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漏可以吃高维生素C的食物,比如西红柿、苹果、南瓜、芹菜、胡萝卜等。也可以吃高蛋白的食物,比如猪肉、牛肉、羊肉、鸡蛋、羊奶、牛奶等。还可以吃高铁食物,比如瘦肉、蛋黄、菠菜、油菜、黄花菜、桃、红枣、樱桃等。
患者平时生活要有规律,劳逸结合。
你好:
月经量过长或过多可以服用葆宫止血颗粒或宫血宁胶囊。葆宫止血颗粒:固经止血,滋阴清热。宫血宁胶囊:凉血止血,清热除湿,化瘀止痛。用于崩漏下血,月经过多,产后或流产后宫缩不良出血及子宫功能性出血属血热妄行证者,以及慢性盆腔炎之湿热瘀结所致的少腹痛、腰骶痛、带下增多。由于两者均是处方药,建议到医院检查一下在服用。
祝你健康
食疗保健
崩漏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前者称崩中,后者称漏下,崩与漏出血情况虽不同,但二者常相转化,故概称崩漏。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功能性子宫出血”。中医认为本病为任亏损;肝肾失调所致。
一、芝麻粥
[来源]《圣济总录》
[原料]生苎麻根30克,炒陈皮10克,粳米、大麦仁各50克,细盐少许。
[制作]先煎苎麻根、陈皮,去渣取汁,后入粳米及大麦仁煮粥,临熟放入盐少许。
[用法]分作2次服,每日空腹趁热食。
[功效]凉血、止血、安胎。适用于血热崩漏,妊娠胎动下血及尿血,便血等症。
二、红米生地粥
[来源]《食医心鉴》
[原料]生地黄50克,红米100克,冰糖适量。
[制作]取生地黄,洗净后煎取药汁,与红米加水共煮,煮沸后加入冰糖;煮成稀粥。
[用法]每日早晚空腹温热食。
[功效]清热生津,凉血止血。适用于血热崩漏,鼻衄及消化道出血,还可用于热病后期,阴液耗伤,低热不退,劳热骨蒸,或高热心烦,口干作渴。
[注意事项]此粥不宜长期食用。服用期间,忌吃葱白、韭白、薤白及萝卜
三、三七粉粥
[来源]经验方
[原料]三七粉3克,大枣5枚,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制作]先将三七打碎研末,粳米淘洗净,大枣去核洗净,然后一同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冰糖汁即成。
[用法]每日2次服食。
[功效]补血止血,化瘀清热。适用于崩漏下血及其它出血症。
四、阿胶粥
[来源]《食医心鉴》
[原料]阿胶30克,糯米100克,红糖适量。
[制作]先将糯米煮粥,待粥将熟时,放入捣碎的阿胶,边煮边搅匀,稍煮1—2沸,加入红糖即可。
[用法]每日分2次服,3—5日为l疗程。
[功效]滋阴补虚,养血止血,安胎。适用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及血虚,咳血,衄血,大便出血等。
[注意事项〕连续服用可有胸满气闷的感觉,故宜间断服用。脾胃虚弱者不宜多食。
五、乌雄鸡粥
[来源]《太平圣惠方》
[原料]乌雄鸡1只,糯米100克,葱白3条,花椒、食盐适量。
[制作]将鸡毛去净,除内脏,洗净切块煮烂,再入糯米及葱、椒、食盐煮粥。
[用法]每日2次,空腹食。
[功效]益气养血,止崩安胎。适用于脾虚血亏而致的暴崩下血或淋漓不净,血色淡质薄,面色恍白或浮肿,身体倦怠.四肢不温,气短懒言等。
六、山药山萸粥
[来源]经验方
[原料]山萸肉60克,山药3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作]将山英肉、山药煎汁去渣,加入粳米、白糖,煮成稀粥。
[用法]每日分2次,早晚温热食。
[功效]补肾敛精,调理冲任。适用于肾虚型崩漏。
[注意事项]因热致病者忌服。崩漏患者吃什么好?(1)宜食营养而易于消化的食物,多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如肝等动物内脏、乌骨鸡、黑木耳、桂圆肉、菠菜等新鲜菜、水果等。
(2)属实热者,宜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和低脂食物,包括牛奶、豆浆、蛋类、瘦肉、肝汤、荠菜、乌骨鸡、柿饼、藕粉、马齿苋、西瓜汁、梨、荸荠、山楂、鲫鱼、黑木耳、韭菜等。
(3)脾肾亏虚者,宜多食固涩滋补食物:扁豆、红枣、猪肚、山药、荔枝、白木耳、黑木耳、黑色、黄花鱼、韭菜、芡实、猪腰。
(4)补益心脾以稻米、小米、小麦、扁豆、山药、芝麻、莲子、大枣、桂圆等为好;补肝肾以小米、小麦、山药、芝麻、栗子、核桃等为好。热证宜选用小米、小麦、赤小豆、绿豆;寒证宜选用稻米、高粱、扁豆、干果。禽、畜之类,补益之力较强,虚证者宜食,实证者也不忌。特别是猪、牛、鸡肉、乳、蛋类性平,无论寒热均可食用。水牛肉补血止崩尤为适宜。
(5)水果类疏利而不致血溢,又多具补益之功如甘蔗、苹果、樱桃、无花果、香蕉、葡萄、柿子、棱角可补脾,桑葚能补肝肾。出血日久淋漓不断时可加酸梅、山楂以收敛止血。
崩漏患者最好不要吃那些食物?
1、属虚而偏寒,选食应注意在补益之品中,用其偏温者即可,不宜大温大热,如椒,芥,姜、桂之属,实证、热证,温热之品更禁忌。
2、羊肉、狗肉、雀肉偏温,热证者慎用。
3、姜、椒、蒜之类,血多时应有所避忌。
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也有很多女生都会出现月经问题,月经不调,月经紊乱,崩漏都是常见的问题,那么月经崩漏吃什么药能好些呢,下面由我为你解答
月经崩漏吃什么药能好些1、 云南白药血多时,4小时1次,每次2~4克,血止停用。
2、 十全大补丸、归脾丸或补中益气丸每日2次,每次5克,吞服。用于气血虚弱漏下不止战血止后调治。
3、 新癀片每日3次,每次4片,饭后吞服。用于血热者。
4、 三七粉血多时,4小时1次,每次3克,血止停用。对血瘀者更直。
5、 震灵丹每日2~3次,每次6克,吞服。用于止血。
6、 野山人参粉血多时,2~4小时1次,首次剂量1克,以后0.5克温水吞服。用于暴崩血脱者。
有关崩漏的治疗必须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灵活掌握塞流、澄源、复旧三法。即在暴崩之际,急当止血防脱,用塞流止血法。血减后进一步求因治本,标本同治,止血和调理同时进行,即用澄源法。
吃什么药使月经提前1、红糖
红糖性温味甘,能健脾暖胃,还有止疼、活血、补血、散寒的效用。忙不过来,或者懒得动手时,简单地泡碗红糖开水或者姜糖水,你就会感觉到暖气直达丹田,浑身气血都活络开了。
2、红枣桂圆糖水汤
要是给自己开个小灶就更好了,用红枣加桂圆肉煲糖水,等煲到枣烂桂圆绵的时候,打一只鸡蛋进去,继续用小火焐熟鸡蛋,喜欢吃糖心蛋则要早点盛出来。红枣桂圆汤不但补气养心,而且红枣健脾补血,常吃能使脸庞艳如桃花呢。把桂圆肉改成黑木耳也不错,黑木耳性平,身体火气大的朋友也可以没有任何顾虑放心吃;如果改成银耳红枣羹呢,不但有着桂圆的功效,可以祛斑呢!
3、茶油炒葱头
茶油炒葱头也是个好方子,葱头通阳宜痹,用茶油炒来下面,吃起来香气扑鼻;顺便再说上一句,如果再加入米粉、姜片和豆豉做成“三合汤”,叫“葱头米粉”,则是治疗风寒感冒的土方子。
4、乌骨鸡汤
乌骨鸡汤一向是女人的恩物,喝了不上火,又可以滋补。乌骨鸡汤炖法很讲究,要用瓦罐,加姜、蒜头、红枣、海带,用慢火炖半天。
乌骨鸡汤也可以加虫草和当归,当归是补血的好东西,至于人参呢,红参怕虚火旺盛,有所冲突,所以用起来要小心;一般说来花旗参是很温和的,不怕上火。不过这些中药不要在例假的时候炖,不然气血过盛反倒麻烦多多,要在平时炖来喝才好。
崩漏(metrorrhagia and metrostaxis)是指妇女非周期性子宫出血,其发病急骤,暴下如注,大量出血者为?崩?;病势缓,出血量少,淋漓不绝者为?漏?。崩与漏虽出血情况不同,但在发病过程中两者常互相转化,如崩血量渐少,可能转化为漏,漏势发展又可能变为崩,故临床多以崩漏并称。青春期和更年期妇女多见。你知道崩漏应该吃什么药吗?下面就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吧,希望大家喜欢。
崩漏吃什么药好
独一味颗粒 22种
活血止痛,化淤止血,用于多种外科手术手术后的刀口疼痛,出血,外伤骨折,筋骨扭伤,风湿痹痛以及崩漏,痛经,牙龈肿痛,出血等
鹿角胶 43种
温补肝肾,益精养血。用于阳痿滑精,腰膝酸冷,虚劳赢瘦,崩漏下血,便血尿血,阴疽肿痛。
坤灵丸 5种
适应症:调经养血,逐瘀生新。用于月经不调,或多或少,行经腹痛,子宫寒冷,久不受孕,习惯性流产,赤白带下,崩漏不止,病久气虚,肾亏腰痛。
参茸卫生丸 25种
补血益气,兴奋精神。用于身体衰弱、气血两亏、思虑过度、精神不足、筋 骨无力、心脏衰弱、腰膝酸痛、梦遗滑精,自汗盗汗,头昏眼花,妇女血寒,赤自带下,崩漏不止,腰疼腹痛。
乌鸡白凤片 1种
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用于气血两虚,身体瘦弱,腰膝酸软,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云南白药 1种
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肿。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吐血,咳血,便血,痔血,崩漏下血,疮疡肿毒及软组织挫伤,闭合性骨折,支气管扩张及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以及皮扶感染性疾病。
云南白药胶囊 1种
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肿。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吐血、咳血、便血、痔血、崩漏下血,手术出血,疮疡肿毒及软组织挫伤,闭合性骨折,支气管扩张及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以及皮肤感染性疾病。
坤宁口服液 2种
活血行气,止血调经。用于气滞血瘀所致妇女崩漏,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等症。
天紫红女金胶囊 1种
补气养血,调经安胎。用于气血两亏,肾虚宫冷,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腰膝冷痛,宫冷不孕。
安坤赞育丸 6种
益气养血,调补肝肾。用于气血两亏,肝肾不足所致的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病。症见月经量少、或淋漓不净、月经错后、神疲乏力、腰腿酸软、白带量多。
定坤丸 30种
补气养血,舒郁调经。用于充任虚损,气血两亏,身体瘦弱,月经不调,经期紊乱,行经腹痛,崩漏不止,腰酸腿软。
宫血停颗粒 2种
补益脾肾,活瘀止血。用于脾肾两虚,气虚血瘀而致的月经过多及崩漏。
宫血宁胶囊 1种
凉血,收涩止血。用于崩漏止血,月经过多,产后或流产宫缩不良出血及子宫功能性出血属血热妄行证者。
断血流分散片 6种
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妄行所致的月经过多、崩漏、吐血、衄血、咯血、尿血、便血、血色鲜红或紫红;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肌瘤出血及多种出血症、单纯性紫癜,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见上述证候者。
独一味胶囊 1种
活血止痛,化瘀止血。用于多种外科手术后的刀口疼痛、出血,外伤骨折,筋骨扭伤。风湿痹痛以及崩漏、痛经、牙龈肿痛、出血等。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