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韧带在人体当中主要起着防止患有子宫脱垂病症的作用,主要是用来固定子宫的位置。
当患者出现了子宫脱垂、子宫前倾或子宫后倾的病症时,可能是由于子宫韧带出现了损伤造成的,可以通过进行B超检查的方式来确诊,同时进行治疗。
1)子宫阔韧带:位于子宫两侧,为呈冠状位的双层腹膜皱襞。上缘游离,包裹输卵管,其外侧端移行于卵巢悬韧带。下缘和外侧缘与盆底和盆侧壁的腹膜较行,内侧缘与子宫前、后面的腹膜相续。
子宫阔韧带可分三部分:①卵巢系膜,为卵巢前缘与子宫阔韧带后叶间的部分,由阔韧带后叶向后包裹卵巢所形成。②输卵管系膜,为输卵管与卵巢系膜根之间的
部分。③子宫系膜,为子宫阔韧带的其余部分,内含子宫血管、淋巴管、神经及大量疏松结缔组织,称之为子宫旁组织。子宫阔韧带的作用是限制子宫向两侧移动。
(2)子宫主韧带:又称子宫颈横韧带,位于子宫阔韧带基底部,由结缔组织和平滑肌纤维构成。连于子宫颈与盆侧壁之间,呈扇形,向下与盆膈上筋膜愈着。子宫主韧带是固定子宫颈,使其维持在坐骨棘平面以上的重要结构,
损伤或牵拉造成该韧带松弛后,容易引起子宫脱垂。
(3)子宫圆韧带:呈圆索状,由结缔组织和平滑肌纤维构成。长约12~14cm。起自子宫角,输卵管附着部的前下方,在子宫阔韧带前叶覆盖下弯向盆侧
壁前行,越过髂外血管至腹壁下动脉外侧,经深环入腹股沟管,出浅环附着于阴阜及大阴唇皮下,它是维持子宫前倾的主要结构。
(4)骶子宫韧带:由结缔组织和平滑肌纤维构成,起自子宫颈后面,向后呈弓形绕过直肠外侧,附着于骶骨前面。其表面有腹膜覆盖,形成直肠子宫襞。该韧带的
作用是向后上方牵引子宫颈,防止子宫前移,使子宫维持前屈姿势。
(5)耻骨子宫韧带:由结缔组织构成,起自子宫颈前面,向前呈弓形绕过膀胱外侧,附着于耻骨盆面,韧带表面有腹膜覆盖,形成膀胱子宫襞。耻骨子宫韧带的作
用是限制子宫后倾后屈。
这个是解剖学子宫阔韧带——限制子宫向两侧移动
子宫圆韧带——对维持子宫的前倾位有一定的作用
子宫主韧带——是维持子宫颈正常位置,不至于向下脱垂的重要结构
骶子宫韧带——向后上牵引子宫颈,与子宫阔韧带协同,维持子宫的前屈位
维持子宫正常位置的韧带一共有四对,它们是圆韧带、阔韧带、主韧带和宫骸韧带。
圆韧带:起于两侧子宫角的前面、输卵管近端的下方。向前下方伸展至两侧骨盆壁,再经过腹股沟,止于大阴唇上部之中。圆韧带有保持子宫底呈前倾位置的作用。
阔韧带:开始于子宫两侧,伸展达骨盆壁,如翼状,将盆腔分为前、后两部分。
韧带:阔韧带的下部很厚,有子宫血管从此经过。阔韧带最厚的部分即是主韧带,横行于子宫颈两侧和骨盆侧壁之间,对固定子宫颈的位置有重要作用。
宫骸韧带:从子宫颈后面的侧上方,向两侧绕过直肠达第二、三骸椎前面的筋膜之中。对子宫颈有向后、向上的牵拉作用,与前三对韧带一起共同维持子宫的前倾位置。
这四对韧带就是子宫的韧带。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使子宫能够保持正常位置:即在直立时,子宫底处于膀胧之上,子宫颈外口位于坐骨棘水平附近,子宫体前倾而宫颈向后,宫体和宫颈间形成一钝角。
维持子宫正常位置除盆底的支托作用外,尚依赖下列四对韧带的支持:(1)圆韧带:起于子宫双角,伸展达盆腔侧壁,穿过腹股沟管,终止于大阴唇前端,长12~14cm,由结缔组织与平滑肌组成,其作用是使子宫保持前倾。(2)阔韧带:为一对翼形腹膜皱襞,由子宫两侧开始达到骨盆壁,内含骨盆漏斗韧带和卵巢韧带及子宫旁组织,其作用为限制子宫向两侧移动,保护血管神经。(3)主韧带:横行于宫颈两侧和骨盆侧壁之间,为一对坚韧平滑肌与结缔组织纤维束,其作用为固定子宫颈位置。(4)宫骶韧带:起于宫颈后侧方相当于组织学内口水平,绕过直肠,达第2~3骶椎前面的筋膜,内含平滑肌结缔组织,其作用为牵引宫颈,间接保持子宫前倾。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