舒肝丸、消食退热糖浆、麻仁丸、清宁丸、舒肝丸、藿香正气口服液、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软胶囊、平肝舒络丸。
胖大海
有肾毒性,可导致肾脏损害。
中成药:金果含片、健民咽喉片、黄氏响声丸、清喉利咽颗粒。
天花粉
有肾毒性和肝毒性,可导致肾脏、肝脏损害。
中成药:儿童清肺丸、小儿化毒散、牛黄消炎片、导赤丸、如意金黄散、利咽解毒颗粒、拨云退翳丸、乳癖消片、宝咳宁颗粒、栀子金花丸、保济丸、消渴灵片、通乳颗粒、羚羊清肺丸、清肺抑火丸、清胃黄连丸、清音丸、清瘟解毒丸、解肌宁嗽丸、鹭鸶咯丸。
牵牛子
牵牛子素损害肾小球基底膜,并可损及神经系统。
中成药:一捻金、大黄清胃丸、山楂化滞丸、小儿化食丸、开胸顺气丸、木香槟榔丸、槟榔四消丸。
;
杜仲丸--《校注妇人良方》卷十二
【别名】千金保孕丸(《古今医统》卷八十五)、杜续丸(《医学入门》卷八)。
【处方】杜仲(炒)
续断(酒浸)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末,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肾安胎。主治妊娠胎动不安,腰背痛者。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用酒或米饮送下。
【摘录】《校注妇人良方》卷十二
杜仲丸--《医学人门》卷七
【处方】杜仲
龟版
黄柏
知母
枸杞子
五味子
当归
芍药
黄耆
故纸各30克。
【制法】炼蜜同猪脊髓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肾滋阴,益气养血。主治肾虚腰痛,脉大虚。
【用法用量】每服80丸,空腹时用盐汤送下。
【摘录】《医学人门》卷七
杜仲丸--《圣惠》卷三十
【处方】杜仲1两半(去粗皮,炙微黄,锉),远志3分(去心),熟干地黄1两,桂心1两,白茯苓1两,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牛膝1两半(去苗),菟丝子2两(酒浸3日,晒乾,别捣为末),羌活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损腰脚疼痛,少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三十
杜仲丸--《圣惠》卷四十四
【处方】杜仲1两(去粗皮,炙微黄,锉),干姜半两(炮裂,锉),萆薢1两(锉),羌活3分,天雄3分(炮裂,去皮脐),川椒3分(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桂心3分,芎?半两,防风半两(去芦头),秦艽半两(去苗),川乌头3分(炮裂,去皮脐),细辛3分,五加皮3分,石斛3分(去根,锉),续断2两,当归3分(锉,微炒),五味子3合,槟榔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经虚损,风冷乘之,五种腰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以温酒送下,晚食前再服。
【摘录】《圣惠》卷四十四
杜仲丸--《千金》卷十九
【处方】杜仲2两,石斛2分,干地黄3分,干姜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肾。主治肾虚腰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酒送下,日2次。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干姜行地黄之滞,则补而不壅;石斛助杜仲之强,则健而益壮。
【摘录】《千金》卷十九
杜仲丸--《普济方》卷一一六引《卫生家宝》
【处方】杜仲(去粗皮,称用,麦麸炒黄色,去麦麸不用)2两半,牛膝(酒浸1宿,晒干)2两半,菟丝子(酒浸1宿控出,趁湿润研破,晒干)2两半,续断(酒浸1宿,晒干)2两半,木瓜(切碎,晒干称)2两半,萆薢(炒黄色为度)2两半,金毛狗脊5两半(出毛净称,用好米醋于砂铫内煮,切片子,焙干)。
【制法】上为细末,用好醋煮糊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疾及腰肾风虚脚气。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心温酒送下,日3次。
【注意】忌鸡肉。
【摘录】《普济方》卷一一六引《卫生家宝》
杜仲丸--《普济方》卷三四三
【处方】杜仲(去粗皮,炙,锉)3钱,防风(去叉)3钱,附子(炮裂,去皮脐)3钱,石菖蒲3钱,桔梗(炒)3钱,秦艽(去苗土)3钱,细辛3钱,肉桂(去粗皮)3钱,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炒)3钱,半夏(汤浸2-7次,焙)3钱,沙参半两,熟地黄(焙)半两,蜀椒(去目并闭口者,炒出汗)半两,干姜(炮)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子宫久冷,妊娠数堕胎。
【用法用量】每服15丸,渐加至20丸,空心温酒送下。1月见效。
【摘录】《普济方》卷三四三
杜仲丸--《圣惠》卷七
【处方】杜仲2两(去粗皮,炙微黄,锉),续断1两,丹参半两(去芦头),萆薢3两(锉),芎?半两,虎胫骨1两(涂酥炙令黄),桂心半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牛膝3分(去苗),赤芍药3分,海桐皮3分,干蝎3分(微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脏风毒流注,腰脚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每日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
杜仲丸--《普济方》卷三四二引《肘后方》
【处方】杜仲不计多少。
【制法】去粗皮,细锉,瓦上煿干,捣罗为末,煮枣肉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胞胎不安,并产后诸疾。
【用法用量】每服1丸,烂嚼,以糯米汤送下。
【各家论述】《济阴纲目》:胎系于肾,故用杜仲补肾。
【摘录】《普济方》卷三四二引《肘后方》
杜仲丸--《圣惠》卷四十四
【处方】杜仲1两(去粗皮,炙微黄,锉),萆薢1两(锉),细辛1两,丹参1两,鹿角胶1两(捣碎,炒令黄),当归1两(锉,微炒),羌活1两,桂心1两,槟榔1两,郁李仁2两(汤浸去皮,微炒),酸枣仁1两半(微炒),大麻仁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虚气滞腰痛,强直不能俯仰。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以温酒送下,晚食前再服。
【摘录】《圣惠》卷四十四
杜仲丸--《济生》卷七
【处方】杜仲(去皮,锉,姜汁浸,炒去丝)1两,川续断(酒浸)1两。
【制法】上为细末,枣肉煮烂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养胎。主治妊娠2-3月,胎动不安。妊娠腰背痛。
【用法用量】千金保孕丸(《医统》卷八十五)、杜续丸(《医学入门》卷八)、保孕丸(《医钞类编》卷十七)、续杜丸(《产孕集》卷上)。
【摘录】《济生》卷七
杜仲丸--《瑞竹堂方》卷一
【处方】莲肉(去心)4两,龙骨7钱半(新瓦上锻,另研细),益智仁1两,破故纸(炒香)1两,茴香1两(微炒),牛膝(去苗)1两(酒浸),白茯神(去皮木)1两,杜仲(去皮,锉碎,酒浸,炒断丝)1两,菟丝子4两,桃仁(汤泡,去皮尖净,炒)1两。
【制法】上为细末,用山药4两炙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心肾,益气血,暖元脏,缩小便。壮力。
【用法用量】每服50丸,枣汤送下,空心食前服。如欲暖水脏,减去莲肉、龙骨、白茯神,加好醋、酒,兼糟4两,连须葱白4两,苍术4两(米泔水浸1夕,切片),合连须葱白,酒糟捣,淹1宿成饼,晒乾,炒令熟,入前药同研。
【摘录】《瑞竹堂方》卷一
杜仲丸--《圣济总录》卷五
【处方】杜仲(去粗皮,锉,炒)3分,牛膝(去苗,酒浸,切,焙)1两,萆薢(微炒)1两半,酸枣仁(炒)1两,当归(切,焙)3分,防风(去叉)1两,丹参(微炙)3分,赤芍药3分,桂(去粗皮)半两,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1分,石斛(去根,锉)3分,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郁李仁(汤浸去皮尖,炒)3分,槟榔(煨)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中风,腰脚不随,骨节酸痛,筋脉拘急,行履艰难,两胁牵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用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
杜仲丸--《圣济总录》卷三十三
【处方】杜仲(去粗皮,炙,锉)1两,干漆(炒令烟出)1两半,牛膝(去苗,酒浸,切,焙)1两,巴戟天(去心)1两半,桂(去粗皮)1两,五加皮(锉)1两,狗脊(去毛)1两,山茱萸1两,防风(去叉)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独活(去芦头)1两,山芋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兼补益元脏。主治伤寒后,风伤腰胯冷疼。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三
杜仲丸--《圣济总录》卷九十二
【处方】杜仲(去粗皮,炙,锉)1两,肉苁蓉(酒浸去皴皮,切,焙)1两,巴戟天(去心)1两,楮实1两,五味子1两,茴香子(炒)1两,远志(去心)1两,山茱萸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山芋3分,牛膝(酒浸,切,焙)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下焦伤惫,目昏耳聋,腰膝冷痛,小便滑数,日渐瘦悴。
【用法用量】每服15丸,加至3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二
杜仲丸--《圣济总录》卷一五七
【处方】杜仲(去粗皮,炙,锉)3分,防
目录1拼音 1.1处方1.2制法1.3功能主治1.4保孕丸的用法用量1.5注意1.6摘录 附:1古籍中的保孕丸 1拼音
bǎo yùn wán
1.1处方熟地4两,当归4两,川断4两,白术4两,阿胶2两,香附2两,陈皮1两,艾叶1两,益母草1两,川芎1两,黄芩1两,砂仁5钱。
1.2制法上以枣肉为丸。
1.3功能主治妇人受孕,气血不足,经三月而堕胎者。
1.4保孕丸的用法用量每服34钱,米饮送下。
1.5注意宜节饮食,戒恼怒,绝嗜欲,静养。
1.6摘录《医级》卷九
古籍中的保孕丸 《胎产心法》:[卷之上]胞漏并小产论痛或下坠,砂仁、白芍、熟地倍加分两服之。用枣肉为丸服亦可。景岳胎元饮治妇人冲任失守,胎元不安、不固...
《胎产心法》:[卷之上]诸痛论(附孕痈)。六味地黄汤(附六味地黄丸,八味地黄丸名金匮肾气丸,加味肾气丸,济生肾气丸)熟地(四钱,九蒸九晒)...
《妇人规》:[上卷胎孕类]数堕胎用之;其次则芍药芎归汤;再次则泰山磐石散或千金保孕丸,皆有夺造化之功,所当酌用者也。胎元饮(见安胎...
《景岳全书》:[卷之六十一长集·妇人规古方]妇人七分,食远服。但觉有孕,三、五日常用一服,四月之后方无虑也。地黄当归汤一名内补丸。治妊娠冲任脉虚,补...
《妇人规》:[上卷胎孕类]安胎论外方目录1拼音2中药部颁标准 2.1拼音名2.2标准编号2.3处方2.4制法2.5性状2.6检查2.7功能与主治2.8用法与用量2.9规格2.10贮藏 附:1古籍中的千金保孕丸 1拼音
qiān jīn bǎo yùn wán
2中药部颁标准2.1拼音名Qianjin BaoYun Wan
2.2标准编号WS3B018390
2.3处方杜仲 100g 白术(炒焦) 100g 菟丝子 100g 熟地黄 70g 当归 50g 续断 50g 黄芩(酒制) 50g 厚朴 50g 黄芪(制) 25g 川芎 25g 陈皮 25g 阿胶 25g 艾叶(炭) 25g 白芍(酒炒) 20g 枳壳 15g 砂仁 15g 川贝母 15g 甘草(制) 15g
2.4制法? 以上十八味,粉碎成细粉,每 100g粉末加炼蜜 110~ 130g,制成大蜜 丸,即得。
2.5性状本品为黑色的大蜜丸;味微甜。
2.6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 2页)。
2.7功能与主治养血安胎。用于胎动漏血,妊娠腰痛,预防流产。
2.8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 1丸,一日 2次。
2.9规格每丸重 10g
2.10贮藏密封。
古籍中的千金保孕丸 《胎产心法》:[卷之上]胞漏并小产论则堕,不可不防。凡治胎漏者,当预培其根,宜用千金保孕丸。又有止漏绝神丹,治漏胎甚效。大凡孕妇暴下水...
《胎产心法》:[卷之上]诸痛论(附孕痈)娠环跳穴痛,属肾虚,宜六味地黄汤加杜、续,或千金保孕丸。妊娠目赤痛,咽喉痛,口鼻唇舌疮痛,俱用凉膈...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八十五胎产须知]治怀胎惯堕之病,气血两伤,求以安胎,适又损胎而反堕也。今惟千金保孕丸、泰山磐石散二方,能夺化工之妙,百发百效,万...
《妇人规》:[上卷胎孕类]数堕胎减用之;其次则芍药芎归汤;再次则泰山磐石散或千金保孕丸,皆有夺造化之功,所当酌用者也。胎元饮(见安...
《妇人规》:[上卷胎孕类]安胎论外方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