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大出血填塞了纱布,可以起到止血的功效,防止出现失血性休克的症状,影响产妇的健康。
产后大出血可能是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损伤或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的,在临床通常会出现阴道出血等症状,建议及早去医院进行检查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治疗,防止出现其他的症状。
对于宫缩乏力者,可以给予宫缩剂、按摩子宫、宫腔内填塞纱布条或结扎血管等方法止血。(1)按摩子宫:在腹部用一手置于宫底部,拇指在前壁,其余4指在后壁,均匀有节律地按摩子宫,促使子宫收缩,是最常用的方法。第二种方法是,一手在产妇耻骨联合上缘按压下腹中部,将子宫向上托起,另一手在子宫底部均匀、有节律地按摩子宫,同时在按摩过程中,间断地用力挤压子宫,使积存在子宫腔内的血块及时排出。第三种方法是一手在子宫体部按摩子宫体后壁,另一手握拳置于阴道前穹隆压迫子宫前壁,不仅可刺激子宫收缩,还可压迫子宫内血窦,减少流血。
(2)宫缩剂:可肌内注射缩宫素或麦角新碱,或遵医嘱静脉滴注缩宫素,促进宫缩,减少出血。
(3)压迫止血:宫腔内纱布条填塞或宫颈管外用纱布块压迫止血。
怀孕是一件令人十分欣喜的事情,这也许是每个家庭都会经历的事情,所以大家并不陌生对怀孕的流程以及相关的一些事项,也比较清楚的理解怀孕是生与死的较量。有的产妇产后会有产后出血的危险。那么,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处理措施有那些?
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处理措施1、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500mL,而其中绝大多数都发生在产后2小时以内。由于长期以来大家对怀孕的关注只是持续到胎儿娩出,因此关于产后出血大家也许听闻得不多,但实际上近几年来产后出血一直是引起孕妇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和产褥感染、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期高血压病合称为孕妇死亡的四大原因。
2、 那么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哪些呢?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归结下来有四大因素: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以及凝血功能障碍。其各自的临床表现也不相同: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出血表现为胎儿娩出后子宫大而软、出血时多时少;软产道裂伤者可伴有阴道疼痛,血颜色鲜艳,有时有血肿存在;胎盘因素者则需要通过仔细检查胎盘,凝血障碍者出血量大且为持续出血。
3、 产后出血70%以上都是由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那么如何处理呢?一旦发现是由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应立即分析可能的原因如精神紧张、膀胱过度充盈,去除病因,此外可通过按摩子宫、静滴宫缩剂、宫腔填塞纱布等止血,如果出血难以止住则可通过结扎或栓塞动脉、压迫腹主动脉等止血,如果以上方法无效则可考虑子宫切除。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止血方法1、按摩子宫,可以选用简单快速的方法,那就是按摩子宫。因为这样做可以有效地刺激子宫,使其出现收缩,从而有效地止血。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快速地帮助孕妇止血,而且还可以方便医生继续接生。
2、使用促进宫缩的制剂,使用宫缩剂要进行止血也是常见的方法,而且它的效果也是很不错的。如果只是预防子宫出血一般是采用静脉滴注,但如果是大出血一般会选择直接将宫缩剂打在子宫上,使其迅速的产生作用,快速地帮助止血。
3、宫腔内填纱布,这种方法在现在已经不是很常见了,但是对于产妇来说,它的效果也是很不错的。通常会在产前准备好足够的纱布,一旦出现出血,那么就可以快速地将这些纱布填满孕妇的子宫内,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一天之后再将它们取出,那么出血的症状就会消失了。
产后出血的治疗是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预防感染。如果胎儿分娩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毫升,则称为产后出血。80%发生在分娩后2小时内,可发生在胎盘分娩之前、之后或前后。晚期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小时内发生的大量子宫出血,多见于产后1~2周。产后出血是一种严重的分娩并发症,是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
根据病因迅速止血,扩大血容量,治疗休克,预防感染。对于因宫虚引起的产后出血,止血方法包括消除宫虚原因、按摩子宫、使用宫缩剂、填充子宫纱布、子宫压迫缝合、结扎或血管介入栓塞,软产道损伤引起的产后出血需要尽量缝合;因胎盘滞留或胎盘膜残留引起的产后出血,分娩30分钟后可用手剥离胎盘,个别产妇需行子宫切除术;同时纠正了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的产后出血。在止血的同时,静脉输液和输血可以预防休克。积极预防产后感染。
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子宫乏力,主要是按摩子宫和使用药物促进子宫收缩。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是胎盘或胎膜残留。在这种情况下,应尽快采取子宫清洁手术,清除胎盘或胎膜,然后刺激子宫使子宫收缩,减少出血。这是因为软产道裂伤,如宫颈裂伤、阴道壁裂伤或外阴裂伤。在这种情况下,应尽快进行缝合手术。产后出血如因凝血功能障碍或血液系统疾病引起,应以凝血因子为主补充,并注入新鲜血浆。
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毫升,称为产后出血。80%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晚期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小时哺乳期大量子宫出血。产后一到两周更常见。产后出血是一种严重的分娩并发症。
1.迅速止血
原则是迅速止血、纠正失血性休克及控制感染。加强宫缩是治疗宫缩乏力最迅速有效的止血方法。助产者迅速用一手置于宫底部,拇指在前壁,其余4指在后壁,作均匀有按摩宫底,经按摩后子宫开始收缩,亦可一手握拳置于阴道前穹隆,顶住子宫前壁,另一手自腹壁按压子宫后壁,使子宫体前屈,两手相对紧压子宫并作按摩。必要时可用另手置于耻骨联合上缘,按压下腹正中部位,将子宫上推,按摩子宫必须强调用手握宫体,使之高出盆腔,有节律轻柔按摩。按压时间以子宫恢复正常收缩,并能保持收缩状态炎止,使之高出盆腔,有节律轻柔按摩。按压时间以子宫恢复正常收缩,并能保护收缩状态为止。在按摩的同时,可肌注或静脉缓慢推注催产素,继以肌注或静脉推注麦角新碱(有心脏病者填用)。然后将催产素加入10%葡萄糖液内静脉滴注,以维持子宫处于良好的收缩状态。
2.控制感染
通过如上处理,多能使子宫收缩而迅速止血。若仍不能奏效可采取以下措施:
(1)填塞宫腔近代产科学中鲜有应用纱布条填塞宫腔治疗子宫出血者,若需行此术则宜及早进行,患者情况已差则往往效果不好,盖因子宫肌可能其收缩力甚差之故。方法为经消毒后,术者用一手在腹部固定宫底,用另手或持卵圆钳将2cm宽的纱布条送入宫腔内,纱布条必须自宫底开始自内而外填塞,应塞紧。填塞后一般不再出血,产妇经抗休克处理后,情况可逐渐改善。若能用纱布包裹不脱脂棉缝制成肠形代替纱布条,效果更好。24小时后缓慢抽出纱布条,抽出前应先肌肉注射催产素、麦角新碱等宫缩剂。宫腔填塞纱布条后应密切观察一般情况及血压、脉搏等生命指征,注意宫底高度、子宫大小的变化,警惕因填塞不紧,纱布条仅填塞于子宫下段,宫腔内继续出血,但阴道则未见出血的止血假象。
(2)结扎子宫动脉按摩失败或按摩半小时仍不能使子宫收缩恢复时,可实行经阴道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法。消毒后用两把长鼠齿钳钳夹宫颈前后唇,轻轻向下牵引,在阴道部宫颈两侧上端用2号肠线缝扎双侧壁,深入组织约0.5cm处,若无效,则应迅速开腹,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即在宫颈内口平面,距宫颈侧壁1cm处,触诊无输尿管始进针,缝扎宫颈侧壁,进入宫颈组织约1cm,两侧同样处理,若见子宫收缩即有效。
(3)结扎髂内动脉若上述处理仍无效,可分离出两侧髂内动脉起始点,以7号丝线结扎,结扎后一般可见子宫收缩良好。此措施可以保留子宫,保留生育能力,在剖宫产时易于施行。
(4)子宫切除结扎血管或填塞宫腔仍无效时,应立即行子宫次全切除术,不可犹豫不决而贻误抢救时机。
(5)修补缝合止血的有效措施是及时准确地修补缝合。一般情况下,严重的宫颈裂伤可延及穹隆及裂口甚至伸入邻近组织,疑为宫颈裂伤者应在消毒下暴露宫颈,用两把卵圆钳并排钳夹宫颈前唇并向阴道口方向牵拉,顺时针方向逐步移动卵圆钳,直视下观察宫颈情况,若发现裂伤即用肠线缝合,缝时第一针应从裂口顶端稍上方开始,最后一针应距宫颈外侧端0.5cm处止,若缝合至外缘,则可能日后发生宫颈口狭窄。阴道裂伤的缝合需注意缝合至底部,避免留下死腔,注意缝合后要达到组织对合好及止血的效果。阴道缝合过程要避免缝线穿过直肠。缝合采取与血管走向垂直则能更有效止血。会阴部裂伤可按解剖部位缝合肌层及黏膜下层,最后缝合阴道黏膜及会阴皮肤。
3.胎盘剥离不全、滞留及粘连均可徒手剥离取出
部分残留用手不能取出者,可用大号刮匙刮取残留物。若徒手剥离胎盘时,手感分不清附着界限则切忌以手指用力分离胎盘,因很可能是胎盘植入,此情况应剖腹切开子宫检查,若确诊则以施行子宫次全切除为宜。胎盘嵌顿在子宫狭窄环以上者,应使用乙醚麻醉,待子宫狭窄环松解后,用手取出胎盘当无困难。
4.凝血功能障碍
若于妊娠早期,则应在内科医师协同处理下,尽早施行人工流产终止妊娠。于妊娠中、晚期始发现者,应协同内科医师积极治疗,争取去除病因或使病情明显好转。分娩期则应在病因治疗的同时,出血稍多即作处理,使用药物以改善凝血机制,输新鲜血液,积极准备做好抗休克及纠正酸中毒等抢救工作。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