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妇科

女性子宫结构是怎样的

时间: 阅读:9996
女性子宫结构是怎样的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金钱草

金钱草

2025-08-15 13:58:32

女性子宫结构一般是由子宫体和宫颈组成的,并且是处于膀胱以及直肠的附近。

如果子宫出现了异常的症状,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腹部CT检查来明确病因。如果是因为子宫内膜炎引起的,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左氧氟沙星来达到缓解的目的。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南絮
    回复
    2024-03-15 12:12:07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3-15 12:12:07

    包括内生殖器和外生殖器。内生殖器由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组成,外生殖器即女阴。

    (1)卵巢。卵巢是女性的生殖腺,其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

    ①卵巢的位置和形态。卵巢左、右各一,位于盆腔侧壁、髂总动脉分叉处下方的卵巢窝内。卵巢呈扁卵圆形,略呈灰红色。卵巢可分为内、外两面,前、后两缘和上、下两端。上端与输卵管伞相触;下端借韧带连于子宫;前缘为卵巢系膜,连于子宫阔韧带后层,有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出入;后缘游离。卵巢的大小和形状随年龄而有差异,幼女时卵巢较小,表面光滑,性成熟期最大,以后由于多次排卵,卵巢表面形成许多瘢痕,变得凸凹不平。35 ~ 40 岁,卵巢开始缩小,50 岁以后逐渐萎缩。

    ②卵巢的结构和功能。卵巢表面覆有一层浆膜,为一层扁平或立方上皮。上皮深面为薄层致密结缔组织膜,称白膜。卵巢的实质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皮质位于白膜深面,较厚,内有许多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泡;髓质位于卵巢中央,主要由富含血管的疏松结缔组织构成。

    卵泡的发育与成熟:初生时,两侧卵巢内约有30 万~ 40 万个原始卵泡,自青春期始,在垂体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卵泡开始生长发育,每隔28 天左右有一个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

    排卵:在腺垂体分泌的激素影响下,成熟卵泡液剧增,突向卵巢表面的卵泡壁变薄后破裂,次级卵母细胞连同透明带、放射冠一起随卵泡液脱离卵巢,这一过程叫排卵。一般情况下,每个排卵周期只有一个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左、右卵巢交替进行。妇女一生中共排卵400 ~ 500 个,其余卵泡都在不同的发育阶段退化形成闭锁卵泡或不能发育。排出的卵如在24 小时内未能受精,次级卵母细胞即退化消失。

    黄体的形成与退化:排卵后,卵泡壁塌陷,卵巢表面的破口很快修复。卵泡壁中的卵泡细胞和卵泡膜细胞增殖分化,形成一个富含血管的内分泌细胞团,新鲜时呈现黄色,称黄体。黄体分泌孕激素和少量雌激素。黄体是临时性内分泌腺,其存在的时间长短与受精有关。如卵细胞未受精,黄体仅维持14 天左右即退化,称月经黄体,如卵细胞受精,黄体可维持6 个月,直径可达4cm,称妊娠黄体。

    黄体退化后由结缔组织替代,称白体。

    根据卵泡发育的阶段可分为原始卵泡、生长卵泡和成熟卵泡。

    原始卵泡:位于皮质浅层,体积小,数量多,由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和围绕其周的一层扁平的卵泡细胞构成。卵泡细胞外层为较薄的基膜。

    生长卵泡:卵泡中的初级卵母细胞逐渐增大,卵泡细胞不断分裂增殖为多层的立方上皮。在初级卵母细胞与卵泡细胞之间出现了一层厚度均匀的嗜酸性膜,称透明带。卵泡细胞通过透明带将营养物质输送给卵母细胞。卵泡细胞继续增殖,细胞间开始出现一些小腔,内含卵泡液。这些小腔随卵泡发育相继融合为一个大腔,称卵泡腔。

    这时的初级卵母细胞和其周围的卵泡细胞被挤到卵泡的一侧。初级卵母细胞体积变得更大,达150μm。紧靠初级卵母细胞的一层卵泡细胞呈高柱状排列,称放射冠。

    卵泡生长的同时,其周围的结缔组织逐渐形成卵泡膜。卵泡膜内的细胞和卵泡细胞能分泌雌激素。

    成熟卵泡:生长卵泡经过10 ~ 14 天发育为成熟卵泡。此时,卵泡液激增,卵泡体积很大,直径可达2cm,向卵巢表面凸起。初级卵母细胞已完成第一次成熟分裂产生一个大的次级卵母细胞和一个很小的细胞,叫第一极体。

    (2)输卵管。输卵管是一对输送卵细胞的肌性管道,连于子宫底两侧。输卵管内侧端开口于子宫腔,外侧端开口于腹膜腔,全长由外向内可分为4 部分。

    ①输卵管漏斗。为输卵管外侧端的膨大部分,其末端的开口称输卵管腹腔口。口的周缘有许多指状突起。称输卵管伞,覆盖在卵巢的上方。

    ②输卵管壶腹。粗长且弯曲,是卵细胞受精的部位。

    ③输卵管峡。细短而直,是输卵管结扎的部位。

    ④输卵管子宫部。为输卵管穿子宫壁的部分,以输卵管子宫口与子宫腔相通。

    (3)子宫。

    ①子宫的形态和分部。子宫是孕育胎儿的肌性器官,腔小壁厚。

    成人子宫呈前后略扁的倒置梨形,长约8cm,宽约4cm,厚约2cm。

    子宫分为3 部分:子宫底是位于两侧输卵管上方的圆凸部分;子宫颈是子宫下端呈圆管状的部分,其下端伸入阴道的部分,称子宫颈阴道部;子宫体是位于子宫底和子宫颈之间的部分。

    子宫的内腔狭小,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位于子宫体内,称子宫腔。子宫腔呈前后略扁的三角形裂隙,底朝上,两端通输卵管;尖向下,通子宫颈管。下部位于子宫颈内,称子宫颈管。子宫颈管的下口,称子宫口,通向阴道。未产妇的子宫口呈光滑的圆形,经产妇的子宫口变为不规则的横裂状。

    ②子宫的位置。子宫位于盆腔的中央,在膀胱与直肠之间,下端接阴道,两侧有输卵管和卵巢,临床上称子宫附件。子宫底位于小骨盆入口平面以下。成年人,正常子宫呈前倾前屈位。前倾是指子宫与阴道之间形成的向前的夹角,约呈直角;前屈是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形成的钝角。

    子宫的正常位置依赖于盆底肌的承托和韧带的牵引固定,重要的韧带。

    子宫阔韧带:是位于子宫两侧至骨盆侧壁之间的双层腹膜皱襞。

    子宫阔韧带能限制子宫向两侧移动。

    子宫圆韧带: 呈圆索状,起自子宫侧缘上部,穿腹股沟管,止于大阴唇皮下,是维持子宫前倾的主要结构。

    子宫主韧带:起于子宫颈,向外侧附于盆壁,是防止子宫脱垂的主要结构。

    骶子宫韧带:起于子宫颈后面,止于骶骨,它有维持子宫前屈的作用。

    ③子宫壁的结构。子宫壁由内向外分为内膜、肌层和外膜。

    子宫内膜:由单层柱状上皮和固有层构成。固有层内有单管分支状的子宫腺,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其中小动脉多弯曲成螺旋状,称螺旋动脉。

    子宫内膜分为功能层和基底层。功能层较厚,位于浅层,自青春期起,此层出现周期性脱落并出血,形成月经;基底层较薄,位于深层,是增殖强的组织,可增生并修复功能层。

    子宫肌层:为平滑肌,厚达15mm,有较大的血管穿行。

    子宫外膜:大部分为浆膜。

    ④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自青春期开始,子宫内膜的功能层在卵巢周期性分泌激素的影响下,每隔28 天左右出现一次剥脱、出血和修复的过程,这种周期性的变化,称月经周期。月经周期可分为三期。

    月经期:为月经周期的第1 ~ 4 天。由于卵巢排出的卵未受精,黄体退化,血液中孕酮和雌激素迅速减少,导致子宫内膜功能层中的螺旋动脉持续收缩,功能层缺血,组织变性坏死。随后,螺旋动脉又短暂扩张,坏死的子宫内膜剥脱出血,经阴道流出体外,形成月经。月经期末,基底层增生修复子宫内膜。

    增生期:为月经周期的第5 ~ 14 天。此期内卵巢中又有一批新的卵泡生长发育,雌激素的分泌量随之逐渐增多。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子宫内膜不断增厚到3mm 左右,子宫腺和螺旋动脉增长并轻度弯曲。

    增生期末,卵泡成熟并排卵。

    分泌期:为月经周期的第15 ~ 28 天。此期排卵后出现黄体,子宫内膜在孕酮和雌激素的作用下继续增厚。子宫腺变得肥大而弯曲,管腔内充满含糖原等营养物质的分泌物。螺旋动脉更为弯曲蟠绕,并伸入内膜的表浅部,毛细血管扩张,内膜呈生理水肿。子宫内膜的上述变化,为受精卵的植入准备了适宜的条件。如卵未受精,黄体又退化,子宫内膜转入月经期。

    (4)阴道。阴道是连于子宫与外生殖器之间的肌性管道,是女性的交接器官,也是排出月经和娩出胎儿的管道。

    阴道分前、后两壁。前壁邻膀胱和尿道,后壁邻直肠,前、后壁常处于相贴状态。阴道上端宽大,包绕子宫颈阴道部,两者之间的环形凹陷称阴道穹,以后部最深,与直肠子宫陷凹之间仅隔阴道后壁和一层腹膜,临床上常于此处穿刺进行诊断和治疗。未婚女子阴道口周围有处女膜。处女膜破裂后,形成处女膜痕。

    阴道的黏膜形成许多横形皱襞。黏膜表面为复层扁平上皮,上皮的形态也随月经周期发生变化。因此,对阴道脱落细胞的观察可以了解卵巢的功能状态。

    (5)女阴。女阴包括: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阴道、前庭、前庭大腺。

  • 远志
    回复
    2024-03-15 11:11:57

    看到这个问题,第一个进到脑海里的就是,是,子宫是孩子的宫殿啊,是每个人住过的最贵的房子,是妈妈孕育每个孩子的地方。

    子宫位于骨盆腔中央,在膀胱与直肠之间,内部是中空的,除了有孕育功能,还会产生月经。女人也就是传说中那种每个月都流血一周左右的狠人哈。

    子宫壁由外向内三层:为浆膜、肌层、子宫内膜,月经即是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的过程。

    没生过孩子的女性子宫约长7.5cm,宽5cm,厚3cm,子宫腔容量约5ml。本身并不大,但是孕育生命中的时候会随着胎儿增大而不断变化的。

    一般成年女性的宫颈大概是3个公分左右,但宫颈和宫体的比例是有变化的。提醒大家如果怀孕的话,要注意一下宫颈的长短,有的人可能宫颈短,要按时孕检观察,避免危险。

    小孩宫颈和宫体的比例是2:1,到了青春期时差不多为1:1,到生育期比例应该是2:1,到了老年因为子宫萎缩又变成了1:1的比例。

    直观的讲子宫是女性非常重要的器官,负责孕育生命,也要好好保护它哦。

    合理饮食,规律作息,运动,定期体检,注意个人卫生,这些都能起到保护的作用。

    女性之所以会怀孕生子,子宫的作用功不可没,没有子宫或者子宫内异常,孕育就无法正常进行。

    那女性子宫的构造究竟如何呢?

    女性的子宫位于骨盆腔内部,处于膀胱和直肠之间,类似一个倒梨形,左右两侧类似两翼的部分称之为输卵管,左右两翼顶部类似花朵状的部位称之为输卵管伞。输卵管伞用于捕捉卵子,在正常捕捉到卵子后会运送到输卵管内等待与精子的相遇。

    如果 卵子没有与精子相结合,到达子宫后就会停止生长,并且失去活性,在下一次月经时随着子宫内膜、坏死细胞以及分泌物排出体外。

    如果卵子与精子相结合,则会结合成为受精卵,通过输卵管送到子宫腔进行着床,然后逐渐从胚胎发育成为胎儿。

    子宫主要通过盆膈、阴道的承托和韧带的牵引固定。如果这些部位发生松弛,就有可能出现子宫脱垂。

    两侧输卵管,高于输卵管内口的部位称为子宫底。

    在子宫下段有一段变细呈圆柱形的, 称之为子宫颈, 这个部位也是宫颈炎症和宫颈癌的高发位置。 建议 有性生活的女性每年至少一次妇科体检。30岁以后的女性更是要注重妇科的检查。

    子宫底和子宫颈之间的部位称为子宫体。子宫体内有一个角形腔隙,称子宫腔,腔的上部与输卵管相通,下部与子宫颈管相通。

    子宫体的下部与子宫颈之间的狭窄部称为子宫峡,当女性怀孕后,子宫峡也会随着妊娠期逐渐扩展,在临产时明显形成子宫下段,一般如果是剖腹产手术,常在此位置剖腹取胎。

    子宫壁由外向内分为子宫外膜、子宫肌层和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内管状腺体称为子宫腺。

    子宫肌层由纵横交错排列的平滑肌所组成,其中有血管贯穿其间。这一层具有很大的延展性,妊娠时,平滑肌细胞体积会增大,分娩时,子宫平滑肌会有节律的收缩,帮助胎儿娩出。

    一般来说,正常的子宫大小,长度约6cm-7cm,宽约4cm-5cm,厚约2cm-3cm。也就是说正常女性子宫大小应该与本人的拳头大小类似。

    正常女性的子宫大小和本人的拳头大小差不多。怀孕后,随着胎儿的增长,子宫会逐渐增大,一直到孕晚期,子宫的大小已经类似一个西瓜大小了。 而随着子宫增大,孕期也会挤压内部脏器和膀胱,这也是为什么女性在孕期容易出现心慌气短、乏力、食欲变化、尿频和便秘等现象的重要原因。

    当然除了怀孕子宫会增大,一些子宫的异常病变也会影响子宫大小,所以女性朋友一定要重视身体 健康 ,重视妇科检查。如果子宫出现异常增大,一定要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子宫对于女性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器官,不仅会 调节女性内分泌 ,帮助女性预防其他内分泌系统紊乱引起的疾病,其次, 子宫是孕育生命的重要场所,是女性的生育器官。 再者,子宫帮助青春期后的女性 每月排出月经 ,有利于自身免疫能力的提高。子宫和卵巢相辅相成,共同维护女性身体 健康 。

    【阳妈小贴士】:最伤害子宫的行为就是流产和刮宫,寒凉刺激也要避免,女性要关爱自己,定期做妇科体检!

    说起女性,让人想到的器官往往是子宫,而不是产生雌激素维持女性第二性征的卵巢。子宫不仅可以产生月经,而且也可以孕育生命,讲的简单点就是孕育生命的房子或殿堂。

    子宫从结构上来讲分为:子宫底,子宫体,子宫峡部,子宫颈。

    子宫在整体上主要包括三层结构:

    第一层就是子宫内膜,可以周期性的脱落形成月经。

    第二层就是子宫肌层,这个肌层的伸缩性很好,以致于可以孕育宝宝。

    第三层是子宫浆膜层,这个在肌层的外面。

    子宫的位置就像一个正宫娘娘,被八平四稳的悬在盆腔内,分别由两条阔韧带,两条圆韧带,两条子宫主韧带,两条子宫骶韧带连接。

    总结,子宫的主要构造就是一个房子,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孕育生命。祝好孕。

    子宫位于骨盆腔内,在膀胱与直肠之间,形状似倒置的梨子,前后略扁。上端宽大,高出于输卵管内口的部分称子宫底,中间膨大部分为子宫体,下端变细呈圆柱形部分为子宫颈,其末端突人阴道内。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稍细部叫子宫峡部。子宫体内有一个三角形腔隙,称子宫腔,腔的上部与输卵管相通,下部与子宫颈管相通。子宫壁很厚,共分三层,由外向内为外膜、肌层和内膜。内膜内管状腺体称为子宫腺。肌层由纵横交错排列的平滑肌所组成,其中有血管贯穿其间。此层尚具有很大的伸展性,如妊娠时平滑肌细胞体积增大,以适应妊娠需要。分娩时,子宫平滑肌节律性收缩成为胎儿娩出的动力。由于它的收缩,还可压迫血管,制止产后出血。

    子宫虽然是女性体内一个普通的器官,但是它承担着伟大的使命,它是女性孕育胎儿的最好的场所。

    1.子宫的形态分为子宫底,子宫体,子宫颈和子宫峡。

    子宫下段比较窄小,呈圆形的是子宫颈,只有2.5-3厘米。输卵管子宫口上隆起的部位,就是子宫底。子宫颈上段和子宫体连接处是子宫峡。子宫底和子宫颈之间的部位是子宫体。

    2.子宫壁可以分为三个结构:

    (1)外层-浆膜层,属于腹膜的脏层

    (2)中层-由平滑肌形成的肌层

    (3)内层-子宫内膜

    1.怀孕前-子宫的形态。

    子宫在孕前只是厚度2-3厘米,长7-9厘米的倒三角形,它位于小骨盆中间,它的两边是输卵管和卵巢,它是凭借韧带,盆膈,周围组织的牵拉来保持固定。

    子宫内膜,会根据月经周期的变化,发生增生,脱落的周期性变化。如果女性没有怀孕,那么会有月经的来临。

    2.怀孕期间-子宫的变化。

    子宫在女性妊娠期间,是胎儿发育的温床,有人比如子宫是个房子,胎儿从受精卵--胚胎--胎儿,在1-40周内,子宫从原来的5毫升容量,增大数千倍,子宫也延伸出骨盆,甚至挤压孕妇体内器官,给胎儿腾出更多发育的空间。

    孕期,子宫峡会慢慢延伸,逐步形成子宫下端。孕晚期,子宫峡会从原本的1厘米延长到7-11厘米,子宫峡会逐步变薄。

    3.分娩后给女性子宫带来的变化。

    有些女性产后会出现子宫脱垂,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子宫会脱落出阴道外。

    顺产分娩,会让女性的宫颈口发生变化,原本是圆形的宫口,产后会变成“一”字形,这个变化是不可逆的。

月经退后几天侧怀孕

37天没来月经测不出来怀孕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