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妇科

怀孕为啥要左侧睡

时间: 阅读:14957
怀孕为啥要左侧睡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望月砂

望月砂

2025-08-01 15:35:56

怀孕朝左侧睡的时候,可以缓解子宫对体内主动脉出现的挤压,并且还可以保证局部的血液循环,维持子宫动脉的正常血流量,保证孩子的正常发育。并且也可以对胎盘提供一些正常的营养补给,所以有利于孩子的正常生长。

在怀孕后要做好B超的检查,不要做剧烈性的运动。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3-17 15:15:37

    孕妇怀孕后,肚子会慢慢变大,这个时候睡觉就会十分麻烦。如果一直仰卧睡觉,会影响血液循环,会让自己腰酸背痛。而且这也会影响胎儿发育。不过,孕妇想要侧卧睡觉,也是有要求的,最好就是左侧卧睡。
    ?左侧卧睡
    一般多建议孕妇左侧睡,这不仅是因为左侧卧睡能够让孕妇更加舒服,且左侧卧睡可以保证血液循环症状,防止胎儿缺氧。
    ?不能右侧卧睡
    孕妇不能够经常性右侧卧睡,因为孕妇长时间右侧睡觉,会导致子宫右旋严重,使得腹腔主动脉以及其他动脉血管被压迫住,影响了子宫内血流量,供应给胎盘的血量会大大减少,容易引起胎儿缺氧,甚至压迫到胎儿。
    ?适当翻身
    孕妇睡觉要适当翻身,不能一直左侧睡觉,这样同样对身体不好。
    ?及时去医院检查
    孕妇要及时去医院检查,一般医生会提醒孕妇胎儿在腹中情况,会建议孕妇应该怎么睡觉来矫正胎儿姿势,以此让孕妇顺利生产。
    ?保持心情愉悦
    孕妇在怀孕时要保持心情愉悦,因为不良的情绪会影响胎儿健康、也会导致胎儿畸形发育。
    ?不要过度劳累
    孕妇在怀孕期间不能够太过劳累,否则会影响胎儿发育。
    ?不要频繁进行性生活
    孕妇要多休息,不要频繁进行性生活,这不利于胎儿稳定。

  • 木槿
    回复
    2024-03-17 15:15:37

    孕妈们注意啦!怀孕期间,睡眠姿势可是大有学问的哦。不同的孕期,需要采用不同的睡姿。特别是在孕中期和孕晚期,左侧卧位是最佳选择。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孕早期:舒适为主
    孕早期,睡眠姿势以舒适为主。可以采用侧卧或仰卧的姿势,但不要压迫腹部,以免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
    ?孕中期:左侧卧位最佳
    孕中期,左侧卧位是最佳选择。这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腰酸背痛,还能提供更稳定的胎位,让宝宝在温暖舒适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孕晚期:左侧卧位更重要
    孕晚期,左侧卧位更加重要。这样可以避免压迫腹部,减轻腰酸背痛,还能促进胎儿的正常发育。如果不习惯左侧卧位,可以在左侧垫上枕头,以保持舒适。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3-17 15:15:37

    ?血液循环更顺畅
    左侧卧位能减轻对下腔静脉的压力,让血液循环更为顺畅,避免出现心慌、气短等症状,尽量保证睡眠的质量。
    ?缓解右旋
    左侧卧睡还能缓解右旋的情况,减轻子宫血管的张力,保证胎盘血流量和供给胎儿的血氧量。
    ?左侧卧位
    建议孕中期(20多周)开始左侧卧睡,但并不是指90度的左侧卧位,而应该是15-30度的左侧卧位。
    ?不适合的睡姿
    趴睡会影响胎盘的血流量,仰着睡觉会影响胎盘供血,可能会导致胎宝宝缺血、缺氧,例如宫内窘迫、宫内发育迟缓等。右侧睡会加重子宫进一步右旋,导致子宫血管的牵拉或扭曲加重,影响胎盘供血。

  • 蓦山溪
    回复
    2024-03-17 14:14:27

    怀孕后,随着子宫的增大,睡觉的姿势对母亲和胎儿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在怀孕早期,由于子宫增大不明显,各种睡姿对母亲和胎儿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当怀孕进入中晚期,子宫明显增大,腹部膨出时,就需要特别注意睡觉姿势了。
    ?左侧卧位最佳
    孕妇最好尽量采用左侧卧位睡觉。左侧卧位能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子宫血管的扭曲,改善子宫与胎盘的血液循环,避免下肢静脉曲张、水肿、痔疮等疾病的发生,同时还能避免全身其他器官因缺血而引发疾病,如脑缺血、心肌缺血等,保障母婴的安全与健康。
    ?仰卧不宜
    如果孕妇仰卧睡觉,增大的子宫会压迫脊柱侧前方的血管,影响下肢及盆腔的血液回流,可能导致下肢静脉曲张、水肿、痔疮等疾病的发生。同时,仰卧还可能导致全身其他器官因缺血而引发疾病,如脑缺血、心肌缺血等,引发头昏、心慌、恶心、呕吐、出汗等不适。如果胎盘供血不足,还会造成胎儿缺氧,直接威胁胎儿的生命安全。

怀孕7个月肚子发紧

哺乳期乳房有硬块疼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