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妇科

吃了六味地黄丸月经推迟吗

时间: 阅读:10668
吃了六味地黄丸月经推迟吗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推拿按摩助人为乐

推拿按摩助人为乐

2025-08-11 04:40:29

吃了六味地黄丸,一般不会导致月经推迟的情况发生。这主要是因为六味地黄丸主要是用来治疗气血虚弱以及耳鸣眩晕等症状的,不会导致体内激素出现紊乱的情况,因此是不会导致月经推迟的。

在服用该药时,要注意避免服用其他药物,以免出现药效相冲的情况。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云胡不喜
    回复
    2024-03-16 17:17:21

  • 木槿
    回复
    2024-03-16 17:17:21

    六味地黄丸不仅可以滋阴补肾,还可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但不能滥服,而滥服六味地黄的副作用会导致食欲不振。

    六味地黄丸的副作用

    据统计,在各种文献报道中,六味地黄丸治疗的病症涉及137种。最常见的是用于治疗亚健康状态、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所以很多人把它当作保健药品在长期服用。但是,如果不根据自己的体质和病症,而滥服六味地黄丸,其实是有副作用的。

    六味地黄丸的副作用

    1、健康人长期服用可能会食欲不振

    六味地黄丸主要适用于阴虚患者,肾阴虚表现为腰膝酸软、烦热、头晕耳鸣等。六味地黄丸虽说有补肾的作用,即使健康者短时期吃了也不会有什么副作用,但长期服用,很可能出现腹满、便溏、食欲不振等情况。

    2、阳虚(包括肾阳虚、脾阳虚)患者服用会使病情“雪上加霜”

    肾阳虚的人面色偏白,体质虚弱,喜夏不喜冬,这样的人不适于吃六味地黄丸。因为六味地黄丸是滋阴的药物。许多因肾阳不足引起的勃起功能障碍患者,还一味地服用六味地黄丸,病症就会“雪上加霜”。

    3、肾阴虚但脾胃功能不好的人不宜服用

    六味地黄丸是偏于补阴的药,配方中阴柔的药多一些,吃了后会妨碍消化功能。因此脾胃功能弱、消化不良者慎吃。中老人一般脾胃功能不强,服用更要谨慎。间断吃,影响不大;但如果长期连续服用的话,就不可取了。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服用六味地黄丸两周后效果不明显,可能是选药不对症,可以找一位中医大夫对身体的症状进行诊断,对症选药。

    常吃六味地黄丸好吗

    六味地黄丸在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方面有一定的作用,所以很多人把它当作保健药品在长期服用。这种做法真的可取吗?常吃六味地黄丸好吗?

    其实六味地黄丸的特点是“三补三泻”,并非纯补药,是补泻兼施的处方,更适合肾阴虚的人。对于健康人群,如果没有明显肾阴虚的症状,不适宜于自行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

    肾阴虚但脾胃功能不好的人也不宜服用,六味地黄丸是偏于补阴的药,长期吃会妨碍消化功能。

    中老年人一般脾胃功能不强,服用更要谨慎。间断吃影响不大,长期连续服用的话就不可了。年轻人或有肝脾湿热、肺热者,服用后会加重湿热,可能导致口舌生疮、小便发黄。即使适合吃,也应戒烟戒酒,少吃刺激性食物。另外,六味地黄丸不利于解表散邪,感冒时最好别吃。脾胃虚弱、大便稀、消化不良者也应慎服。

    另外,六味地黄丸虽然是滋补肾阴的良药,但不能当维生素天天吃。一般主张服用一个月后,停一周;或吃一周,期间停一两天。这些要遵医嘱进行。

    如何正确服用六味地黄丸

    1、服用人群:六味地黄丸以滋补肾阴为主。所以针对各类疾病服用六味地黄丸的前提是,经中医辨证为肾阴虚的患者。

    2、服用时间:在服用六味地黄丸的时间上也应有区别。如更年期综合征要用几个月甚至半年以上;慢性疲劳综合征建议先用半个月;若用于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可能需要长期服用。另外,长期用六味地黄丸,可能会阻碍脾胃运化,最好在医生指导下加一些消化类药物。

    但要注意的是,脾胃虚弱的人可以选择在饭后半个小时以后再服用,避免长期服用对胃肠造成的伤害。同时,六味地黄丸的服用应该根据身体状况的变化而变化,不能像维生素一样每日不停服用。

  • 徐长卿
    回复
    2024-03-16 17:17:21

    吃中药会影响月经推迟吗?女性朋友们在中药的时候是会产生月经不调的问题出现的,但是不一定是月经推迟,还有可能会产生其他问题。其实有时候月经不调不仅仅是因为吃中药,还有可能是日常饮食和生活习惯不健康的原因有关呢?其实答案是的,特别是食物,来经期的女性需要特别注重的,下文有详细解答,一起来看看吧。


    吃中药会影响月经推迟吗?

    女性朋友在吃中药的时候是可能出现一些与正常情况不同的现象,有时候月经也会有一定的推迟但是这是正常的现象,因为有些中药的配方当中是具有一些压抑人体血液活动的作用,比如说那些具有止血成分的药物,这样就可能让女性朋友的月经出现一些推迟,只要推迟的时间不超过十天,那么都是属于正常现象,对人体是没有伤害的。


    如果中药辨证不对甚至相反是有可能导致月经推迟的,你自己可以判断下是否为寒症,有没有一下症状(不用全都有):怕冷、例假前后受凉后小肚子坠痛明显、经血颜色暗有血块,舌暗舌下血管粗紫,手脚发凉等指导意见:如果是宫寒那么会用一些温热的药物,而辨证错误会加重病情,但是如果辨证对的,里面可能加的药可能有影响月经推迟的,停药后就会来的。如果是消食类中药一般没有什么影响月经的药。如果你喝的是补肾药,顶多就是改善你的体质让你比较容易受孕;如果你喝的是清热或者祛湿药,那基本对月经没影响;要是吃的是调经活血类药比如红花桃仁川芎当归等,会影响到月经,可能会提前也可能会推后。月经推迟的原因有很多,如气血虚弱、痰瘀梗阻、气滞不通等等,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你最近压力很大,常常发脾气,或者最近湿气很重,胃口不佳,容易疲惫,又或者真的是怀孕了等等都有可能使月经推迟。如果你要确定自己的现状,建议你去妇科检查一下,以防万一。不过通常来说,月经推迟7天以内都属正常的,不用太过担心。对于月经不一定都每月是28天或30天的准确的天数,差一两天三两天很正常的,它跟饮食、睡眠、情绪等都有关系,不用担心的。差三五天的话要观察具体情况和感觉再查找原因。


    中医治疗月经推迟,可从调理肝、脾、肾着手,包括肾虚应补肾精、脾阳寒则温通脾阳、肝气淤结则疏通肝气。中医认为,经水出于肾,肾气充足,精血则旺盛,月经自然通调。脾的功能是化生血液,补脾胃可充足身体的血源。而疏肝理气的目的在于调畅气机,疏通气血;气血调和,才能帮助月经通调。中医针对常见腰酸腿软、失眠头晕耳鸣、咽干口燥、月经量少,颜色较暗质地稀,舌红津少甚至舌面有裂痕、红点,脉细数的肾虚型患者,常采用补肾填精的辩证治疗,用六味地黄丸加减方。


    若是脾阳虚型患者,常见下半身易浮肿,排便质稀或容易腹泻,喜喝热饮,头晕眼花,食欲不振,月经量多,色较淡质地稀,舌淡白苔白或舌边有齿痕,脉细沉。治疗宜补脾阳健脾气,可用人参养容汤加减。若是肝气郁滞型的患者,常见口苦,经前乳胀,脾气烦躁易怒,胸闷常叹气,月经量少,有血块,质地较黏色深,舌暗红或带紫苔少,脉弦,可用加味逍遥散加减。


    吃了痛经的中药真的会使月经推迟吗??

    中药是否影响月经推迟,主要是看中药的成分,如果服用影响性激素分泌、影响卵巢、子宫性能的药物,就很有可能会导致女性内分泌失调,出现月经推迟现象。只要推迟的时间不超过一周,都是属于正常的现象,对人体是没有直接性的伤害。如果超出一周,则建议及时去正规医院检查。


    女性朋友可以选择较温和的缓解痛经的药物,例如枸杞、当归,党参,酸枣仁等。如果怕服用中药影响月经推迟,还可以通过吃红枣、红糖水、枸杞茶来缓解痛经,因为人在贫血的情况下会导致痛经,而这些食品中含有大量的铁元素,能起到驱寒暖身、补气益血的作用,在一定的程度上能缓解痛经。


    女人的身体都是宝贵的,在这里小编建议女性朋友在选择中药的时候,一定要先问清专家药物有没有副作用,最好是在有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中药以外,保养品也是不能乱吃的,有些蜂王浆、胎盘素、抗衰老等保健品不仅会打扰月经,还可能导致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的形成。建议在经期中的女性朋友,千万不要乱服用中药,还要注意保暖,少吃冷、酸辣等刺激食物,以及保持心情愉快,防止情绪波动。

  • 空青
    回复
    2024-03-16 16:16:11

    不会的。
    六味地黄丸这种药物的主要作用是滋阴的,是补药。
    它可以调理气血,适应月经不调的女性。
    它的药物作用如下:
    (1)延缓衰老:中医理论认为肾虚为主要因素,它能滋阴补肾。
    (2)有改善自由基代谢、增强机体清除自由基能力,延缓组织器官的功能
    及形态老化。
    (3)调整免疫功能及调节钙磷代谢功能。
    (4)兴奋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系统,增强性功能。
    (5)有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及抗动脉硬化的作用。
    (6)人参样抗疲劳及促肾上腺激素样作用,抗。肾上腺素类药物的副作用。
    (7)对肝脏和听神经有保护作用。
    (8)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并有抗炎功效。
    (9)调节肾功能,促进尿素排泄。
    (10)对机体各系统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影响内分泌和造血系统。
    (11)抗心律失常及心肌肥厚的作用,可能与其抗氧自由基作用有关。

生化第二个月月经推迟怎么办

子宫内膜粘黏症状是什么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