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黄囊是胚胎与母体连接运转系统,在怀孕期间定期孕检时候就会检查到孕黄囊,如果孕黄囊出现异常,有可能会停孕,影响到胚胎生长发育。在怀孕后,受精卵会着床在子宫内,随着胚胎生长孕黄会被胚胎消耗,逐渐萎缩。
孕黄囊在怀孕5周到11周时候会逐渐增大, 12周以后会逐渐缩小。
引言:大部分孕妈妈在怀孕期间都会做产检,而B超就属于产检其中的一项,大部分孕妈妈看B超结果时会看到有孕囊。但看不到胎芽、胎心,关于这类问题,孕妈妈们应该学习一些相关的知识,这样才能清楚地了解宝宝生长发育的情况。所以今天小编想分享的话题就是,大部分孕妈妈分不清什么叫孕囊,什么叫卵黄囊,它们有哪些区别?
一、什么是孕囊?什么是卵黄囊?
孕囊是最初的胎盘组织,被血管羊膜包裹住的胚胎。并且孕囊出现后,胎儿还没有完全形成,但是胚芽已经出现胎心跳动。而且孕囊也是子宫外孕的产物,孕囊只是在怀孕早期能够见到。停经35天的妇女就可以在子宫腔内看到孕囊。卵黄囊是胚胎发生后,会明显的分成胚内的原肠和胚外的卵黄囊,并且会包含大量的卵黄。卵黄囊主要就是在胚体复方包围卵黄外的丰富血管的膜囊,一旦超过2.5厘米就称为黄体囊肿。
二、孕囊和卵黄囊之间有哪些区别?
孕囊在外部,卵黄囊在内部,而胚胎卵的激素大多都是黄囊提供卵黄囊,并不是孕囊的食物。在检查中如果出现未见怀孕回声,就是未发现胎芽和胎搏。如果想看到卵黄囊,就必须先看到孕囊。在检查胚胎前,会看到卵黄囊。随着怀孕时间的不断延长,卵黄囊就会逐渐消失。而且孕囊和卵黄囊是完全不同的,孕囊可以被人们理解成小胚胎,在怀孕早期,通过超声波检查,检查到胚囊。之后卵黄囊就会出现,而且有了卵黄囊,胚胎才能够健康发育。总而言之,卵黄囊和孕囊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质,只有在通过超声波检查时才能够发现,并且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不同。
卵黄囊是什么
卵黄囊是胚胎发生体褶后,原肠则明显地分成胚内的原肠和胚外的卵黄囊,内包有大量的卵黄,卵黄囊的壁由胚外内胚层和胚外中胚层形成。
1、中文名: 卵黄囊。
2、外文名: yolk sac。
3、组成: 胚外内胚层和胚外中胚层。
4、位置: 体腹方包围在卵黄外的具有丰膜囊。
卵黄囊怎么形成的卵黄囊位于胚体腹方包围在卵黄外的具有丰富血管的膜囊。
1、形成:
(1)囊壁是由内层的胚外内胚层和外层的胚外中胚层组成。爬行类和鸟类的卵富含卵黄,卵黄囊很大,有贮存、分解、吸收和输送营养物质的功能。
(2)随着胚体的增长,卵黄不断被消耗,卵黄囊逐渐萎缩,最终被吸收到体内,融合形成小肠的一部分。低等哺乳动物的卵富含卵黄,其卵黄囊相当发达;胎生哺乳动物的卵为少黄卵,其卵黄囊小且不含卵黄。
2、专家提醒:
卵黄囊也可出现于其他脊椎动物及软体动物头足类。
人卵黄囊怎么形成的1、形成:
(1)人卵黄囊上的胚外中胚层在第3周便形成的许多血岛,它是胚胎最早形成血管和血细胞的部位,为早期胚胎(10周前)的造血场所,卵黄囊动、静脉将参与肠系膜动脉及肝门静脉的形成。
(2)由于原始生殖细胞最早也出现于卵黄囊壁,因而卵黄囊又是生殖细胞的最初发源地。
2、专家提醒:
人胚卵黄囊的发生也是重演系统发生的现象之一。
卵黄囊什么时候长出来的人类正常妊娠时,卵黄囊大小从孕5周至11周随孕周增加而增大,孕12周以后缩小直至消失。一般卵黄囊出现在孕6周后,心管搏动要在孕8周后。
专家提醒:
1、成熟滤泡在排卵后,即形成黄体。
2、在血管形成期,血液流入黄体腔内(黄体血肿),故在正常状态下,黄体即为囊性,在病理情况下,若其直径为1.5--2.5cm,称囊性黄体;超过2.5cm则称黄体囊肿。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