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妇科

妇女崩漏应如何处理

时间: 阅读:13005
妇女崩漏应如何处理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溪黄草

溪黄草

2025-07-17 23:50:11

妇女崩漏,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的方式处理。如果是血瘀引起的,可以在中医的指导下,服用益母草等药物治疗。如果是肾阳虚引起的,可以遵医嘱口服右归丸治疗。如果是肾阴虚引起的,可以遵医嘱口服滋阴补肾的中成药治疗,比如左归丸等。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3-17 12:12:11

  • 离亭燕
    回复
    2024-03-17 12:12:11

    ? 脾虚证: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色淡质稀+脾气虚表现

     治宜补气摄血,固冲止崩,方用固本止崩汤(黄芪、人参、白术、熟地、当归、炮姜);

     ? 肾气虚证:多见青春期少女或经断前后妇女,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色淡黯质稀,治宜补肾益气,固冲止血,方用加减肉苁蓉菟丝子汤加党参、黄芪、阿胶;

     ? 肾阴虚证: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色鲜红质稠+肾阴虚表现,治宜滋肾益阴,固冲止血,方用左归丸合二至丸;

     ? 肾阳虚证: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色淡红或淡黯质稀+肾阳虚表现,治宜温肾益气,固冲止血,方用右归丸加党参、黄芪、田七;

     ? 虚热证: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色鲜红质稠+阴虚证,治宜养阴清热,固冲止血,方用上下相资汤;

     ? 实热证: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色深红质稠+实热表现,治宜清热凉血,固冲止血,方用清热固经汤(生地、地骨皮、黄芩、栀子、地榆、生藕节、阿胶、陈棕炭,龟甲、牡蛎、生甘草);

     ? 血瘀证: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色黯有块+血瘀表现,治宜活血化瘀,固冲止血,方用逐瘀止血汤。

     血止后辨证治疗 调整月经周期促排卵,适用于青春期及生育期崩漏。以调整肾—天癸—冲任—胞宫轴为主,可按辨证论治或选用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或先补后攻法调治;对更年期崩漏,应作诊刮送病理检查,排除恶变。

  • 南絮
    回复
    2024-03-17 12:12:11

     在月经期间,多吃水果可以增加维生素,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可以保准身体的健康,提高自身免疫力。那么,每次来月经崩漏怎么办呢?

    每次来月经崩漏怎么办

     对月经崩漏的治疗多以药物为主,而且,中医在此方面可以发挥更大的优势。下面就为大家简单介绍几种缓解或治疗方法,希望能为您排忧解难。但是,有个重要的前提——必须在使用前做个检查,咨询专业的医生才可。在治疗的期间,为了确保药效的正常发挥和有效吸收,希望大家的饮食以清淡爽口为主,最好早上喝碗白粥,配些小菜,可吃鸡蛋的可以吃个水煮蛋。同时,我们要注重劳逸结合,不要参加剧烈的体育运动,不要熬夜,不要悲伤抑郁,以免引起内分泌系统的紊乱,防止月经的异常,远离崩漏。

     月经崩漏是属于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症状,算是比较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大多是因为女性经期出现的阴道变大的现象,阴道出血的现象会维持比较长的时间,大多都称之为月经病。一般多发于青春期或者更年期的女性,建议采取饮食调理方法,可以煮乌贼汤,再放入一些中药,莲子,山药,大枣,红豆等多种食材。平时需要进行身体调理,尽量吃点能够补血的食物,加强身体锻炼。

     崩漏是妇女非行经期间阴道出血的总称。来势急,出血量多的称崩;出血量少或淋漓不断的称漏。带下,是白带异常的表现,是指妇女阴道内流出一种粘腻或稀薄的液体,绵绵不断如带。发病原因有,

     1、暴崩致脱,血崩日久不止,导致脏腑气血虚脱。

     2、气血两虚,崩漏反复发作,气随血去,导致气血两虚。

     3、脾肾两虚,素体脾虚或多产房劳伤肾,同时饮食不慎,脾胃受损,脾肾两虚,统摄无力而致崩漏。

     4、肝肾阴虚,素体阴虚或大病失血,精血两亏,冲任失养而致。

     5、血热妄行,素体阳盛或情志不畅,郁而化火,伤及冲任。

     6、气滞血瘀,肝郁气滞,久滞血瘀,瘀阻胞宫,新血不得归经,离经之血妄行而致。

    月经崩漏能治好吗

     建议你平时可以口服八珍益母胶囊或者女金胶囊调理。不要吃冰冷食物,不要熬夜,多运动。漏是妇女非行经期间阴道出血的总称。临床以阴道出血为其主要表现。来势急,出血量多的称崩;出血量少或淋漓不断的称漏。西医的功能性子宫出血,女性生殖器炎症,肿瘤等所出现的阴道出血,皆属崩漏范畴。你的情况建议到医院详细的检查,目前建议服用致康胶囊或宫血宁胶囊来治疗。

     考虑是月经不调,影响月经的因素主要有内分泌失调、子宫疾病、妇科炎症、精神因素、情绪波动、环境改变、药物影响、劳累、压力过大及营养状况等。比如吃了避孕药,或是身体内某些微量长期出差在外,因为月经是受时间环境影响的,生活环境不稳定,也会引起月经不调.建议到医院诊查,排除病理因素。如无在医生指导下用药调经。元素失衡,还有情绪不稳定等都会影响月经的。

     如果月经量多的话可以吃宫血宁,量少的话吃半块阿胶,一般两到三次会停。但不要每次都依赖阿胶。治疗崩漏上述方法只是治标的,治本需要慢慢调理还需要找到具体原因,希望您去找中医看,中医治疗崩漏的方子有很多,而且中医治疗崩漏效果还是不错的,但都要看具体情况。但是血止后应服用调理的药物一段时间,以防复发。

  • 芍药
    回复
    2024-03-17 11:11:01

      崩漏(metrorrhagia and metrostaxis)是指妇女非周期性子宫出血,其发病急骤,暴下如注,大量出血者为“崩”;病势缓,出血量少,淋漓不绝者为“漏”。崩与漏虽出血情况不同,但在发病过程中两者常互相转化,如崩血量渐少,可能转化为漏,漏势发展又可能变为崩,故临床多以崩漏并称。青春期和更年期妇女多见。  临床表现  崩漏是妇女非行经期间阴道出血的总称。临床以阴道出血为其主要表现。来势急,出血量多的称崩;出血量少或淋漓不断的称漏。西医的功能性子宫出血,女性生殖器炎症,肿瘤等所出现的阴道出血,皆属崩漏范畴。崩漏是妇女月经病中较为严重复杂的一个症状。  治疗方法  西医治疗  (1)止血  ①孕酮类药物:黄体酮20mg/日,肌注3天;安宫黄体酮8—16mg/日、妇宁片4-8mg/日或妇康片2.5-5.Omg/日,共5天,口服。对闭经较久,内膜较厚者,同时并用丙酸睾丸酮,年轻者25mg/日,年长者50mg/日,肌注3-5天。适用于血色素大于6克及更年期功血患者。  ②雌激素制剂:己烯雌酚2mg,每6-8小时1次,血止后3天递减1/3量,维持量O.5mg/日,至血止后20天。或用苯甲酸雌二醇2n氓,每6—8小时肌注1次,递减法同上,血止后改用口服己烯雌酚。适用于急性大出血而有明显贫血的青春期功血患者。  ③其他止血药物:如安络血、止血敏、止血芳酸、维生素K等,但效果不理想,故仅作为止血的辅助措施。  (2)调整月经周期(血止后应用)。  ①人工周期治疗(见月经稀发)。  ②雌孕激素联合治疗:一般用口服避孕药,服法同避孕,适用于生育年龄而无生育要求者。③孕激素治疗:下次出血前1—2天或见血后肌注黄体酮20mg/日,共3天,或口服安宫黄体酮、妇摩片等。用于更年期功血,连用3个周期。  (3)恢复排卵功能,是治疗青春期和生育期五排卵性功血的根本措施。  ①克罗米酚(见月经频发)。  ②三苯氧胺(见月经频发)。  ③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于月经周期第16-18天,每次5000-10000IU,隔日肌拄1次,共2次。  ④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于月经中期连续脉冲式给药,每天5mg,共3天。  (4)诱导闭经:对更年期及老年妇女用甲基睾丸素5-10mg/日,或棉酚类药抑制子宫内膜,使月经渐少直至闭经。  (5)子宫切除术:用于保守治疗无效及无需生育的重症患者。  中医治疗  基本治疗  (1)实证  治法 行气散寒,通经止痛.以足太阴经及任脉穴为主.  主穴 三阴交 中极 次髎  配穴 寒凝者,加归来,地机;气滞者,加太冲;腹胀者,加天枢,气穴;胁痛者,加阳陵泉,光明;胸闷者,加内关.  操作 毫针泻法,寒邪甚者可用艾灸.  方义 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通经而止痛.中极为任脉穴位,可通调冲任之气,散寒行气.次髎为治疗痛经的经验穴.  (2)虚证  治法 调补气血,温养冲任.以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 三阴交 足三里 气海  配穴 气血亏虚者.加脾俞,胃俞;肝肾不足者,加太溪,肝俞,肾俞;头晕耳鸣者,加悬钟.  操作 毫刺补法,可加用灸法.  方义 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之交会穴,可以健脾益气,调补肝肾,肝脾肾精血充盈,胞脉得养,冲任自调.足三里补益气血.气海为任脉穴,可暖下焦,温养冲任.  其他治疗  (1)耳针法 选内生殖器,交感,皮质下,内分泌,神门,肝,肾,腹.每次选2~4穴,在所选的穴位处寻找敏感点,快速捻转数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留针20—30分钟.也可用埋针或埋丸法.  (2)皮内针法 选气海,阿是穴,地机,三阴交.消毒穴位后,取揿钉型或麦粒型皮内针刺人,外用胶布固定,埋入2天后取出.  (3)皮肤针法 选下腹部任脉,肾经,胃经,脾经,腰骶部督脉,膀胱经,夹脊穴.消毒后,腹部从肚脐向下叩刺到耻骨联合,腰骶部从腰椎到骶椎,先上后下,先中央后两旁,以所叩部位出现潮红为度,每次叩刺10-15分钟,以痛止,腹部舒适为度.  (4)穴位注射法 选中极,关元,次髎,关元俞.用2%普鲁卡因或当归注射液,每穴每次注入药液2毫升,隔日1次.

月经期头痛能吃头痛药吗

外耳道霉菌感染用什么药治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