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妇科

月经倒流是什么原因怎么医治

时间: 阅读:7786
月经倒流是什么原因怎么医治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白敛

白敛

2025-09-05 00:43:35

月经倒流可能是月经期间同房,会使得子宫收缩,经血就会出现倒流的情况,或是在月经期间跑步、打篮球等进行剧烈运动也会导致该症状。月经倒流一般用药物治疗的方法进行改善,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益母草颗粒等活血化瘀的药物进行治疗。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空青
    回复
    2024-03-16 07:07:21

  • 泠青沼
    回复
    2024-03-16 07:07:21

    非月经期阴道出血很可能是疾病发出的警示,女性应该学会观察出血的时间、持续时间、量、色,有无其它伴随症状等。一般非经期阴道出血常见的有以下这几种情况:

    1、“排卵期出血"。西医叫排卵期出血,中医称之为“经间期出血"。有些人仅是少量的咖啡色分泌物,一般持续半天或2—3天,最多不会超过7天,可伴有轻微的排卵痛和腰酸。如果症状轻的可以不治疗,但如果症状明显,有可能影响生育就应该治疗了。

    2、功能性子宫出血。,它的表现通常是月经周期不规律,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出血。治疗的原则是迅速止血,止血后调整建立正常的月经周期,防止复发,由于长期出血,有些人还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所以纠正贫血也很重要。

    3、月经延期了7—10天才有出血,也不要认为这肯定是月经来迟,应该注意观察出血的量、色、持续时间等是否与平常的月经一样,如果出现经血时多时少,淋漓不尽,并伴有腹痛就要留心是不是有宫外孕或先兆流产的可能;如果出血比平常多,持续时间长,痛经明显,多见于子宫肌瘤或子宫内膜异位症。及时就诊很有必要。

    4、性交后阴道有出血的现象我们称之为接触性出血,多与阴道炎、宫颈糜烂、宫颈息肉、早期宫颈癌、粘膜下肌瘤等妇科疾病有关。应尽快去妇科就诊。

    5、有些女性在服用了紧急避孕药也会出现阴道出血。紧急避孕药会影响月经周期,尤其是多次重复使用者会导致月经紊乱、出血、淋漓不尽。还要提醒的是一些女性由于滥用一些含有激素的“保健品"“丰乳药、霜"等等,也会对月经有影响。

    6、一般人流或自然流产后3—7天左右阴道流血会停止,极个别人由于体质虚弱、劳累等原因会延长,但这需要由医生来判断。如果没有特殊情况,阴道出血时间延长,在排除术中损伤、宫颈炎症之类的情况后,很可能是宫内有残留,届时由医生检查后决定是用药还是清宫,否则一段时间后,残留的胎膜组织有可能变成绒毛膜上皮癌。

    7、曾经患过葡萄胎的女性,经正规治疗两年内又再次出现淋漓不尽的阴道出血,有可能是恶性葡萄胎的早期症状,应立即就诊。

    8、绝经妇女,特别是60岁以后,出现阴道出血有两种可能。对于部分仍有性生活的妇女,由于绝经后内分泌的改变,阴道干燥,如果不使用一些润滑剂,很容易造成阴道机械性损伤而出血。闭经后的无原因的阴道流血,多非好事,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子宫颈癌、子宫癌发生的几率会增加。非月经期出血大多是病理性的,最好还是到医院请教医生,以免贻误早期诊治的良机。

  • 山亭柳
    回复
    2024-03-16 06:06:11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 是当今育龄妇女一种多发病,严重影响年轻妇女的身心健康,发病率逐渐增多,临床症状不典型,时期诊断困难,目前只能靠腹腔镜确诊,但它具有创伤性,而且费用高,为寻求简便、易行、无损伤诊断方法已是当务之急。 1982年Mathur首次在EMT患者血清中检测到特异性EMAB,1991年WILL等发现EMT患者IgGF(ab)能与子宫内膜抗原反应,而患者IgGFC段及正常妇女IgG(ab),不能与子宫内膜抗原结合,以后不少学者发现,EMT患者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均可作为自身抗原刺激机体在血液,腹水中产生能与特定分子量EMAG结合相应的抗体。其主要成分是IgG。但其EMAB为多克隆性,能与多种特定分子量EMAG结合,因特异性有限,故而需进一步找出EMT患者真正的特异的EMAG后用于论断EMT才有真正价值,为能解决这么多EMT患者的早期论断,寻求简便、易行、无创性的方法而立项研究。 本课题属临床应用基础及应用研究。主要对三种免疫方法测定子宫内膜IgG抗体及CA125在EMT临床诊治中价值进行探讨。并对新创建用EMT患者在位内膜为抗原片检测血清中抗子宫内膜IgG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方法及价值进行介绍。 本课题的研究首次提出用EMT患者在位内膜为抗原片检测被检者血清子宫内膜IgG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片可做为临床对EMT简便、无创早期诊断的手段。因本法用EMT在位内膜组织作抗原,能较好保留其组织抗原体及特异性。同时可用半定量法检测出抗体的滴度及几何均值,使结果可靠、准确。其结果敏感性87。6%,特异性98。1%,临床符合率达93。4%。这种新创的间接免疫荧光法为EMT的研究及简便、快捷、无创性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可行性,就这一方面研究,目前国内外尚未见相同类似报告。此法具有独创性和先进性,并且有实用价值属国内先进水平。 该理论的提出为进一步纯化EMT患者在位内膜特异性抗原体并克隆抗体、制备ELISA药盒,而更广泛地应用临床做为无创性早期诊断EMT的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如该研究能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将会产生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此法特别适用于广大基层医院。
    自1986年以来,全世界每两年举办一次国际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学
    术会议。对一个病的如此关注,显示了该病的普遍重要性。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在生育年龄妇女中有10%左右的
    发病率,且有明显上升趋势,成为一种“现代病”。病人中80%有明
    显的痛经,50%合并不育,严重地影响中青年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除非极少数的恶变,内异症基本上是个良性疾病,我们甚至还没
    有发现异位内膜与子宫在位内膜有什么组织形态上的差异。但它引起
    的病变和症状却如此明显,可以说是个“让你痛苦,折磨你,又不让
    你死的精灵”。
    内异症有与子宫内膜相同的腺体和间质,但它有很强的细胞增殖、
    浸润和复发性,其病变广泛、形态多样,很有恶性肿瘤的临床行为,
    故称之为“良性癌”,成为难治之症。更重要的是,尽管现今的研究
    日渐深入,但对其发病机制尚无清楚解释,治疗结果亦未臻理想。
    一般的或经典的内异症的定义是子宫内膜在子宫腔被覆面以外的
    地方生长。实际上,子宫内膜异位到子宫腔以外的部位为生理现象,
    或者说经血的逆流是个普遍的“事件”,可达70%~90%。所以,新
    的内异症的定义是当异位的内膜种植、侵袭到“异地”,发生复周期
    性出血,引起病变进展并出现症状,方能称之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发病机制扑朔迷离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个令人迷惑不解的疾病,在1998年第6届世界
    子宫内膜异位症学术会议上,学者们提出:
    ●内异症是个遗传性疾病。
    ●内异症是个免疫性疾病。
    ●内异症是个炎症性疾病。
    ●内异症是个由于出血引起的疾病。
    ●内异症是个器官依赖性疾病。
    ●内异症是个激素依赖性疾病。
    如此繁多的排列正表明我们对其认识不清,或者说它是多因素形
    成的疾病。
    内异症发病学说纷纭,但仍以经血倒流、种植和体腔上皮化生学
    说为主导理论,关键在于科学解释、模型建立及临床循证。虽说此病
    经血的逆流很普遍,甚至种植亦不少见,但因何得以生长、出血,发
    生病变呢?
    从免疫理论而言,月经作为盆腔的“入侵者”,内异症乃为“宿
    主”(病人)的反应,而经血逆流、种植,则要具备四个基本条件方
    可确立。尽管现已有明确临床和病理组织学证实这种经血逆流、种植
    的学说,但问题在于为什么有的经血能够导致内异症,而有的则不致
    病。
    内异症的形成可以概括为“三部曲”,即黏附-侵袭-血管形成,
    也是这一病变进展的“轨迹”。
    黏附———是异位内膜“入侵”盆腹腔及其器官组织的第一步。
    黏附因子是一类存在于细胞表面,介导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家族。一
    些黏附因子使细胞间失去黏附,获得侵袭性,或有了迁徙(转移)能
    力。
    侵袭———主要是降解了细胞外基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
    最为重要,内异症患者之间质细胞中MMPs表达增高,或它的抑制剂下
    降,促进了种植侵袭。
    血管形成———血管形成是异位内膜种植后生长的必要条件。血
    管内皮生长因子是促进因子,血小板反应素是血管形成抑制因子,前
    者的上升与后者的下降,都使病变得以发展。
    雌激素及其受体———在内异症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其反应失控
    或雌激素受体升高,促使内异症发生发展,所以又称内异症为“激素
    依赖性疾病”。
    局部环境因素———在盆腹腔、腹腔液中,有很多生长因子、酶、
    酶抑制因子及其他因子,它们可能源于残余细胞、异位内膜细胞等,
    环境因素可使之在盆腹腔或身体的其他部位生长增殖。
    免疫问题研究时间最长,问题最多。其基本结论,或者可以说逐
    渐形成了这样的理论:从免疫效应而言,子宫是个特殊的部位,以生
    殖而论,它“宽容”了胎儿,但子宫内膜则不能“分享”这种免疫耐
    受。即当子宫内膜脱离子宫或进入有免疫能力的环境时,则成为免疫
    进攻的对象,免疫反应以抗体产生为其特征,并以吞噬细胞等将其“
    隐藏”,而使异位内膜持续存在。或因内异症者耐受下降,引起自动
    免疫疾病,发生慢性炎症,并最终形成腹膜瘢痕化。在这一过程中,
    黏附因子起重要作用,这些分子的“行为”在异位内膜与在位内膜是
    不同的。
    遗传问题研究时间最短,关注尤多。现已发现内异症的家族倾向
    和集聚性,值得做流行病学调查,特别是关于基因差异已引起广泛兴
    趣。用基因差异聚合酶链反应或比较性基因组合杂交法已发现内异症
    患者在位内膜或异位病灶的基因差异。这揭示了:基因差异是内异症
    患者和正常者在位内膜的根本差异。这是一种异位内膜与在位内膜之
    间的差异,这是不同人(即患者与非患者)经血逆流或经血内膜碎片
    是否在“异地”黏附、侵袭、生长的关键,由此也就成为内异症基因
    治疗的理论和实验基础。
    病变分布全身都有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身体里的分布可以说几乎无所不在,依次是:
    卵巢、子宫直肠窝、盆腔腹膜、腹壁切口、膀胱、子宫颈、输卵管、
    肠壁、外阴、阴道及其他,亦有在眼视网膜、鼻腔、肺、胸膜发生内
    异灶的报道。
    我们通常将内异症分为腹膜型、卵巢型和深部结节型。腹膜型是
    最常见的一种内异症,广泛分布在盆腹腔腹膜。卵巢型也十分常见,
    可以形成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即众所周知的“巧克力囊肿”,乃
    由于内异灶出血、积累了颇似巧克力汁样囊内液而得名。
    深部结节型主要指在阴道直肠间隔形成的硬结节,可以有非常明
    显的腰骶部痛、肛门痛或性交痛。另一个特殊的问题是子宫腺肌症,
    即子宫肌层内的内异病症,但其发生表现与治疗均有特殊性,故成为
    内异症的“单列式”。
    从病理形态观察腹膜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有三种类型:
    ●红色病变———腹膜呈红色病区、火焰状、血管密集,或有腺
    样赘生物。这表明有丰富的血管新生,活动的腺体和间质,可以认为
    是内异症的早期病变。
    ●棕色病变——或称黑色病变,为皱缩的黑色病灶,呈煤渣样斑
    点、斑块、紫结节。此是由于内异灶反复出血,色素沉着使然为内异
    症的典型病变,是进展期的改变。
    ●白色病变———腹膜呈白色浑浊样,腹膜缺损,瘢痕形成,腺
    体和间质都很少,血管亦减少。此为愈合病变,曾称“晚期病变”,
    这容易使人联想癌瘤的晚期,不妥,其实是内异症的非活动、纤维化
    阶段,并不意味病情更严重。但由于血管减少,激素受体缺乏,故对
    药物治疗反应不佳。
    内异症病变的演进过程,往往是同一病人盆腹腔的病变混合存在,
    所谓“老中青”三结合,“四世同堂”。一项有意思的研究表明,腹
    膜内异症是随年龄而渐进变化的疾病,单纯丘疹样病变平均发生年龄
    是21.5岁,继而是红色、黑色和白色病变,而黑色和白色病变多表现
    在大龄妇女。这提示,腹膜内异症的早期病变多发生在生育年龄的始
    初阶段,这之后,病变或者消失,或者发展。因此,内异症要早发现、
    早治疗,才能有良好的结果。
    腹腔镜检眼见为实
    内异症的主要表现是疼痛和各种各样的难过:内异症患者87.7%
    有痛经;71.3%有下腹痛;57.4%有全腹痛;56.2%有性交痛;42.6
    %有肛门痛;39.5%有排便痛。可见,它是多么影响妇女的生活质量。
    而且,内异症引起的不育可达50%,这也是患者的一个主要苦恼。
    妇科检查可以摸到附件区域的包块,或者在子宫后方(子宫骶骨
    韧带),阴道直肠隔有触痛结节。子宫腺肌症患者,子宫增大如球,
    硬而光滑,超声波检查可以发现囊肿的部位,典型的“巧囊”可显示
    子宫侧方或后方的包块,包膜粗糙,内为密集细小的光点反射或不规
    则反射,其内却无明显血流。
    血清CA125测定亦有参考价值,在妇科,CA125是较好的卵巢上皮
    癌的肿瘤标志物。在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腹腔炎症、结
    核等患者的血清中会有升高,内异症患者血清CA125通常在60~80u/
    ml水平。它也是治疗追随的参考项目,若CA125过高,如超过200u/m
    l,则要警惕卵巢恶性肿瘤。
    虽然,根据病人痛经、不育以及检查,可以大致构成内异症的诊
    断,但确诊则应该根据腹腔镜的检查,腹腔镜检可谓内异症确诊的金
    标准。内异症的临床特征比较鲜明,在其发病率日渐增多的今天,女
    性慢性盆腔疼痛(CPP)者,有71%是内异症,若CPP合并不育,则84
    %是内异症。但引起盆腔痛,或者盆腹腔发生类似内异症(甚至更应
    该说,内异症病灶类似其他病症)表现者亦有很多,如卵巢癌、盆腔
    炎、结核性腹膜炎、浆液性腹膜癌、静脉淤血综合征等,都应与内异
    症相鉴别。最好的鉴别手段是腹腔镜检,如仅根据临床检查,即按内
    异症治疗,不仅无效,还可能造成错误治疗,或贻误病情。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应该达到四个目的:减轻及控制疼痛;治
    疗及促进生育;减缩及去除病灶;预防及减少复发。
    为此,1998年魁北克会议提出了五个“最好的治疗”:
    ●腹腔镜是最好的治疗。
    ●卵巢抑制是最好的治疗。
    ●“三阶段”治疗是最好的治疗。
    ●妊娠是最好的治疗。
    ●助孕技术是最好的治疗。
    其实,很难说哪一项是最好的,要根据病人情况选择更好的,即
    考虑到病人的年龄、症状程度、病变轻重、婚姻及妊娠希望和过去的
    治疗状况综合分析,做到治疗的个体化。
    对于内异症的治疗选择,手术、腹腔镜检或开腹都是必要的,首
    先要进行的。它可以明确病变,明确程度、类型、活动状况,而进行
    切除则可破坏或减灭病变、分离粘连、既有助于妊娠,又可减轻症状,
    从而减少或预防复发。结合病人的年龄、症状和生育要求,以及内异
    症的部位、分期和病变的活动性,和病人的内分泌、生育功能等指标,
    手术的方式和范围可分为三种:即保守性手术(保留生育功能);半
    根治性手术(保留卵巢功能);根治性手术。
    尽管手术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亦有相当的复发机会,特别是保
    守性及半根治性手术后,所以术后药物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所谓“三阶段”或“三期”治疗是指经历:手术(腹腔镜或开腹
    )→药物(术后6个月)→腹腔镜手术(探查及处理)。一项报告分
    析,在活动性病变期,其复发率、复发间隔在“三期”治疗组均有改
    善,而在非活动性病变,则未从上述治疗中获得好处。
    药物治疗是要达到卵巢抑制或“假孕”、“假绝经”,现今常用
    的药物是孕激素、丹那唑、内美通(孕三烯酮)和促性腺激素释放素
    激动剂等。这种激动剂的作用机制是通过下调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
    进而抑制卵巢对雌、孕激素的释放,造成体内低雌激素状态,起到药
    物暂时性“去势”作用,使异位内膜萎缩而达到治疗目的。现已明确
    证明此药是有效而安全的。但此药应用的最大问题是体内低雌激素引
    起的更年期症状,如潮热、出汗、阴道干涩、烦躁、抑郁及骨丢失、
    关节痛等。为改善用药者的症状,消除副反应,现今的处理方法是同
    时补充雌激素,即“反向添加”治疗。这个合适的雌激素剂量叫作“
    窗口”或“限界”剂量。“反向添加”除可明显改善症状外,骨密度
    的下降也会减少。一组研究表明,给予反向添加者骨密度下降仅为1
    ~2%,而对照组则有4%发生骨丢失。也有学者提出用药“两步法”:
    即先用较大剂量,使患者体内雌激素降至30~50pg/ml的“窗口”水
    平,再以小剂量的促性腺激素释放素激动剂维持。这种监测雌激素水
    平,维持适宜剂量的用药方法是值得推崇的。
    妊娠不仅是年轻患者的主要求治目的,妊娠本身也是对内异症的
    最好治疗。所以,助孕技术应列入内异症治疗的方案之中。治疗先从
    促排卵、宫腔内精子注射开始,若未能成功,或病情重,则考虑“试
    管婴儿”。
    “内异”恶变“巧囊”破裂
    这是两个内异症的特别问题,它们两者没有联系。
    我们曾反复陈述内异症是个良性病变,迄今的研究都几乎没有发
    现异位的内膜与在位的内膜有什么组织形态上的差异。一言以蔽之,
    异位灶细胞不是癌细胞。但确有极少数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以恶变,但
    这只有1.0%,主要是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我们很难预测或早期
    发现恶变,但以下几种情况当应提高警惕:
    ●有内异症病史的妇女绝经后出现盆腔肿块。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直径>10cm,或有明显增大趋势。
    ●血清CA125>200u/ml。
    ●影像检查发现囊肿内有实质性结构或乳头(妇科医生应有在手
    术中将切下肿物检视的习惯,注意囊肿有无实性部分或内外生乳头,
    必要时送冰冻切片检查)。
    ●病人的疼痛节律发生改变,如不仅仅在月经期。
    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是一种新型的妇科急腹症,这是由于“巧囊”
    内液积存过多,使囊壁破裂、囊液外溢形成“化学”刺激而引发急性
    腹痛。常见的妇科急腹症是宫外孕、黄体破裂、卵巢囊肿扭转等。由
    于内异症患病率的增加,“巧囊”破裂作为一种新型急腹症正加入了
    这一行列。若一经确诊,应当手术,腹腔镜手术乃为明智选择。
    子宫内膜异位症面临的问题很多,不仅发病机制仍然是个谜,就
    是临床处理也还未臻完善。据澳大利亚一个内异症治疗中心报告:10
    %的妇女患内异症;30%的IVF是内异症病人;内异症病人至少延迟6
    年才去医治;多数病人于手术或药物治疗后复发;多数病人缺乏治疗
    计划。我想,我国的情况大抵如此或更有逊哉。
    内异症不是一次手术或几个月药物治疗便可“完事大吉”的,在
    某种意义上,其也像糖尿病、哮喘等疾病一样,需要较长时间的医患
    配合、追随、咨询与指导,才能保证好的治疗结果和维护妇女的健康。
    因此,要增加公众注意,加强对妇女的医学科学普及,建立多方位队
    伍,为每位病人制定治疗计划。还有对内异症研究的支持。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个常见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的疾病,临床诊断
    似乎并不困难。正因为如此,未能达到确切诊断,而又接受治疗的病
    人会逐渐增多——这预示着一种危险。
    我们不主张对怀疑为内异症者进行“试验性”治疗,如给予卵巢
    抑制的各种药物,更不主张较长时间地给予这种治疗,这可能掩盖或
    贻误病情。腹腔镜检可提供诊断的金标准,如果有了附件包块,即使
    没有腹腔镜,开腹手术也是正确的。
    现在讲究循证医学,无论是诊断还是治疗结果与结论,都要以证
    据为基础。否则,可能应了那句话:
    很多很多聪明的医生在治疗痛苦的人;
    很多很多聪明的医生治愈了没有病的人。

为什么会得宫颈囊肿

小腹痛及腰胀该怎么治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