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妇科

草莓样宫颈严重吗

时间: 阅读:3872
草莓样宫颈严重吗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过山龙

过山龙

2025-08-06 05:10:58

草莓样宫颈不是特别严重。草莓样宫颈提示着女性有宫颈炎,宫颈炎治疗起来不是很困难,大多数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良好,所以出现草莓样宫颈之后女性也不用过于紧张。

宫颈炎的女性可以使用消糜栓等栓剂类的药物进行治疗并且注意下体卫生。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蓦山溪
    回复
    2024-03-16 10:10:54

    阴道毛滴虫病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分布于世界各地,男女都易感染。滴虫病(trichomoniasis)是由阴道毛滴虫(trichomonas vaginalis)、人毛滴虫(trichomonas hominis)及口腔毛滴虫(trichomonas buccalis)分别寄生于人体泌尿生殖道、肠道及口腔内引起疾病的总称,其中以阴道毛滴虫引起的滴虫性阴道炎最为常见。
    1 症状体征
      潜伏期一般不明确,志愿者接种试验,经4~7天即可出现症状。
      1.女性毛滴虫病 主要症状为黄绿色泡沫白带增多与外阴瘙痒。白带稀薄并有腥臭,若合并细菌感染则呈脓状白带并伴臭味,阴道黏膜出血时常呈赤带。白带量很多,常积于后穹隆内,有时亦可溢出阴道口。瘙痒部位主要在阴道口及外阴,灼痛、性交痛亦常见。阴道检查可见阴道黏膜及宫颈红肿、出血“草莓样斑点”、阴道触痛等。少数患者可有腰骶部酸痛和月经不调。阴道毛滴虫如寄生在尿道和膀胱内可产生滴虫性尿道膀胱炎,患者有尿频、尿急、尿痛、间歇性血尿、尿线中断、尿潴留和尿道红肿等症状。
      2.男性毛滴虫感染 男性患者表现轻微,可有程度不同的尿道刺痒和不适感,排尿时加重,可出现排尿困难、尿道潮红和有黄白色脓性分泌物流出,严重时出现后尿道炎、膀胱炎。
      大多数人感染本虫后并不出现临床症状,称为无症状带虫者。这种带虫者既是传染源,又可在条件适宜时发病,对这种带虫者亦应予以治疗。
    2 用药治疗
      治疗原则 对滴虫检查阳性的患者不论有无症状均应进行治疗。分局部用药和全身用药。不论何种治疗均应同时治疗患病的配偶和家庭成员。
      1.局部治疗包括采用0.5%~1%乳酸或醋酸冲洗阴道,然后用甲硝唑阴道泡腾片(每片含200mg)或乙酰胂胺片[每片含乙酰胂胺(acetarsol)0.25g,硼酸0.03g]1片塞入阴道后穹隆,1次/d或隔天1次,7~10次为一个疗程,连用2~3个疗程。亦可采用双唑泰栓(含甲硝唑200mg,醋酸氯己定8mg,克霉唑160mg)一个,每晚塞入后穹隆,7天为一个疗程,连用1~2个疗程,总有效率可达96.24%。局部治疗可有效控制局部症状,但不能彻底杀灭虫体,停药后易复发。
      2.全身治疗适用于所有阴道毛滴虫感染患者、男性泌尿生殖道滴虫感染及带虫者治疗。首选药物为甲硝唑。200~250mg/次,3次/d,连服7~10天为一疗程。或采用一次口服甲硝唑2g的大剂量疗法。治疗后检查阴性时还应继续治疗1~2个疗程。如果对一次服用2g失败者,可改用7~10天方案,或将7~10天方案剂量加大为400~500mg/次。如果先采用7~10天方案失败,仍可加大剂量继续治疗。甲硝唑因有潜在致突变性,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其他尚有哌硝噻唑(piperanitrozol)对毛滴虫也有抑制和杀灭作用,0.1g/次。3次/d,口服,7~10天为一疗程,肝功能异常者慎用,个别患者出现紫癜、白细胞与血小板下降等副作用。
      3.孕妇的治疗 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均可应用甲硝唑。有症状的孕妇应该给予治疗以减轻症状。尽管现有资料表明甲硝唑无致畸胎作用,但妊娠头3个月应慎用。妊娠早期采用局部治疗可缓解症状,如克霉唑栓剂100mg,阴道内用药,1次/d,疗程7天。哺乳期用甲硝唑2g顿服疗法应中断哺乳 24h。
      4.治疗失败或复发的治疗治疗失败的常见原因有未遵医嘱用药、再感染或耐药。近年来甲硝唑耐药病例国外时有报道,耐药菌株的阳性率尚不清楚,人群中的估计耐药率为5%。有报道对甲硝唑耐药或不能耐受的患者用替硝唑治疗获得良好效果。对治疗失败或复发的患者可通过增加甲硝唑的剂量或换用替硝唑进行治疗:①甲硝唑500mg,口服,3次/d,疗程7天。同时阴道内应用甲硝唑栓剂500mg,1次/d,疗程7天;②甲硝唑2g,口服,1次/d,疗程3~5天;③替硝唑400~500mg,口服,2次/d,疗程7天。
      5.注意事项治疗期间避免性交,勤洗外阴,勤换内裤,必要时夫妻双方同时检查和治疗。反复发作者,在一次治愈后,待每次月经干净后,阴道局部用药1~2次,连续3个月,以巩固疗效。
      6.治愈标准 临床症状好转,如外阴刺激症状消失,阴道分泌物正常,实验室检查滴虫转为阴性。
    3 饮食保健
      滴虫性阴道炎食疗方
      1.薏米仁30克,粳米60克,冬瓜仁20克。先将槐花、冬瓜仁用水煎煮,去渣取汁,再加入粳米,一起煮成粥就可以吃了,每天一次,5天为一个疗程。具有清热利湿健脾的功效,这种方法主要适合于滴虫性阴道炎属于脾虚湿浊下注的患者。
      2.槐花9g,冬瓜仁20g,意米仁30g,粳米60g,首先将冬瓜仁、槐花用水一起煎,然后去渣取汁,再加入粳米、意米仁一起煮成粥就可以了,每天一次,五天为一个疗程。具有清热利湿健脾的功效,主要适用于滴虫性阴道炎属于脾虚湿浊下注的患者。
      3.首先,准备白果20g,鸡冠花30g,金樱子20g,冰糖20g,然后先将白果、金樱子、鸡冠花加入适量水煎煮,接着去渣,加入冰糖,等到溶解后,微温饮服就可以了。每天一次,三至五天为一个疗程,这种食疗法具有清热利湿的作用,主要适用于滴虫性阴道炎的治疗。
      4.可以准备鸡冠花30克、鲜蚌肉10克,然后将其加水煎到20ml,加入鲜蚌肉煮熟,再加入食盐等调料,食用即可,每天一次,三至五天为一个疗程,这种药膳具有清热利湿的作用,适用于滴虫性阴道炎的治疗。
      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
      滴虫性阴道炎饮食禁忌
      忌辛辣食品: 辛辣食品多食易生燥热,使内脏热毒蕴结,出现前后阴痒痛等症状,它们能助火生炎,加重症状。
      忌海鲜发物: 虾、蟹、贝等海产品会加重瘙痒。带鱼、虾、蟹等腥膻之品会助长湿热,食后能使外阴瘙痒加重,不利于炎症的消退,故应忌食。
      忌甜腻食物: 油腻食物如猪油、奶油、牛油等,高糖食物如巧克力、甜点心等,这些食物有助湿增热的作用,会增加白带的分泌量,并影响治疗效果,燥热之品,如羊肉等不吃。忌肥甘厚腻、煎炸辛辣食品,例如辣椒、姜、葱、蒜、海鲜、牛肉等。忌进补。
      忌烟酒: 这是由于烟草中的尼古丁可使动脉血与氧的结合力减弱,酒能助长湿热,故药当禁忌,同样,含酒饮食如酒酿、药酒等均不宜饮用。
      滴虫性阴道炎吃那些对身体好?
      饮食之道:宜清淡少油;宜多饮水,多食蔬菜。
      宜多食用含维生素B丰富的食物:例如小麦、高粱、芡实、蜂蜜、豆腐、鸡肉、韭菜、牛奶等;宜多食水果和新鲜蔬菜。
      宜选食具有一定抗菌作用的食物,如大蒜、洋葱、马齿苋、鱼腥草、马兰头、菊花脑等。饮食宜清淡而富有营养。
    4 预防护理
      积极治疗患者及带虫者,对女工和集体生活的女学生定期普查,改善工厂、学校公共卫生设施,加强卫生宣教,注意个人卫生和经期卫生。女用避孕套亦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5 病理病因
      阴道毛滴虫病阴道毛滴虫首先由Donne(1836)在妇女阴道分泌物中发现,次年定名为trichomonas vaginalis。本虫与人毛滴虫、口腔毛滴虫一样均只有滋养体而无包囊期。阴道分泌物或培养基的新鲜标本,形状与大小随虫种的来源、培养基的渗透压和虫体的分裂而不同,典型者为梨形或卵圆形,大小9.7(4.5~19)μm×7(2.5~12.5)μm。胞质均匀光润、透明,借其前端四根鞭毛摆动前进,并以波动膜波动作螺旋式运动。阴道毛滴虫亦可形成伪足,供取食或附着用。轴柱贯穿虫体,从末端穿出。经苏木精或吉姆萨染色后,虫体前端可见五颗排列成环状的毛基体,从毛基体发出四根前鞭毛和一根后鞭毛。波动膜和基染色杆亦从毛基体发出,圆形或梨形的虫体细胞膜及细胞质向体外延伸的一条波浪形膜结构,其外缘游离,后鞭毛发出后即附在波动膜外缘并向后延伸,与波动膜起止一致,但两者并无组织结构上的联系。虫体前1/3处有一椭圆形的核、核膜双层并有核孔。核质为细微颗粒,内有6~8个大小相近的电子致密的染色质颗粒和一个核仁。核膜外周有内质网并与核孔间有微管相通。核附近有副基体和副基纤维。电镜下毛基体有五个,在虫体前部成环状排列组成中心体,外面由双层膜的鞘包围,共同构成中心体器。四根前鞭毛分别由第一、三、四、五毛基体发出,第二毛基体则发出一根后鞭毛和基染色杆,副基纤维则附着于第三毛基体基部并向后伸延至核水平。轴柱为双层膜透明筒状结构,分轴头、干和尾三部分(图1)。
      此外,虫体内还有圆形和椭圆形的食物泡、空泡和大小不等的致密颗粒。虫体还有一独立的发育完全的高尔基复合体。阴道毛滴虫以二分裂或多分裂法增生。在阴道分泌物或培养基中,虫体可以多分裂法增生,一个虫体最多可分裂为16个。虫体主要通过渗透方法吸取营养,因此在新鲜阴道分泌的虫体多无食物泡,胞质内几乎没有细菌。虫体也可以依靠伪足将黏附在其表面的固体食物吞进体内。阴道毛滴虫能利用葡萄糖及其聚合体,其中麦芽糖更有利于虫体生长。虫体还可以利用血清、蛋白胨和消化酪蛋白。此外,核糖核酸、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泛酸和磷酸均为促进虫体生长的必要成分。阴道毛滴虫在25~42℃之间生长繁殖,但以32~35℃最为适宜。在室温(22~25℃)能存活120~150h,但在50℃ 4min死亡,-70℃ 1min即死亡。阴道毛滴虫生长最适pH为5.2~6.6,略带酸性的递质有利于虫体繁殖,但pH5.O以下或pH7.5时也会抑制或杀死虫体。本虫属兼性厌氧寄生,适应寄生在相对缺氧的阴道内并能迅速繁殖,故本虫主要寄生在阴道,但也可寄生在尿道、子宫、尿道旁腺和膀胱等。在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则以前列腺最为常见,亦可寄生在附睾或包皮囊内。
    6 疾病诊断
      本病须与阴道的其他病原体感染,如念珠菌、淋球菌、阴道棒状杆菌等感染性阴道炎相鉴别。
      1.细菌性阴道病 阴道分泌物常伴鱼腥样气味且pH>4.5,同滴虫病相似。但细菌性阴道病患者一般无外阴刺激症状,阴道不充血,分泌物为稀薄而均匀一致的灰白色,不呈黄绿色泡沫样,胺试验阳性,镜检线索细胞阳性。
      2.念珠茵性阴道炎 常有外阴痒和(或)刺激症状,检查可见外阴炎,阴道黏膜潮红,阴道分泌物呈奶酪样凝块或豆渣样,pH<4.5,胺试验阴性,显微镜下可见假菌丝和芽生孢子。
    7 检查方法
      实验室检查:
      有下列几种方法。
      1.悬滴法 将取得标本的棉拭子置于含有0.5~1.0ml温生理盐水的试管内,摇匀制成悬液,取一滴悬液,涂成薄片,立即镜检,找到活动的毛滴虫即可作为诊断依据,冬天操作时要注意维持室温在20℃左右。
      2.涂片染色法 将取得标本涂片、干燥,用Wright或Giemsa染色,镜检找虫体,检出率较高。
      3.培养法 常用的培养基有肝浸汤培养基和蛋黄浸液培养基。把标本接种于培养基内,置37℃孵育48h后,镜检。此法敏感,检出率可达90%~93%,尤适用于轻症者、无症状携带者或慢性感染者。
      其他辅助检查:
      阴道分泌物pH值>5.0,湿片镜检可见到活动的滴虫。
    8 并发症
      男性毛滴虫感染,严重时出现后尿道炎、膀胱炎。女性毛滴虫感染偶尔严重时上行感染可致膀胱炎、肾盂炎, 并发尿潴留等。
    9 预后
      本病临床治疗后可治愈,预后良好。
    10 发病机制
      阴道毛滴虫的致病力与虫株毒力、宿主生理状况、阴道内细菌菌群分布等密切相关。从急性和亚急性阴道毛滴虫病患煮分离的虫株毒力一般强于慢性病例虫株,在小鼠皮下可形成面积较大的脓肿,且溶解红细胞能力也较强。宿主卵巢功能减退直接影响阴道黏膜厚度,使阴道黏膜变薄脆并有小出血点;糖原减少使阴道乳酸杆菌生存抑制影响乳酸生成,阴道由酸性趋向于中性或碱性,其他细菌大量繁殖,阴道清洁度下降促使阴道毛滴虫寄生发病。月经后阴道pH接近中性,富含血清成分有利本虫繁殖,所以妊娠和月经后妇女感染率与发病率较高。此外,疲劳、感冒、肠道功能紊乱等均可以使人体抵抗力降低而引起发病。阴道毛滴虫可吞噬精子,并在阴道内产生大量分泌物,均可妨碍精子存活,因而有些学者认为可引起不孕症。阴道前庭、阴道黏膜及宫颈充血水肿或散在出血点。阴道壁,尤其是后穹隆有红色小颗粒突起,称“草莓样斑点”,为炎症部位血管扩张所致。显微镜下阴道黏膜覆盖一层凝固性物质,内含阴道毛滴虫、白细胞和红细胞。虫体不侵入完整的上皮细胞,故阴道上皮细胞一般是完整的,但由于虫体在细胞间移行,使有些细胞边缘呈腐蚀现象,上皮细胞上有时可见出血点。表皮下层有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此处亦可见明显的坏死区,并可扩散到表面。在坏死病灶中常可发现虫体。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3-16 10:10:54

    分泌物黄绿色,首先有可能是细菌性阴道炎所诱发的,还存在鱼腥味,性交后会出现加重的情况;其次可能是念珠菌阴道炎,还会发生外阴瘙痒以及尿痛等等;再者还有可能是老年性阴道炎以及幼儿性阴道炎;最后,还有可能是滴虫性阴道炎。

    现实生活之中,有一些女性发现自己的阴道分泌物竟然是黄绿色的,这种情况的发生,给她们带来了严重的精神困扰,生怕自己会不会患上了什么严重的妇科疾病,给自己的健康带来了伤害。那么,分泌物黄绿色怎么回事?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下吧!
      1、细菌性阴道病
      通常10%~40%的患者都是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的,也有一些患者会发生一些诸如阴道分泌物增多以及鱼腥味的发生,性交后会出现加重的情况,与此同时,伴随有轻度外阴瘙痒以及外阴灼热感。
      2、念珠菌性阴道炎
      外阴瘙痒以及灼痛,还有性交痛。 尿频以及尿痛。而这种尿痛特点,就是女性在排尿的时候尿液会导致发生水肿的外阴受到刺激而诱发疼痛的出现。 白带通常是白色而且稠厚的,一般呈现凝乳,又或者是豆渣样。 外阴炎通常呈现的是地图样红斑以及水肿,还有抓痕。 阴道炎可见水肿以及红斑,还有白色膜状物。
      3、老年性阴道炎
      这种不良症状通常会诱发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瘙痒等,常伴有性交痛。
      4、幼儿性阴道炎
      这种不良症状,通常主要不良症状包括阴道脓性分泌物以及外阴瘙痒等等。
      5、滴虫性阴道炎
      (1)阴道分泌物增多特点
      稀薄脓性以及黄绿色,还有泡沫状以及有臭味。
      (2)外阴瘙痒部位
      阴道口和外阴。
      (3)若合并尿道感染
      尿频、尿急以及尿痛,有些时候可见血尿。
      (4)不孕
      阴道毛滴虫能吞噬精子,阻碍乳酸生成,影响其在阴道内存活。
      (5)检查见
      阴道黏膜充血,散在出血斑点,“草莓样”宫颈后穹隆多量白带,呈现灰黄色以及黄白色稀薄液体,又或者是黄绿色脓性分泌物,通常都是呈现泡沫状的。而倘若出现了带虫的情况,阴道黏膜没有异常改变。

  • 徐长卿
    回复
    2024-03-16 10:10:54

    你好 ,这是宫颈糜烂。宫颈糜烂是一种妇科的常见病,发病原因有机械性刺激或损伤,如性生活,流产和分娩裂伤,细菌的侵袭造成宫颈炎患轻度宫颈糜烂时,患者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也可能仅有白带略增多,常容易被忽略..中度,重度宫颈糜烂患者最明显的症状就是白带增多,色黄质粘稠,或白带中夹有血丝,少数患者可以发生性交后出血.

  • 徐长卿
    回复
    2024-03-16 09:09:44

      宫颈癌不但在女性生殖器官癌瘤中占首位,而且是女性各种恶性肿瘤中最多见的癌瘤,但其发病率有明显的地区差异。目前治疗方案以手术和放射治疗为主,亦可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但中晚期患者治愈率很低。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关于,一起来看看吧!

      般认为,病毒感染、多重 *** 、太年轻发生性经验、抽菸、长期使用避孕药,是子宫颈癌的危险因子。

      病毒感染

      人类乳突病毒感染是最根本、最重要原因。常见的高危险株包含第16、18、31、33型等,而以第16型和第18型最为重要。人类乳突病毒的E6与E7基因被认为和致病最有关系,他们抑制了p53以及Rb两个肿瘤抑制基因。

      人类乳突病毒会从受伤的子宫颈上皮、以及子宫颈上皮的“鳞状柱状上皮过渡区”***即transformation zone或称squamous-columnar junction***感染细胞。虽然绝大部分的感染属急性感染,惟一旦演变成慢性感染便容易癌化。多重 *** 者会增加感染频率,使得慢性感染的可能性增加。

      性行为及分娩次数

      女性的子宫颈口“鳞状柱状上皮过渡区”在年轻时分布在靠外侧处,随着年龄、生产数增加,这个过渡区会往子宫内部移动。过渡区分布越靠外侧,则受人类乳突病毒感染的机会就越大。所以越早有性行为的女性,其往后的岁月里发生子宫颈癌的机率也越高。

      其他行为因素

      众所周知,吸菸有害健康。但很多女性朋友可能还没意识到,吸菸也会增加宫颈病变及宫颈癌的发生率。这种影响会随着吸菸年限,每日吸菸量的增加及不使用过滤嘴而更加显著。据报道,吸菸妇女比不吸菸者患宫颈癌或恶性肿瘤的机会高出50%,尤其是每日吸菸15支或更多,及烟龄达10年以上者,比不吸菸的妇女患宫颈癌的机会高80%以上。如果丈夫或男友是菸民,每天跟他一起生活的女性,患宫颈癌的机会比配偶不吸菸的妇女发病机会高40%。

      研究显示,与不吸菸妇女相比吸菸者宫颈区域性分泌物所含致癌物浓度较高,致使宫颈上皮更易发生异常改变。而吸菸又可抑制宫颈区域性的免疫力。使机体无法及时清除受HPV感染的细胞或已经发生癌变的细胞。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吸菸会增加宫颈肿瘤的发病率了。另外,营养不良、卫生条件差也可影响疾病的发生。

      1、宫颈肿瘤癌患者绝大多数是已婚的女性,未婚女性则极少见。过早性生活、早婚或多产的女性,其患病危险性比一般女性成倍增高。

      2、宫颈肿瘤与子宫颈糜烂、裂伤及外翻有密切关联。由于宫颈遭受各种创伤、激素和病毒等的 *** 后,很容易引发宫颈肿瘤。权威专家指出宫颈糜烂者,其宫颈肿瘤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宫颈糜烂者。

      3、包皮垢因素与宫颈肿瘤发病率也有密切关联。因为包皮垢会携带病毒或化学致癌物质,如包皮垢中的胆固醇经细菌作用后,可转变为致癌物质,由此肯定会增加患病危险性。

      4、疱疹病毒侵入,会引起子宫癌前病变导致肿瘤发生。在宫颈肿瘤细胞中可见到疱疹病毒,且患者疱疹病毒的抗体阳性率为80%左右,这表明疱疹病也是引发肿瘤的祸凶。

      5、性激素和雌激素等因素,能促进子宫及 *** 组织生长和 *** 宫颈上皮增生,且比较容易导致肿瘤病变的发生。

      宫颈癌病理

      子宫颈癌是由于人类乳突病毒长期慢性感染子宫颈上皮细胞,导致上皮细胞化生不良***Epithelial cell dysplasia***,进而癌化。其中第十六型人类乳突病毒慢性感染易造成鳞状细胞癌;第十八型人类乳突病毒慢性感染易造成腺癌。流行病学上,第十六型人类乳突病毒感染的盛行率高于第十八型人类乳突病毒感染,是故临床上子宫颈癌以鳞状细胞癌表现为主,腺癌则相对少见。

      以 *** 内诊可发现病灶处出现如草莓表面般的punctation pattern,严重时这些punctation pattern甚至会相连成Mosaic pattern的血管网。子宫颈切片显微镜下可发现细胞化生不良***dysplasia,依化生不良的上皮细胞厚度决定CIN classification***。子宫颈抹片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癌细胞常见的高核质比***High N/C ratio***及病毒感染常见的细胞挖空现象***koilocytosis***。
      宫颈癌的临床表现
      早期宫颈癌常无明显症状和体征,宫颈可光滑或难与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区别。颈管型患者因宫颈外观正常易漏诊或误诊。随病变发展,可出现以下表现:

      症状

      1、 *** 流血 早期多为接触性出血;中晚期为不规则 *** 流血。出血量根据病灶大小、侵及间质内血管情况而不同,若侵袭大血管可引起大出血。年轻患者也可表现为经期延长、经量增多;老年患者常为绝经后不规则 *** 流血。一般外生型较早出现 *** 出血症状,出血量多;内生型较晚出现该症状。

      2、 *** 排液 多数患者有 *** 排液,液体为白色或血性,可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或有腥臭。晚期患者因癌组织坏死伴感染,可有大量米汤样或脓性恶臭白带。

      3、晚期症状 期患者由于肿瘤增大,会出现各种压迫症状。疼痛是常见的压迫症状之一,其发生率为 41.1 %,多见于Ⅲ、Ⅳ期患者。若病灶侵犯盆腔结缔组织,骨盆壁,压迫输尿管、直肠和坐骨神经时,压迫症状常见下腹痛、腰痛,尿频、尿急、 *** 坠胀感、里急后重、下肢肿痛、坐骨神经痛等;癌灶压迫或侵犯输尿管,严重时而导致输尿管梗阻,肾盂积水,肾功能损害等,最后导致尿毒症则死亡。

      体征

      原位癌及微小浸润癌可无明显肉眼病灶,宫颈光滑或仅为柱状上皮异位。随病情发展可出现不同体征。外生型宫颈癌可见息肉状、菜花状赘生物,常伴感染,肿瘤质脆易出血;内生型宫颈癌表现为宫颈肥大、质硬、宫颈管膨大;晚期癌组织坏死脱落,形成溃疡或空洞伴恶臭。 *** 壁受累时,可见赘生物生长于 *** 壁或 *** 壁变硬;宫旁组织受累时,双合诊、三合诊检查可扪及宫颈旁组织增厚、结节状、质硬或形成冰冻状盆腔

      晚期患者

      除继发如尿毒症等全身症状外,还往往出现消瘦、贫血、发热、全身衰竭、恶病质等临床症状。

      病理型别

      常见鳞癌、腺癌和腺鳞癌三种类型。

      1、鳞癌:按照组织学分化分为Ⅲ级。一级为高分化鳞癌,二级为中分化鳞癌***非角化性大细胞型***,三级为低分化鳞癌***小细胞型***,多为未分化小细胞。

      2、腺癌:占宫颈癌15%~20%。主要组织学型别有2种。①黏液腺癌:最常见,来源于宫颈管柱状黏液细胞,镜下见腺体结构,腺上皮细胞增生呈多层,异型性增生明显,见核分裂象,癌细胞呈乳突状突入腺腔。可分为高、中、低分化腺癌。②恶性腺瘤:又称微偏腺癌,属高分化宫颈管黏膜腺癌。癌性腺体多,大小不一,形态多变,呈点状突起伸入人宫颈间质深层,腺上皮细胞无异型性,常有淋巴结转移。

      3、腺鳞癌:占宫颈癌的3%~5%。是由储备细胞同时向腺细胞和鳞状细胞分化发展而形成。癌组织中含有腺癌和鳞癌两种成分。

      转移途径

      主要为直接蔓延及淋巴转移,血行转移较少见。

      1、直接蔓延最常见,癌组织区域性浸润,向邻近器官及组织扩散。常向下累及 *** 壁,极少向上由宫颈管累及官腔;癌症向两侧扩散可累及宫颈旁、 *** 旁组织直至骨盆壁;癌症压迫或侵及输尿管时,可引起输尿管阻塞及肾积水。晚期可向前、后蔓延侵及膀胱或直肠,形成膀胱 *** 瘘或直肠 *** 瘘。

      2、淋巴转移:癌症区域性浸润后侵入淋巴管形成瘤栓,随淋巴液引流进入区域性淋巴结,在淋巴管内扩散。淋巴转移一级组包括宫旁、宫颈旁、闭孔、髂内、髂外、髂总、骶前淋巴结;二级组包括腹股沟深、浅淋巴结、腹主动脉旁淋巴结。

      3、血行转移较少见,晚期可转移至肺、肝或骨骼等。

子宫实质回声欠均匀是什么意思

月经结束4天同房会怀孕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