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以进行根治性手术,将子宫以及盆腔内的病灶切除和清除,能够达到缓解症状、减少复发的目的。
在治疗后要定期进行B超复查,防止出现复发的情况。在饮食方面可以食用猪肝等含铁的食物,避免出现贫血的情况,还需要避免进行致电运动。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应根据病人的年龄,对生育的要求,症状,病变部位和范围以及有无合并症等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治疗包括药物和手术治疗等。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年轻妇女,尽量采用药物治疗或者保守性手术。对于年龄大没有生育要求的妇女,可以做全子宫和双附件切除术。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口服避孕药,孕激素,雄激素类衍生物GnRHa针,就是常用的亮丙瑞林、戈舍瑞林等。经过药物治疗无效,卵巢形成了比较大的囊肿,就是我们说的“巧囊”。
盆腔病变严重或者症状严重的患者,应该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以下几种:一个是保守性手术,一个是半根治手术,另外还有根治性的手术。保守性手术一般可以通过腹腔镜来完成。需要切除子宫的患者通常症状明显,盆腔粘连重,所以是以开腹手术相对比较安全。另外对于有严重痛经的病人,上曼月乐坏也是一种治疗方法。曼月乐环是一种带有治疗作用的宫内节育环,它放置在子宫腔内后,会在局部定量缓慢释放孕激素,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作用。当然具体的治疗方法还要结合患者自身的情况以及要求来决定。尤其是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治疗方案则更应该个体化。
现在最主要的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方法是手术治疗:(一)保守性手术:仅切除内
膜异位病灶,保留卵巢和子宫。适用于年轻、想保存生育机能者,术后大约50%-60%
能怀孕。但疼痛复发率较高;(二)半根治性手术:切除异位病灶的同时切除子宫,至
少要保留部分卵巢。适用于已生育、年龄在35岁以上、疼痛顽固或同时伴有子宫病
变者,半根治性手术可根治痛经,术后异位症复发的机会很少。(三)根治性手术:
切除双侧附件及子宫,可根治子宫内膜异位症,适用于更年期妇女;近年来,广泛开
展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开腹手术能做的手术腹腔镜手术均能完成。此
外,腹腔镜手术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和术后盆腔粘连少等优点。你到佛山的中山
医院去治疗好点,那里的专家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大概10年的经验。
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随着医疗技术水平提高,现在很多的疾病都可以通过手术来解决,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过子宫内膜异位症,现在也有很多方法可以治疗这种病症,本文内容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1、保留性手术:对年龄轻、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在切除病灶同时尽量保留子宫和双侧附件或单侧附件。
2、半保守性手术:对已生育妇女、年龄尚轻,可切除有病灶的子宫,保留一侧或双侧附件。
3、根除性手术:对于近绝经期妇女或年龄虽轻、药物治疗无效、病灶广泛、症状严重的患者,应采用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
一、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方法有
1、假绝经疗法:20世纪80年代开始用假绝经疗法,通过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而抑制卵巢功能,使子宫内膜萎缩,造成绝经。常用药物为丹那陛、内美通等。
2、假孕疗法:20世纪50年代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采用假孕疗法,使异位内膜转化为蜕膜,间质水肿,内膜坏死萎缩,常用的药物为 孕酮 。
3、抗雌激素药物:三苯氧胺是抗雌激素药物,是继孕酮、丹那唑之后供选择治疗内膜异位症的药物。
4、米非司酮(RU486 息隐):米非司酮具有抑制 排卵 、诱发黄体溶解、抗增殖作用,在临床上较广泛使用。治疗期间患者出现闭经,腹痛缓解,病灶缩小。停药后3~6周 月经 恢复正常。
5、药物切除卵巢:20世纪80年代开始用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获得良好效果,作用机制是用GnRH-A后占据脑垂体大部分GnRH受体,造成垂体促性腺激素降调节及垂体脱敏作用,结果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FSH及LH分泌降低,最终卵巢分泌的性激素减少,可降到绝经期水平,使种植内膜萎缩。
6、中药:常用桂枝茯芩胶囊,每日3次,每次口服3片。 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若病情不严重,建议患者尽量选择药物治疗。若病情严重,必要时需要切除子宫根除病根。
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
包括对抑制疼痛的对症治疗、抑制雌激素合成使异位内膜萎缩、阻断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刺激和出血周期为目的的性激素治疗,适用于有慢性盆腔痛、经期痛经症状明显、有生育要求及无卵巢囊肿形成患者。
1、口服避孕药 :能降低垂体促性腺激素水平,并直接作用于子宫内膜和异位内膜,导致内膜萎缩和经量减少。目前临床上常用低剂量高效孕激素炔雌醇复合制剂,用法为每日1片,连续用6-9个月,适合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2、孕激素:单用人工合成高效孕激素,通过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造成无周期性的低雌激素状态,并与内源雌激素共同作用,造成高孕激素性闭经和内膜蜕膜化形成假孕。所用剂量为 避孕 剂量的3-4倍,连续用6个月。
3、孕三烯酮:有抗孕激素、重度抗雌激素和抗性腺效应,使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能使异位内膜萎缩、吸收。每周用药2次,每次2.5mg,在月经第1天开始服药,6个月为1个疗程。
4、达那唑:通过抑制激素并直接与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结合,抑制内膜细胞增生,最终导致子宫内膜萎缩,出现闭经。适用于轻度及重度内异症痛经明显的患者。于月经第1日开始口服200mg,每日2-3次,持续用药6个月。
三、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手术治疗
适用于药物治疗后症状不缓解、局部病变加剧或生育功能未恢复者,较大的卵巢内膜异位 囊肿 者。首选腹腔镜手术法。手术方式有:
1、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切净或破坏所有课件的异位内膜病灶、分离粘连、恢复正常的解剖结构,但保留子宫、一侧或双侧卵巢,至少保留部分卵巢组织。
2、保留卵巢功能手术:切除盆腔内病灶及子宫,保留至少一侧或部分卵巢。适用于症状明显且无生育要求的45岁以下患者,术后复发率约5%。
3、根治性手术:将子宫、双附件及盆腔内所有异位内膜病灶予以切除和清除,适用于45岁以上重症患者。 手术和药物联合治疗:手术治疗前给予3-6个月的药物治疗,使异位病灶缩小、软化,有利于缩小手术范围和手术操作。对保守性手术、手术不彻底或术后疼痛不缓解者,术后给予6个月的药物治疗,推迟复发。
四、子宫内膜异位症日常护理
患者在月经期间应注意休息、保暖,保持心情愉快,疼痛时可用热水袋热敷下腹部,尽量避免过度或过强的活动,以防止剧烈的体位和腹压变化引起的经血倒流。避免月经期及月经刚净时同房,以免将脱落的子宫内膜经输卵管送入盆腔,提高发病风险。此外,女性产后应尽早做恢复体操,以防子宫后倾。
子宫内膜异位症原因引发子宫内膜异位的原因至今未有明确答案。一般认为是异位种植所引起,也有认为是体腔上皮分化、遗传、免疫调节异常和炎症等因素造成的。
1、异位种植
女性来月经时,子宫内膜腺上皮和间质细胞可随经血逆流,经输卵管进入盆腔,种植于卵巢和邻近的盆腔腹膜,并在该处继续生长、蔓延,形成盆腔内异症。子宫内膜也可以通过淋巴及静脉向远处播散,发生异位种植。临床上所见远离盆腔的器官,如肺、四肢皮肤、肌肉等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就是内膜通过血液循环和淋巴播散的结果。
2、遗传因素
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某些患者的发病可能与遗传有关。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母亲及姐妹的发病风险是无家族史者的7倍。
3、免疫与炎症因素
免疫调节异常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各环节起重要作用,表现为免疫监视功能、免疫杀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减弱而不能有效清除异位的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异位症与某些炎症如腹膜炎有关,表现为腹腔液中巨噬细胞、炎性细胞因子、生长因子、促血管生成物质增加,从而促进异位内膜存活、增殖并导致局部纤维增生、粘连。
4、其它因素
环境因素也有可能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研究发现二恶英会提高女性患内异症的风险。血管生成因素也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腹腔液中血管生长因子增多,可导致盆腔微血管生长增加,引发子宫内膜异位症。此外,异位内膜细胞凋亡减少也可能与疾病进程有关。
1、保留性手术:对年龄轻、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在切除病灶同时尽量保留子宫和双侧附件或单侧附件,但是手术会伤害患者的身体,而且也不能彻底的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2、根除性手术:对于近绝经期妇女或年龄虽轻、药物治疗无效、病灶广泛、症状严重的患者,应采用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虽然根除性手术可以彻底治好子宫内膜异位症,但是却是以牺牲子宫为代价,子宫作为女性非常重要的器官,失去之后,不仅会对女性的身心造成影响,从此以后女性再也无法生育,这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来说是不能接受的,所以也不建议采取根除性手术治疗。
3、西药治疗:西医一般采用假孕或假绝经疗法,比如使用达哪唑和三苯氧胺、内美通、普维拉等,人为的造成月经停止来潮形成假孕状态,不来月经就没有痛经,但该类药副作用较大,并对肝肾有一定的损害,一些病人当病尚未治愈但由于副作用,只得停药,停药后月经仍会来潮,病情一般会继续发展。
4、与西药不同,中药妇炎丸在治疗此病时主要是通过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调理,以达到治疗的效果,因此用中药来治疗此病或有治愈的可能。中医认为子宫腺肌症是由气滞、寒凝、热灼、肾虚等致病因素导致淤血阻滞冲任、胞宫所引起的,属于中医学上“痛经”、“症瘕”等范畴,因此中医在治疗时主要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和行气止痛为原则。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