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妇科

艾灸怎样治疗妇科病

时间: 阅读:3079
艾灸怎样治疗妇科病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苍耳子

苍耳子

2025-07-20 21:11:41

艾灸治疗妇科病主要用于外阴炎或局部皮肤感染等。进行艾灸时建议躺卧或盘坐于艾灸仪器上,一般需要将外阴道或盆骨直接放置于艾灸盆上,通过加热与艾灸蒸汽来起到治疗效果。

艾灸治疗妇科病仅能起到缓解效果,无法对于感染的症状进行根治,建议谨慎使用。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泠青沼
    回复
    2024-03-17 09:09:39

      慢性宫颈炎,多数无症状,少数患者症状同急性期症状一致。妇科检查时,发现宫颈呈糜烂样改变,宫颈口处覆盖黄色分泌物,也可表现宫颈息肉或宫颈肥大。下面是我推荐给大家的妇科疾病艾灸穴位,供大家参考。

     妇科疾病艾灸穴位

      月经不调:中极,关元,太溪

      月经后期:关元,三阴交,气海

      痛经:三阴交,关元,中极,合谷

      闭经:三阴交,关元,足三里,血海

      经期头痛:百会,凤池,太阳,合谷,血海,三阴交

      带下病:白环俞,气海,三阴交,带脉

      慢性盆腔炎:关元,子宫,三阴交,足三里,归来,肾俞,关元俞

      乳腺增生病:乳根,阳陵泉,膺窗,膻中

      功能性子宫出血:神阙,隐白

      子宫脱垂:子宫,气海,足三里,关元,三阴交

      子宫肌瘤:气海,关元,子宫

      子宫位置异常:三阴交,关元,足三里,子宫

      性冷淡:大巨,膻中,乳根,气海,命门

      不孕症:关元,气海,三阴交,足三里

      习惯性流产:气海,关元,中极,曲骨,肾俞

      妊娠呕吐:中脘,足三里,内关

      胎位不正:至阴

      产后腹痛:关元,气海,子宫,三阴交,足三里

      产后少乳:乳根,膻中,足三里,少泽

      更年期综合症:肾俞,三阴交,中极,足三里,悬钟,子宫

      妇科类问题最常用的穴位

      关元,气海,中极,腰阳关(及以下到长强穴之间在督脉上的位置,约是八髎的中间,找灸感最好的用)

      三阴交(有时候灸的觉得疼,但是效果会不错)。

     妇科疾病的穴位治疗

      1.宫颈炎:

      【艾灸选穴】关元,子宫,归来,三阴交和八髎穴。

      【方法】艾条悬灸或艾灸仪灸,灸至皮肤出现红晕,温热舒服的感觉,每次选5-6个穴位,艾条每穴灸10-15分钟,艾灸仪灸疗一次30-50分钟,7天一疗程,休息1天,再进行第二疗程,一般灸3个疗程。

      2.盆腔炎:

      【艾灸选穴】三阴交、阿是穴。

      【方法】艾条悬灸或艾灸仪灸,灸至皮肤出现红晕,温热舒服的感觉,每次选5-6个穴位,艾条每穴灸10-15分钟,艾灸仪灸疗一次30-50分钟。7天一疗程,休息1~2天后,再进行第二疗程,一般灸1~2个疗程。除了灸三阴交穴,也可灸腹部压痛点。

     妇科疾病食疗方

      1、大枣益母草汤:改善月经不调

      配料:大枣20枚,益母草10克,红糖10克,将以上配料加水炖饮汤,每日早晚各1次。

      效果: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很多女性的月经不调并不是身体?虚?引起的,尤其一些较为肥胖的女性,更容易出现月经不调,中医辨证属于?痰湿?,而大枣益母草汤就能够有效改善月经不调的症状。

      2、芹菜头黑木耳煲瘦肉:针对白带过多

      配料:芹菜头300克、黑木耳20克、瘦肉400克、生姜3片。

      做法:先把芹菜头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000毫升(8碗量),武火煲沸改文火煲40分钟,下黑木耳和瘦肉,煲约30分钟后,调入适量食盐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 冉冉云
    回复
    2024-03-17 09:09:39

      艾灸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特别是治疗慢性疾病疗效显著,妇科病是女性疾病当中发病率比较高的一种,那么妇科艾灸取什么穴位呢?接下来我带大家了解一下吧。

     艾灸治疗妇科病的穴位

      1、中脘穴

      人体穴位,属奇经八脉之任脉。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消化系统疾病,如腹胀、腹泻、腹痛、腹鸣、吞酸、呕吐、便秘、黄疸等,此外对一般胃病、食欲不振、目眩、耳鸣、青春痘、精力不济、神经衰弱也很有效。

      2、神阙穴

      神阙穴,就是肚脐眼,又名脐中,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它位于命门穴平行对应的肚脐中。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震动肠管,膀胱,伤气,身体失灵。是人体生命最隐秘最关键的要害穴窍,是人体的长寿大穴。神阙为任脉上的阳穴。

      3、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处,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临床上多用于泌尿、生殖系统疾患。

      4、子宫穴

      子宫穴,经外穴名,出《针灸大全》。原说在?中极两旁各二寸?,今据《针灸大成》定位于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

      5、归来穴

      中医针灸穴位之一,隶属足阳明胃经。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距前正中线2寸。腹痛,疝气,月经不调,白带,阴挺。

      6、八髎穴

      又称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个穴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合称?八穴?。

      八髎就是八个穴位: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各一对,所以叫做?八髎?。

      7、足三里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浅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深层有胫前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主治胃肠病证,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虚劳诸证。操作方法为直刺1~2寸。

      8、三阴交

      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常用腧穴之一,为足三阴经(肝、脾、肾)的交会穴,出自于《针灸甲乙经》。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常拔此穴可调补肝、脾、肾三经气血,对治疗内分泌失调,防治现代文明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效果显着。直刺1~1.5寸。

     妇科炎症的症状

      1、白带异常

      症状:无色透明粘性白带,白色或灰黄色泡沫状白带,凝乳状白带,豆腐渣样白带,水样白带,白带有血丝或白带增多、减少、有异味。

      病因: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宫颈炎、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以及盆腔炎等。

      2、月经不调、痛经

      症状:月经周期或出血量的异常,或是月经前、经期时的腹痛及全身症状。

      病因:器质性病变或是功能失常。血液病、高血压病、肝病、内分泌病、流产、宫外孕、葡萄胎、生殖道感染、肿瘤(如卵巢肿瘤、子宫肌瘤)等。

      3、私处瘙痒、潮湿

      症状:外阴瘙痒多位于阴蒂、小阴唇,也可波及大阴唇、会阴甚至肛周等皮损区,长期搔抓可出现抓痕、血痂或继发毛囊炎。常系阵发性发作,也可为持续性的,夏季天热还会潮湿。

      病因: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慢性外阴营养不良,不良卫生习惯,皮肤病变、擦伤,寻常疣、疱疹、湿疹、肿瘤等。

      4、阴道不规则出血

      症状:出血可来自外阴、阴道、子宫颈和子宫内膜但以来自子宫者为最多。长期持续阴道出血,停经后不规则出血,性交后出血,经前经后点滴出血。

      病因: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症、功血,子宫内膜癌,流产、宫外孕、葡萄胎,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宫颈癌或粘膜下肌瘤等。

      5、腰痛、腹痛

      症状: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腰痛常可放射到腿部,常伴有外感或内伤症状。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

  • 半夏
    回复
    2024-03-17 09:09:39

    1 艾灸可以治疗妇科炎症吗

    可以。

    妇科炎症发生多与湿热下注,热毒入侵,或肝郁气滞,乳络不通,蕴积热结等因素有关,利用艾灸法可以温通经络,温阳补气,消瘀散结,补益气血,对于常见的一些妇科炎症治疗是有帮助的。

    2 治妇科炎症的常用穴位

    三阴交: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在内踝尖上4横指,胫骨后缘处。

    此穴有健脾胃,益肝肾,调经带的作用。多用于治疗女性月经不调,痛经,带下病等问题。

    地机穴:地机穴位于小腿内侧,在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处。此穴有健脾渗湿,调经止带的功效,多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阴道炎,乳腺炎等妇科问题。

    阴陵泉:阴陵泉位于膝盖内下侧,胫骨内侧突起的下缘凹陷中。此穴具有清理温热,健脾理气,益肾调经,痛经活络的作用,多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白带增多,阴道炎等妇科问题。

    血海穴:血海穴位于膝盖骨内侧上缘约3横指宽处。此穴具有调经通血,健脾化湿的作用。多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子宫出血等妇科问题。

    3 艾灸可以治疗哪些妇科炎症盆腔炎

    急性盆腔炎:选用神厥,归来,中极,气海,大肠俞,次髎,三阴交等穴位,用艾炷隔姜灸或温和灸,每穴灸5-10分钟。

    慢性盆腔炎:选用艾条温和灸对三阴交穴进行施灸。

    带下

    脾虚型带下:取脾俞,气海,带脉,足三里,三阴交穴,用艾条温和灸,或隔姜,隔附子灸,可健脾化湿以止带。

    肾虚型带下:取关元,肾俞,带脉,次髎穴用艾条温和灸或艾炷隔姜灸,可温肾燥湿,固涩止带。

    湿毒型带下:取中极,带脉,阴陵泉,三阴交,行间穴用艾条温和灸或艾炷隔姜灸,每穴灸5-10分钟,每日1次,5到7次为一个疗程。可清热燥湿,泄毒止带。

    急性乳腺炎

    胃热壅滞型:主穴取下巨虚,温溜,膻中穴,配穴取丰隆,少泽。每次选3到5个穴位,用艾条温和灸,每穴灸5到15分钟,每日灸1-2次,可以清热解毒,理气透脓。

    肝郁气滞型:主穴取期门,行间,天池,肩井穴,配穴取内关,手三里,每次选3到5个穴位,用艾条温和灸,或将大蒜捣烂后敷于患处,再用艾条熏灸10-20分钟,可清热解毒,理气消肿。

    功能性子宫出血

    主穴取大敦,隐白,气海,关元,肾俞,脾俞,隐白血淤者加血海,合谷,脾气虚者加足三里,地机,肾气虚加命门,中极穴,采用艾炷直接无瘢痕灸,每次取3-3穴,每日灸1次,15次为一个疗程。

    4 妇科炎症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经期异常:经期异常症状包括月经周期异常,出血量异常,以及痛经和全身疼痛症状。引起经期异常的常见疾病包括器质性病变或功能失常,流产,生殖道感染,妇科肿瘤如卵巢肿瘤,子宫肌瘤等。

    白带异常:白带异常症状主要表现为白带呈无色透明状,白色或灰黄色泡沫状,凝乳状,豆腐渣状,或水样白带,带血丝,白带量增多或减少,有异味等。引起白带异常的常见妇科疾病包括宫颈炎,宫颈息肉,宫颈糜烂,阴道炎,盆腔炎等。

    私处潮湿或瘙痒:私处潮湿瘙痒多发于阴蒂,小阴唇,有时也会波及大阴唇,会阴,肛周等皮损区,长期搔抓容易出现抓痕,血痂,甚至继发毛囊炎,这种瘙痒感常系阵发性发作,也有可能是持续性的。

    造成私处潮湿瘙痒的常见妇科炎症包括阴道炎,皮肤病变,湿疹,疱疹等。

    阴道有不规则出血现象:感染妇科炎症容易导致外阴,阴道,子宫颈和子宫内膜有不规则出血现象出现,主要表现为阴道长期持续出血,闭经后不规则出血,性生活后出血,经期前后点滴出血。

    造成阴道不规则出现的妇科炎症主要包括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症,子宫内膜癌,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宫颈癌,宫血,流产,粘膜下肌瘤等。

    腰腹疼痛:主要症状表现为腰一侧或两侧疼痛,严重时疼痛甚至放射到腿部,小腹有坠胀,疼痛感。造成腰腹疼痛的妇科炎症主要包括输卵管炎,盆腔炎,附件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

  • 远志
    回复
    2024-03-17 08:08:29

    【导读】:艾灸的功效还是很大的,那么艾灸能治疗妇科病吗?艾灸为什么可以治疗妇科病?下面是我收集详细资料,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艾灸能治疗妇科病吗

    艾灸可以治疗妇科病。治疗妇科疾病可以艾灸:中脘、神阙、关元、子宫、归来、八髎穴、三阴交穴,这些穴位不仅仅可以治疗妇科疾病,还可以治疗男科疾病。如果患有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疾病,都可以这样来治疗,这些穴位可以分开艾灸,如果怕耽误时间也可以一起艾灸,但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免得灸的太多上火。

    艾灸为什么能治妇科病

    女人的病比男人复杂得多,很多医生,宁治十个男人,不愿意治一个女人。但是用艾灸温灸治疗妇科病,感觉就不是太复杂了。艾灸对女人特适合!妇科病,大多数是由于寒溼、气滞血淤,经络堵塞、血虚…引起的。因为艾灸能补元阳、散寒祛溼、通经活络、消炎止痛…

    艾灸能治好很多妇科病,比如:不孕不育,宫寒,痛经,月经不调,经少,经量太多,闭经、宫血(崩漏)、盆腔炎,盆腔积液及包块,附件炎, *** 炎,外阴痒、宫颈息肉,宫颈糜烂;输卵管不通或通而不畅,卵巢功能低下,不排卵,多囊卵巢,囊肿;子宫脱垂,子宫后屈或左屈,子宫内膜异位、肌腺症,肌瘤等;乳腺增生,小叶增生, *** 胀痛, *** 硬结,纤维瘤,乳腺癌、产后风等。尤其当客人使用配以妇科强效中药配方的灸道堂“妇科专用艾条”时,这些疾病更会立竿见影!灸道堂的很多客户,在使用灸道堂妇科专用艾条时,往往在用艾灸治疗某一病症时,不知不觉地把另外一种病也治好了,也就是艾灸能同时治疗好几种病。这就是艾灸的神奇之处!

    妇科疾病常用艾灸穴位

    气海、关元、命门、中极、三阴交穴、子宫、归来、八髎穴。

    妇科疾病常用艾灸疾病

    1、治痛经:取于姜、吴茱萸各100克,共研细末,装瓶备用。用时取药末适量,用食醋或黄酒调成稀糊状,外敷于足底涌泉穴,敷料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连用5~7天即可。本法具有散寒通络止痛功效。

    2、治月经不调:取艾叶15克,桂枝15克,穿山甲10克。上药共研细末,用食醋或米酒调为稀糊状,外敷于双足心涌泉穴。每天1次,连用5~7天。本法具有温经散寒通经之功效,适用于月经后期。

    3、治闭经:取牛膝20克,当归12克,柴胡12克,白术10克,白芍10克,茯苓10克,薄荷3克,三棱10克。将上药共研细末,每取适量,加入凡士林调为稀糊状,外敷双足涌泉穴,敷料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20天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3-5个疗程,至月经来为止。本法具有疏肝行气、活血通络之功效。

    4、治妊娠呕吐:取吴茱萸10克,研细末为粉状,用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双足心涌泉穴,敷料覆盖,胶布包扎固定。每天换药1次,一般用药2—3天可愈。本法有温中止呕,和胃降逆之功效。

    5、治先兆流产:取吴茱萸20克,研为细末,用米酒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双足心涌泉穴,敷料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连用5~7天,有化溼安胎之功效。

    6、治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中毒症):取吴茱萸5克,大蒜2枚。先将吴茱萸研细末,大蒜捣烂如泥状,搅匀即可。敷于双足心涌泉穴,敷料覆盖,胶布固定,并于足底热敷。用药后觉足心 *** 感强烈,4小时后测血压可逐渐正常。

    7、治子宫脱垂:取黄芪30克,升麻15克。将上药共研细末,用食醋适量调为稀糊状,敷于双足心涌泉穴,敷料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一般用药20~30天可治愈。本法具有补中益气、升提固脱之功效,适用于气虚型子宫脱垂。

洋甘菊痛经有帮助吗

停经16天怎么回事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