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可能是有炎症的情况下,正常情况下子宫会不会引起肛门坠胀的感觉,建议需要考虑去医院完善相关的检查以后,如果有炎症的情况下,那就需要采取药物进行对症治疗的。平时饮食方面要清淡温和,避免各种内火偏重等食物的摄入,避免久坐久站和久蹲。
正常情况下,子宫是位于盆腔的,有着许多韧带参与维持其正常的位置,并且下方有盆底肌肉承托。故而,子宫脱垂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这些韧带或者盆底肌肉受损、力量薄弱或者发育不全所致的。2
子宫脱垂的主要症状是感觉下腹的坠胀感,有些敏感的人可准确的感知是阴道坠胀感;腰酸,尤其是在走路或者下蹲时;有的人可出现尿频、尿失禁;在咳嗽或者憋气时可看到阴道有肿物突出;白带增多。子宫脱垂的诊断除了临床表现外主要依据妇科检查,用扩阴器可看到脱出的子宫,宫颈表面常因摩擦而形成糜烂、溃疡,严重者子宫直接脱出。临床上可据子宫的位置将子宫脱垂分为三度。在治疗上因人而异,轻者希望生育的可用子宫脱,严重者可以手术治疗。子宫脱垂除了生育过多造成盆底肌肉损伤外,腹压增加也是诱因之一,因此应当控制慢性咳嗽、便秘或者长期下蹲的习惯。可以做收缩肛门的运动,加强盆底肌肉力量。加强营养,注意下体的清洁,防止感染。
摘要:肛肠科门诊经常会有主诉“肛门坠胀不适”的患者,很多患者以为自己只是痔疮发作了,事实上并非仅仅如此。肛门坠胀还有可能是其他炎症疾病或者是压迫性疾病等原因引起的。肛门坠胀的主要症状有局部下坠、胀痛、异物感、便意、蚁行感、烧灼感。严重者有向腰骶、下肢放射的症状。下面来了解一下肛门坠胀的各类病因以及治疗方法。肛门坠胀原因
1、脱垂性肛门疾病
(1)内痔脱垂、直肠黏膜脱垂、息肉等均可刺激齿线区(高度特化的感觉神经终末组织带,是排便运动的诱发区)产生肛门坠胀感进而引起排便感。
(2)子宫脱垂、阴道脱垂也常有下坠感。直肠内脱垂患者,黏膜陷入肛管,刺激齿线的神经末梢产生坠胀感。
2、炎性疾病
(1)结肠炎、直肠炎、肛隐窝炎、肛乳头炎均可因炎症刺激齿线区产生肛门坠胀。
(2)直肠黏膜下脓肿、骨盆直肠间隙脓肿等由于炎症刺激盆底神经,多有肛门及直肠部坠胀。
(3)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可出现会阴部坠胀。
(4)肛管直肠异物可引起直肠黏膜出血溃烂,排便不畅,亦可产生肛门坠胀。
3、压迫性疾病
(1)盆底疝内容物压迫直肠肛管,可引起肛门坠胀。直肠及周围器官的神经支配主要来自盆丛,盆丛的组成部分骶神经一旦受到腰椎间盘突出的压迫,患者可表现为肛内坠胀不适。
(2)子宫后位可引起肛门坠胀。若血液积聚于直肠子宫凹陷处时,可出现肛门坠胀。
(3)宫颈癌晚期压迫直肠亦可出现肛门坠胀。
4、手术刺激
肛肠病术后出现的肛门坠胀,其原因可能与手术、炎症刺激排便感受器有关。如内痔注射术后1~2天出现坠胀,是由于药液注射使痔体暂时变大的缘故;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在内痔结扎线尚未脱落时,可刺激肛管产生便意,出现肛管坠胀;高位肛瘘切开挂线术,在橡皮筋脱落初期,由于勒断部分肛门的肌肉,常常出现肛门下坠。行痔疮负压吸引套扎治疗后均感肛门坠胀难忍。复杂性肛瘘术后,瘢痕较大可引起肛门坠胀不适。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术后出现肛门坠胀感,其主要原因是操作平面过低,也可能与吻合口炎症、直肠牵拉反射有关。
5、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肛门坠胀亦称为肛门坠胀症,属肛门神经官能症,病情真实,但无阳性体征,且多与情志变化有关。该症约70%的患者为女性,与多疑善感、恐癌心态有关。
大便后肛门坠胀常见原因
1、直肠炎:如果慢性结肠炎累及到直肠,可以出现肛门下坠感与排便次数增多,一般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病变程度轻重不一。
2、直肠脱垂:也可称“脱肛”,指肛门内组织脱到肛门外面。直肠粘膜松弛堆积在直肠内,但尚未脱到肛门外,可引起肛门坠胀感及排便不尽感。
3、内痔发炎、内痔嵌顿:因为大便干结或其他原因,导致内痔表面粘膜糜烂,水肿,出血及粘膜下大量血栓形成,严重时可脱出肛门外。患者多伴有强烈的肛门下坠感,嵌顿痔患者还会出现剧烈疼痛。
女性肛门坠胀
1、子宫后位有不少女性因肛门直肠坠胀到肛肠科就诊。经专科检查后既没有痔核,又无炎症等其它疾患,但患者总觉得肛内坠胀,便意频繁。经妇科检查后为子宫后位,而且后位的程度与坠胀的轻重成正比,经膝胸位煅炼后症状可缓解。
2、慢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是引起盆腔疼痛最常见的原因,亦可表现为会阴、肛门的坠胀疼痛。其引起的盆腔疼痛的特点主要为持续性钝痛及隐痛,可表现为下腹隐痛、肛门坠胀或腰骶部坠痛、胀痛,劳累或月经期疼痛加重。
肛门坠胀的症状
主要表现有:局部下坠、胀痛、异物感、便意、蚁行感、烧灼感。严重者有向腰骶、下肢放射的症状。病情迁延日久,常合并精神症状,如焦虑、疑病、失眠等。
肛门坠胀治疗原则
有原发病者先治疗原发病,随着原发病的治愈,肛门坠胀大多可自行缓解。原发病有肛肠科手术指征者可进行手术治疗,无手术指征者可对症治疗。
肛门坠胀中医辩证治疗
1、气郁下迫
情志不畅,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气机不畅,升降失常,阻滞于下,郁于魄门,表现为肛门坠胀、嗳气或排气后减轻,胃胁胀痛、嗳气频繁、或有心烦易怒、胸闷善太息。
柴胡疏肝散加减主之:柴胡、川芎、枳实、香附、陈皮、厚朴各10g、白芍、半夏各6g、甘草5g。
2、湿热下注
饮食不节、喜食膏梁厚味,使脾胃运化失职,不能升清降浊、湿性趋下,或素有内湿,喜食辛辣,湿从热化,下注魄门,使经络气血阻滞而致肛门坠胀不适。
四妙散加减主之:黄柏10g、川牛膝10g、苍术10g、生薏米仁15g、土茯苓20g、丹皮10g、秦艽15g。
3、气滞血淤
多见于肛门直肠术后。手术损伤肛门直肠经脉,气血运行受阻,气滞血淤,不能宣发致病。症见肛门坠胀,肛门部刺痛隐隐,舌质紫,苔薄白,脉弦或涩。
血府逐瘀汤加减主之:当归、生地、红花、牛膝各9g,桃仁12g,枳壳、赤芍、甘草各6g,柴胡3g,桔梗、川芎各5g。
4、气虚下陷
本型临床较少,多见于年高体弱,久病术后、生育过多未能休息等各种原因都可以导致气虚,气虚下陷,升举无力,影响肛周气血运行,遂致肛门坠胀。症见肛门坠胀,劳累可使症状加重,晨轻晚重,伴少气懒言,面色无华,舌质淡胖,或有齿印,脉细无力。
大补元煎主之。处方:炙黄芪30g,党参、炒白术各15g,柴胡8g,炙甘草5g,当归、陈皮、红枣各10g。
5、府气不通
术后恐怕引起并发症,患者不敢排便、或素有便秘,糟粕不行,阻于魄门,气血运行不畅,气阻血淤而致肛门坠胀;或近期大量连续进食一些不易消化的食物(如辣椒、葵花籽)而未及时排泄造成突发性直肠梗阻。本症临床多见肛门坠胀感,腹痛、腹胀,肛周或红肿或疼痛、或大便失控,稀薄粪水自肛门流出。
肛门坠胀预防
1、加强锻炼
2、预防便秘;
3、注意孕期保健;
4、保持肛门周围清洁。
轻度的后位子宫一般无症状,严重者才会引起盆腔淤血、月经过多、经血排出困难以及白带过多、小腹疼痛、腰酸背痛、肛门坠胀等症状,有些妇女甚至有性交痛或性交不适。 对有症状的子宫后位患者,治疗关键是将子宫复位。常用的子宫复位方法有双合诊复位法、三合诊复位法、宫颈钳牵引复位法、胸膝卧式位复位法、手术复位法等。手法复位后要求患者每日在排空大小便后做1-2次胸膝卧位锻炼,每次10-15分钟,这对巩固子宫复位的效果至关重要。胸膝卧位锻炼还可预防产后子宫后变位的发生,但必须在产后半个月之后进行。若手法复位不成功,可采用手术复位。手术方法主要是缩短圆韧带,将子宫变为前倾前屈位。
自我疗法
1、 俯卧位运动
(1) 两上肢轮流向后直举; (2) 同时抬起两下肢。
2 、肘膝位(肘膝着地)运动
(1) 胸部向前向下伏地; (2) 两下肢轮流向后上伸直; (3) 两膝轮流向前向后爬行; (4) 足尖支起,两膝伸直,抬高臀部。
3 、手膝位(手膝着地)运动
(1) 两下肢轮流伸直向各方向运动; (2) 屈肘、胸向前下伏地; (3) 右上肢、左下肢同时举起,左上肢、右下肢同时举起; (4) 足尖支起,两膝伸直,抬高臀部。
4 、手足位(手足着地)运动
(1) 后坐于足跟上,然后还原; (2) 两下肢轮流向前屈膝。
5、 跪位运动
跪位,身体直立,两臂上举后身体向前下屈俯而臂仍伸直,手着地。 产后要慎防子宫后位大多数子宫后位是可以预防的。关键是要让产妇在产后得到充分休息,使盆腔组织及时复原。在休息期间要特别注意卧位姿势,要避免长期仰卧位。侧卧、仰卧和俯卧多种姿势应轮换交替。从产后第三天起,可以在床上做一些腹部、四肢和盆底肌运动的保健操,有利于产后的康复。在流产后或因其他原因引起盆腔感染,并形成粘连时会促使子宫后位的形成,故应及早积极治疗。严格执行产后检查,对产后子宫恢复不佳的,应及时纠正
预防保健
大多数子宫后位是可以预防的。关键是要让产妇在产后得到充分休息,使盆腔组织及时复原。在休息期间要特别注意卧位姿势,要避免长期仰卧位。侧卧、仰卧和俯卧多种姿势应轮换交替。从产后第三天起,可以在床上做一些腹部、四肢和盆底肌运动的保健操,有利于产后的康复。在流产后或因其他原因引起盆腔感染,并形成粘连时会促使子宫后位的形成,故应及早积极治疗。严格执行产后检查,对产后子宫恢复不佳的,应及时纠正。
1、平时注意体育锻炼,增强骨盆腔内韧带和盆底肌肉的张力,尽量使它不松驰;
2、睡眠时最好采取侧卧位,不要采取仰卧位,以免日久天长,由于重力学关系子宫倒向后方; 3、养成按时排除大小便的习惯,不使膀胱过度充盈,不因习惯性便秘而增加腹压;
4、避免罹患慢性支气管炎,经常咳嗽向下用力; 需要注意的是,子宫位置常与睡眠姿势有关,流产后及长期仰卧睡眠的妇女,容易造成子宫后位,所以建议坚持俯卧位睡眠或胸膝侧卧位。
1 产后肛门坠胀多久能好
1个月左右。
产后出现肛门坠胀可能与分娩有关:如分娩时拉伤肛门阔约肌及韧带引起,或者分娩后子宫及子宫韧带还没有完全恢复引起下垂导致的肛门坠胀;一般在1个月左右,随着产后腹压的降低,静脉回流障碍的解除,体内孕激素含量逐渐降低,韧带逐渐恢复,肛门坠胀也会好转。若一直没有好转,建议到专业的肛肠专科医院彻底治疗。
2 产后肛门坠胀可以自愈吗视情况而定。
如果产妇仅有肛门坠胀感,不伴随其他症状,如便血、肛周疼痛、水肿等,那产后随着身体逐渐复原,生活饮食慢慢规律,肛门坠胀也会逐渐自愈,但恢复期间需要保持大便通畅,便后清洁,避免感染。如果是其他疾病,如痔疮、肛周脓肿、直肠炎等导致的肛门坠胀,需要去除原发疾病才能好转。
3 产后肛门坠胀怎么好的快多做提肛运动产后肛门坠胀的女性,可以每天做提肛运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锻炼肛周韧带,促进恢复。具体做法为:做忍便动作,使肛门括约肌往上提,同时深吸气,内收肚脐,然后放松呼气,一切复原。如此反复做30次,早晚各锻炼1次。
坐浴缓解产后肛门坠胀,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每天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温热)坐浴,每天2~3次,以促进肛门周围的血液循环,缓解不适。需要注意的是,若产后恶露还未净,则不宜坐浴,以免发生细菌感染和妇科炎症。
保持大便通畅便秘会诱发或加重肛门坠胀感,所以保持大便通畅,能减轻直肠静脉丛的淤血,缓解肛门坠胀。可以适量吃含纤维素多的蔬菜,如芹菜、白菜、菠菜、韭菜、燕麦等,促进肠蠕动,水果以香蕉为佳,晨起喝一杯蜂蜜水,润肠通便。少吃辛辣刺激食物。最好养成早上定时排便生物钟活动。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