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妇科

子宫内膜变化规律是什么

时间: 阅读:4632
子宫内膜变化规律是什么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凌泉

凌泉

2025-08-02 08:03:49

子宫内膜具有周期性变化,会随着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而产生变化。月经期间子宫内膜会逐渐变薄,月经结束时是最薄的,月经后会随着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达到黄体期,子宫内膜会恢复到正常状态。

子宫内膜如果比较薄,可遵医嘱口服戊酸雌二醇片进行治疗。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紫苏
    回复
    2024-03-17 00:00:54

    女性的子宫内膜在月经时期,是会出现一些变化的,我们应该有所了解的是,女人的月经经血,其实就是子宫内膜脱落下来的细胞,在这个过程中,就是月经了。那么,经期女人子宫内膜会有哪些变化?月经与子宫内膜有什么关系?来看看。
    1、子宫内膜的变化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女性无排卵,子宫内膜增厚如不经过正规治疗,是不能怀孕的。在卵巢周期中,当卵巢内有卵泡发育及成熟时,在卵巢分泌雌激素的作用下,子宫内膜出现增生现象即增生期内膜;排卵后,在卵巢黄体分泌孕激素和雌激素的作用下,使增生的子宫内膜有分泌现象即分泌期内膜;卵巢内黄体退化后,由于雌激素及孕激素量的减少,子宫内膜失去了支持出现坏死和剥落,表现为月经来潮,此时称月经期内膜。
    1、增生期:约在月经周期第5~9天时,子宫内膜很薄。
    2、分泌期:在月经第15~19天即排卵后1~5天,内膜继续增厚,腺体进一步增大与弯曲。约在月经周期第20~24天即排卵后6~10天,内膜出现高度分泌活动,腺体的弯曲与扩张达到高峰。分泌晚期时,子宫内膜的厚度约为5~6mm。
    3、月经前期:约在月经周期第25~28天即排卵后11~14天,内膜的厚度减少1/5~1/3。
    4、月经期:约在月经周期第1~4天,主要变化为内膜的出血与脱落,在月经周期的不同时期,子宫内膜是有所变化的。子宫内膜过度增生有恶变的可能,建议您子宫内膜进一步检查,送病理,明确病因,针对性治疗。
    2、排卵期常见症状
    1、食欲下降:研究表明女性在排卵期的饭量是一个月经周期中最低的,专家指出这是人类的自然本能保留至今的结果——排卵期的雌性动物会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寻找异同房配上,而不是寻找食物。
    2、精力旺盛:这也是遗传自人类的自然本能,为了能够成功地吸引异性,排卵期的女性会变得神采奕奕,爱表现自己。
    3、欲望高涨:总体来说,女性在排卵期的欲望会特别旺盛,这是女性希望怀孕的身体信号达到最高值的体现。
    4、白带增多:白带增多白带是女性的在排卵期的女性私处分泌物。正常女性的白带是一种无气味,微酸性的粘稠物,具有湿润女性私处、排泄废物、抑制病原菌生长的作用,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5、体温升高:在排卵期这段时间内,女性的体温会比以往有所升高,但由于体温受到外界的影响比较大,如果不依靠温度计,不对体温进行长期测量,一般并无法察觉到体温的变化。
    6、排卵痛:有些女性在月经周期前14天左右,会出现一侧下腹轻微疼痛,有时只是隐隐约约的不适,也有极少数女性疼痛十分明显。通常疼痛持续1—2天后消失。

  • 山亭柳
    回复
    2024-03-17 00:00:54

    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变化主要为增生期,分泌期和月经期。
    1、增生期:一般为月经周期的第1~14天,在周期的第一天下丘脑释出促性腺素释放激素,刺激垂体释出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由此开始了增生期。由于卵泡快速生长及分泌的雌激素逐渐增加,子宫内膜开始修复,生长增厚,子宫腺体增多,间质中向内膜供血的螺旋动脉也会出现扩大,弯曲。
    2、分泌期:一般为月经周期的第15~28天。排卵后形成的黄体分泌大量的孕激素和雌激素,子宫内膜厚度还有一定的增加,同时分泌功能增强,分泌大量黏液,在腺上皮细胞的基底部出现包含有糖原的小泡。内膜机制增厚,螺旋小动脉卷曲程度加剧。随着孕酮分泌高峰的出现,内膜增厚大,等待受精卵的植入。
    3、月经期:是指月经周期开始的几天,与增生期的早期有所重叠。如果排卵后没有发生受精、着床,则黄体萎缩退化,血中雌、孕激素水平降低,子宫内膜细胞中的溶酶体破裂,并释放出蛋白水解酶,贮存在磷脂中的前列腺素在水解酶的作用下被释放出来。前列腺素引起螺旋动脉痉挛,造成内膜表面缺血。蛋白水解酶将缺血的内膜组织进行消化,使血管破裂、内膜层脱落,于是血和细胞碎片一并由阴道排除体外。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3-17 00:00:54

    【答案】:子宫内膜在结构上分为基底层和功能层,基底层不受月经周期中激素变化的影响,在月经期不发生脱落;功能层受卵巢激素的影响呈周期性变化,此层月经期坏死脱落,形成月经。一个月经周期以 28 日为例,其组织形态的周期性改变可分为 3 期:
    (1)增生期:在卵巢周期的卵泡期雌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上皮与间质细胞呈增生状态称增生期。
    (2) 分泌期:月经周期第 15~28 日,黄体形成后,在孕激素作用下使子宫内膜呈分泌反应称分泌期。
    (3) 月经期:在月经周期第 1~4 日,此时雄、孕激素水平下降,使内膜中前列腺素的合成活化。

  • 徐长卿
    回复
    2024-03-16 23:23:44

    【答案】:在一个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的变化可分为3期。①增殖期。从上次月经停止之日起到卵巢排卵之日止。在此期,在卵泡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及其血管和腺体逐渐增殖。此期之末,卵泡内有一个卵泡成熟并排卵。②分泌期。从卵巢排卵之日起至下次月经到来日止。在此期,在黄体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进一步增生并分泌黏液。在此期如果受孕,黄体即发育成妊娠黄体,后者继续分泌孕激素和雌激素,使子宫内膜继续增厚而形成蜕膜;如未受孕,黄体萎缩。③月经期。从月经开始至出血停止。由于黄体萎缩,血中雌激素、孕激素浓度迅速降到最低水平。子宫内膜失去这两种激素的支持而发生崩溃、出血。月经量约50~100ml。

卵巢早衰自己来月经了怎么回事

子宫刀口憩室的原因有哪些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